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从戏剧翻译中文化适应的角度考察了音乐剧《妈妈咪呀!》女主角唐娜的形象在中文版里的重塑, 认为正是翻译中的文化适应使原人物形象顺应了 中国观众的审美期待, 提高了她在中国文化里的可接受性,拉近了其与中国观众的距离。原本存在于该西式女子与中国观众间的文化冲突因而被缓和,这是本剧中文版得以顺利观演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中国的电视观众几乎没有人不知道倪萍的。作为主持人,她无疑是成功的。细想一下,她成功的秘诀,就是特能“煽情,”用情来抓住观众。观众没笑,她先笑出声来,观众没掉泪,自己先泪流满面。一位相声演员说,什么话到了倪萍的嘴里,一会儿的功夫,你就没法不跟着她激动。  相似文献   

3.
完美的溜冰     
看台上的观众都被海蒂那完美的动作深深地吸引了,她为她的代表队赢得了最高的分数。很显然,这是海蒂表现得最好的一次,虽然她已经在癌魔的折磨下生活一年了。  相似文献   

4.
她是中国第一批独立电视制片人.她总是快乐而毫无顾忌地大笑.甚至拿自己插科打诨.完全打破了国内女主持人一贯保持的淑女形象.她所主持和创办的《超级访问》和《情感方程式》等节目深受观众喜爱。她的直率、她的乐观、她的不拘一格都让人好奇不已.正如她自己所说:”创作中、生活中我都是标新立异的.”  相似文献   

5.
《英语沙龙》2013,(1):61
纪录片是一个容易被中国观众所忽视的电影流派。杨紫烨,出生在香港,毕业于旧金山艺术学院绘画和电影制作专业,是著名的美籍华裔电影工作者,她在纪录片和故事片方面的卓越贡献为她赢得了奥斯卡奖和无数的国际大奖。  相似文献   

6.
韩磊 《八小时以外》2012,(6):100-105
十年的时间,海清从默默无闻成长为红透中国的影视明星。没有惊艳的脸蛋,没有惹人的绯闻,没有高密度曝光的影视作品,观众却牢牢记住了她,和她出演的每一个角色。她饰演的角色,成为观众热议的焦点。  相似文献   

7.
在国内大多数观众,尤其是中年观众面前,倪萍绝对是一个"好人".她雍容大度,举止得体,情感充沛,与人为善,几十年如一日.她似乎一直薪火相传着中国妇女的美德,中年以上的观众甚至对倪萍会有"圣人"般的崇拜.  相似文献   

8.
在国内大多数观众,尤其是中年观众面前,倪萍绝对是一个“好人”。她雍容大度,举止得体,情感充沛,与人为善,几十年如一日。她似乎一直薪火相传着中国妇女的美德,中年以上的观众甚至对倪萍会有“圣人”般的崇拜。  相似文献   

9.
金晨,似乎总是在刷新观众对她的认知。能歌善舞、能演能跳,舞台上专业自信、生活中自然逗趣,多面的她总是带给观众惊喜。2020年夏天,跨过三十岁大关的金晨以"姐姐"的身份参加了一档女团选秀综艺《乘风破浪的姐姐》。  相似文献   

10.
“中国加油!中国加油!”女儿跟着全场的观众一起为中国运动员打气。 她没有像其他北京群众那样高喊,而是很轻声地叫“中国加油”,但看得出她很开心。返回酒店,看电视直播,每逢见到中国运动员比赛,她都会喊“中国加油”,而且叫得很大声。  相似文献   

11.
电视连续剧《康熙王朝》以艺术的手法,把对中国历史发展有着重要影响的清圣祖康熙皇帝再现于观众面前。剧中苏麻喇姑的形象格外引人注目。但对于历史上的苏麻喇姑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她与孝庄、康熙究竟是何关系?电视剧编的是否有根据?许多观众却并不清楚。本将历史上真实的苏麻喇姑介绍给读。  相似文献   

12.
一曲《刘巧儿》,唱红了评剧唱红了新凤霞,风靡了五、六十年代的神州舞台,给广大观众留下难忘而隽永的回忆。尤其是京津唐地区的戏迷们,谁也能唱上一段,或有滋味地哼上几句,好不风光呢! 那是多么美好的年代和文化生活呀。那又是多么棒的演员与观众啊!无奈经“文革”劫难,知音难觅、好梦难圆了——新凤霞被打份致残,一代“评剧之星”过早地殒落在她风华正茂的而立之年,但热情的观众并未因岁月的流逝而忘记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经常有观众去探望她、有记者去采访她、有来自全国各地不同剧种的48位青年演员拜她为师学戏……  相似文献   

13.
现代舞作为一门舞蹈艺术,她不拘泥于固定模式去表现偌大的现实或虚拟场景,而是更注重于舞者深逮的内心情感。通过肢体充分地将所要表达的故事情节和寄意带给观众,让观众更能临近某时期某环境的真实情境,使得现代舞与观众的距离触手可及,能够很好的把舞蹈与观众有机互动起来。  相似文献   

14.
以描写中国农村生活、体味中国农民疾苦而闻名于世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美国作家赛珍珠对中国知识分子同样投入了极大的热情与关注。传统与现代的平衡是她为其设计的人生定位,也是她苦苦挣扎于东西方文化不同张力之下的最佳选择。然而这样的平衡是短暂而脆弱的,她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迷恋往往成为她最终的精神归宿。结合她于1933年发表的题为《新爱国主义》的演讲,仔细分析其代表作《同胞》,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国知识分子特别是“海归派”知识分子的人生轨迹。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我国聘请了不少外籍教师。他们远涉重洋,不远万里来到中国。他们有的新婚燕尔,有的正在热恋之中,还有的家中有年轻的妻子和可爱的孩子。他们分赴我国各地,里面有我们在电视上常见面的始终微笑的 Katherine Flower 女士,她在中国拥有最多的学生和观众,她的播讲把我们英语爱好者都引到萤光屏前;还有来我国作学术讲座的外国专家,更多的外籍教师则从事于大学的外语教学。他们的足迹几乎遍及我国  相似文献   

16.
我的印象     
温红宇同学1980年考入北京八中,从初一读到高二。1985年6月,在美中文化交流协会招收中国高中学生赴美学习选拔考试中她被录取.于同年9月赴美康科德中学学习。1986年夏,因她全面发展。学习成绩突出,被保送到中IA协和医科人学习八温红宇中学期间.我连续当了她五年班主任,对她是比较了解的。当我今天看到她豪情满怀地开始人学生活时,我回忆起她在班上五年的生活情景。思考着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17.
女作家谌容以擅长描写知识分子生活而著称于世。她的中篇小说《人到中年》对中国中年知识分子的精神风貌和人世沧桑进行了深刻的描绘,对生活惊人的洞察和概括,使她跻入当代著名作家的行列。然而她的创作并没有就此停步,而是一发不可收拾。发表在《花城》1987年第一期上的中篇小说《献上一束夜来香》,就是她近年来努力探索中的又一篇力作。  相似文献   

18.
杜佳 《华章》2008,(18)
在20世纪中国女性文学中,萧红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她是中国广大妇女的代言人,她最深切地关注于表现中国普通下层妇女的生存状况的女作家.萧红坎坷曲折的经历和由此而来的感觉生活的方式,使萧红对于女性悲剧命运的表现独树一帜,她的小说充满了强烈的女性意识.  相似文献   

19.
臧杨柳 《考试周刊》2010,(42):27-28
赛珍殊一生创作并出版了70多部中国题材的小说,其创作信心源自于哪里?她为什么能够如实描绘“中国农民生活”?本文主要探寻赛珍珠作品的中国文化渊源。  相似文献   

20.
美剧《绝望的主妇》在经历了编剧罢工的风波之后,终于又复播了。大洋彼岸的中国观众同样对它给予了很大的关注。很多观众也是从这部电视剧中认识了这位漂亮主妇伊娃·朗格利亚的,当然,我们比较习惯地称她为——Gabrielle Soli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