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习或欣赏艺术性的语言,除了词的逻辑概念义、语法义外,还要注意词的修辞义,研 究修辞也必然要分析到词的修辞义。语言的艺术性越强,词义的色彩越浓,修辞义越丰 富。  相似文献   

2.
王静 《沧州师专学报》2007,23(1):130-130
比喻作为修辞手段可以引起汉语词义的引申,其常见类型有三种.由比喻催生的引申义是词的固定义而不是临时义.  相似文献   

3.
词的临时意义是相对于词的固定意义而言的,指词在临时语境中产生的具体意义.宏观上,词的临时意义指词在临时语境中的适用义;微观上,指词在语境中通过修辞等手段产生的临时新义.文章基于王希杰先生的零度偏离观,探究在语境作用下词义偏离现象.词义偏离的结果是词的临时意义,其中,词义理论偏离的结果是词的单义化及其临时语境适用性和丰富化的特点;词义操作偏离的结果是词义在临时语境下产生超出词的所有规范义项的新义.词的临时意义有成为固定意义的可能.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认识论范畴、语言学范畴、民族文化对词义的渗透影响方面完整地分析词义内容,把词义内容分为三个层次,概念义、句法义、语境义。概念义是词义内容的基础部分,同时也是词义内容发展的根本。概念义到句法义是从认识论到语言学范畴上转化。句法义,本文主要从词进入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受到各种句法成分的影响而激发词形成的句法义。概念义与句法义在语言的普遍意义上来分析词义内涵,而语言同样具有民族文性,体现在词义内容中就是语境义。  相似文献   

5.
“通感”不仅是一种具有丰富表现力的修辞方式,也是一种汉语词义引中和词汇生成的重要途径和方式。以“清”为例,通过使用“通感”,“清”“从原有描述视觉感受的“明朗”义分别引申出了描述听觉感受的“清脆、空灵”义和描述触觉感受的“冷、凉”义,并进而形成了相关复合词。其它如“亮、尖、苦、厚、圆滑、逶迤”等词也均通过“通感”而发生了词义引申并生成新的复合词。  相似文献   

6.
言语义是词义的一种变异,反映了认知新视角,具有临时性和创造性特征。语境与词义的内在可变性有机结合,则形成了言语义的衍生机制。言语义在语言交际中具有特殊的语言学功能、修辞功能、认知功能和社会功能。被公认、通用后,言语义回归为词的新义项,形成一词多义。  相似文献   

7.
言语和语言是两个不同的范畴,词的言语义是指词在运用中获得的意义,词的言语义主要是通过各种修辞手段的运用产生的.  相似文献   

8.
【基础链接】多义词的义项可分为基本义、引申义和比喻义。基本义是词语最常用、最基本的意义。引申义是基本义发展引申出来的意义。如“鉴”本义为镜子,引申义为“可以作为警戒或引为教训的事”。比喻义是通过基本义的比喻用法而逐步固定下来的新义。如“霜”的比喻义为“白色”。需要注意的是,词的比喻义与修辞上的比喻是有区别的,修辞上的比喻是在一定的语境中临时运用的,离开了当时的语境,这一比喻的意义也就不存在或已经改变了,而比喻义则是词义中已固定下来的语义。从词义的比较方面看,词语可分为同义词(近义词)和反义词。从词义的感…  相似文献   

9.
试论修辞义的表达功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修辞义是借助修辞手段生成的词语的固定意义.修辞义使得汉语词义系统更加丰富而缜密,在语境中对说理达意、状物抒怀往往显示出超常的表达功能,同时,又能鲜明地表现出时代社会风貌和民族文化特点.  相似文献   

10.
修辞手段的运用会使词语产生临时意义,临时意义一旦固定下来,就成为词的引申义,因此,修辞手段对词义的引申有推动作用.本文论述修辞手段委婉对词义引申的影响,并归纳出词义的委婉引申共有三种类型:自谦式、尊人式、忌讳式.  相似文献   

11.
"循涯"一词在《全唐文》中出现了三十余次,但词义难解。通过排比归纳用例,分析语境,考察修辞,我们可以确定它有衡量能力之义。  相似文献   

12.
修辞义是借助修辞手段生成的词语的固定意义。它与修辞手法造词有本质的区别。修辞义可以从词的音、形、义等多方面体现出来,本文主要从义的角度入手,对词的修辞义的分类、特点及其对汉语词汇的影响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3.
试析词义变异的心理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什么是词义变异索绪尔把言语活动分为"语言"和"言语"。词义,也至少可以分为两种,一是词典里的词义,即词的语言义;一是言语中的词义,即词的言语义。如果说词典里的词义是标准义的话,那么言语中的词义就是标准义的变异了。对于这  相似文献   

14.
量词从有无修辞义的角度看,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类量词本身具有某种修辞义,这类修辞义和词的概念义、语法义一样已经抽象出来,固定在词义中了,因此这类量词即使孤立地看仍能重现各种形象。例:一条、一道,往往指细而长之物;一颗、一粒,往往指圆而小之物;一片、一面,往往指薄薄的东西。  相似文献   

15.
词的义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语多义词是在长期发展中逐渐积累而形成的。一个词的各个意义,是层积状,并不处在同一层面上。一个义位表示一个义层,义层是以义位层层相叠的形式存在的。义层和词义结构存在着密切关系。义层的形成往往反映词义系统内部的调整,同时又促进新的同义系统的形成。  相似文献   

16.
语言有自身的系统.正如语音、语法构成系统一样,词汇、词义也构成自己的系统.在意义系统中,语词的意义具有二重性,这就是,每一个语词不同于其它语词而形成其意义范畴的相对性和依赖于其它语词而形成其意义范畴的绝对性.前者决定着一词义区别于其它词义的存在现象,后者决定着一词义联系于其它词义的存在本质.整个词义系统,便是建立在  相似文献   

17.
古汉语偏义复词是一种较特殊的词汇现象,它与一般的复音词不同,虽然由两个语素构成,但整个复音词的意思只取其中一个语素的意义,另一个语素仅作为陪衬。偏义复词在结构形式上多数由意义相关、相反和相类语素构成。随着具体语言环境的不同,偏义复词的词义重心既可以偏向前一个语素,又可以偏向后一个语素,而往往偏向贬义语素。偏义复词的形成与词义的演变、词的双音化趋势。修辞现象,化因素等都有关系。  相似文献   

18.
崔竹朝 《文教资料》2009,(33):25-26
复合词的词义与构成该词的语素义有关.同时也与复合词的语法结构有关。但复合词的词义。并不都是词素所表示的概念及其逻辑关系的简单反映,有部分复合词的词义是在原有语素义的基础上,通过引申比喻,或者根据客观事物发展的条件和社会运用中约定俗成的各种情况。获得的新的更进一步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王维诗中25个颜色词共出现306次,从宏观层面可将其概念义分为造字本义、色彩义、普通名词义和抽象引申义四类,从微观层面上可分为象征义、通感义、借代义、情感义、动态义等五种附加意义。王维诗中的颜色词中可系联出四组同义词,为表达修辞提供了灵活多样的选择。  相似文献   

20.
基本颜色词是具有专门性、代表性和确定性的词的聚合。基本颜色词自产生以来,词义一直处在不断变化和发展中。基本颜色词词义可以分为隐喻义和象征义。语义不断扩展并表现出不平衡性,由表示颜色义扩展到表示性状到象征义的产生,语义不断抽象化。基本颜色词词义的这种演变是隐喻思维的结果,而象征义是隐喻义进一步抽象的结果,它们的产生都有一定的思维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