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4 毫秒
1.
闫苏 《湖北教育》2000,(6):35-35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小学生今天作某一篇文章,其实就是综合地表现他在今天以前和思想、语言等方面的积累。”所以,作文应是生活实践、思维和语言的统一。不与生活实际、思维规律相结合,没有内容,作文起来也就只是无源之水,照抄习作了。如何改变这一状况,使学生作文时真正是有感而发呢?我以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多做尝试: 一、采取多种生动活泼的形式。拓展并激活学生思维空间,引导学生成为作文的“会学者”  相似文献   

2.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国民的写作水平也在渐渐下降,因而掀起了国学热。作为一名中学语文老师,深知语文教学的难点在作文,作文教学的关键在兴趣的培养。教学中只有抓住培养和唤起兴趣这一关键环节,做好重阅读、深体验、严评改、多鼓励等方方面面工作,学生作文水平提高就会水到渠成。快乐作文,写好作文不再是一个学生的难题。  相似文献   

3.
材料一 生活中的美常常表现在那灵动的一瞬间.一个表情、一个举动、一个小小的生活场景,甚至一声鸟鸣、一片云彩、一丛风中的芦苇,都会具有动人心魄、令人回味的美. 请以"美的瞬间"为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 [导引]写作本题,关键是要选用具有较强情感内蕴的、有开掘潜能的意象.这样的意象,材料中已经作了提示,特别要注意其中的"灵动"二字.考生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来选材构思,选材愈独特,结构愈新颖,就愈能在与众不同中脱颖而出.  相似文献   

4.
谈谈作文教学中的两个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当前的中小学作文教学中有两个问题被忽视了。一是学生作文的对象问题。作文是用来交流思想、情感的,然而当前许多学生在写作时并没有意识到这是一种人与人的交流活动,只感到是在完成一项要交给老师看的作业,奉命行事,毫无写作兴趣可言。二是学生作文过程的体验问题。作文过程应是一个体验构思、写作、修改、发表、反馈和再修改的过程,只有经历这样一个完整的过程,学生才会有真正的收获,其作文能力才能切实得以提高。  相似文献   

5.
今年老天不知怎么了,刚刚进入冬季,一场又一场的大雾就笼罩了中原大地。看着人们在雾中艰难穿行的样子,望着熟悉的一切忽然变得扑朔迷离,我在烦恼的同时突然有了一个想法:这何尝不是大自然的赐予呢?来到学校,我马上让孩子们下楼去欣赏,看看熟悉的一切在大雾中是什么样子。孩子们一听,可高兴了,噔噔噔一口气跑到操场,和雾做起了游戏。他们抓它、扑它,用嘴巴亲吻它,用各种各样的方法表达自己对雾的喜爱。但是,雾多么调皮呀,它轻轻地钻进孩子们的脖子里、衣服里、小小的掌心里,悄悄地钻进孩子们温暖的嘴里,待孩子们迫不及待地抓它时,它却悄无声…  相似文献   

6.
揭爱清 《江西教育》2003,(13):21-21
一、转换写作视角,拓宽写作思路为拓宽学生的写作思路,提高写作能力,教师可引导学生转换写作视角,从狭义走向广义。如写《我的老师》,可先让学生通过查字典和讨论,让学生明白“师”不仅仅指给自己传授知识的人,而凡是能使自己受到某种启发的人,都可以称之为“师”。这样一来,学生可写的东西就多了,其取材范围扩大到家人、邻居、同学、亲友、陌生人乃至一种小动物、一棵小草。由于视角的不同,学生便能从不同的角度反映自己独特的生活体验,反映多姿多彩的生活,从而使作文内容丰富多彩,写作个性也就发挥出来了。二、交流信息资源,触发写作兴趣…  相似文献   

7.
冬冬还在看那本已经翻得卷了边的《时空旅行》。看着、看着,他的眼前隐隐约约出现了一位老爷爷,对他说:“冬冬呀,你是不是很想时空旅行呀,行,这一次我就圆了你的梦。我这里有一个时空旅行器,你坐在里面,只要开动机器,就可以到过去和未来旅行了。如果遇到危险,你就吃手里的一个糖粒。”冬冬伸开手一看,手中果真有像黄豆大  相似文献   

8.
再现真实的生活——写周记周记,一周一记,或一周多记,不受题目、体裁、内容、表达等限制。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和思想实际,把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写下来,学校大事、班级新闻、同学交往、师生关系、个人心情都成为学生抒写的话题。一篇篇周记仿佛就是一颗颗透明的心灵,成了学生流露真情实感和对生活思考的天地。在周记里有学生初涉人生的  相似文献   

9.
裴达 《山东教育》2000,(14):16-17
一、两大热点:“新概念作文”与高考作文1999年初,当人们还在报刊杂志上评价、审视语文教学之路如何走下去时,上海老资格文学杂志《萌芽》与北京大学等七所重点大学,绕过基础教育的门槛,联袂发起“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上演了一场挑战作文教学的大戏。帷幕拉开,清新拂面,异彩纷呈,让人称奇。从初赛到决赛,从隆重的颁奖到获奖学生直升大学,从获奖作文的结集到出版后供不应求,一时间“新概念作文”传遍了媒体,传进了校园,影响着社会。尽管人们评价不一,却对它表现出的活力和特色产生了兴趣。一要求新。竞赛的策划者、上海作协副主席、《…  相似文献   

10.
作文教学研究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淼 《教育学报》2003,(7):24-27
国内外作文教学研究大致可分为两类 ,一是基于经验的研究 ,包括作文成品研究和作文操作过程研究。二是基于对作文本质认识的研究 ,包括作文思维过程、作文表达过程、作文心理转换过程和作文心理加工过程的研究。从经验型到理论型 ,作文教学研究经历了质的飞跃。特别是国外新的作文理论与科学有效的研究方法的出现 ,使作文教学研究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也给国内作文教学研究以诸多启示。  相似文献   

11.
【文题设计】 高山竹林是国宝熊猫的家 ,原始森林是珍稀植物的家 ,滔滔长江是白鳍豚的家 ,高楼大厦中、山区茅屋里有人类的家。说起家 ,你总会有难忘的经历和深刻的感悟。请以“家”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文体不限 ,题目自拟 ,不少于 6 0 0字。【创新点拨】 所供材料给你的信息是 :这里的“家”是个外延宽泛的概念 ,它不仅指人类的家 ,也指其他生命的家 ,还可以拓展至集体、家乡、祖国甚至地球等概念。这就为我们取材和构思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具体方法是 :1 .打破写“人之家”的惯性思维 ,把选材的目光投向其他生命的家。例如你如果对熊猫有…  相似文献   

12.
<正>一、"一材多用"再研究的现实意义1.通过前期的实践证明,只要做好素材的搜集和整理工作,同一素材完全可以出现在很多不同的作文主题中。2.搜集月考1至月考5学生作文中关于司马迁的作文片断,发现有的文段判为优秀,得分达50分;而有的文段甚至被判为套作,得分在30分以下。也就是说某些文段,只是生搬硬套司马迁这一素材,不能合理解释、支撑、演绎作文题目,直接割裂了题目和材料、中心观点和材料之间的关联。  相似文献   

13.
作文,一直是一个让学生们一言难尽的话题,请关注他们在———我的作品集作品集,是语文老师让我们收集整理自己作文的集子。有些同学认为它单纯是作业本或周记,但在我的心中它却有近乎神圣的位置。翻开作品集,就像打开了心灵的一扇窗,牵一丝阳光,打开我的瞳孔。而里面的每一个词语,一段字符,都会跳跃成音符,组成一曲旋律,不时在我心中回响。那是作品集中的第一个“甲”。以前,我总是不愿意搭理语文和写作,所以作品集里的第一次作文,我是马马虎虎应付过去的。那一天,一切都改变了———仅仅是因为陈老师的一句话,“宝莹同学的观点很特别,蛮有…  相似文献   

14.
一、背景和缘起 1.以往写作教学和作文训练的误区。在以往的作文教学中,教师往往把写作理论的灌输放到了重要地位,忽视写作是实践性很强的事实。与之相配套的作文训练形态是:教师出一个作文题目或者列一些材料,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里写作成文,习作由教师批改、打分、写评语,下一周讲评,讲评后再进行新一次的作文训练。  相似文献   

15.
袁诗婷 《红领巾》2011,(9):36-36
这天正好是星期六,天气晴朗,万里无云。小江打电话给我,约我一起出去踢毽子。 到了欢乐广场,我们找了个僻静的地方,通过“剪刀、石头、布”决定我先踢,小江后踢。看着颜色十分绚丽的毽子,我可犯愁了:“我不会踢呀!算了,豁出去了!”于是,我一咬牙,一抬手,抬到胸前时,我把手一松,毽子直直地坠下,我赶忙把脚一翘,啪的一声,毽子刚和我的脚接触了一下  相似文献   

16.
其实,高考对优秀作文的评价和社会公认的好作文并无二致。真实独特的作文一样是高考作文不变的基本要求。想要在考场作文中立于不败之地,以语文素养的不变应考题之万变,才是成功的正道。具体而言,有以下六个不变。一、追求真实去年,有一篇题为《我感动了身边的人》的中学生作文引起了我的注意。该文写自己跳舞骨折打了  相似文献   

17.
小雨点.蹦起来,一蹦蹦到小树旁,要和小树跳一跳。小树乐了.跳起了欢快的舞蹈。 小雨点,蹦起来,一蹦蹦到小草旁,要和小草玩一玩。小草醉了,不停地扭动着腰肢。 小雨点,蹦起来,一蹦蹦到小草旁,要和小草玩一玩。小草醉了,?不停地扭动着腰肢。  相似文献   

18.
于漪老师指出 :“充分重视习作讲评这个环节 ,抓牢、抓实、抓活 ,能激励学生写作的上进心 ,调动他们练笔的积极性 ,有效地培养和提高他们的分析能力、鉴赏能力和运用语言文字表情达意能力。”笔者在实践中通过以下方法抓牢、抓实、抓活习作讲评环节。  一、牢 :讲评内容 力求“集中单一”习作讲评的过程是一个不断调动学生作文积极性 ,不断提高学生作文动机的过程。其目的是要让学生通过讲评扬长避短。但是讲评时间有限 ,要想通过一次讲评解决学生习作中的全部问题不大可能 ,必须根据目的要求 ,集中“兵力”,选择具有共性的单一问题作为…  相似文献   

19.
袁立痒 《学语文》2002,(1):39-40
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使许多先进的教学设备和教学手段不断更新,同时它也对教育观念、教育内容和教育形式提出了全新的挑战,因此,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要迎接科技现代化的挑战,并积极去思考对策。 网络这个被称作“第四媒体”的新媒介,刚刚进入中国就掀起了一阵潮流,截至去年6月30日止,我国网民就达2650万。几乎是有了网络就有了网络文学,网络犹如路边的一块黑板,谁都可以在上面涂鸦,人人可以集作者、编辑和读者于一身。正是由于网络这块肥沃的土壤,培养了大批的“网络作家”、“网络写手”。一些网络文学运用多媒体技术,在文本中嵌入声音、图片和音像等资料,震击和刺激着阅读者的感官,形成一道崭新的文学风景线。由于计算机在城市中学的普及运用,在目前众多参与网络文学写作和阅读的网民中,中学生也是一支生机勃勃的重要力量。他们在网上的写作方式和写作成品与其在作文课、作文训练和考试中所写的文章差别很大,这一现状无疑给我们当今的作文教学提出了挑战。  相似文献   

20.
一、背景和缘起 1.以往写作教学和作文训练的误区。在以往的作文教学中,教师往往把写作理论的灌输放到了重要地位,忽视写作是实践性很强的事实。与之相配套的作文训练形态是:教师出一个作文题目或者列一些材料,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里写作成文,习作由教师批改、打分、写评语,下一周讲评,讲评后再进行新一次的作文训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