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试验表明,以硫酸铝为混凝剂处理低浊度水的过程中,加入聚丙酰胺可提高水的处理效果,在硫酸铝投量为3mg/L至9mg/L,PHP投量在0.0008mg/L至0.0125mg/L之间,处理出水浊度保持在3度以内。  相似文献   

2.
针对有机废水浓度高,毒性大,处理效果不理想等问题,采用过氧化氢为氧化剂,Fenton试剂为催化剂,进行了废水的催化氧化研究,实验结果表明,随pH增大,COD去除率增大,pH为3.0时COD去除率最大;在25℃~40℃间随温度的升高,COD的去除率增大;随着双氧水与硫酸亚铁的投加比增大,COD的去除率增大;随着3%zE酸亚铁投加量的增大,COD的去除率增大。Fenton试剂催化氧化处理废水的最佳条件:pH为3.0,双氧水与硫酸亚铁12:1,30℃恒温反应时间1h,COD去除率为80.08%。  相似文献   

3.
研究Fe/C微电解、Fenton氧化反应、微电解-Fenton工艺对油田压裂废水预处理效果,通过对COD_(cr)去除率进行优选,确定了微电解-Fenton最佳工艺条件为在p_2H_2=3,Fe/C为1:1,H_2O_2投加量为5 ml/L,Fe~(2+)投加量1000 mg/L,反应时间为150min,COD_(cr)去除率可达58.9%,色度去除率达到93.3%。  相似文献   

4.
臭氧技术处理电镀含氰废水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臭氧技术处理电镀含氰废水的应用。电镀含氰废水中的CN-浓度在30~36mg/L之间,采用以臭氧为氧化剂的活性炭催化氧化技术处理后, CN-的出口浓度低于0.5mg/L,去除率在97.7%以上。该处理系统实现了废水处理自动化,具有投资省、效果好、成本低、运行稳定等优点,且不会产生二次 污染,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在分析粉煤灰吸附性能的基础上,对粉煤灰处理含铜废水进行了试验研究,并探讨了粉煤灰粒径、粉煤灰投加量、振荡时间、温度、pH值和含铜浓度等影响因素对去除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粉煤灰处理含铜废水的适宜条件为:粉煤灰粒径为140目,投加量为2.0g,振荡时间为1.5h,温度为30℃,pH值为8,含铜浓度为10mg,L。在此条件t粉煤灰对铜有较高的去除率,可达到91.5%。  相似文献   

6.
焦化废水是一类难生化降解处理的高浓度有机工业废水,文章对通过经生化处理后难达标排放的焦化废水,采用混凝Fenton,光催化组合工艺进行处理.结果表明混凝Fenton 后进行光催化氧化处理大大提高废水COD的去除,去除率超过80%,最终出水COD值约为65mg/L,出水清澈透明,实现废水的达标排放.  相似文献   

7.
将人工所配制的高浓度硫酸盐有机废水作为原水,来研究厌氧折流板反应器(ABR)处理高浓度硫酸盐有机废水的性能。从实验数据可知:当硫酸盐的浓度为302—1503(mg/L)、温度处在(33.2±0.11)℃、HRT为20~25h以及进水COD为5000(mg/L)的条件下,ABR处理高浓度硫酸盐有机废水的效果最好,此时,SO4^2-的还原率可达到96%g(上,而COD的去除率则稳定在91%。COD/SO4^2-还原率与COD去除率有着重大的影响,并且是MPB和SRB竞争关系的非常重要的指标。  相似文献   

8.
硝酸改性玉米芯对废水中Cu^2+去除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硝酸改性玉米芯吸附体积50.00mL的实验室模拟含Cu2+废水的最佳去除条件。试验结果表明:改性玉米芯投加量为0.6000g,吸附体系pH值为7.0,吸附时间为60.00min,初始浓度为10.00mg/L,常温条件Cu^2+去除率高达96.07%以上。  相似文献   

9.
刘雪锋 《科技风》2012,(2):232-233
采用芬顿处理高浓度制药废水.本试验验以某制药厂的生产废水经气提预处理后作为试验用水,通过调整影响芬顿处理各种因素,来确定双氧水、硫酸亚铁、PH值、反应时间的最佳参数和PAM的投加量,及在最佳参数下芬顿试剂对高浓度制药废水的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10.
石磊 《中国科技纵横》2010,(11):403-404
以长兴某水处理有限公司深度处理改造工程中试实验为例,采用二氧化氯催化氧化-混凝沉淀工艺对印染废水进行深度处理,以达到环太湖流域排放标准。通过1m^3/h的168小时连续中试,结果表明二氧化氯催化氧化技术能够有效氧化分解印染废水中的难生化处理的可溶性COD。配合后续的混凝沉淀工艺,出水CODcr能够稳定在50mg/L左右,色度小于20倍,达到GB18918—2002中的一级A的要求,深度处理部分运行成本在0.4元/吨左右。  相似文献   

11.
针对难生物降解的高浓度农药废水,采用Fenton法进行预氧化处理,以提升后续生物处理的效果。通过正交试验筛选对有机污染物去除效果显著的影响因素,分析了H_2O_2和Fe~(2+)投加量和比例对有机污染物的去除影响,并进行了实验参数优化和反应动力学拟合。20℃时,当Fe~(2+)投量为4 mmol/L,H_2O_2与Fe~(2+)物质的量比为70:1时,氧化90 min后,出水中COD和DOC的去除率分别为39.8%和45.7%。当系统升温至70℃时,氧化20 min后,COD和DOC的去除率分别可达到67.4%和66.4%。  相似文献   

12.
以长宁某页岩气田作业现场的压裂返排液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水质特征、治理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了"絮凝沉降-氧化降解"预处理工艺。通过实验研究,确定了性能优良的明矾絮凝剂、高铁酸钾氧化剂,得出最佳实验条件:在pH值为10,絮凝剂明矾投加量为1000mg/L的条件下,快速搅拌3min,慢速搅拌15min;然后以絮凝沉降处理后的出水作为氧化降解的入水,同时在高铁酸钾投加量为1200mg/L,pH值为5,氧化处理1h的最佳工艺条件下,对页岩气压裂返排液进行处理。处理后的废液主要污染指标COD_(Cr)降低了83.24%,TOC降低了92.20%,TN降低了36.01%,色度降低了93.75%,从而为达标排放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3.
阐述Fenton试剂处理焦化废水的原理;归纳了影响Fenton试剂处理效果的一些因素,如:pH值、[Fe^2+]/[H2O]、H2O2浓度、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投加方式;概述了Fenton试剂与其它处理水处理方法联用处理焦化废水的方式和效果。最后,作者对Fenton法在焦化废水处理的应用前景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4.
李清微 《科技风》2011,(16):35-36
本文以TNT精制过程中产生的废水为研究对象,研究了Fenton氧化法对此废水的处理效果及影响因素,确定了最优的运行参数。实验表明:在pH=3、温度为20℃、H2O2和FeSO4的投加量分别为3mL和9mL的条件下,Fenton氧化法的COD去除率可达43.8%,并且明显地提高了废水的可生化性。  相似文献   

15.
文章对国内外基于催化氧化技术处理高浓度有机物废水的研究现状进行论述,阐述了电化学催化氧化、湿式催化氧化、光催化氧化、臭氧催化氧化、二氧化氯催化氧化、芬顿(Fenton)催化氧化法六类催化氧化技术的原理和研究进展,分析、总结了催化氧化技术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应用实例和未来的发展方向,为理论创新和实际应用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6.
采用调pH值、投加絮凝剂、电絮凝三种具有代表性的预处理方法对苎麻废水的预处理进行探索性研究。试验得出,采用电絮凝法可有效地将苎麻废水中的胶体物质凝聚,CODCr处理效果明显,脱色效果较好,有利于后续的生化处理。  相似文献   

17.
阐述Fenton试剂处理焦化废求的原理;归纳了影响Fenton试剂处理效果的一些因素,如:pH值、[Fe2 ]/[H2O2]、H2O2浓度、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投加方式;概述了Fenton试剂与其它处理水处理方法联用处理焦化废水的方式和效果。最后,作者对Fenton法在焦化废水处理的应用前景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8.
本文采用二氧化氯/活性炭工艺来处理含有5mg/1锰离予饮用水.试验结果表明此工艺对含有高浓度锰离子的饮用水有十分理想的处理效果,比单一二氧化氯处理的效率高出了19%;在活性炭投加量为3mg/1、预氧化的时间为20min、活性炭的目数为80目、二氧化氯的投加量为10mg/1时锰离子的去除率为99%.且经过回用的活性炭对锰离子的去除几乎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9.
《科技风》2017,(1)
本试验分别采用了芬顿试剂和高锰酸钾联合使用法、高锰酸钙法、高锰酸钠法处理含酚废水,考察了以上3种药品对相对于不同浓度原废水的投加量及反应时间对含酚废水中CODCr的处理效果。试验结果表明:芬顿试剂和高锰酸钾联合使用,不仅可以有效的去除废水中的CODCr,而且还能降低处理成本。其对CODCr浓度为5000mg/L含酚废水中CODCr的去除率达到76%。  相似文献   

20.
焦化废水是一种氨氮和有机物浓度较高的难降解有机废水。本文对焦化废水处理技术进行了评述,包括物理化学法(沉淀法、吸附法、Fenton试剂法),化学法(催化湿式氧化法、电化学氧化法、光催化氧化法),生物法(普通活性污泥法、序批式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等。着重分析了人工湿地技术和水生植物氧化塘技术在工业废水处理中的应用潜力,并对焦化废水植物修复前景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