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自古是一个文学的国度。放眼中国的教育历史,其实也可以说是一部语文教育史。从最初的孔子讲学到官学兴盛,从百家争鸣到独尊儒术,将儒家文化推上正宗。直到隋唐科举制度的确立,将读书学习推到登峰造极的高度。读书与仕途相连。既提高了官僚体制的文化基础,又为读书人提供了可以奋斗的舞台,因而绵延千年,  相似文献   

2.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位于跨境民族地区的瑞丽市存在大量外籍学生在当地小学就读的现象。在中国主流文化的影响下,外籍学生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会都将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在分析外籍学生来华读书原因以及分析其相关影响的时候需要通过借助布迪厄的文化再生产理论进行分析,从文化资本到经济资本转化分析外籍学生来读书的原因,从习惯的改变探讨外籍学生从行为到思想的变化,最后通过文化再生产到社会再生产来讨论跨境教育对于外籍学生所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熊丙奇 《成才之路》2010,(16):I0011-I0011
据《中国经济周刊》报道,广东东莞石排镇从幼儿园到博士,实施长达25年的免费教育。这一石激起干层浪。被称为“中国最牛教育强镇”。著名经济学家茅于轼5月12日来到东莞石排镇,他说,“政府推进免费教育的钱来自税收,用群众的钱帮扶贫困者读书是非常合理的。”  相似文献   

4.
李家杰 《山东教育》2004,(28):60-60
中美教育传统区别很大杨振宁说:从中国到美国读书的孩子,一般部比美国的同班、同岁的同学根基扎实。可是美国学校的老师、学生,都有同一个印象,就是中国学生不会做研究。原因在于中国训练学生的办法与美国不同,中国学校  相似文献   

5.
桂兹佳 《湖南教育》2009,(11):36-37
回望走过的人生之路,竟然与教育结下了不解之缘。五十年的学习与工作铸就了我的教育人生,我也见证与感受了五十年来新中国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第一部曲:从小学到大学 6岁那年,我就上学读书了。读书的学校叫坡米小学,是一所初级小学,20来个学生,4个年级,只有一位姓向的老师。  相似文献   

6.
教育之思     
骆小峰 《成才之路》2010,(11):I0011-I0011
日前,与几位教育界朋友相聚,自然会讲到教育这个话题。其中有一位曾是教育界的领导,对教育情况非常熟悉,也到过许多的国家,考察过许多教育的问题。所以他讲了许多的有关国外教育与国内教育相比较的问题,对国内教育也颇有微词,其中他引用了一句话,说中国教育是死读书,读死书、读书死。  相似文献   

7.
<正>小学:别为了逃避教育制度送孩子出国到北京出差,和一位朋友聊天。朋友说现在中国的教育制度太糟糕,他不准备让孩子上普通的学校,想送到私塾类的学校读书,到了中学阶段就送到国外读书,想听听我的意见。我问了他三个问题:第一,你自己退休后是不是希望到外国生活?他回答说不愿意,自己已经习惯中国的文化和生活方  相似文献   

8.
课堂上没有读书的声音,那是语文的悲哀;课堂上只有读书的声音,那是语文的倒退。这是我身边的一位名师对语文朗读的注释。语文课,没有读,也就不成为语文,读是语文的根本。"读书百遍,其义自现",可见读的重要性。读是中国教育最传统的教学方式,从古时诵读,到现在各种形式的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纯文学"与"杂文学"、"白话"与"欧化"、"国语"与"国文"几对关键词的细致阐述,解析朱自清中国现代文学观念的复杂性,将其与中国的"诗教"传统相勾连,分析其"现代文学"观念与"现代教育"观念的互动关系,勾勒中国现代文学从"国语的文学"到"文学的国语"的历史建构。  相似文献   

10.
"朗读教育"与"朗读教学"并不是一个概念。"朗读教育"就是指教师给学生读书听,朗读的主体为教师,教师在课堂上或者在课余允许的时间内读书给学生听.朗读教育是语文教育的新尝试,它能够将语文课堂延伸到教学目标之外,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让学生在听读中渐受感染,在文化的熏陶中爱上阅读。  相似文献   

11.
《教育》2014,(1):29-30
正推荐理由:江苏省中学语文特级教师、张家港市教育局教研室一名普通教研人员,蔡明的影响力,莫过于他"生态语文"理念的对外扩散。2013年4月,由中国教育报主办,全国中语会阅读推广中心、商务印书馆协办的"寻找和宣传推动读书十大人物活动"如火如荼,江苏省中学语文特级教师蔡明作为"中国推动师生读书的十大典型人物"高调入选。探索者的缩影从上世纪80年代探索作文教改,推行"四步作文教学法",到新世纪倡导"生态语文"的教学主张,蔡明的教育人生可谓一刻也没有跟"语文"分离过。从最初一个人的独立研究,到如今带领团  相似文献   

12.
中国加入WTO之后。经济领域的变革必然会折射到教育领域中来,教育作为产业必将进入市场。WTO对我国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将产生较为直接的影响。因为毕竟他们相对于其他教育更容易与经济领域衔接。西南有一位省长说:“一万学生读书减少三百学生坐牢”。这话形象化地诠释了教育的发展除了促进经济发展外,  相似文献   

13.
闫学老师是《中国教育报》的《读书周刊》评选出的“2006年度中国推动读书十大人物”之一。她不但自己酷爱读书,而且还不遗余力地推动读书活动。读书是一件非常个性化的事情,每个人对读书都有与众不同的感悟。且听听闫老师和您谈读书。[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将接受美学运用到文学审美教育领域,意味着文学审美教育思路的一种转换,即从单一注重教师的传授转向既注重教师的传授又注重学生的接受并重。运用接受美学观,以审美期待作为文学审美教育的切入点,以审美经验为文学审美教育的着力点,以“师生参与”为文学审美教育的互动点,以“第二文本”为文学审美教育的反馈点,探讨和研究文学审美教育接受者的接受是一项颇有意义的活动。  相似文献   

15.
重要启事     
本期《中国校外教育》(读书)是承前启后的一期,从2008年第1期开始,《中国校外教育》(读书)将正式更名为《中目校外教育》(优等生),我们力求用全新的理念为您提供一本格调轻松向上、资讯新鲜实用的知识性读物。  相似文献   

16.
封闭的教科书教育与开放的读书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教育使学子们在“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历史“暗盘”中打转。这“暗盘”将读书的真义深深地遮蔽了,“读书”主要是读(其实是背)赶考应试的教科书。教育的价值是考试,学子们以考试和拿学位为最大的学问。结果是使中学以前的教育成了教科书教育,学生书包中装的是各科课本、各种版本的参考书、习题集、练习册、试题汇编、词语手册、辅导与练习、竞赛题精选,如此等等。大学教育除教科书外,围绕着课程内容还开出了一堆必读的参考书。学生的读书由于应试图的而带有义务性,读书公式是“我非读XX书不可”。有关应试…  相似文献   

17.
《教育》2008,(4):8-8
《读书》2008年第3期刊载的《为中国今天的教育把脉》对杨东平的文章《中国教育公平的理想与观实》作了深入的评析。作者认为,《中国教育公平的理想与现实》是研究中国今天教育问题的一部力作。杨东平从探讨教育公平问题切入,对当今教育领域的诸多弊病其症结做出了清晰的、有说服力的诊断。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古代教育非常重视对学生的读书指导,朱子读书法是古代读书法的纲领和原则,其在经验层面上建立在对人的学习心理活动规律的认识基础之上,与现代教育心理有着一定的内在联系。值得我们今天去研究和借鉴。  相似文献   

19.
是什么让中国家长送孩子到国外读书?那么国外的教育水平情况及优势体现在哪儿?留学后是否好找工作?外国留学生政策的调整有何动向?如何促进中外教育交流的健康发展?这些  相似文献   

20.
我们这几代语文教师,严格说来是在非正常的文学教育中成长起来的,自己读书受教育的年代是阶级斗争的年代,或者是意识形态对教育内容的干预还非常严厉的时代,就是改革开放之初,也还不能够说那种斑驳杂陈的文学教育就是正常的文学教育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