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网络德育--德育现代化之必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德育是围绕现代德育目标和内容,以网络为媒介开展德育管理和一系列德育活动的过程,是德育现代化的一种形式;学校德育要与时俱进,必须抢占网络这一战略高地,提高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促进德育工作的有效开展;在学校实施网络德育是德育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2.
蔡辰梅 《中国德育》2007,2(5):86-87
互联网作为20世纪人类科学技术的重大突破,它在改变世界的同时也给教育尤其是青少年道德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冲击。面对这样的挑战,无论是教育理论工作者还是一线教师,无论是家庭还是社会都不可能像鸵鸟那样把头埋进沙里,对于发生在青少年身上的问题视而不见或采取回避态度。而对于这样一个现实问题的回应和解答,只能建立在对青少年网络生活的实际调查和了解的基础之上。只有了解网络对青少年的实际影响,只有对现实问题进行深入扎实的研究,我们才有可能提出具有实效的教育对策,从而对问题的解决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3.
互联网的发明与应用是20世纪最大的科技成果。从它问世以来,仅用5年时间就拥有了5000万用户。而获得这个数字的用户,无线电广播用了38年,电视用了13年。据统计,目前全球使用因特网的用户已接近10亿,已成为继报刊、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大媒体”,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我国迅速发展的网民中,在校学生是主体。如何以科学的态度认识网络,以创新的精神运用网络,努力营造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氛围,探索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素养的方法,并牢固占领这个新的思想文化阵地,是新时期高校德育工作者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全面系统地研究网络德育,国…  相似文献   

4.
张涛 《中国德育》2004,(1):25-27
以脑动力为核心动力替代20世纪的机械动力,正式宣告人类进入了社会发展的新纪元,即由工业社会过渡到信息社会;而电话、传真机、计算机、互联网的广泛使用,标志着人类社会进入了全面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正迅速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同样也促使教育发生着深刻的变化。  相似文献   

5.
作为一项影响深远的技术革命,互连网是一种在现有条件下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新武器和新手段,是一种新的生产力。互联网和高校德育工作的结合,带来了德育工作的创新,使德育工作获得了前所未有的优势。然而,互连网也给高校德育工作带来了巨大挑战。如何用正确积极的思想文化占领网络阵地,利用网络渠道更好的开展德育工作是目前高校急需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6.
本文就网络德育在德育现代化中的地位、网络德育的内容和特点进行了论述,对浙江工贸学院利用信息网络资源充实德育内容、更新德育手段、提高德育实效的尝试和探索进行了初步的总结和分析,认为网络德育是实现德育信息化、现代化的重要环节和载体.  相似文献   

7.
学校德育的新视点--网络德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互联网的普及使今天的学生们成为"网上的一代".当前,网络给予学校德育的影响越来越呈现出一种主动的、强劲的态势.  相似文献   

8.
网络介入学生生活给学校管理特别是学校德育管理带来了新的难题和挑战。如何利用网络引导青少年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如何降低网络对学生成长的负面影响,成为教育工作者不得不思考的问题。我校通过师生共建网站,开展网络德育活动,引导学生健康地使用网络,增强了德育的时效性。  相似文献   

9.
在网络科技飞速发展的社会背景下,学校作为学生教育的主体应如何应对新形势下的网络德育教育的新课题。本文从网络普遍应用于对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上的课题入手,对上网对学生个体发展究竟有何影响进行了深入的分析,论证了推进网络德育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种关键尝试,并提出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0.
网络的出现为人类创造了一个全新的生存环境─网络环境。所谓高校德育的网络环境是指人们用计算机控制的输入输出装置,进行交往、互动的一种场景或经验而形成的对受教育者的思想、道德、行为和德育开展具有广泛影响力的环境。网络环境具有虚拟性、交互性、丰富性、高效性、全球性、开放性、自由性等特征。网络环境是高校德育面临的一个新环境,它对高校德育的影响愈来愈大,充分利用网络环境是高校德育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是高校德育现代化的需要,是高校德育科学化的需要,是高校德育载体自身的特征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11.
网络德育:德育变革的必然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互联网飞速发展,网民人数以几何级数递增。在传统德育急需走出困境、网络不良影响日益凸现、传统道德规范在网络社会作用弱化的背景下,网络德育应运而生。网络德育是教育者以网络为栽体.以自我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的方式,面向全体网络受众,施加德育影响,培养具有较强道德判断力与选择力、符合社会发展与道德要求的现代公民的一切活动的总和。网络德育的提出是德育主动适应网络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2.
信息时代,网络技术飞速发展为德育教育提供了方式和方法的创新.积极探索网络技术条件下德育教育模式,增强德育实效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重点提出开展网络德育的必要性和策略.  相似文献   

13.
针对目前学校德育环境单一,提出要重视家庭、学校和社会三大德育环境的有机整合,改善学校“孤岛”教育。进一步提出了整合德育资源、建立一体化德育网络的理念和具体的建构设想。同时分析和提供了在德育网络建设过程中必须引起重视和思考的相关问题和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4.
陶行知先生告诉我们德育应该通过对话引导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景中自主选择,促使学生实现从理解规范到践履规范的转变。最终帮助学生达到对自己合理的内在控制。从陶先生的理论中我认为在德育教学的实践中具体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5.
网络德育创新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对传统德育的理念、内容、途径、方式提出了新的挑战,回避、封锁都无济于事,唯有扬其所长、避其所短、积极利用,才能不断提升德育效能,并为创新学校德育开辟一条新路径。网络德育体系,不是另辟于现行德育理论体系之外的独立体系,它必须纳入现行的德育理论体系之中,成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我们亟需增强网络阵地意识,在德育工作领域主动开辟、利用网络这个新阵地。  相似文献   

16.
网络德育具有可操作性、真实性,是一个真命题。同时,网络德育难以真正实现,它也是一个伪命题。网络德育是个真伪并存的命题,网络德育建设是个去伪存真的过程。  相似文献   

17.
网络德育——青少年德育新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在把丰富的知识、信息奉献给青少年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德育问题,如道德认知障碍、道德情感障碍、道德意志障碍、道德行为障碍和人格障碍等。利用网络资源,开展网络德育是德育工作的一项新课题。在学校开展网络德育应加强:构建优良的网络环境;干预学生网络心理行为;学生加强自身控制;充分发挥家庭的教育功能;社会各界同心协力,共创健康的网络空间。  相似文献   

18.
有别于传统德育的高校网络德育在新时期存在着滞后的问题。德育工作者应针对大学生上网的特殊性,实现角色转换,突破时空局限,充分利用网络开展德育。  相似文献   

19.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知兴替,知根知源,就应该知道为什么在这个时代提出并强调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历史教育的作用在于展现国家发展历程,展现发展历程中的荣与辱,让受教育者知道自己的文化根源,知道自己的国家和生存的环境的情况,从而在面对复杂的国际环境时有更多的自信走属于自己的发展道路。历史教育对个人价值观、综合素养等的形成也具有重要作用,因为在历史中可以看到什么是事实,可以学会辨别史实,可以从中汲取人文营养。换一个视角而言,历史教育同德育并行,当两者共同发挥出效果与价值,最终可见“文化德育之光”。为此,如何真正把握好历史教育与德育的融合,需要进一步展开思考,《文化德育之光》一书谈到的德育模式,可以相应作为参考和延伸。  相似文献   

20.
也谈网络德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年来,因特网的发展非常迅速,全世界的因特网用户已超过2亿。2001年6月30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公布,我国网民最新统计数字为2650万人,其中30岁以下的占68%。因特网被视为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传播媒体”,以其全球性、开放性、交互性、综合性等特点使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有了畅通渠道和机会,它为现代化信息的传播构筑了一座四通八达的“立交桥”,从而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从教育的视角看,网络确实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在以往的学校生活中,学生个体为了取得集体的认同,有时不得不放弃个人许多个性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