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G818 20034692我国体育仪器器材20年回顾与展望=Retrospect andprospect of sports instrument subjects in thepast 20 years in China[刊,中,A]/于岱峰(山地体育学院),高建和(国家体育总局科研所)//中国体育科技.-2003,39(3).-61-63 参7(XH)体育//器材//现状//趋势//中国采用文献资料检索与调查法,对我国体育仪器器材20年以来发展历程进行了全面回顾,力图全面反映我国体育仪器器材发展现状。结论指出:1、在过去的20年里,体育仪器器材研究取得了辉煌成就,为促进我国体育科技事业的腾飞发挥了重要作用;2、体育仪器器材已成为现代体育科研的重要组成部分,展望了21世纪初体育仪器器材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我国体育仪器器材20年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文献资料检索与调查法 ,对我国体育仪器器材 2 0年以来发展历程进行了全面回顾 ,力图全面反映我国体育仪器器材发展现状。结论指出 :1)在过去的 2 0年里 ,体育仪器器材研究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为促进我国体育科技事业的腾飞发挥了重要作用 ;2 )体育仪器器材已成为现代体育科研的重要组成部分。展望了 2 1世纪初体育仪器器材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继第一个体育仪器器材考察组考察美国、日本之后,我会又派出了由运动训练学、运动医学、运动心理学、体育仪器器材等各学科人员组成的第二个中国体育仪器器材考察小组一行六人,于1985年10月1日至20日赴瑞士、法国和联邦德国进行业务考察。这次考察主要是为1986年拟在北京举办的多国体育仪器器材展览会作准备。考察组考察了三国15个城  相似文献   

4.
当前,随着科学研究的高速发展,愈加离不开先进仪器、器材,否则,就难以完成科学研究的任务。同样,体育科研的发展十分需要先进的科研仪器,竟技体育和群众体育也十分需要各种辅助的科研仪器和器材。体育科研是一门综合性的应用学科,使用的仪器面广,而且许多仪器、器材具有其特殊性,需要科  相似文献   

5.
体育产业是当代中国体育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体育产业已有一定的规模,对国民经济发展、对体育事业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发展布局不尽合理、体育知名品牌少、缺乏高端体育经营管理人才、体制机制改革滞后、政府政策研究和指导力度不够和体育产业理论研究肤浅等。我国体育产业应抓住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机遇,加快普及群众体育,推动体育产业快速发展,盘活体育场地设施资源,发展休闲产业,打造体育品牌,培养体育经营管理人才。在这个过程中,尤其要处理好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的关系、"大众"与"小众"的关系、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大体育观与体育产业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中国体育资源与体育产业发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对中国体育人力资源与体育场地设施资源对体育产业发展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认为,从一定意义上讲,发展体育产业就是不断开发和利用好各类体育资源的过程。相比而言,我国体育人力资源具有一定优势,而体育场地设施资源则是相对劣势,充分利用好人力资源,解决好体育场地设施的瓶颈制约,是培育和发展我国体育产业过程中不可忽视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7.
通过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归纳法,分析我国A股中体育产业上市公司股价涨跌、营收和利润状况,预测未来体育资本市场发展趋势,为体育产业投资提供参考。研究认为:我国体育产业A股市场近些年一直处于长期震荡态势。国内大环境以及政策刺激在短期内对A股市场产生了积极影响,且不同细分行业影响程度不同。其中体育运动服饰行业受外围因素影响最小;体育运动器材小幅下跌;体育赛事承办、体育场馆管理等服务类板块跌幅较大;体育活动组织(培训)下跌最严重。基于中国经济向好形势以及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大趋势,未来我国体育产业资本市场的市值还将进一步增加。  相似文献   

8.
体育仪器器材是提高训练和科学化水平必不可少的手段。体育仪器器材的发展水平,不仅标志着一个国家的工业水平,而且关系到体育运动技术水平和人民体质健康水平。体育仪器器材的研制要适应现代竞技体育的需受,从人体测量、运动心理、心理选材、运动训练、运动测试、裁判电子计时逐步实现标准化、系列化、通用化,并随之成龙配套,还要为运动员研制一般身体素质辅  相似文献   

9.
为增强体育供给,促进体育产业发展,引导健康生活方式,俄罗斯制定了《体育与旅游中小企业发展纲要》。其重点是简化用地分配,完善体育、旅游中小企业法规;提高教师职业水平,保障体育、旅游中小企业发展;创立长期租赁公司以实现体育、旅游设备器材的国家购买;制定统计方法,完善体育、旅游中小企业服务监督评价。从政府支持和引导、制定中短期规划、建立政策监督评价机制等方面,提出对我国体育产业发展方式改革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科研通讯     
《山西体育科技》2007,27(1):F0004-F0004
我所王太生研究员于06年11月.参加了由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体育仪器器材分会、中国系统仿真学会体育专业委员会和英国大使馆文化教育处联合主办的"2006中英体育工程学术交流会"。此次交流以当代体育工程学内容和发展、体育工程学实践、体育工程学教育和体育工程学应用等为主题,王太生同志的《中国体育  相似文献   

11.
论体育科学与体育人文的融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文献法、逻辑推理、综合分析法,通过对体育科学与体育人文内涵原理及相互关系等进行的阐释,讨论了当前我国竞技体育和体育教育中重视体育科学轻视体育人文的“重物轻人”、“重体轻育”的现象,以及在体育教育的过程中如何贯彻“体育科学与体育人文融合”的思想,培养人们的人文观念,促进体育科学与体育人文的协调发展等问题。  相似文献   

12.
人文体育论     
体育文化残存指体育作为一种文化,其蕴含在内部的习俗和观念,在进入新的社会阶段后,并没有消失,仍然具有原来的意义和机能,作为前一个时代的遗痕还顽强地继续存在着.体育文化主体在体育生活中的精神状态有巫术、宗教和哲学三种.人文体育作为古希腊体育的一种文化残存,在经历了轴心时代、中世纪、人文主义运动等阶段之后,再次复活.人文体育,其富含巴门尼德哲学的人文精神,在今天,依然可演绎为一种神明怡然的生活哲学.  相似文献   

13.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的研究方法,从竞技体育的本源、竞技过程、竞技结果等三个方面阐述了竞技体育出现的异化现象;同时通过竞技体育的异化来看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挖掘民族传统体育的德育价值和人文价值,并以人本位思想来指导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论体育与体育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当前中国体育文化建设角度出发,阐述体育与体育文化的概念及其关系。分析学术界使用的体育文化概念与体育实践中体育文化概念的差别,并重点论述当前中国体育文化建设的内涵及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试论"休闲体育"与"体育休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源于西方的体闲体育崇尚追求活动的娱乐性、冒险性、刺激性,在健身中娱心。在中国人看来,休闲是心灵的驿站,休闲体育的真谛就在于“静”。本文采用逻辑方法论,对休闲体育与体育休闲的概念和定义进行分析、比较, 辨休闲体育与体育休闲的不同。  相似文献   

16.
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探讨了体育运动与服装之间的关系,指出高科技的运动服装提高了体育运动的运动成绩,促进了体育运动向"更高、更快、更强"的方向发展,而性感、时尚的运动装吸引了更多的观众,提高了收视率,促进了运动项目的发展。同时,体育运动的发展与普及促进了运动服装的社会化。由此总结出科技与时尚是当今运动服装的主题。在此基础上,文章预测了体育运动专业服装和大众服装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体育生态学——绿色体育的理论基础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无论是东方自然养生、保健式体育,还是西方对抗、竞技性体育,它们的起源与发展实质上都具有一定的生态意义.东方人对生命与生存的理解源于绿色自然生态平衡的呼唤,他们崇尚人与自然的和谐、浑圆;西方人重视人与自然的征服、改造关系,争强好胜、永不服输的竞争精神不但支持他们在体育中超越自我、征服自然,而且借助体育强大的社会功能,竞争于人类社会.……  相似文献   

18.
体育游戏——阳光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座谈法、对比分析等研究方法,分析了体育游戏的教育优势,论述了阳光体育活动中开展体育游戏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建议体育教师本着发展学生素质、增强学生体质的目标,认真钻研体育教材,收集、改编、创编新颖有趣的体育游戏,在课堂内外组织体育游戏的群体活动和竞赛,使这一优秀的传统体育项目在阳光体育运动中充分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9.
运动心理与学生运动损伤防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从心理学、生理学、训练学等视角研究足球运动特点;揭示足球专选班学生运动损伤机制;探讨心理干预在足球专选班学生训练、比赛和恢复等阶段中的渗透与应用;提出基于心理学条件下的足球专选班学生运动损伤防护体系的构想,旨在给教练员、学生、心理咨询师和医务人员等提供有力帮助.  相似文献   

20.
体育运动态度对体育运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阐述了体育运动态度的构成成分,体育运动态度研究中的一些重点问题和体育运动中的刻板效应,介绍了测定体育运动态度和改变体育运动态度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