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传统的以知识为中心的化学实验教学,实验往往是理论知识的“附属品”,无论是教师的演示实验还是学生实验,基本上都是验证性实验。学生在做实验时,只要按部就班地遵照课文中描述的实验步骤或是模仿教师的实验操作验证出已有的实验结论就算完成实验任务。他们既不会对实验现象提出质疑,也不敢对实验方案进行“异想天开”,以至于不少学生还养成了“做实验不如看实验,看实验不如背实验”的思维定势。  相似文献   

2.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在物理教学中实验的作用非常大。实验是初中物理教学的沃土,也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重要手段,实验直观形象、鲜明生动。然而对学生的调查结果却出乎意料,在十个自然学科类别中,按喜爱次序,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都排在听教师讲基本理论和听老师讲解练习题之后。许多学生反映,演示实验只是看看有意思,学生实验只是做做有趣,并没有多大的意思。“看看有味道”和“做做有趣”主要是感知层次上的感受。而“没多大意思”主要是思维层次上的感受,  相似文献   

3.
改革高职实验教学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近几年的改革实践,我们认为高职实验教学应突出学生的主体位置、吸收学生参与研究和强化应用。 一、高职实验教学应突出学生的主体位置 高职实验教学的宗旨是培养学生由“能做”转为“会做”,实验教学过程中,应突出学生的主体位置。 1.学生参与实验准备工作学生参与准备实验,有以下几点好处:①学生会自觉提前预习;②学生对整个实验有大体的认识,有“先睹为快”的自豪感;③参与准备的学生可以带动或指导同一组的学生,提高实验效果;④有时间思考实验中的问题,参与研究讨论,解决问题,促进创新教育;③准备过程可与教师相互…  相似文献   

4.
对于初二的学生来说,活泼、好动、对任何事物有好奇心,依然是他们的天性。在学习“食物的消化”这一部分内容时,我根据学生的特点,在教学方法上略做了改变:将课本[实验九]的名称“观察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改为“探究唾液对淀粉有无消化作用”。更改的原因主要有二:第一,将“观察”改为“探究”,是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学生实验操作方法。长期  相似文献   

5.
“凹镜成像”实验,在现行初、高中物理教材中都没有涉及到,笔者根据课堂教学实践,学习凸透镜成像实验前,先让学生学习“凹镜成像”实验,这对凸透镜成像的理解会有很大的帮助。现设计如下:  相似文献   

6.
黄毅 《中国教育》2005,(2):28-28
化学实验以其自身的实践性和生动性,为学生的认识从感性到理性的飞跃提供了可靠的源泉和推动力,是使学生的认识深化发展的最佳途径。科学态度是经过实践活动而习得和养成的,但纵观有关中学的化学教学工作,有些化学教师为了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参加“题海战役”,为了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死记硬背,有的不做或少做学生实验,将学生实验课改为上习题课;有的对有气味的演示不做;有的本来是动手做的实验改成放碟片,让学生看“实验”;有的干脆讲实验,让学生背实验。  相似文献   

7.
电学实验是历年高考出现几率比较多的实验。尤其是用伏安法测电阻或测量某一小灯泡的I—U图线时,均存在着如何选择电表,如何选择测量电路,控制电路的问题。学生对这类问题也经常是迷惑不解,问题多多。有一种感觉是类似的题做多了,自然而然就应该选某个答案的情况,并不明白其中的道理,其实这类问题有一定的灵活性,解决时也应该掌握一些基本原则,即“安全可行”、“量度精确、误差小”、“仪器少、耗电少”,“操作方便”等要综合考虑,灵活运用,才能设计出一个较为合理的实验电路。这类问题考察了我们学生的综合实验能力。  相似文献   

8.
实验教学一直是生物学教学的软肋,尤其是教材中的探究性实验,名为探究,但因教材中有详细的实验原理、目的要求、材料用具、方法步骤,很难真正体现科学探究的过程。怎样使教材的探究实验对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有所助益?怎样能让学生有机会参与设计实验探究过程?能不能尝试着改变教材中的“按实验步骤操作实验”为“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步骤并自主操作”呢?本文报告了笔者在实验课教学中的一个实例:探究温度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王桂福 《山东教育》2002,(32):52-52
实验是化学的基础,实验教学是化学启蒙阶段教学的基本特征。目前条件下,学生亲自动手进行每一个实验还只是一种理想状态,在班级授课制度下,教师的课堂演示还不失为一种简约、高效的手段。现代教学论认为,“教”是为“学”服务的。以此为指导,课堂演示实验的教学设计,应首先考虑是否有利于每一个学生的学习。一、尽可能多做演示实验化学教育的老前辈戴安邦教授指出:“化学实验的重要性,是无论如何强调也不过分的”。从对学生的调查中也可以得出同样的结论:实验是学生学习化学最好的“兴奋剂”。一节课,只要有实验,往往学生情绪就…  相似文献   

10.
最近几年高考实验试题的分值及对能力的要求有逐年加大的趋势,实验试题得分的高低是直接影响物理学科得分高低的关键因素.处于高三复习阶段的学生,一定要十分重视对物理实验的复习.大纲所列出的19个学生分组实验是物理实验的基础,因为它们集合了现有的各种基本实验方法和重要实验器材,是设计其它实验的基础,依据它们便可“以不变应万变”.  相似文献   

11.
实验是验证理论的一种主要方式,也是培养学生操作技能的重要手段。教师能在实验操作技巧上下点功夫,提高实验的准确性,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大有好处的。本文就高一化学实验“氯气、氢气、混和爆炸”、“阿佛加德罗常数的测定”谈谈操作技巧。  相似文献   

12.
最近几年高考实验试题的分值、能力的要求有逐年加大的趋势,实验试题得分的高低是直接影响物理学科得分高低的关键因素.对于处在高三阶段复习的学生,一定要十分重视物理实验的复习.《考试大纲》所列出的19个学生分组实验是物理实验的基础,因为它们集合了现有的各种基本实验方法和重要实验器材,它们是设计其他实验的基础.我们遇到的各种问题可以说是“万变不离其宗”,依它便可“以不变应万变”.为此,很多老师都做了大量的研究,发表了大量的研究论文.笔者兹就物理实验中的“黄金点”——若干基本要点略作总结,以期能有助于学生对物理实验的高效复习.  相似文献   

13.
"电表的改装与校准"实验探究--兼谈全国高考理综题22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众所周知,实验是物理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良好的实验不仅可以巩固学生的理论知识,发现新问题,而且可以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高考物理实验试题很难考查学生的动手能力,常侧重于考查学生对实验的分析、设计能力.对于农村中学,由于硬件条件上的限制,仍有黑板上“画实验”,教师分析实验为主,学生“依葫芦画瓢”这样的现象,这样就削弱了学生独立分析、  相似文献   

14.
“家庭小实验”,是现行高中化学教材中,为适应教育教学改革而设置的一项新内容。它是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化学课堂实验的延伸。它的特点是,实验贴近生活,趣味性强,操作简单易行,实验条件要求不高,学生在实施过程中成功率较高。做好家庭小实验,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思想,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自学能力和创造能力都有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15.
长期以来,农村物理电学实验往往只能用“讲实验”、“想实验”的方法来完成教学,为了满足实验的需要,能使学生在有教具的情况下了解、感知“电阻和温度”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观察能力。特作如下设计:  相似文献   

16.
化学实验能力要有目的、有计划地训练和培养,笔者认为应从以下一些方面入手。1.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 兴趣和积极性与实验能力的形成呈正相关。兴趣又在很大程度上受“第一印象”的影响。学生往往带着强烈的好奇心等待第一次化学课的到来,教学时应抓住这一心理,认真教好第一次化学课,做好第一个演示实验,指导好第一次实验操作,使学生在心中建立起“化学是一门严格科学”的印象,激发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  相似文献   

17.
有这样一句话:“无论怎么强调实验的重要性,都不过份”,它揭示了实验教学在理科中的重要地位.2004年理科综合《考试说明》要求学生能“能根据要求灵活应用已学过的自然科学理论,实验方法和仪器,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并处理相关的实验问题”,显然高考对学生的实验能力要求很高,而引导学生用“已学过的自然科学理论”即物理、  相似文献   

18.
物理学科的“设计型实验题”是近几年来随着考试改革出现的新题型,所谓“设计型实验题”就是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在学生掌握的基本实验原理的基础上,应用最基本的实验器材、自行设计实验方案、拟定实验程序、得出实验结果的实验题,这种实验题,注重考查学生对实验思想、实验方法和实验原理的理解与掌握,以及考查学生是否具有对知识的综合、迁移及应用的能力,此类题不仅能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也体现了人才培养的需要,因而成为近几年中考命题的热点题型,备受关注,本通过例题谈谈设计型实验题的解题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19.
本介绍了在校内实施的“加强学生实验,培养学生物理实验素养和能力”的教改情况,探索改进、完善后的教改实验对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不少学生对生物学实验只重结果,不重结果分析;只满足于实验的成功,而不愿对失败原因进行阐述。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除了学生图省事、对实验的本质缺乏深刻的认识外,与学生不懂得如何分析实验、没有掌握实验分析的一般方法是分不开的。通过实验分析,一方面找出并排除影响实验的因素,使实验重做时能获得成功——“平行可重复”原则;另一方面,还可以总结经验教训,甚至可能有意外的收获和新发现,这在生物学史上是不乏其例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