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突破带分数连减的教学尝试肖文辉带分数加减法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特别是带分数减法,遇到被减数的分数部分小于减数的分数部分时,需从被减数的整数部分拿出1或2化成假分数,与原来被减数的分数部分合在一起后再相减,学生对此更是不易理解。现结合人教版现行教材第十...  相似文献   

2.
带分数减法是分数计算中一大难点,尤其是当被减数的分数部分小于减数的分数部分时,“必须从整数部分拿出1或几化成假分数,与被减数的分数部分合并起来,然后再减,最后把整数部分与分数部分减得的差合并起来。”这一计算方法比较复杂,要经历“拿出”、“化假”、“合并”,“相减”“再合并”等五个步骤.  相似文献   

3.
《小学数学教师》1984年第1期载张楚善义指出,在带分数减法中,被减数的分数部分小于减数的分数部分的减法,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其所以难  相似文献   

4.
教学内容:小学数学第八册第102页,例3、例4。教学要求:使学生掌握整数减带分数和被减数的分数部分小于减数分数部分的带分数减法的计算方法。教学重点:理解和运用计算方法。教具准备:圆纸饼、小黑板。教学过程:一、复习1.提问:带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相似文献   

5.
带分数的加减法,特别是异分母带分数加减法比较复杂。除了要用到分数加减法的一般方法外,还要把整数部分与分数部分分别相加减。遇到异分母还需要通分,然后再加减;遇到被减数的分数部分小于减数的分数部分时,还需要从被减数的整数部分拿出1或2化成假分数,与原来的被减数分数部分合在一起,然后再减。步骤较为复杂,而且容易出现差错,学生掌握起来比较困难。所以带分数加减法是分数加减法教学中的一个难点。要教好这一节内容,可采用以下方法:  相似文献   

6.
在带分数减法计算中,当遇到被减数分数部分小于减数分数部分时,学生计算正确率较低。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我采取以下的措施进行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一、分散难点。所谓分散难点,就是在新授前精心设计一些为新知识作铺垫的练习,使带分数减法的展开减少坡度。例如,在新授五年制数学第八册105页例3前,可  相似文献   

7.
带分数减带分数,如果遇到被减数的分数部分比减数的分数部分小时,怎么做呢?教科书上,采用的是先从被减数的整数部分借1(或借几),化成假分数,和原来被减的分数部分加在一起,然后再减。例如:  相似文献   

8.
“带分数加减法”一节中,共安排了八道例题,例1和例2着重讲解带分数加减法的运算法则;例3到例4主要说明被减数是整数或被减数的分数部分不够减的计算方法;例6到例8是连加、连减和简便运算。其中,被减数是  相似文献   

9.
数学中某些概念的建立,法则的推导,往往是教材的难点之一,单靠老师叙述,学生是难以接受的。如果在教学中恰当地运用直观教具演示,或列举学生生活中所熟悉的事例,形象化地讲解,学生便容易理解,易于掌握。如带分数加减法一节中的“5 1/4-2 5/6”一题,这是一道异分母带分数的减法,必须先通分得出5 3/(12)-2 (10)/(12),这时出现了被减数的分数部分小于减数的分数  相似文献   

10.
一、本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的教学重点、难点、关键九年义务教育教材五年制小学数学第九册《分数加减法》单元教学重点是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难点是带分数、带分数加减法及分数、小数加减混合运算。关键是理解“只有相同单位的数才能直接相加、减”的算理。(二)本单元教材的编排特点本单元新教材的编排与旧教材相比有以下改进:在分数加、减法中,带分数相加减是难点,考虑到带分数加、减法中,分数部分既有同分母的,又有异分母的,因此在本单元教材中,不把带分数加。减法列为一节,而把含有同分母的带分数加减法并入同分母分数…  相似文献   

11.
王文森 《辽宁教育》2007,(12):58-60
在新课程实施以前,笔者教过几轮浙教版(下称旧教材)的“分数加法和减法”这一单元。每教一次都留下很多烦恼.教材安排了“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带分数加减法”、“分数小数加减混合运算”四部分内容,90%的版面都是计算题,而且从“同分母”到“异分母”再到“带分数的加减法”。越学越繁杂。学生学得枯燥乏昧,苦不堪言;教师也无可奈何,  相似文献   

12.
带分数减法在分数四则计算中占重要部分,每年在检查学生有关分数四则计算能力时,总会发现有部分学生计算带分数减法发生如“5-1 1/5”=5 1/5的错误,这是由于学生没有很好掌握计算法则的缘故。对此,我反复思考:学生为什么不能很好地掌握法则?自己在教学方法上有什么问题呢?  相似文献   

13.
带分数减法教学是分数四则运算中的难点,其中被减数的分数部分小于减数的分数部分学生更感困难,特别是连减时,有时从被减数的整数部分,借出整数“1”化成假分数仍不够减,需要再借,学生难以掌握,从而造成计算错误。教学中可采用多种方法,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去认识问题。 例如:教材中的例题8 1/4-3 5/6-2 7/8,多年来使用的方法是: 8 1/4-3 5/6-2 7/8=8 6/24-3 20/24-2 21/24=6 54/24-3 20/24-2 21/24=1 13/24 这里应用的是先通分后加减的做法,如果先不急于通分,让学生注意观察,可发现利用某些分数  相似文献   

14.
引 ,主要是指在和谐的师生关系基础上 ,教师运用各种教学手段 ,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创造良好的学习情境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诱发探求知识的欲望 ,从而使学生能愉快积极地学习的过程。那么课堂教学中从哪些方面去“引”呢 ?一、铺垫时 ,在新旧知识的衔接点上“引”。小学数学知识联系紧密 ,新知主要是在旧知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这为学生自学提供了有利条件。在新旧知识的衔接点如何“引”呢 ?举例 :教学带分数减法 ,为帮助学生掌握被减数的分数部分小于减数分数部分的计算方法 ,可进行如下引导 :3=2 (   )5,534=4 (   )4 ,738=5(   …  相似文献   

15.
学生掌握了带分数减法法则后,遇到计算分数部分不够减的带分数减法时,往往还有不少困难.这一练习设计的目的在于使学生掌握整数减带分数的算法,以及分数部分不够减的带分数减带分数的计算方法,并使他们在练习中形成计算技能.练习题组设计如下:  相似文献   

16.
华占和 《云南教育》2000,(21):29-30
专项练习,即专为教学的某种需要而设计和组织的单项练习。由于题型简练,内容单一,常常灵活、有机地穿插于教学活动中,在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的过程中,起着启示、促进和强化的作用。因此,可将专项练习贯穿在一节课的始终。   1.在新授知识前的铺垫专项练习。教学新知前,可在知识的结合点上设计专项练习,帮助学生完成新、旧知识间的同化或顺应。例如,教学进位加法,为了使学生掌握好“凑十法”,新授前可组织学生进行数的分解和凑十的练习:   再如,教学带分数减法,为了帮助学生掌握被减数的分数部分小于减数的分数部分的计…  相似文献   

17.
近期观点     
以“减法智慧”提升教学的有效性在教学中做“减法”,就是把一个学期所要做的习题看成“被减数”,这是一个数量有限并始终不变的常数。再把那些能真正解答的习题看成是不需要再投入时间和精力、可以从习题集中减去的“减数”,还要把教学始终视作那些没有解决或没有真正得到解决的问题的解决,即可通过减数的增长来使被减数日益减少并最终为零的“减法过程”。在教学中运用“减法智慧”的最大优势在于切  相似文献   

18.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是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数学》第九册第一章“分数加、减法”中的第二节内容。本小节包括“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和“异分母的带分数加、减法”。一、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异分母的加法和减法在计算法则上与同分母分数加、减...  相似文献   

19.
在带分数减法中,计算被减数分数部份不够减的题目,学生错误率很高。这一内容的例题教学(八册P.102例3、例4),可将传统教法作下述改进。一、围绕“知识迁移”搞复习。先逐步出示下列题目给学生练习。(1)通分基本训练:出示1/4和5/6,3/7和(7/11),(7/18)和2/3……等题,要学生口答,使通分达到十分熟练的  相似文献   

20.
一位老师教学“带分数的减法法则”,当新授结束,有学生提出:带分数的减法,要把整数部分和分数部分分别相减的结果合并起来,减法变成了加法。这是为什么呢? 这位老师并没有直接回答这个问题,而是与提问的学生进行了一番富有情趣的对话:“老师让你当一回售货员,好吗?”“好。”“老师身边有四元五角钱(板书4元5角),其中四张一元的,五张一角的。要向你买一支3元3角的钢笔,还剩多少钱?”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4元5角—3元3角”,教师追问:“我该怎样向你付钱?”“先给3张一元的,再给3张一角的。”学生回答后老师板书“4元—3元,5角—3角”,“现在我身边还剩几元、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