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用奇 《现代语文》2006,(7):122-122
提起《红楼梦》里贾府的女管家王熙凤,那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有人说她长得漂亮,是个美女子:有人认为她精明能干,是个女强人。在我看来,还是《林黛玉进贾府》这一回中贾母对她的评价一语中的,准确鲜明。贾母说:“她是有名的泼皮破落户儿,南省俗称作辣子,只管叫她‘凤辣子’就是了。”  相似文献   

2.
《八小时以外》2008,(8):26-28
青年作家桑格格和她的第一本书<小时候>.有人评论说这是"70后"的集体记忆  相似文献   

3.
《祝福》一文中,祥林嫂的反抗性是毫无疑问的,众说纷纭的是她在反抗什么。有人说她在反抗整个封建制度;有人说她在反抗封建礼教;还有的说她在反抗神权等等。实际上她的反抗是盲目的,无意识和无目的性的。  相似文献   

4.
名师速写有人说她是教育“常青树”,有人说她是“妈妈老师”,也有人说她是“居委会主任”,2012年《合肥晚报》用整版刊登她的事迹,说她是“身边最美教育人”。她,就是安徽合肥师范附小的语文教师、班主任——喻玲玲,一位年过半百,耕耘杏坛三十二年的老教师。  相似文献   

5.
有人说,社团是橙色的,她新鲜而灿烂,热情而紧张……有人说,社团是绿色的,她是属于拔节的年龄,激扬的梦想开始慢慢地接近现实……有人说,社团是蓝色的,她有冷静后的理智,理智后的抉择,抉择后的思索……也有人说,社团是灰色的,她在薄薄的灰色里隐藏着彷徨与浮躁、功利与觊觎……  相似文献   

6.
我的奶奶快八十岁了,别看她满头白发,一副假牙,满脸皱纹,不过,她可能干了,她不但是家里的“财政部长”(管钱财)“、体育部长”(提醒家人做运动)、“卫生部长”(打扫卫生),最近还当上了“电话部长”(如果有人打电话找人,人不在,奶奶把姓名写在本子上)。不过,奶奶不会写字,怎么办呢?我来告诉你吧……这天我放学回家,看见奶奶坐在沙发上,不知道在想什么。突然,奶奶站起来,走进爷爷的房间,对爷爷说“:今天,有人打电话过来找你,叫什么……”“快点说呀。”爷爷着急地把奶奶的话打断了“。等等,我去看看本子。”“知道了,叫小宝。”爷爷就打电话给…  相似文献   

7.
与经典同行     
有人说,她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积淀的精髓;有人说,她是汉语中最美丽最凝练最写意的一笔;更有人说,她是华夏儿女最宝贵的财富,是世界文学史上的一大瑰宝。  相似文献   

8.
说起貂蝉,可谓家喻户晓,众人皆知。有人说她是中国古代的“四大美女”之一;有人说她是深明大义的奇女子,为帮助王允铲除董卓不惜献身董卓;也有人说她是小说和剧本中虚构的人物,正史中没有记载……如此种种.反映了貂蝉这个人物形象在人仉心目中的美好和扑朔迷离。  相似文献   

9.
在昆山台商子弟学校,看到了小学低年级孩子们做的课题。 他们的成果贴在教室门上、走廊上。主题是:"我们这层楼厕所的门上应该贴什 么?"那答案真是五花八门:有人说贴一首唐诗,有人说贴一句成语,有人说贴一则格言,有人 说贴一幅漫画,有人说贴一个中英文标牌,也有人说就贴"厕所"两个字,还有人说什么也不要 贴。那课题做得也是认乎其真、像模像样,有设计,有说明,有统计,有图表,有问题,有讨论,而 且图文并茂,各具特色。 我很惊讶孩子们的思维与表达,我也很惊讶学校对小学生研究性学习的重视与指导。但  相似文献   

10.
一大清早,洛小就被骗了无数次。有人说她背上有纸条,她就赶快用手去抓;有人说她鞋带松了,她就连忙低头检查;又有人在教室门口喊:“洛小,有人找……”洛小跑出去一看,门外根本就没有要找她的人,只有嘻笑着的同学一脸得意地看着她。这一切,不过是愚人节的玩笑而已。  相似文献   

11.
罗西 《师道》2002,(12):1
阿瓜是弱智的男孩。在班里,他的成绩是倒数第一。同学们也常取笑他,说头大不中用。每天放学后,他都主动留下来帮值日生倒垃圾。更绝的是,白天上课,每隔两节课,他就要把垃圾拿到洗手台前认真刷洗。原先最脏最臭的角落,因为阿瓜的勤快变成了教室内最醒目的净土。他总是微笑着,并纯真地看着别人怪异复杂地看自己。有一次,老师出了个脑筋急转弯的问题:世界上最贵的蛋是什么蛋?有人说金蛋,有人说“原子蛋”,有人说脸蛋。这时,阿瓜也举手发言,高兴地说:“是笨蛋,因为大家都叫我笨蛋!”同学们笑了,无知地笑了。老师却哭了,她走…  相似文献   

12.
她,既有着美艳妩媚的外貌,又有着独特的音色和多变的演唱风格。她,将美声与流行融于一体,在古典和摇滚之间轻舞飞扬。有人说她的声音是天籁,有人说她的演出如梦幻——她就是月光女神——莎拉·布莱曼。  相似文献   

13.
有人说,徐静蕾清淡如菊;也有人说她芳雅似兰;还有人说她是绿茶,嗅之芳香扑鼻,入口回味悠长……这些个性,让那些错过追星年龄的人或者不屑于追星的人,都深深喜欢上了她。  相似文献   

14.
《中国教工》2009,(4):F0002-F0002
从教40年,河北省石家庄二中语文特级教师王艾华用自己的一言一行生动地诠释着什么是真正的教师之爱。在校内,她担任着备课组长.教研组长、科研组长.班主任。有时还要带三到五个班的语文课……;在校外,她下乡支教、开讲座、作报告、高考咨询、热线服务,参与政协调研参政议政……平均每天工作时间都不少于十三四个小时。有人说她是“拼命三郎”,也有人说她是“工作狂”,还有人说她是“苦行僧”。其实,她所做的一切都是因为爱——对学生、对教育事业的真诚之爱。  相似文献   

15.
鲁迅在《为了忘却的记念》一文中瑾,巧合的是她出生的1907年,正是秋介绍殷夫时,说代殷夫收信的女士是一瑾遇难的那一年。她妈妈是绍兴人,她个“罗曼蒂克”的怪名字,这个人是谁的身上真是流着秋瑾的血了。但是柔石呢?有人说是冯铿,因为同为左联成员,是有妻子的,她叫吴素瑛,比柔石大两二人来往应该是非常密切的,而且文中第岁,宁海西乡东溪人。只可惜的是冯铿二部分冯铿出现的时候,鲁迅也认为“她”也有丈夫了,她的丈夫是许峨。为此,是“罗曼蒂克”的,还有,鲁迅对冯铿了解1930年,10月18日,柔石给许峨写了一不多,要纪念她就要尽量多提及她,抓住…  相似文献   

16.
愈是复杂的文学现象,就愈招致经久不衰的褒贬毁誉,丁玲的《莎菲女士的日记》正是这样一部作品。自从这部作品问世以来,关于莎菲的形象,一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人说她是封建叛逆者;有人说她是恋爱至上者;有人说她是个人主义者;甚至有人说她是,“世纪末的病态,虚无倾向”的代表者……。这些说法,虽然其中不乏精辟的识见,但却未能概括莎菲形象的全部内涵。有些评论文章由于各执一隅,又把人物简单化、概念化了。  相似文献   

17.
舟舟 《大学时代》2004,(7):34-36
不要偷我的点子 那天一早,Jolin提前半个小时来到写字楼. 当她看过自己桌上的鼠标,她知道,又有人动了她的电脑,这也意味着又有人偷看了自己的企划文案?昨天下午下班前她压在鼠标底下的那根牙签不见了.  相似文献   

18.
有人说,母爱是山; 有人说,母爱是海; 可在她眼里,母爱是一本书——一本盛满爱意的书。  相似文献   

19.
有人称她是“锦心绣口”的学者才人,有人称她是清丽脱俗的“诗性批评家”,有人把她比作一棵树,能给人荫蔽、宁静和充实,有人说她是辛勤的园丁,守护着嫩绿成型的青草地……在美国、英国、中国香港地区的世界名人录上有她的名字;在学生的心中,她是一幅“永恒的画卷”。这位声名卓著、德才兼备的知识女性就是生于钟灵毓秀的古城潮州,至今仍活跃在中国文艺学界的文艺理论家、博士生导师饶芃子教授。  相似文献   

20.
正01——我有个好朋友总是特别"忙"。想约她出去吃饭,她总是说"赶稿子呢,等我写完啊",要不就是"赶方案呢,下次吧"。每次聊天总是匆匆忙忙,总觉得她有做不完的事儿、赶不完的场。她经常和大家聚会到一半就着急地走了,说赶时间。她在赶什么时间,我们都不知道。有人说她是急性子,有人说她有效率,但你总觉得她一刻不停,始终活在匆忙和追赶之中。甚至和她待在一起,自己都会不由自主着急起来,总觉得时间不够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