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岩溶是一种典型的不良地质现象,对工程建设有重大地质隐患。岩溶探测工区常常具有陡峻深切的地形,深部岩溶常常呈破碎的形态,常规的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具有局限性。本文在典型岩溶工区开展了广域电磁法(WFEM)和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CSAMT)的勘探,旨在优选适合在工频干扰严重的岩溶区开展岩溶勘查工作的频率域电磁法,并结合地质资料获得可靠的探测效果。首先,在野外施工条件和采集参数相近的情况下,采用广域电磁仪和GDP-32Ⅱ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仪采集了两种电磁数据。然后,分析了野外实测数据的曲线形态,对比了两种方法的信号强度和抗干扰能力,并进行了数据处理。最后,利用反演程序进行了两种数据的反演计算。结合已有地质资料,反演结果表明:广域电磁法数据反演所得到的电性结构与地质资料吻合度好。对地质细节的反映上,广域电磁法也表现更好,其结果具有更高的分辨率,可控源电磁法由于场源效应的影响,其深部探测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2.
高密度电法和地质雷达探测,在岩溶地区的工程勘察和灾害地质调查过程中,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在岩溶地区的铁道路基探测中,应用高密度电法和地质雷达探测相结合,能提高探测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通过运用这两种方法的基本原理及野外施工方法,查明铁道路基及隧道底部的岩溶发育情况,验证出这两种方法在实际探测中的应用效果良好,为铁道的后期施工提供了安全保障。  相似文献   

3.
针对中心区地质特征,着重介绍了电阻率法在岩溶地区进行探测的适用性及应用效果,并提出了在岩溶地区采用电阻率法探测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东南沿海地区岩溶分布广泛,给各类地下工程施工造成极大的安全隐患和经济损失。处理该类不良地质条件的关键在于岩溶的精准刻画和注浆处置。本文结合高密度电阻率法、地震CT法以及地震面波法对绍兴地铁1号线阳和路站到鉴湖镇站部分区域开展测试,分析高密度电阻率法、地震CT法在岩溶勘探上的区别和联系;同时在精准刻画岩溶形态和空间分布的基础上开展注浆加固,结合钻孔取芯试样的力学试验和地震面波法验证岩溶的注浆加固效果。结果显示,高密度电阻率法和地震CT法的反演结果均与钻孔勘探的结果吻合较好,两者结合可以较好地刻画岩溶形态;地震面波法有效地检测到注浆和未注浆的岩溶,且注浆后的岩土体抗压强度均超过设计值0.4 MPa的强度要求。综合多种岩溶探测手段在绍兴地铁1号线中的研究成果为岩溶区地铁隧道的建造和维护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地面高精度重力测量技术在岩溶地区应用效果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简要介绍了地面高精度重力测量技术用于岩溶洞穴探测的物理实质和工作方法.并用一些典型的实例,论证了在不同的工程地质环境中,地面高精度重力测量的可行性及地质效果.  相似文献   

6.
岩溶陷落柱由于岩溶空洞陷落而产生的,是威胁煤矿安全的重要因素。探测熔岩陷落柱技术的优劣是保障煤炭开采顺利进行的重要因素。本文从探测岩溶陷落柱的主要探测技术特点分析入手,详细叙述了各探测技术的应用情况,提出了云聚化模拟探测法,为推进物探技术在探测岩溶陷落柱中的应用广度和深度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分析高密度电法的原理及施工工艺,结合隧道工程的实际应用,说明高密度电法是适合在隧道工程中探测岩溶等不良地质体,高密度电法具有以下优点:成本较低、施工方便、效率高、易操作、信息丰富且解译方便。高密度电法是一种探测岩溶等不良地质体效果良好的物探手段,在今后的大型工程中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准朔铁路六狼山隧道全长15175m,隧道地质复杂,主要不良地质有突水涌泥、断层破碎带、褶皱、岩溶、黄土浅埋、瓦斯地段、岩爆等.文章简述了TGP超前地质预报的探测原理及操作流程,并以该工程为实饲.论述了运用TGP超前地质预报技术时在现场作业和数据分析中可能发生的问题和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9.
关于地震勘探,其是当前探测采空区的有效方式。在内现阶段中,随着我国煤炭开采技术以及综采程度不断提高,其对工作面地质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本文将从理论上来重点探讨和分析采空区的波形特征,并运用具体事例来对安慰地震勘探技术在煤矿采空区的探测应用进行详细的叙述。  相似文献   

10.
下坝水电站水库左岸河间地块岩溶发育,水支地质条件极其复杂,存在岩溶可疑渗漏带.经综合利用多种勘探手段,分析了该地块岩溶水文地质结构和渗漏形式,基本查清了该地块岩溶水文地质单元结构,为工程选址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随着现代工业技术的发展与革新,工业制造和建筑施工等领域的技术及装备在应用的过程中不但提升了生产制造的质量和效率,也为高新技术的应用创造了广阔的空间。在地球物理勘探领域,对地下位置进行探测和采集信息时,运用地质雷达等方式能够大幅度提升信息收集的便捷程度和准确性。将综合物探方式应用于桥梁基础的养护及施工建造勘探过程中也能够为施工带来极大地方便。凭借经济、快速、无损的勘探优势,综合物探法打破了传统勘探方式的应用局限性。综合利用地球物理的勘探原理,结合多种电磁感应的勘探方式,为地下目标的探索创造了新的途径。结合桥基基础探测中综合物探技术的应用方式及效果进行分析和探讨,重点关注综合物探技术的探测原理及其过程的注意事项。希望以此为综合物探技术的应用范围拓宽带来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12.
《科技风》2017,(5)
要想促使地震勘探结果达到较高的精度水平,就必须提高勘探采集系统的覆盖动态范围,同时三维地震资料的图像质量和空间采样的密度与观测系统之间也存在着密切的相关性。本文重点就全数字高密度三维地震勘探的数据采集技术、目标处理技术、地质资料解译技术等三方面的技术内容展开了深入的研究工作,全数字高密度三维地震勘探技术相较于传统的三维地震勘探而言,其在断层位置、小断层判断、陷落柱探测及高陡构造勘探等方面均有着更为突出的优势特性。  相似文献   

13.
何中江 《科技风》2012,(11):105
介绍了EH4的原理、处理和解释,并用于隧道勘探实例中,查明隧道区地层岩性以及岩溶、透镜体、断层破碎带等不良地质体,为该隧道的设计、施工等提供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14.
文章通过对水盘高速红梁子隧道施工过程中遇到的岩溶的探测和处理实践,简单介绍和分析了隧道岩溶探测和处理技术。  相似文献   

15.
蒋忠诚, 1962年生,研究员(专业技术二级),现任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副所长,中国地质调查局"岩溶地区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综合调查工程"首席专家,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国土资源部岩溶生态与石漠化治理重点实验室主任.蒋忠诚研究员长期从事岩溶地区水工环调查与研究,主持岩溶地区"十五""十一五""十二五"国家科技攻关和科技支撑计划重大课题,共主持承担国家、部门和地方科技项目40多项,在岩溶地貌形成、洞穴旅游资源开发、岩溶生态修复、石漠化综合治理、岩溶地质调查、岩溶水资源开发利用、生态产业培育等方面解决了大量关键科学问题和应用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16.
主要阐明地质雷达技术在岩溶区隧道超前地质预报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介绍了Zond-12地质雷达系统构成及其工作原理,并举例说明地质雷达在岩溶区公路隧道地质超前预报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随着近年来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工业水平也经历了不断发展的良好趋势。在工程建设领域,岩溶地质地区隧道的处理和建设具有较高的难度,在以往的岩溶地质隧道施工中。为了保证施工过程的安全性和施工进度,通常要投入极大的成本。即便如此,施工的效率和质量也难以得到有效保证。由于其地质条件的复杂和环境的多样性变化,都对岩溶地质施工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本文针对岩溶地质的概念首先进行表述,根据其理论性质和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影响因素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总结。接下来从岩溶地质隧道处理的施工角度和技术方面进行隐伏岩溶地质隧道施工处理关键性技术的探究,深入剖析处理这种特殊地质环境中的隧道工程所应具备的专业技术和相关设备,并得出一些具有可行性的施工方案。希望能够为今后我国岩溶地质地区隧道的施工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查明隧道洞身段地层岩性、断层破碎带宽度、破碎软弱含水岩体和岩溶发育岩体的埋深和规模,可预防涌水和突泥等地质灾害的发生。音频大地电磁法是工程物探的重要手段之一,可探测地下埋深1 500 m浅地层电阻率结构信息。隧道穿越的地层地质条件极为复杂,隧道开挖面临较大的风险,结合铁路隧道工程勘察应用,采用该方法对拟设隧道进行探测,能够初步划分地层岩性,判释隧道洞身段断层破碎带的规模,初步划分隧道洞身段围岩级别和岩溶发育岩体。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探测隧道洞身段的不良地质体,初步查明隧道工程地质条件,对隧道设计及线路方案的比选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岩溶地区桥梁桩基施工技术及常见情况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桥梁桩基施工的异常地质中,岩溶地质是最常遇到、最复杂又难以处理的一种特殊情况。本文结合广西兴六高速公路桥梁在岩溶地基上的桩基施工,简要介绍岩溶地区桥梁桩基施工技术及几种常见情况的处理。  相似文献   

20.
《科技风》2017,(1)
众所周知,地面地震勘探方法是物探方法中分辨率最高,最准确的勘探手段,也是煤田勘探中普遍应用的方法。槽波地震勘探法是在井下煤层开采工作面内进行的,地震测线接收点和激发点沿煤巷布设,直接探测煤层内地质构造或其他地质异常体,并且槽波对异常体又非常敏感,槽波数据解释又有巷道已知地质资料为依据,所以槽波地震勘探是最有效、最精确、分辨率最高的井下地震勘探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