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基础知识薄弱,思考无着力点 学生的学习一般要遵循两个顺序,一个是知识本身的逻辑顺序,一个是学生认知发展的心理顺序.对于学生个体的学习总是要通过已知的内部认知结构,对“从外到内”的输入信息进行整理加工,以一种易于掌握的形式加以储存,也就是说学生能从原有的知识结构中提取最有效的旧知识来吸纳新知识,即找到新旧知识的“媒介点”,这样,新旧知识在学生的头脑中发生积极的相互作用和联系,导致原有知识结构的不断分化和重新组合,使学生获得新知识.  相似文献   

2.
知识结构是指知识内在的逻辑结构 ,是由知识之间内在的逻辑联系联结而成的知识整体。在数学教学中要注重对知识结构的挖掘和构建 ,从而将教材的知识结构转化为学生头脑中的认知结构。复习课是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一个单元的教学完毕 ,我们通常都要进行一次复习。复习是对旧的知识进行再认、强化的过程 ,也是对学过的知识进行整理 ,进行知识结构重组的过程。复习课应通过学生对知识的再认 ,巩固获得的知识 ;通过新旧知识的对比 ,找出新旧知识的区别和联系 ,让学生把零散的知识进行“分化”、“整合” ,形成网络 ,从而把新知识纳入…  相似文献   

3.
一、问在新旧知识连接点、丰富的感性积累处 1.问在新旧知识的连接点 学生学习新知识需要旧知识的支撑.知识的“要点”是连接的,旧知识可以作为学习新知识的开始,以故引新、以旧启新,不断拓宽知识的外延.教师在课堂上提问时,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旧知识,把新知识放在整个旧知识的背景中去思考.在新知识讲授之前,教师要抓住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从学生原有的知识中找到新知识的认知生长点,设计出导向性的问题,铺设好“认知的桥梁”,促使新旧知识间的渗透和迁移.教师在新旧知识的联系处提出问题,有利于帮助学生建立起知识间的联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内动力,从而更全面地理解新知识.  相似文献   

4.
知识是学习者在一定的问题情境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材料,通过个体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数学认知结构是指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网络化联系,数学命题之间的关系,数学技能及数学思想与方法加以个人组织和改进后形成的知识结构。认知心理学认为:“一种新知识的学习,在学习者的头脑中进行新旧知识的相互作用,经过一连串的心理转化活动,新知识才能同化到原有知识结构中去,形成新的认知结构。”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认知过程的差异是导致他们成绩差异的主要原因。以下笔者试以“负数”概念教学为例,谈谈如何帮助学生建立自己的认知结构。  相似文献   

5.
1.引导学生用已有的知识来探求新知识。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学就是教给学生借助已有的知识去获取新知识,使学习成为一种思考活动。”利用社会课本中的“说一说”,能够挖掘出新旧知识间的种种联系,不断扩展完善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在构建知识结构中掌握新知识,发展思维,从而推动素质提高。如教学《秦陵兵马桶和敦煌五窟》《壮美的长江三峡》。2.激发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培养学习动机的核心,是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必要条件。“说一说”抓住了小学生好奇心强、思维活跃这个特点,设计了一些让学生感兴趣的问题,能够激…  相似文献   

6.
学习策略与小学生思维能力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心理学家奥苏伯尔(Ausubel)认为,有意义的学习就是把新知识和原有知识联系起来,将新知识纳入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结构中。没有新旧知识的联系就谈不上学习,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把新知识纳入原有知识结构中的过程,就是认知加工过程,也是智力活动过程。思维...  相似文献   

7.
“学生是语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和引导”。这些理念传递的信息是:教学不再是学生被动接受固化知识的过程,而是根据自身原有知识结构和提供的学习条件建构新知识的过程。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出,学习学习知识的一般过程是:注意与预期→激活原有知识→选择性知觉→新旧  相似文献   

8.
优化复习铺垫。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和转化总是建立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复习旧知识的目的在于对已学知识掌握情况进行信息反馈。它具有控制、调节教学活动、加强新旧知识的联系.从“温故”出发,激起学生对知识的深入追求欲望的积极作用。教师要善于从新知识相关联的若干旧知识中选择新知识的生长点,抓住新旧知识的连接点.提出启发、思考性强的问题,使学生感到“心求通而未达,口欲言而未能”,从而激发学生尝试和探求新知识的欲望和兴趣。例如,在讲根式方程的解法时.可设计如下一组复习旧知识的提问:  相似文献   

9.
数学学习是一种思维活动。课堂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展现过程教学,让学生参与知识形成过程并引导学生探索知识的来龙去脉,使学生在构建新知识结构的同时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 一、利用新旧知识连接点和难易转化点,促进学生参与思维过程 新旧知识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学生学习新知识的思维过程,需要有适  相似文献   

10.
在农村学生的学习活动中,教师过分的重视学生新知识的简单累加而忽视新知识与学生“旧经验”的联系.忽视知识与生活的互动关系.从而产生新旧知识、知识与生活脱节的现象。新知识最终是要回到生活中去.而成为学生的生活经验.如果忽视对学生的生活经验的现状的分析研究.必将导致教与学的活动无法实现交流.使效率事倍功半。其次,农村小学教师普遍存在为方法而方法的现象,为追求新颖、先进的教学方法无视学生的现有水平、知识结构、年龄特征。因此,无论教学方法的采用、教学手段的选择都要全面衡量、全面分析、全面研究、全面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才能发挥教师的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11.
“实现不同的人在数学学习中得到不同的发展”是数学新课程倡导的基本理念之一.建构主义认为,人的认识活动依赖于、受制于原有的认知结构.较之别的学科,数学知识结构的层次性、逻辑性特别强,因而原有的知识经验对新学习的影响就更大.而传统的教学方式难以顾及学生的个体差异,假定所有的学生有同样的学习起点,为所有学生设定同样的认知路线,要求学生达到同一的教学目标.这样做的  相似文献   

12.
数学结构化教学旨在将零散的知识点进行模块化整合,帮助学生梳理数学知识结构,架构起良好的认知框架,形成结构化的学习方式,进而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文章以“幂函数”为例展开结构化分析,从知识的萌芽点、新旧知识联系、新知探究、巩固练习和归纳概括五个环节,以及知识结构、认知结构、思想方法结构和教学过程结构四个维度展开讨论,探索能够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发展的结构化教学设计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13.
知识的对比学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某些数学知识学完后,部分学生由于受旧知识的影响,产生负迁移,使新旧知识发生混淆;或由于缺乏思维的变通性、系统性,使新旧知识互相割裂,难以融会贯通。为了使新知识尽快纳入原有知识结构,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教师通过将易与新知识混淆的,或可与新知识相互沟通同化的旧知识放在一起,抓住本质,引导学生进行比较辨析,探究异同,可以有效的防止负迁移的产生,促进新旧知识的整体化、系统化,既巩固了新知识,又复习了旧知识,使新知识教学收到较好的效果如(第八册P193)学完了体积单位换算后,为了让学生更准确地牢固掌握相邻两…  相似文献   

14.
本文采用口语报告法与访谈法相结合的方式对部分高中生进行了调查,在对调查结果的分析与推理的基础上,明确了影响学生数学认知理解的主要方面是知道新知识“是什么”和“如何生成”的。根据上述结果分析整理出数学认知理解的内部心理过程是新知识纳入原有认知结构中,与相关知识建立本质联系,形成编码系统;接下来认知主体自觉调用各种相关的旧知识将新知识推演出来,理顺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从而形成新旧知识之间广泛和本质的联系。  相似文献   

15.
所谓教学效率是学习收获与师生的教学活动量在时间尺度上的度量.教师只有注重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才能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同时,努力减轻数学课的学习负担,让学生获得较多的自由度,发挥较大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下面以“三角形的中位线”一节为例,谈谈代化教学结构设计的方法.1根据教材内容做好新知识的铺垫工作学生在学习数学时,都以原有的数学认知结构为依据,将新知识进行加工,以达到新旧知识的同化或顺应.所以在学习新知识前,教师应切合学生实际,注意循序渐进,温故而知新.但要注意温习;日知识应简单明了,不能铺垫过多,以免喧…  相似文献   

16.
思维导图应用于教学中时会出现“伪放射”和“乱放射”现象,这是由于绘图者对思维导图的核心目标(呈现合理自然的知识结构)和核心工作(确定基本顺序思想)认识偏离所致,要避免此现象,应从自身原有知识图式、新的知识结构和新旧知识联结方式三个方面去考虑,要整理和积累原有知识图式中的一些常用模式,要确定好新知识结构中关键词的层次和类别,要用最为简单、最为明显的放射方式绘制思维导图.  相似文献   

17.
陶行知先生说:“创新始于问题。”课堂提问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是教师根据教学需要设计的诱导语言,是传授知识的媒介。然而,提问是一门艺术,研究提问的艺术性,有利于促进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提高教学效率。那么,教师怎样设问才好呢?抓联系,于导入新课处设问。这种设问一般都放在新知识讲授之前,教师抓住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从学生原有知识中找到新知识的认知生长点,设计出导向性的问题,铺设“认知桥梁”,促进新旧知识间的渗透和迁移,加深学生对新概念的理解,使其逐步建立完整的知识结构。如开始教乘法运算时,我先让学生做一些…  相似文献   

18.
付丽  王星星  宗慧 《教师》2012,(23):35-35
“知识建构”是指学生在原有认知结构或经验的基础上,通过新旧知识的互动(同化和顺应作用),不断充实、丰富和改造自身知识结构网络,使自身知识结构不断完善的过程。“知识建构能力”是指学习者在外部信息的刺激下,通过知识获取和知识加工(同化和顺应)过程,能够稳定、有效地形成新的知识结构,并能对新的知识结构良好应用的个性心理特征。  相似文献   

19.
比较是辨别事物异同的一种方法。它是小学数学教学经常使用的思维方式,其中包括:①直接观察;②重叠比较;③数格子法等。在教学中正确启发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对知识进行分析、推理、判断,能有效地促使学生把新学知识纳入原有知识结构,自己“发现”知识的规律,激发学习兴趣,进一步提高思维能力。在实际教学中,巧妙地设计比较环节,运用比较方法,可以使学生较好地掌握知识间的联系与异同,形成良好的知识结构,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一、在比较中导入新课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思维特点,引导学生在新旧知识的衔接点进行比较,诱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情趣和欲…  相似文献   

20.
搞好初中与高中数学的衔接,是高一数学的一项重要内容。首先要处理好初高中教材的衔接点:"集合与函数概念","平面及其性质";其次是以旧导新,以旧带新,新旧对比,注意揭示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使新知识顺利地同化于原有的知识结构之中;第三是充分利用数形结合(即几何直观);第四是引导与督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