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稀土元素具有神奇的功能,因而在传统产业和高新产业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被喻为高新技术材料的“味精”和“维生素”。合成是化学之源,没有合成就没有化学的发展。本文介绍了环辛四烯基稀土配合物的合成及应用。  相似文献   

2.
稀土 RE 农用被列入国家“六五”、“七五”的攻关课题。近二十年来,稀土农用效果十分显著,稀土在改进水稻、小麦、玉米、大豆、花生、甜菜、蔬菜、水果、牧草等作物的质量性状和数量性状方面已经得到证明。我国目前施用稀土微肥的种植面积已超过一千万亩。前人对稀土应用于蔬菜的工作多注重各种经济性状在产量和质量中的提高的研究,而机制方  相似文献   

3.
作为无可争议的稀土大国,我国长期以来一直缺少稀土资源的战略规划和系统设计,稀土加工技术一直没有重大突破和创新,产品开发能力差,缺乏创新,科研成果转化率低,稀土产业优势迟迟没有建立。如何建立我国的稀土资源竞争优势,将稀土的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是本文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4.
神奇的稀土     
神奇的稀土“稀土”是“稀土元素”的简称。它们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Ⅲ副族,包括钪、钇和镧系元素共17种金属元素。稀土的名称是从18世纪沿用下来的,当时认为提取这类元素的矿物甚为稀少,加上技术水平的限制,只能以类似碱土的形式提取出来,故被命名为稀土。实际上...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分析包头稀土产业发展的现状、问题开始,进而提出了包头稀土产业的发展战略——尽快实现经济体制和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充分发挥稀土产业在改造传统产业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中的重要作用,带动和促进整个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努力使稀土及其相关产业成为包头市和内蒙古自治区的支柱产业,为“把中国稀土的优势发挥出来”作出突出的贡献。同时提出支持包头稀土产业发展的政策体系。  相似文献   

6.
新闻背景:“中东有石油,中国有稀土”,我国稀土累计探明工业储量居世界首位。但由于滥采贱卖,宝贵的稀土资源正在“缩水”。据统计,稀土大矿的开采稀土损失率在15%左右,利用率不足10%。按目前的开采水平,再过50年,我国将从稀土资源大国变成小国了,稀土资源保护已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7.
稀土作为国家的重要战略资源,“大而不强”的局面依然严峻,推动稀土企业走向高质量发展,不仅是选择,更是必然。本文以2012—2021年20家典型稀土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构建多元回归模型考察财政支持、技术创新与企业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关系,验证“政府补贴—技术创新—稀土企业高质量发展”“税收优惠—技术创新—稀土企业高质量发展”“地方专项政策—技术创新—稀土企业高质量发展”三条路径的内在传导机制。研究发现,财政支持中政府补贴、税收优惠二者对稀土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更大,而地方专项政策的促进作用不显著;技术创新在其中发挥的调节作用不明显,但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财政支持对国内南方、北方稀土企业发展质量提升的影响具有一定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8.
商品的价格是由一定的社会经济环境决定的。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和发展中国家的低成本竞争使得发达国家在国际分工中更关注本国的比较优势,对资源和环境成本更加重视。稀土是世界高科技产业化的关键元素之一.就目前已探明的稀土储量表明,我国的稀土储量约占世界总储量的43%,而十多年前中国的稀土储量大约占世界总量的80%左右。长期稀土出口贸易定价失当造成了中国的稀土资源浪费和日渐枯竭。自今年5月以来。我国主要的稀土产品在3个月内“暴涨”3倍说明我国正利用价格杠杆来逐渐调整我国初级产品的出口策略并已初见成效.从而也进一步论证了“多元”广义价格论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9.
科技知识     
我国稀土储量居世界第一位“稀土”这个名字是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意思是“稀少的土”。其实稀土不是土,而是金属。稀土金属是指元素周期表中ⅢB族中第57至71号15个镧系元素,加上钇和钪。我国稀土金属储量居世界第一位,生产能力居第二,仅决于美国。  相似文献   

10.
<正>一、试题设计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围绕“稀土资源”这一主题开展探究性学习。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探究一:世界稀土看中国材料一兴趣小组查阅资料发现,中国稀土资源储量、产量、销售量和用量均为世界第一。表1为2016—2020年中国稀土生产数量及出口数量情况。  相似文献   

11.
鲍京 《高中生》2012,(30):58
美国《华尔街日报》刊登的文章称,如果没有稀土,"我们将不再有电视屏幕、电脑硬盘、光纤电缆、数码相机和大多数医疗成像设备","没有稀土,你还得告别航天发射和卫星,全球的炼油系统也会停转"。确实,稀土元素由于特殊的原子核外电子结  相似文献   

12.
国际上流行着“中东有石油,中国有稀土”的说法。这两年,中国稀土产业却走上了发展的“怪圈”——产量越来越大,钱却越挣越少;出口越来越多,获厚利的却是别人。稀土是宝贵的不可再生资源,不少地方矿点滥采滥挖、资源利用率很低。照此发展下去,我国由稀土大国变为稀土小国不过是个时间问题。从经济学角度看,如何把丰富的稀土资源转化为具有较高价值的稀土产品,推动稀土产业的高效率发展,是我国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一般来说,提高产出有两种主要的方式,一是粗放型,靠资源的扩大投入来提高产出;二是集约型,靠技术进步来提高产出。在经济增长理…  相似文献   

13.
钟华  任东来 《教学考试》2023,(54):67-68
<正>一、原创试题设计【例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8分)材料一稀土是重要战略资源,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电子信息等高科技领域。2018年我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稀土出口国、进口国。目前我国稀土冶炼分离技术处于世界先进水平,但产业主要集中在上游中低端,下游高端应用领域薄弱。图1为我国稀土储量与消费数据示意图。材料二江西赣州是我国最主要的稀土分布区,近年来赣州市主动谋求稀土产业升级新突破,先后成立中科院赣创院和中国稀土集团(央企)。当地研发的无铵开采工艺有效规避了传统的硫酸铵浸矿法和“剥山式开采”带来的环境问题。稀土永磁与轨道交通结合孵化的永磁悬浮空轨已验证成功,稀土永磁电机是新能源汽车的重要部件。  相似文献   

14.
稀土有工业"维生素"之称,并被美、日等国列为21世纪的"战略元素",由于其具有优良的光电磁等物理特性,能与其他材料组成性能各异、品种繁多的新型材料,其最显著的功能就是大幅度提高其他产品的质量和性能。它被广泛地运用于军事、冶金工业、石油化工、陶瓷化工、新材料和农业等方方面面。可以说稀土和我们的现代生活息息相关。稀土资源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尽管中国稀土储量第一、产量第一、出口第一,但长期以来,我国对稀土不够重视,且没有取得稀土的定价权,一直以极低的价格输送到国际市场,使我国蒙受了巨大的损失。因此提出合理有效的对策显得非常紧迫。  相似文献   

15.
投资要点: 1、年后补库存或为本次稀土涨价直接推动因素. 2、国储收储因素显现,助力稀土价格回升. 年后补库存或为本次稀土涨价直接推动因素.去年底各生产厂商均经历去库存的过程,库存水平较低,而春节后稀土下游厂家陆续开工,市场下游需求逐步恢复,厂家逐步增加生产采购量、补充原材料库存,而国储收储后现货库存量下降.因此,供需结构有所改观,直接推动稀土价格上涨.按照“十三五”规划,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将拉动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稀土作为新材料的工业味精,将拉动稀土需求持续增长,低迷已久的稀土行业有望触底回升.  相似文献   

16.
稀土知多少     
《中学科技》2012,(5):12-13
既不“稀”也非“土” 稀土,是元素周期表原子序数为57~71的15种元素以及钪、钇两种元素的统称。稀土元素从18世纪末开始被陆续发现,由于当时人们常把不溶于水的固体氧化物称为土,而稀土一般都是以氧化物的状态被分离出来的,又很稀少,因而得名。但实际上它们都是金属,而且也不稀有,  相似文献   

17.
果蔬增产话稀土周伯瑜,黄文,秦湘稀土微肥作为一种新型的增产剂,被广泛应用在小麦、水稻、棉花、油菜、大豆、花生、薯类等大田作物上,其增产作用十分显著,故被称为作物增产的“灵丹妙药”。稀土微肥对果树、蔬菜等,同样具有良好的效果,其增产效果更为显著。目前生...  相似文献   

18.
以战略性矿产资源中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稀土资源为例,从其分布、开发利用及面临的国家安全问题与应对措施等方面进行教学设计,然后从“个例”中归纳总结分析战略性矿产资源教学的“一般”思路,随后迁移至分析石油资源这一“个例”,在“分析、归纳、再分析”的地理学习中贯彻国家安全意识教育、发展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9.
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授徐光宪,荣获2008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作为化学家,他的科研成果使中国从稀土资源大国变成生产应用大国,所引发的“中国冲击”成功改写了国际稀土产业格局。但同样让人可圈可点的,则是作为教育家的他,几十年来,总是“心有静气”,他撰写的重要教材哺育了中国几代化学工作者.仅在北大工作的学生中就涌现了3名院士、3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相似文献   

20.
稀土自述     
我的名字叫稀土,如果您顾名思义地理解我,那就大错特错了。我不是建筑上用的那种混凝土,也不是养育万物的土壤,我像大家所知道的金、银、铜、铁、锡一样,是金属。 说起名称,至今我还觉得有几分委屈。18世纪人们发现我时,还不知道我的庐山真面目,只是根据我的颜色和长相很像“泥土”,加上发现的极少,又不易从矿石中提取出来,于是,人们便给我取名为“稀土”——稀少之土,一直延用至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