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初见题目,只觉平常,料定其内容无非是赞颂父爱如山之类。果不其然,“他”身心俱冷,向老僧求助,老僧以三问重新唤起了“他”对父爱的感知。这些内容,虽表述形式新颖,但均在意料之中,按常理,接下来应写“他”就此幡然悔悟,重新感受父爱,重扬生活风帆。可是,作者笔锋却陡然一转,用老僧的一问和“他”的一悟,逼出这样一个主题:父母的爱,虽至真至深,而我们往往会漠视它,甚至感觉不到它的存在。真是语出惊人,“像重锤敲击”着“心灵”,使人产生了强烈的共鸣。  相似文献   

2.
新闻发言人答记问时的机智、幽默,常常令人们拍案叫绝,而教师答学生问,虽无需达到那样的境界,但它同样是一门艺术,我们经常看到教师答学生问时。有的人或一语中的,或循循善诱,令学生满意而归,甚至终生受益;而有的人或不切主题,或出语伤人,不悦的记忆令学生多少年后仍难以忘怀,这些现象值得我们去深思、探讨、研究,本试说明数学教师答学生问中的“五宜”。  相似文献   

3.
我国社区建设虽已取得可喜的成绩,但社区工作者队伍仍存在一些问是:社区工作者班子结构老化;文化程度偏低;社区知识贫乏;专业人员奇缺;工作效率偏低;创新意识薄弱。这些问是影响了社区建设进一步的发晨。解决这些问是的对策是:必须提高认识,优化班子结构;加大教育培训力度,增强专业水平;创新人才激励机制,规范服务行为;壮大志愿者队伍,形成服务合力。  相似文献   

4.
杨阜字义山,天水冀人也。以州从事为牧韦端使诣许,拜安定长史。阜还,关右诸将问袁、曹胜败孰在,阜曰:“袁公宽而不断,好谋而少决;不断则无威,少决则失后事,今虽强.终不能成大业。  相似文献   

5.
神奇的魔衣     
约翰慕名找一位叫阿尔方索·科尔蒂塞托的裁缝定制了一套衣服。几天后,取衣服时,约翰问多少钱,科尔蒂塞托诡谲地笑笑说:“过几天,咱们再谈价钱好不好?”约翰虽感到奇怪.但也没多问。  相似文献   

6.
袁万萍 《教学月刊》2002,(10):47-49
传统高中语文教材阅读部分所选取的文章,虽不乏佳作,但总体上讲仍缺少经典美文和时文;从编排体例上看,形成“单元导读→课文→课后练习→单元小结→单元练习”的结构,虽强化了单元学习的重点,但也给学生自主学习,个性领悟带来了局限和压抑。而表达部分的训练仍拘泥于传统的写作知识系统,与阅读训练脱节,与学生感悟思考的热点脱节。  相似文献   

7.
春天回来了。大地 像个女孩读过许多诗篇;许多,啊许多……她得到奖励 为了长期学习的辛酸。 她的教师严厉。我们曾喜欢那老人胡须上的白花。如今,什么叫绿,什么叫蓝,我们问:她能,她能回答!  相似文献   

8.
在平时阅读中,我们发现有些句子或词组的词序可互换一下,句意不变;但也有一些虽可互换,句意却大相径庭。现略举几例,供读者比较。一、句子1.A)Heaskedmewhatthematterwas.他问我那是什么物质。B)Heaskedmewhatwasthematter.他问我那是怎么回事。2.A)Thegirliswalkingoutwithhermother.那姑娘和母亲一道走出来。B)Thegirlisoutwalkingwithhermother.那姑娘和母亲一道在外面散步。3.A)Youngasheis,heknowsalot.他虽年轻,但懂事不少。B)Asheisyoung,heknowsnothingaboutit.由于年轻,他对那事一无所知。4.A)HeaskedmetohelphimwithhisEng-…  相似文献   

9.
致珍的情书     
珍,今日是你我相伴度过的第17个年头了。17年里,虽平平淡淡,但每天我们都过得安宁、快乐。  相似文献   

10.
有人说,我们处在一个物质异常丰富,而精神极度匮乏的时代。此论我虽不敢苟同,但对“近年来,国民阅读量持续下降,阅读品质不断走低”之说却深感忧心。  相似文献   

11.
1999年第一次全教会,国务院提出: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在课程、教材、教法、评价等诸多领域进行深入改革。在这种大背景下,经过我们广泛的调研,发现多数教师虽经常讲自己如何贯彻素质教育,但真正表现在课堂教学上却有许多偏差,课上常常表现为:满堂灌,缺少民主氛围;满堂问,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了解不够;重教学结果、轻教学过程;重知识,轻能力。  相似文献   

12.
近些年来,写作学理论研究虽步步深入,而教学效果地不容乐观。尽管写作活动本身有其复杂性且与多方面的因素有关,但在教学中我们没有足够重视“阅读”这一重要环节,也是造成这一局面不容忽视的原因之一,针对学生缺乏生活认识,阅读面狭窄的实际状况,结合写作活动的基本规律,我们在教学增加了读的分量,并把其设计为两部分:一是课后阅读,一是课堂阅读。  相似文献   

13.
语文阅读训练要有目的地进行训练,精心设计课前导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读问结合,以问促读;循序渐进,由浅入深,才能达到预期目的。  相似文献   

14.
我园是一所寄宿制幼儿园。实践中我们发现,全园有75%的幼儿存在着黄昏焦虑现象,其中小班幼儿占了96%,中、大班幼儿分别占了73%和66%。具体表现为:不能专注于自己的活动.不愿与其他小朋友交往,当老师问他是否喜欢幼儿园,是否愿意住在幼儿园时。不作答或虽回答但很勉强,为轻度;不能专注于自己的活动。有时中止活动。  相似文献   

15.
周俊 《科学启蒙》2011,(8):18-19
你也许会问,电视怎么会长眼睛呀?为什么要宣战呢? 哈哈,你这样理解就大错特错啦!我们说的“电视眼”,虽与电视有关系,但并不是指电视的任何一个部分,而是指我们的眼睛因为看电视、电脑而出现的一些不适和病变。  相似文献   

16.
我们的一切损失,都还可以补偿,我们的一切痛苦,还会得到安慰;但当青春这理想之梦消逝时,它却从我们心头带走了某种东西,一去不复回!在成年生活的严峻考验下,我们变得比原来强,比原来美;但我们仍然感到某种甜蜜的东西,以飞快的步伐随着青春而流逝,一去不复回!某种美丽的东西已经消失,我们叹息已无用,也无从后悔;我们虽然处处还能看到它的影踪,不论是在地上,还是在空中,但它一去不复回!  相似文献   

17.
阅读能力一般与感知、理解、记忆、联想、思维和速度等多种因素有关,其中理解和速度是其主要因素。只有速度,没有理解,达不到阅读的目的;虽能理解,但速度太慢,则不能适应高考应试的需要。下面我就谈谈英语阅读题的解题技巧,仅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8.
《人生十六七》2011,(01Z):45-45
人最初的学习虽不是从读书开始,但如果不读书。他的一生就是有缺陷的。阅读虽不能改变人生的长度.但可以改变人生的宽度和厚度。正如莎士比亚所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  相似文献   

19.
山中避雨     
前天同两个女孩到西湖山中游玩,天忽下雨。我们仓皇奔走,看见前面有一小庙,庙门口有三家村,其中一家是开小茶店而带卖香烛的。我们趋之如归。茶店虽小,茶也要一角钱一壶。但在这时候,即使两角钱一壶我们也不嫌贵了。  相似文献   

20.
在班主任日常工作中,我们经常看到几种很平常的现象:在常规管理中,班主任是权威,学生虽暂时循规蹈矩,但被动压抑,显得个性不足,创新精神缺乏;在学生犯错误时,班主任是法官,虽秉公办事,但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一些学生仍是小错不断大错不时犯;在学生情绪低落、成绩下降时班主任是慈母,苦口婆心,虽人情人理,但难人心扉,很多学生当时信誓旦旦,过后却我行我素。就其原因是,我们把自己摆在执行者的地位,却将学生放到被动之处;我们重视行为管理而忽视预防工作,没能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我们重视事件、共性的研究,而忽视了对学生主体心理的探讨。所以,要建立一个自主、自律型的班集体,我们必须要更新观念,摆正自己的位置。下面就我在班主任工作中的几点体会,与各位同仁商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