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词在北宋时期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 ,晏殊、张先、晏畿道 ,欧阳修等人承袭“花间余绪”,为由唐入宋的过渡 ;第二个阶段 ,柳永、苏轼在形式与内容上所进行的新的开拓以及秦观、贺铸等人的艺术创造 ,促进宋词出现多种风格竞相发展的繁荣局面 ;第三阶段 ,周邦彦在艺术创作上的集大成 ,体现了宋词的深化与成熟。这三个阶段在时间上并非截然分开 ,而是互相交错在一起的 ;就其发展演变的实际情况看 ,继承与创新也不是相互脱节的。资料来源 :《中国大百科全书》宋词发展的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2.
基于对《全宋词》中第二位到第一百位的99个高频词的统计分析,揭示了宋词文体的显著特征:宋词偏好描写自然现象和自然景物,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反映出宋词表达含蓄的特点;宋词倾向于表达离愁别绪,以及对人生、前途、命运等问题的忧思;宋词中关于时间概念的描述大多涉及过去和现在,与未来有关的描述较少。  相似文献   

3.
宋词诗化论     
词的诗化,开拓了题材领域,创新了艺术风格,促进了词的雅化,并表现在标题、小序、自注、次韵、联章、叙事、议论等诸多方面。宋词的诗化,经历了酝酿、奠基、高原、延续四个阶段。宋词诗化的动因,主要在于社会变革,在于作者社会生活发生的巨大变化。  相似文献   

4.
文章剖析了宋词传播与宋词发展的影响.宋词传播方式的变化影响了宋词的题材、形式和风格的发展.随着宋词传播方式的变化,宋词的题材得到了扩大;形式上突破了音律的约束,出现了诗化和散文化的特点;出现了婉约和豪放两大流派.  相似文献   

5.
<正>八年级学习的宋词共有七首,分别为上册李清照的《渔家傲》《如梦令》、晏殊的《浣溪沙》、欧阳修的《采桑子》、朱敦儒的《相见欢》,以及下册苏轼的《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和陆游的《卜算子·咏梅》。首先,这些宋词作品都是名家名篇,时间上的跨度涵盖了宋词发展的主要阶段。其次,这些词在情感表达上都丰富饱满:有借歌颂梅花品格表达自己气节的;  相似文献   

6.
《语文课程标准》在每阶段的"学段目标与内容"中,都指明了对诗词教学的具体要求。我们的唐宋词教学,无论是中年级还是高年级,理应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情境想象。"体验""想象",都启示我们学生的学习必须是主观能动的。唐宋词教学必须关注"学为中心""学生本位"。本文呈现当前唐宋词教学中"学生本位"被忽视或者无视的教学现实;分析唐宋词教学中"学生本位"缺失的主要原因;结合笔者的课堂实践探索,从"先学后教""品评鉴赏""比读启思"三个方面提出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7.
二十世纪后半期是中国文学研究一个相对辉煌的时期,表现在宋代词学的研究领域,无论是宏观的把握还是微观的探讨,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尤其是进入九十年代后,各种论文、专著、文学史齐头并进,内容广泛涉及词学研究的方方面面。本文立足于从宏观上把握宋词研究的最新学术动态,从宋词的分期及其发展流变、宋词的风格及流派、宋词的审美、宋词的艺术形式等四个主要方面,对1990-2000年间关于宋词宏观研究方面所取得的成果进行了一次述评。  相似文献   

8.
20世纪80年代以来,宋词传唱研究,其论题主要集中在宋词传唱者研究、传唱方式研究、传唱对宋词发展的影响研究等方面,综合考察这个时期的宋词传唱研究情况,是为了推动该项研究的进一步深入。  相似文献   

9.
设色是宋词创作中较为独特的一种艺术手法。宋词设色受其自身历史发展、主题内容、题材类型、情感表达方式等因素的影响。宋词设色一般采用修饰、替代字、词语化用等手法。  相似文献   

10.
杨坚 《教师》2008,(13):52-53
宋词作为中国文学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散发出诱人的清香。它是继唐诗之后诗歌发展的又一巅峰。 词在宋代的发展演变可分为北宋与南宋两个历史阶段,综观两个阶段的全宋词,给人最突出、最清晰的印象就是充满浓厚的感伤意蕴,就总的倾向而言,“婉约派”“豪放派”虽然在题材、风格上有不同的特点,但都以感伤为基调,  相似文献   

11.
宋词作为中国文学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散发出诱人的清香。它是继唐诗之后诗歌发展的又一巅峰。词在宋代的发展演变可分为北宋与南宋两个历史阶段,综观两个阶段的全宋词,给人最突出、最清晰的印象就是充满浓厚的感伤意蕴,就总的倾向而言,婉约派豪放派虽然在题材、风格上有不同的特点,但都以感伤为基调,  相似文献   

12.
在教学中引进宋词,以宋词架构宋史符合当前新课改的大背景:教学中引进宋词是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感的需要;教学中引进宋词是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需要;教学中引进宋词是培养学生想象能力的需要。在教学中引进宋词,以宋词架构宋史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以宋词导入新课,能在优雅的意境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用宋词讲解史实,能深入浅出、化抽象为形象,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在宋词中结束课堂,能起到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之功效。在教学中引进宋词,以宋词架构宋史需注意的事项:在教学中引进宋词要适量、适当;在教学中引进宋词要注意把握宋词与历史的区别。  相似文献   

13.
略论宋词风格成因中的几个音乐元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词两大风格类型的形成,除了与宋词文学部分的歌词有关外,还与音乐部分的旋律、演唱者、演唱方法、配器、速度等元素有关。文章论述了这几个音乐元素对宋词两大风格类型形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唐诗、宋词、元曲是三个不同时代而又紧密相连的不同的文学样式,它们之间的相承关系自然存在.唐诗与宋词的关系,论者已多;而宋词与元曲的关系,则论者颇少。即使有论者不是否定宋词与元曲的相承关系,就是认为元曲为宋词所演变,即所谓“词余”。此皆一偏之见,不能反映两者关系真实情况,而且与文学发展变化的一般规律不相符合。社会生活的各种事物是互相制约、互相渗透、互相影响的,这是一条规律。根据这一条规律,说宋词与元曲毫无相承关系是不符合历史情况的.社会历史事物的发展是具有辩证性、多样性、复杂性和曲折性的,因此后一种事物接受前一种事物的影响是有选择的,这是一条规律。根据这一条  相似文献   

15.
马晓龙 《课外阅读》2011,(6):270-270
大抵每一个时代都有自己区别于其他时代的突出的文学样式,像汉赋、唐诗、元曲、明清小说等等。这其中宋词更是开一代之先河,把词学发展到极致,成为对中国影响深远的文学样式,陶冶了人们的情操,给人们带来很高的艺术享受!初中语文课本中收入了一定数量的宋词作品,其目的在于让学生领略词学风采,为其今后的发展打下深厚的古典文学积淀!但是,就当前宋词的教学来看,还停留在背背记记阶段,没有达到宋词教学的科学化。笔者想就此做些浅薄的探讨,以期能对同行教学起到启发作用!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宋词与唐诗、元曲审美趣味的比较分析,可以看出宋词具有婉约柔媚、言尽情深、阐幽发微等审美特质。从文本形式看,宋词的形式是其特定审美情趣生发的客现机制;从创作意图上看,宋词人的创作意图是词审美趣味生发的直接动因;从社会审美心态来看,宋人时代心态(包括审美心态)是其词审美趣味生发的外在氛围。  相似文献   

17.
宋词美学是文艺美学的一个部门学科。它是运用文艺关学的基本原理来研究宋词这一特定历史时代的特定文学形式的美学本质、审美特征、创作艺术和审美规律的学科。二十世纪词学研究的繁荣和发展,促使我们建构宋词美学学科体系的时机基本成熟。开展宋词美学研究。对于深化中国词学理论研究,促进文艺关学的学科发展,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在进行宋词美学研究的过程中,应当注意综合运用历史考察、社会批评、文本分析和审美观照等方法。  相似文献   

18.
宋词作为一宗巨大的文化产品,在当时和后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宋词阴柔特质特别适合歌妓演唱,因此歌妓在宋词传播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就歌妓成为宋词传播媒介的原因、歌妓作为传播媒介的特点、歌妓作为传播媒介在宋词发展史上的作用三方面来探讨作为宋词传播媒介的歌妓。  相似文献   

19.
顾云鹏 《语文天地》2011,(21):59-60
唐诗过后是宋词,好诗在唐代就已经写尽了,所以宋人在词这种文学样式上,使之趋于完善,臻于完美,达到了空前繁荣,成为我们诗歌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一、"花间"到宋词的过渡晏殊、张先、晏几道、欧阳修等承袭"花间"余绪,为唐入宋的过渡。在这一阶段,晏殊,欧  相似文献   

20.
宋代社会的历史特殊造就了对词的巨大需求,为宋词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社会条件;"重文轻武"的政策导向以及良好的尚文风气,促进了一个庞大的高素质的文人群体的形成,是宋词质量的有力保障;词至宋代,自身发展已经成熟,宋词的兴盛繁荣成为必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