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的崛起打破了持续几百年的西方中心主义结构,使世界力量更为均衡、更为多极。中国如何在纷繁复杂的国际局势中开创外交新局面,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争取有利外部条件,是摆在中国面前的一大挑战。  相似文献   

2.
零盗版——北京奥运新媒体版权保护成功的原因和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鸿军  何桂林 《传媒》2008,(12):65-67
众所周知,新媒体版权保护在全世界都是非常有挑战性的难题。今年3月,国际奥委会在把北京奥运新媒体转播权授予央视网时,流露出了对中国能否成功保护奥运新媒体版权的担忧。如今,北京奥运已完美落幕。8月25日,奥运会协调委员会主席海因.  相似文献   

3.
杨席珍 《新闻窗》2009,(4):86-87
2008年8月,举世瞩目的第29届奥运会在中国首都北京成功举办,这是一次东方文明与西方文明的交汇,是一次体育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展现,也是世界了解中国的一个重要窗口和中国通向世界的现实平台。从这个意义上,奥运新闻报道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本文旨在从传播的四个维度分析北京奥运新闻报道。  相似文献   

4.
冯云 《中国博物馆》2015,(1):109-114
北京奥运博物馆因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而建立,是一座涵盖了中国百年奥运梦想的博物馆,既展示北京奥运申办、筹办、举办的全过程,也是中国百年奥运梦想的回顾与珍藏。北京奥运博物馆的数字展陈设计,借助非凡的建馆意义、独具匠心的创意、高度融合的艺术与技术,向观众呈现出一幅气象宏大的北京奥运画卷。同时应用先进科技,打造现代化展厅,带领游客回顾北京奥运精彩时刻,展现北京城市发展的巨大成果,弘扬体育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5.
邵曼 《兰台世界》2012,(16):40-41
一、伯尔尼会谈的背景伯尔尼会谈(共四次)是中国与西德于1964年5月至11月在瑞士伯尔尼举行的首次官方谈判。在20世纪60年代初面临着复杂的国际局势下,中国领导人提出了"第二中间地带"理论,把西欧当作中国反对美帝苏修的间接同盟军,西德成为中国实现外交战略需要争取的力量。  相似文献   

6.
周石峰 《兰台世界》2008,(10):63-64
刘坤一为应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局势而采取的一系列外交策略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刘坤一为应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局势而采取的一系列外交策略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邹晶 《青年记者》2012,(18):108-110
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国际局势复杂多变.作为军事家、战略家以及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国领袖,毛泽东在领导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的同时,在复杂的国内环境和重大国际事务中,巧妙运用舆论的力量,不仅像战争年代将舆论当做一种特殊武器对敌实施战术进攻,更是站在战略的高度,在新的历史时期重大的政治、军事、国际外交斗争中,赋予舆论国际化视野和外交特征,形成独具特色的舆论战思想.  相似文献   

9.
叶俊 《新闻世界》2011,(11):208-209
世博会期间,我国媒体成功地进行了相关报道,展现我国的良好形象,在公共外交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通过《解放日报》在世博期间对世博会的报道进行分析,探讨媒体是如何在重大事件中展开公共外交,起到向世界说明中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北京奥运开始了,驻华外交官们的体育外交也进入了一个高潮  相似文献   

11.
随着中国日益走向世界,公共外交也愈显重要,而利用重大事件作为公共外交的抓手,往往能收事半功倍之效。如果在公共外交中能遵循传播规律,利用企业整合营销概念中的精髓思想,则可以使公共外交更为高效。上海世博会举办前一年多就启动、历时整整15个月的世界百位名人谈上海世博活动的成功就是一个典型案例,它对我们目前的外宣工作和新闻传播都是一个示范。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人性视角出发剖析了北京奥运的传播新理念。论文首先分析了人性理念的理论基石,然后重点总结了北京奥运传播出的人性奥运和人性中国的新形象,同时也指出了传播中的一些瑕疵;最后文章指出人性理念是与世界对话的有效平台,但更需要落实到实践,以真正树立中国形象。  相似文献   

13.
中国在处理与包括社会主义国家在内的一切国家的关系的时候,长期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从1955年万隆会议上周总理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开始,中国的外交就一直奉行相互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的原则,并通过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同世界上许多国家建立和发展了友好合作的关系。这与中共外交领导集体所做出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同时也展现了中共外交领导集体的外交智慧。本文通过对我国外交的历史和发展进行分析和研究,并论述了中国外交所取得的成就,充分体现了中国几代领导集体的外交智慧和决策能力。  相似文献   

14.
这次乌克兰动乱中,俄罗斯总统普京就是接过“保护的责任”,声明俄需要保护在克里米亚的俄公民利益,以此作为俄军事干预的理由。就“保护的责任”问题而言,中国有自己的看法,而随着形势的变化,需要结合外交战略和新的国际局势做些新的思考  相似文献   

15.
他在书中将中国外交与世界关系领域中多年的研究成果展示给世人,为读者开拓了新的视野,希冀推动中国与世界的外交关系进一步发展。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历经三十多年的历程,中国与外面世界的关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曾经的封闭国家发展成现在全面向世界开放的经济大国,中国的世界地位在提高。中国与世界的外交关系随着时间的流动,在外交建设和经验积累方面都在不断的增  相似文献   

16.
国家形象是对一个国家的综合评价和总体印象,它不仅包括政治、经济、军事实力,更是通过一个国家的独特文化来体现。在人们足不出户就了解世界变化的拟态环境时代,对国家形象的认识不是来自亲临其境的体会更多的是来自于媒体的宣传报道。北京奥运是中国形象展示的一次契机,从申奥成功的那一天起,就进入传媒和全世界人民关注的视线。如果说这仅仅是奥运光环将北京推向了万众瞩目的舞台对世界产生了吸引力的话,如何通过媒体的正确报道,宣传中国文化、传达出一个新的中国形象,才能真正对世界产生影响力。  相似文献   

17.
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中办和举行将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期间,大量专家学者和体育工作者围绕着“北京奥运”这个振奋人心的主题展开了方方面面的研究。本文检索了2002—2008年G8中文体育核心期刊中有关“北京奥运”的科研文献,以期通过文献的篇名索引来体现该阶段有关“北京奥运”研究的广泛性与深入性。  相似文献   

18.
正从2001年申奥成功,到2008年北京奥运、2010年上海世博的顺利举办,国人们无不为中国"走向世界,与世界接轨"的跨世纪梦想的实现而欢欣鼓舞,并对共产主义理想所承诺的现代化图景殷殷期盼。然而,种种"不和谐"的社会事件的频发使人们在对"现代化"实现中国社会"进步"表示肯定与确证的同时,亦不可遏止地表现出对"现代性话语"的失望与质疑,  相似文献   

19.
圣火登顶珠峰.是2008年北京奥运圣火传递中的一大亮点.是早在申奥时中国向世界提出的一项承诺.为世人所瞩目。作为记者.有幸采访北京奥运火炬珠峰登顶是值得骄傲的.我为自己从事的新闻事业而骄傲.因为记者的天职就是记录历史.推动现实.完善社会与人生。  相似文献   

20.
2010年春节,国人对北京奥运余热未消之际,央视体育频道凭借多年的直播报道经验,尤其是北京奥运报道的成功经历,让奥林匹克在这个冬天又火了一把,使中国电视观众在节日期间享用到了来自温哥华的体育盛宴.这一切得益于当代电视体育新闻传播者对接受美学的理解与运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