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琰 《考试周刊》2011,(53):159-159
普通高中历史新课程的总体目标定位是:"使学生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脉络,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继承优秀的文化遗产,弘扬民族精神;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的历史观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习从历史的角度了解和思考人与人、  相似文献   

2.
王昌有 《考试周刊》2011,(33):149-149
国家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明确规定: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是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阐释人类历史发展进程和规律,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门基础课程。通过高中历史课程的学习,学生能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脉络,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继承优秀的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3.
一个真正体验的人,爱着自己的生命,爱着行动本身,可称为一种历史的状态,这样的人经常经历着一种“无历史的瞬间”,一颗无外在目的的任性的、自由的心灵,往往发挥了主体最大的能量而创造出历史和个人的伟大事业。在对历史的态度中,“纪念”的历史忽略了历史的客观现实,“批判、的历史不可能摆脱历史的内在继承,纪念的历史、批判的历史在价值意义上都无法与体验的历史相比。人学科是需要体验的学科,只有化验历史,才能学习历史、充实灵魂和创造历史,而只有真诚的人才能成为历史的真正接受、继承和创造。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必须以人学科为底蕴,一旦沦范为“无情”便会将人类推向毁灭;同理,教育必须培养对人类明史有“情”的学习和继承,无历史体验的教育便是无教育,教育对创造历史的作用更无从谈起。  相似文献   

4.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从不同的角度揭示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过程,通过重大历史事件、人物、现象展现人类发展进程中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通过高中历史课程的学习,能使学生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脉络,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继承优秀的文化遗产,弘扬民族精神;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的历史观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习从历史的角度去了解和思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而关注中华民族以及全人类的历史命  相似文献   

5.
历史课程的学习是使学生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过程,逐步学会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增强爱国主义情感,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学习和继承人类的传统美德,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曲折历程中理解人生的价值和意义,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课程的性质要求对历史学科教学提出了较高要求,但很多历史教师由于课程理念不新、教学方法不活、角色定位不准等原因导致教学效率不高,学生学习兴趣不浓,直接影响历史教学效果。历史教师应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好文章。  相似文献   

6.
<正>历史课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必修课。我们力求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获得历史基本知识和技能,初步了解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过程,逐步学会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增强爱国主义情感,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学习和继承人类的传统美德.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要求,历史课程应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进入和适应社会打下基础,为学生进一步接受高一级学校教育打下基础。在新的课程改革中,我们主要关注了  相似文献   

7.
薛慧 《历史教学问题》2003,(3):80-80,74
教育部颁布的中学历史教学大纲中明确规定 :“通过历史教学 ,使学生进一步运用唯物史观对社会历史进行观察与思考 ,逐步形成正确的历史意识 ;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的教育 ,使学生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 ,树立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具有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和改革开放、振兴中华的使命感 ;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国际意识 ,增强积极参与国际活动的国际竞争的意识 ;使学生继承人类的传统美德 ,初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形成健全的人格 ,具有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公民意…  相似文献   

8.
在渐趋深入的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启动了新一轮的基础教育改革,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和“未来的世界公民”。2001年7月颁发了《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首次明确提出:“历史(7-9年级)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必修课。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增强爱国主义情感,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初步形成正确的国际意识,理解和尊重其他民族所创造的文明成果;学习和继承人类的传统美德,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曲折历程中理解人生的价值和意义,逐渐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2003年4月教育部《普通高…  相似文献   

9.
历史教学中学习兴趣的培养与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导学生认识历史学科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明确学习目的,唤起学习兴趣。历史学科是学生学会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解决问题的重要载体;是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和正确的国际意识,学习继承人类的传统美德,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曲折历程中理解人生的价值和意义,从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主渠道。人们只有从历史的映照中,才能够正确认识自身,并从中获得发展的动力。  相似文献   

10.
舒浩 《新疆教育》2012,(21):38-38
2011年初中历史新课标修订版指出:“使学生了解和认识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更好地认识当代中国和当今世界。学生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初步学会从历史的角度观察和思考社会与人生。”因此,教师如果能将目前社会生活中的热点问题以及国内外新近发生的重大事件引入历史课堂教学中,  相似文献   

11.
历史学是阐释人类社会发展进程及其规律的科学,研究它更有助于提高国民素质。如何培养学生的历史学习能力,关键在于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这样才能继承发扬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与理念,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奠定民族科学辩证思维之基础。  相似文献   

12.
闫晓鹏 《考试周刊》2009,(25):15-15
普通高中的学生通过历史新课程学习,能扩大掌握历史知识的范围,深入地了解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初步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学会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认识历史和现实问题,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历史观:树立不断完善自我、为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贡献和关注民族与人类命运的人生理想。  相似文献   

13.
韩洁 《林区教学》2010,(1):58-59
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教给学生正确的历史知识,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学习和尊重其他国家的文明成果,继承和发扬人类的传统美德,完成我们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对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继承与拓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历史理论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近代工业的兴起和发展,人类社会的历史必然由民族的、国家的历史走向世界历史。邓小平继承了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并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践中丰富和拓展了这一理论。这种继承、丰富和拓展首先表现在重新认识资本主义,重新认识社会主义,实施对外开放战略这三个方面;其次,这种继承、丰富和拓展还在于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解决了社会主义国家怎样同世界各国交往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袁思史 《上海教育》2008,(24):62-62
历史拓展教学必须完成传承和创新两大任务。传承,就是继承和发展。在历史拓展教学中,通过向学生传授知识,使他们批判地继承人类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并将其发扬光大。创新,从本质上说,就是抛开旧的,创造新的,是开拓与突破。历史是人类经历与经验的活生生的记录和积累,所以在学生创新能力的开发方面,也是能起很大作用的。  相似文献   

16.
新课程改革非常重视学习过程和学习能力,尤其强调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提出,通过历史课程学习,学生能够"初步掌握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初步形成重视证据的历史意识和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逐步提高对历史的理解能力,初步学会分析和解决历史问题."而培养这些素养的基本途径则是史料教学.如何在教学中...  相似文献   

17.
正历史学是认识和阐述人类社会发展进程及其规律的一门学科,是人文社会科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不仅具有认识社会的功能,而且具有教育的功能。那么怎样面向全体学生,充分发挥历史的教育功能,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历史基础知识,提高历史学习的能力,初步学会学习历史的方法呢?要达到这样的目的,方法很多,历史情境再现就是其中的方式之一。历史情境再现即在教学过程中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手  相似文献   

18.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版)中要求学生了解历史的时序、地域定位。初步学会在具体的时空条件下对历史事物进行考察,从历史发展的进程中认识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地位和作用:学会从多种渠道获取历史信息,了解以历史材料为依据来解释历史的重要性,初步形成历史证据的意识;逐步掌握学习历史的一些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19.
龙晖 《新疆教育》2012,(16):17-18
历史学是人文社会科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中学历史教学大纲》明确规定:“通过历史教学……使学生继承人类的传统美德,初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健全的人格,具有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公民意识和人文素养。”《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第二部分课程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中,也包含了这些核心思想。因此,历史教师应充分发挥历史课是人格教育主渠道的作用,帮助学生在完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的同时,促使其健全人格的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20.
历史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它是适应社会的需要而产生的。教育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必备条件,是人类自身发展和延续的需要。《国语》说:“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历史是生活的老师,人类之所以能不断进步,是因为人类能继承历史遗产,善于总结历史经验。不学历史,不继承历史遗产,对于一个民族来说,将永远停留在野蛮状态。同样,不坚持进行革命传统教育,不坚持进行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反对分裂的爱国主义教育,对于一个民族来说同样是岌岌可危之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