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认知适应性,从实用主义视角看,就是主体对外部环境的自主探究过程。而作为主体的人,面对的境遇往往是未知的或不确定的,因此需要不断调整自己以适应变化的环境,包括自然的、文化的、制度的等因素,这就是主体对于环境的适应性。在这个适应过程中,时间和记忆是作为认知适应性的两个主要因素。适应性同时意味着敏感性,敏感就是及时对环境做出反应,不敏感就不能适应。人工智能体也是适应性的,也要根据环境的变化而不断调整自己的行为或功能。  相似文献   

2.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大学英语开放式教学的学习适应性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开放式教学学习适应性结构因素包括学习观念、自主学习技能、学习环境、学习心理、教学模式等五个方面;学生对开放式课堂教学的学习适应性水平一般;女生的适应性稍好于男生,但差异不显著;年级间差异显著,大一学生比大二学生更适应开放式教学;学生在学习适应性各结构层面存在不同程度的适应问题.针对现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3.
根据皮亚杰的发生认知论原理,通过对英语网络自主学习环境下适应良好和适应不良的60名大学新生的网络学习记录进行分析,该研究发现适应良好的学生在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社会情感策略的运用上都具有明显的优势,影响学生学习适应性的主要因素是学生的策略运用而不是其原有的学业基础,对学习策略的积极运用能提高学生的学习适应性和学业成绩水平。  相似文献   

4.
于海波 《教育与职业》2023,(14):108-112
高职学生学习适应性是衡量高职学校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调查显示,在学习环境方面,影响学生学习适应性的因素有家庭环境、学校与课堂环境等;影响学生学习感知适应性的因素有学习认知、学习态度等;影响学生学习行为适应性的因素有学习习惯、专业等。总的来说,对学生学习适应性整体影响最为显著的因素是学生的学习态度与习惯,其次是师生关系与课堂环境。对此,建议通过建设校园人文环境、改善师生关系、进行入学专业认可度辅导、提升学生信息化水平等措施,从环境、感知与行为三个方面提升学生的学习适应性,以达到让学生快速适应高职学校学习和生活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大学新生的依恋状况与学习适应的关系,采用亲密关系量表(ECR)和大学生学习适应量表,随机选取宁波大学121名大一新生,结果如下:(1)大学新生安全型依恋的比例最少,冷漠型稍高于专注型,惧怕型所占比例最高;(2)大学新生的依恋回避维度与学习适应性存在显著负相关;(3)不同依恋类型在学习适应性得分上差异显著,安全型的学习适应性显著好于不安全型依恋;其中安全型依恋在学习适应上的得分显著高于惧怕型和冷漠型;除了环境因素外,不同的依恋类型在学习适应的其他四个因素的得分上都存在着显著差异;(4)冷漠型依恋的新生在学习适应性上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学习适应性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运用自编问卷对大学生学习适应性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大多数大学生对学习是适应的,不能适应学习的大学生占36.3%;在学习适应性方面,女生优于男生,高年级优于低年级;学习压力三年级最高,学习紧张与焦虑程度四年级最低。教学方法、学习态度、课程设置、学习方法是造成学习适应不良的主要原因,不同性别、专业和年级之间也存在差异。适应良好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水平较高,自主性作为大学生学习适应的指标之一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运用学习适应量表对上海市静宜区小学进行调查,随机抽取四、五年级140名学生,对他们的学习适应性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家庭经济情况、父母文化程度等是影响学生学习适应性的重要因素;随年级的增长,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和身心适应变化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从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学习方法、身心适应、学习环境适应五个维度,对S校145名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学习适应性进行研究。研究结果显示:被调查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习适应性整体水平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女生的环境适应水平显著高于男生;东乡族、藏族、维吾尔族等民族环境适应能力最差;大四学生学习动机水平最高,大三、大一、大二次之;农学、理工类少数民族学生身心适应最差,历史学、文学类专业的少数民族学生身心适应最好;学习适应性与学业成绩呈显著正相关;影响学习适应性的因素有专业课难度、汉语水平、班级关系、老师授课方式和父母支持等。最后,本研究从少数民族大学生自身、学校及家庭三方面对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学习适应性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
张爱菊 《文教资料》2009,(32):137-139
本文作者以河北邢台、石家庄两所中学部分中学生为被试,采用问卷调查法。研究中学生学习适应性的特点。结果表明:中学生学习适应性中等的人数所占比率高于学习适应良好和不良的比率:在对学习适应性的影响上。学校地域、年级、学习等级等因素的主效应显著,性别的主效应不显著,学校地域、年级、性别、学习等级各因素两两之间的交互作用都不显著。  相似文献   

10.
国际学生有着学生和外国旅居者的双重身份,本研究主要关注其作为学生在大学校园中的跨文化适应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在华国际学生的社会文化适应性可分为交际适应性、环境适应性和认知适应性,适应性的水平主要受到与中国师生互动情况的影响。国际学生与中国师生互动越好,越能更好地完成社会文化适应。研究结果还显示,较之来自西方国家的学生,东亚地区的留学生在文化适应上遇到更多的困难。此外,满意度可以作为预测社会文化适应性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