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毛泽东“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思想是在革命斗争中逐步形成的,毛泽东《中国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和《井冈山的斗争》的发展,成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思想初步形成的标志;《量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发表,使这一思想得到进一步发展。遵义会议及其通过的《决议》,该思想得以最终形成。  相似文献   

2.
毛泽东"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思想是在革命斗争中逐步形成的,毛泽东<中国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和<井冈山的斗争>的发表,成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思想初步形成的标志;<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发表,使这一思想得到进一步发展.遵义会议及其通过的<决议>,该思想得以最终形成.  相似文献   

3.
中国共产党探索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中国革命道路是从毛泽东拟定以汝城为中心《湘南运动大纲》开始的。汝城"新湖南"形成与发展、第一个县级苏维埃政府建立、朱范合作和汝城整编、"汝城会议"、毛泽东创建龙溪、西边山革命根据地是这一探索的具体实践。这些理论设想与实践在一定程度上是以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农村革命根据地建设为主要内容中国革命道路的最早雏形,为中国革命道路的形成奠定了理论、思想、武装力量基础。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一文中所讲的“红色政权”,实际上是“苏维埃政权”。即: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红军为支柱,以山区为军事大本营,以县城为政治中心,面向广大农村,建立苏维埃政权,开展苏维埃运动。毛泽东的“红色政权”模式,是立足本国实际,吸取别国成功经验而创造出的具有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特色的政权模式。毛泽东在后来的实践中不断发展完善“红色政权”模式,从而最终形成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理论。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同志这首词,反映了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在最危急的历史关头,毛泽东同志为了挽救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给中国人民指出了一条唯一正确的道路,这就是"在农村聚集力量,用农村包围城市,然后取得城市"的道路。1927年9月,毛泽东同志亲自领导了"秋收起义",创建了中国第一支工农红军。10月,毛泽东同志率领工农红军登上井冈山,在井冈山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从此,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  相似文献   

6.
《民众的大联合》与毛泽东统一战线思想的萌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19年毛泽东在《湘江评论》上发表了《民众的大联合》一。这篇章论证了中国民众大联合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是毛泽东统一战线思想萌芽的标志。五四运动中先进知识分子及广大民众的反帝反封建实践是毛泽东统一战线思想萌芽的原因。五四时期毛泽东的统战思想还没有完全以历史唯物主义为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公开发表的六十余首诗词中,为井冈山而作的有三首,表明毛泽东对井冈山情有独钟。毛泽东一上井冈山,摸索出一条工农武装割据,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道路,建立了新中国。毛泽东二上井冈山,告诫党政领导要牢记井冈山精神,艰苦奋斗建设好新中国。  相似文献   

8.
《太原大学学报》2015,(4):12-15
1927年前后,国际社会上出现社会主义苏联模式与资本主义国家的暂时稳定局面,国内社会乌烟瘴气,广大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在苦苦探索中国的出路。毛泽东逐步接受马克思主义思想,加入中国共产党,在中共的领导下发动秋收起义,他通过对革命斗争的摸索,开辟出了一条工农武装割据、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新道路,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新方向,开启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新纪元。  相似文献   

9.
“工农装武割据”是毛泽东在创建井冈山根据地的过程中,于1928年提出来的。它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以土地革命为主要内容,以革命根据地为主要阵地,在我党的领导下,走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道路。1929年至1930年间,邓小平又成功地将这一思想在广西左右江地区进行了伟大的实践,从而再次证明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正确性,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一中国革命新道路的开辟提供了新经验。  相似文献   

10.
工农联盟问题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这个“农民国度”里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践过程中不得不加以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但在找到并确认“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全国政权”这条中国革命新道路之前,“城市中心论”是全党的共识,毛泽东也曾受到“城市中心论”的影响。中国革命发生了从城市到乡村的重心转移后,毛泽东辩证处理中国革命实践中工人运动与农民运动、城市与乡村的相互关系,中国革命新道路得以开辟;也正是在探索这条革命新道路上的实践,给予了毛泽东工农联盟思想植根的土壤。  相似文献   

11.
谢冰 《华章》2012,(13)
大革命失败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的暴力革命学说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创立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最终找到了适合中国国情的唯一正确的革命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理论,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关于中国革命战争和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经验总结,它以新的形式和新的结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是已被实践证明的引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道路,是马列主义在中国的创造性发展,是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本文仅就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对这一革命道路的探索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来,学术界对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的形成问题,发表了一些研究文章.有的认为,1928年10月毛泽东同志发表的两篇文章(即《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岗山的斗争》)标志着这条道路的基本形成;有的认为,1930年初毛泽东同志写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反对本本主义》两文,标志这条道路理论的完全形成.这两种提法都有值得商榷的地方:第一种观点是把“工农武装割据”与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等同起来;第二种观点忽视了党的工作重心转到农村后,武装斗争和其它形式斗争的关系,农村工作和城市工作的关系,以及对中国革命的长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的解决等.  相似文献   

13.
在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情况出发,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开辟了一条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然后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武装夺取城市的道路。从而找到了指引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唯一正确的道路。在建国五十周年之际,认真研究毛泽东的中国革命道路的理论发展,对于总结我党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有结合的历史经验,对于更深刻地理解邓小平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具有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一、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理论的形成过程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理论,是在革命…  相似文献   

14.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后,为夺取革命的新胜利,毛泽东同志根据马列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按照当时的具体情况,亲手创建了第一支中国工农红军和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根据地,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为中国革命开辟了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崭新道路,这是无产阶级革命史上的伟大创举。毛泽东同志关于“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完整地说,就是无产阶级领导下的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三者的紧密结合。这个三位一体,就是实行“有根据地的,有计划地  相似文献   

15.
学术界在讨论“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时,都是从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讲起,而忽视了它的萌芽阶段。毛泽东的《国民革命和农民运动》标志着他在探讨中国革命道路时,已有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萌芽。  相似文献   

16.
略论毛泽东的人口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他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真理和我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创立了毛泽东思想.毛泽东的人口思想是整个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毛泽东同志一生没有专门的关于人口问题的著作,他的人口思想主要体现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唯心历史观的破产》、《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做革命的促进派》等著作及其他许多讲话中.  相似文献   

17.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是中国民主革命进程中的一个重要历史时期。党在这个时期成功地探索出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追溯这条道路的思想渊源,是党在三大前后开始把列宁关于民族和殖民地问题的理论用来指导中国进行土地革命,这也是毛泽东关于农民问题思想形成的时期。我们党就是通过深入农村开展农民运动,在土地革命中从幼年逐步走向成熟的。  相似文献   

18.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是中国式的民主革命道路。在探寻这一民主革命道路的过程中 ,周恩来较早地提出了“先到农村 ,再图城市”、“工农武装割据”、“把党的工作重心放在农村”等思想 ,为中国民主革命道路理论的形成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相似文献   

19.
大革命时期,毛泽东提出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农民问题的中心是土地问题等一套关于农民问题的思想理论。这些思想,为大革命失败后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奠定了实践和理论基础;对当前进行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着显著的现实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同志在一九三○年五月所写的《反对本本主义》一文,第一次提出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把马列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党的思想路线。这篇文章,对中国共产党认识中国革命的规律和开辟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起了巨大的指导作用。今天,在欢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十五周年之际,重温这篇著作,对我们正在进行的全面社会主义建设,仍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