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颁布以来,我园全体教职工就积极投入到幼教改革之中。几年来,我们力求使《纲要》的理念转化为老师们的教育行动,变成教师自觉的教育行为。在贯彻实施《纲要》的过程中,我们最深的感悟是:  相似文献   

2.
《考试周刊》2016,(87):190-191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目标包括做好启蒙阶段教育,充分挖掘和利用教学资源,促进幼儿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等内容。在此教学目标下,幼儿园教育必然要对传统单一校园文化、教师以命令进行教学、不注重幼儿全面发展等教学现象做出改变。本文先对《纲要》的培养目标和理念等做出分析,再以幼儿园开展的游戏活动为例,探讨幼儿园教学中如何贯彻和实施《纲要》的培养目标和培养理念。  相似文献   

3.
《幼儿园工作规程》提出了“为孩子终身发展打下基础”的重要理念,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教师的教育观念有了明显的转变。《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在新的教育观念与教育实践之间搭起了过渡的侨梁,但它不可能达到供幼儿园教师直接运用的操作性水平,其间的转化尚需我们在认识层面进一步加强对《纲要》本身的理解与认识,更需要我们在操作层面上有对蕴含着某一观念的实践的运用策略和智慧。这种理解与认识,是在实施教育教学行为过程中逐渐深刻与巩固的;这种策略与  相似文献   

4.
当前幼儿园教学研究中存在三大当务之急:一是教师教育理念与教学行为相对脱节;二是教师重视教、忽视学;三是以教师为群体的“园本教研”浮躁。而教法研究恰恰可以解决这三大问题,使教师把《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理念转变为自己的教育信念,并从教学行为上反映和表现出新的信念。所以,教法研究是理念和行为融合的研究。开展教法研究可促使教师“紧盯”幼儿的思维方式和学习特点,  相似文献   

5.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实施四年来,广大幼儿教师的教学行为不断发生着变化,许多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迅速成长起来。但也有不少教师对《纲要》的一些理念认识还比较模糊,引发了教学行为上的偏差。笔者在开展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有效教学的研究中发现,一些教师对《纲要》所提倡的“儿童观”和“教师观”存在明显曲解,导致实践中出现矫枉过正的“不作为”问题。下面我试着从一些比较典型的案例着手,找出问题,并作粗浅分析,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6.
胡振芳 《教育导刊》2011,(10):76-76
2011年是我国《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颁布十周年。十年来,《纲要》一直伴随着我们不断成长,它不仅是我的良师益友,也是和我一样的许多一线教师们的良师益友。它为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提供理论支撑,是我们教育教学的行为指南.更为我们评价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提供了正确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哈尔滨市崇俭幼儿园是黑龙江省示范性幼儿园,是省现代教育技术示范性幼儿园,是哈尔滨市贯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行动计划试点园。在深入贯彻《纲要》的过程中,幼儿园大胆探索与新《纲要》教育理念相适应的管理模式,促进教师与幼儿共同成长,使幼儿园发生了可喜的变化。  相似文献   

8.
课程是一定教育理念的载体,“快乐与发展”课程及其教育教学实践力图表达和践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所倡导的幼儿教育理念,在实践中,紧紧抓住尊重、适合、快乐、发展四个关键点,引导教师改进教育过程,提高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9.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是当前我国幼儿园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依据,如何将新《纲要》中的教育理念很好地转化为教师的教育实践,逐渐将新课程中的教育理念成为教师教育实践活动的真正指南,应采用文献法、教育访谈、教师教育行为个案跟踪研究等方法,去研究新《纲要》中关于幼儿园课程的新要求,分析了当前幼儿园课程设置与实施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0.
随着《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和《北京市贯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实施细则》(以下简称(《实施细则》)的推行,《纲要》及《实施细则》已经成为教师确定教育目标的基本依据,这为规范教育行为、更新教育观念提供了保障,同时也因为理解上的偏差,  相似文献   

11.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是指导幼儿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我园把全面贯彻落实《纲要》作为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充分发挥教研组长及骨干教师的带头作用,将《纲要》的理论学习与教师的教学实际相结合。通过交流讨论、组织教学观摩、开展教学研究等多种形式,逐步实现对《纲要》的理解、领会和落实,使我园教职员工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相似文献   

12.
张海鸥 《早期教育》2002,(10):14-14
教师对《纲要》的理解是正确开展幼儿园教育工作的前提,他们的教育理念决定了幼儿园教育教学实践的最终走向。教师是怎样理解《纲要)的?又是怎样在教育实践中体现新的教育理念的?在把理念转变成教育实践的过程中,教师普遍感到困惑的是什么?遇到的障碍又是什么?怎样帮助教师解决这些困惑与障碍?作为教研组长,我围绕着这些新问题对教研工作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3.
陈菊 《福建教育》2014,(4):38-39
随着《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的实施,“以探究为核心”的教学理念已被教师所熟知并运用于教学实践,但当前的幼儿园科学探究活动仍然存在不少问题。笔者认为,要真正实现探究活动的价值和意义,教师必须把握三个要点,即确保探究的有效性、思维性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14.
廖贻 《学前教育》2007,(12):12-14
程老师:您好。 读了您的这个案例后。我首先对教师们在观察或实施教育教学的过程中,能够自觉地关注幼儿的反应,自觉地调整预设的教育计划.更能在教育活动后自觉地进行质疑与反思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说明《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所要求的“尊重幼儿”的原则以及幼儿园课程改革的理念正在逐步转化为教师的自觉行动。  相似文献   

15.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在我国幼教改革迈进21世纪的关键时期颁布了,标志着我国幼儿园教育改革又将进入一个新阶段。《纲要》从幼儿园教育的基本理念,基本原理,基本规律出发,具体地规定了我国幼儿国教育的基本内容范畴,目标以及基本的实践规范和要求,是我国幼儿园教育改期的指南,是国家对全国幼儿园教育进行指导的总纲。因此每个幼儿的教师  相似文献   

16.
《异步教学研究》2006,(4):F0002-F0002
为了推进幼儿园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幼儿园教育质量,教育部制定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并从2001年9月起试行,与此同时,废止1981年颁发的《幼儿园教育纲要(试行草案)》,这标志着我国幼儿教育事业跨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如何将新《纲要》的指导思想和基本要求转化为具体的教育行为呢?要分三步走:学习新《纲要》———掌握操作系统———认真教育实践。《幼儿园新〈纲要〉实施方案(实验)》(以下简称《方案》),是异步教育学的创始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黎世法教授以科学发展观和新《纲要》为指导,大力推进教…  相似文献   

17.
李彦琳 《今日教育》2006,(10):39-40
二ОО一年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是幼儿园教育改革的指南,是国家对全国幼儿园教育进行指导的总纲,体现了有中国特色幼儿教育的基本理念与特征。《纲要》第二部分《教育目标与内容要求》指出:“幼儿的学习是综合的、整体的。在教育过程中应依据幼儿已有经验和学习的兴趣与特点,灵活、综合地组织和安排各方面的教育内容,使幼儿获得相对完整的经验。”幼儿园整合课程是将幼儿园课程的各个部分、要素有机的组合在一起,在《纲要》的指导下,科学、有效、切合实际的把整合理念转化到日常的教育活动中,融生活、游戏、学习为一体,形成一个整体的课程,  相似文献   

18.
随着《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学习的深入,许多教师说起理论来头头是道,表述得也非常到位.无不处处为孩子创设探索的机会,擦出孩子创造的火花。可是,反思我们一日活动中各个环节,仍很难跳出传统的窠臼。教师在向幼儿提出问题的时候,采用得最多的还是教师预先选择好的、有固定的、预期答案的问题。整个教学过程完完全全控制在教师的手中。这种观念与行为间的距离,使我们认识到,贯彻《纲要》不能仅仅满足于观念的学习和研究,更重要的是教师的教学行为。  相似文献   

19.
自《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颁布以来,幼儿园各领域教学与以前相比有了一些变化。在艺术教育领域,教师普遍重视发挥儿童的积极自主性,与《纲要》的“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的目标要求接轨。通过《花的联想》活动,可以发现当前幼儿园艺术教育的转向。  相似文献   

20.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的贯彻实施引发了幼儿园工作的深刻变革,实现这一变革,关键在教师。观念转变是教育改革矢志不渝的追求,这种转变主要发生在教师运用先进教育理念对自身行为不断反思、不断调整的过程中。通过对新《纲要》的学习与实践.“做善于反思的幼儿教师”已成为首都幼教工作者的共同心愿。纵观老师们的体会、收获.我们不难看到,正是反思开启了教师走进新《纲要》的大门.使他们迈向事业的成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