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葛优 今年贺岁档电影三位优秀导演的三部大片:《赵氏孤儿》《让子弹飞》和《非诚勿扰2》,葛优在其中均担纲主演,他的自我搏杀虽然有某种喜剧效果.但也硬邦邦地确证了葛优在中国影坛的地位与实力。“不管三部电影的票房孰优孰劣,反正今年最大的赢家是葛优。”姜文开玩笑说。  相似文献   

2.
娱乐快车     
光头明星“照明指数”大比拼?佚名光头明星“照明指数”大比拼已经正式登场了,快来看看有没有你喜爱的光头人物。这样的选评,只是抛砖引玉,请你参与,一同分享,才是真正的目的。搞笑圣手———陈佩斯照明指数:10陈佩斯的无实物表演已到了如入无人之境的程度。他就是为表演而生的,就是为给大家带来欢笑而生的,谁能忘记他的那些出神入化的小品呢?也许有一天,你会突然发现佩斯不再像我们小时候看到的那样年轻了,但他曾带给我们的欢乐是不会老的,甜美的回忆是不会老的。能忠能奸———葛优照明指数:9.9说真的,笔者一向对葛优…  相似文献   

3.
电影《让子弹飞》开头一段,葛优扮演的县长吃着火锅唱着歌去赴任,路上被姜文扮演的麻匪劫了.姜文把他五花大绑,定上闹钟让他交代情况.葛优大哭,姜文毫不客气地说:“哭也算时间!”葛优无奈,只好老实交代了. 哭也算时间.这是世界上的残酷规则之一.  相似文献   

4.
永运的森林     
杨朔是散文大家,他所写的散文都是精典之作。《荔枝蜜》一文被选入中学生课本,更是堪称典范之作,在学习这篇课文时,当我正在说这篇散文怎样美的时候,一个学生私下里说:“这不是没有缺点”我于是停下来问他有什么缺点?他说:“文中‘我’与养蜂员老梁的对话就写得很呆板.你说,我说,一点变化都没有。”我一想,这  相似文献   

5.
《古兰经》里有这样一个故事,说有一位大师几十年来练就一身“移山大法”。一天,慕名而来的人,请求大师当众表演,于是大师就来到一座山前坐了下来,等了一会儿只见他起身跑向山的另一面去了,然后告诉众人表演完毕,众人大惑不解。大师微微一笑道:这世上根本就没有什么“移山大法”,唯一所能移动的方法就是:“山不过来,我就过去”。  相似文献   

6.
近代以来.人们对曾国藩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毁誉参半,正如章太炎先生的评价:“誉之则为圣相,谳之则为元凶。”他因镇压太平天国.有人送他绰号“曾剃头”,又因天津教案.得了“卖国贼”的恶名。然而在清政府眼中.他有“中兴第一名臣”的美称。在国人的心目中,他的《曾国藩家书》可谓惊世之作。1969年,毛泽东评价说:“曾国藩是地主阶级最厉害的人物。”  相似文献   

7.
李晓娟 《河南教育》2011,(11):49-49
《论语·述而》里有“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说的是:学生如果没有经过冥思苦想而想不通时.就不去启发他:如果不是经过思考并有所体会.想说却说不出来时,就不去开导他。这与新课改所倡导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新课堂模式的要求是一致的。可我们现在的中学课堂往往是“不愤即启.不悱即发”.尽管新课程理念一再强调学生为主体.但目前大多数的课堂...  相似文献   

8.
看了7月18日《扬子晚报》上的一篇文章《“痛”而后“快”——一位大学教授眼中的南京“高考之痛”》后,我感到很不痛快。在谈“如何评说现行高考制度”时.一开始这位教授说的一番活虽无新意.但还是比较在理的,然而竞没有想到他说着说着,诗性大发起来:  相似文献   

9.
张腾腾 《作文》2020,(5):4-7
小兔子米拉最喜欢戴着帽子在小伙伴面前表演节目了。“看我表演转转舞啊!”米拉说着,踮起脚转起圈圈来。“真厉害呀!”小棕熊拍着熊掌说。“好酷啊!”小猴子也说。米拉高兴极了。表演结束时,它给大伙儿鞠躬致谢。突然,一阵强风吹来,树叶被卷到了半空,被卷走的还有米拉的帽子。  相似文献   

10.
自《古诗十九首》被编人《选》.后人对它的创作年代的考证似乎一直没有停止过。最初对此议论的是徐陵.他认为十九首中《青青陵上柏》以下八首为枚乘所作;第二个是刘勰.他在《心雕龙》中说:“古诗佳丽,或称枚叔,其《孤竹》一篇.则傅毅之词.比采而推,两汉之作乎?”后来钟嵘在《诗品序》中说:“古诗眇邈.人世难详,推其体.固是炎汉之制,非衰周之倡也。  相似文献   

11.
朱光潜先生在《咬文嚼字》中鲜明地指出了遣词造句的一大流弊是“套板反应”.他说:“联想起于习惯.习惯老是喜欢走熟路。熟路抵抗力最低。引诱性最大.一个人走过,人人就都跟着走,愈走就愈平滑俗滥,没有一点新奇的意味。”“就作者说,‘套板反应’和创造的动机是仇敌;就读者说,它引不起新鲜而真切的情趣。”[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说到高帅,最近演艺界突起的新秀李帝勋当然是不能被遗忘的一个。在《时尚王》中富家公子的形象,那表演真是没话说。不过他最近的“艳遇”也还真是不错,和三位女演员的吻戏,还让他多了一个“Kiss王”的称号。  相似文献   

13.
陈第虽以《毛诗古音考》中的“反叶音说”而被后人称赞,但他的审音功夫卸不尽如人意.文章从九个方面加以分析说明.  相似文献   

14.
《中国高校招生》2006,(10):23-23
“小眼聚焦、小嘴善侃”,据说这是一条举世公认的真理,通过葛优、那威就能证明.编辑部数来数去,就俺眼小嘴不大,端的集二位之“小”为一身,栏目主持的乌纱理所当然,舍俺其谁?于是俺就勉为其难,粉墨登场了.《凤凰卫视》有名栏“小莉看世界”,小眼当然没有大眼“盼兮倩兮”之美,所以不便轻易乱看,只好避短扬长,扫描一些打眼之物之事,聊付小嘴,坐而论道,为之而喜、而怒、而忧.而乐.而惊奇.希望您喜欢.此谓“开栏语”.[编按]  相似文献   

15.
柳青找骂     
张港 《学习之友》2010,(5):41-41
《创业史》的作者柳青,在陕西长安县皇甫村体验生活时,曾想写一个村妇骂街的场面,但却苦于没有真情实感。这时他听说村里有个妇女骂人很有“特色”,就想让她“表演”一下。  相似文献   

16.
《爸爸去哪儿》节目对每个孩子来讲影响都是巨大的。第一期节目播出后,Cindy就猛然多了许多新名字:怪力萝莉、女汉子、风一样的女子和森碟。其中,森碟被最为广泛地使用。茜茜就感慨说:“我觉得她爸爸太厉害了,我叫了五年的Cindy,被他一夜之间叫成了森碟。”全世界,现在大概只有森碟妈还坚持叫她Cindy。  相似文献   

17.
不唯师 特级教师于永正先生在教《燕子》时,有个学生问:“燕子在水面飞的时候,为什么要用尾尖沾水?”于老师想了想,回答说:“燕子要吃水里的小虫、小虾,所以先用尾尖缓冲一下,不然燕子就会因惯性一头栽进水里。”教师的话还没有落音,就有一个学生站起来反驳:“不对。我在乡下观察过。燕子吃的是水面上的飞虫,它不吃小虾。”于老师被学生“将”了一“军”,并没有感到面子上过不去,而是表扬了这个学生,说他不盲从.能坚持真理。试想。如果老师为了维护自己的面子,兜头给学生浇一瓢冷水,那么,他的创造性思维的火花就被浇灭,哪里还会有能力去坚持已见?  相似文献   

18.
《纽约客》杂志编辑雷姆尼克带来了一部详细讲述贝拉克·奥巴马崛起历史的著作。本书是一部成功的“传记新闻”作品.我们在书中看到.童年时期的奥巴马到过世界上许多地方.居无定所.承受着孤独.被抛弃.就像是大卫·科波菲尔.四处流浪。他没有父亲,母亲虽然很疼爱他,但却不够成熟,且不在他身边。他还受到种族歧视.被同学侮辱。  相似文献   

19.
教学双方争取“马太效应”中积极面之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有一句话说:“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有余;凡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去。”因为这句话较为准确地描述了现实中的种种现象,又因为它出自《新约全书》中的《马太福音》.所以人们把它称作“马太效应”。  相似文献   

20.
在平日的解题活动中,我们十有八九不会一帆风顺,一定会遇上困难,一定有头碰南墙的时候。回教《古兰经》上有这样的经典故事:有位大师,几十年来练就“移山大法”。他先当众表演移山,而最后他说:“世上本没有什么移山大法,唯一可以移动大山的方法就是:山不过来,我就过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