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们每天都在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在这日复一日的道德教育中,我们陷入困惑,而这些困惑一积累,又让我们陷入苦恼,用时尚的话来说,我们常常感到道德教育的“寂寞”。 诸多问题的背后,一个深层次的问题是:儿童能不能创造道德?  相似文献   

2.
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它具有很强的适用性和趣味性,学好数学,他能够帮助我们在现实生活中解决很多问题,而且还能开发我们的智力,为此,要做一个健康的人,要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我们必须要将数学学好。  相似文献   

3.
阅读报纸、看电视,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活动。只要你稍加留意报纸上、电视里的数据和有关信息,就会发现一则报道、一个新闻,其实就是一组数学问题。从新闻背景中产生的数学问题具有生动活泼的特征,不仅能使我们感觉到时代的脉搏,更能成为我们体验数学需要的重要资源。  相似文献   

4.
类比,是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某些部分属性相似或相同,并由一个对象迁移到另一个对象的推理方法.掌握好这种方法,能使我们在研究问题时,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著名物理学家开普勒曾经说过:“我最珍视类比,它是我最可靠的老师”.当我们不知如何去解答一个物理问题时,运用类比思维方法,往往能顺利地解决新的问题.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如下几种类比方法.  相似文献   

5.
俗语说:“一字无两捺”。一个字能有“两捺”吗?这个问题,我们必须搞清它,否则会影响我们的书写。  相似文献   

6.
将一个四边形剪拼成一个矩形是我们常见的问题.这类问题对中小学生来说,不仅能培养中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并且在生产实际中,也有广泛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酒贩的难题     
我们当然听说过这个问题:一个人带着一桶蜂蜜,遇见了一位顾客,顾客带着一个3升和一个5升的瓶子,要买4升的蜂蜜,这是一个简单的问题,用这两个容器把蜂蜜倒来倒去,直至得到我们所需要的4升,这是在锻炼你的智力,看你能不能在尽可能少的步骤内完成这件事。  相似文献   

8.
有这样一个问题:设计一个从酒精和水的混合液中分离出酒精的办法。 对这样一类问题,在应试教育时代,我们只能要求学生做出标准答案,做出标准答案的学生就能得满分,就能得到老师的表扬。而教师在教学中也必须循规蹈矩.教给学生标准答案,否则就会引起争议或者批评。  相似文献   

9.
如果一个问题中包含弹簧,我们就将这类问题称之为弹簧类问题,这类问题多年来一直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各种题型都有,难度多在中等或中等偏上。我们在复习备考中只要抓住弹簧的基本特性,就能以不变应万变,顺利突破弹簧类问题。现将弹簧的基本特性及应用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10.
在日常数学教学中我们经常会面临一个看似比较复杂或内在联系不甚明显的特殊问题,此时我们要设法把这个问题从原有范围扩展到较大范围来进行考察,找出一个能够揭示事物本质属性的一般性问题,以便利用解决一般情形的方法、技巧或结果,顺利解出原题。这就是“进中求退”的一般化策略思想.运用“进中求退”的一般化思维策略,使我们能在更一般,更广阔的领域,在变化之中寻求化归的途径。这能提高学生思维的敏锐性与深刻性,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11.
舒畅 《湖北教育》2006,(3):53-53
词汇的学习,首先是一个记忆的问题,其次是应用的问题。按照认知心理学对知识的分类,前者属于陈述性知识,后者属于程序性知识。对于词汇的学习,我们首先要求能记、能认,然后才能用。而且,有些词汇仅仅要求能记、能认就够了,不要求能用。  相似文献   

12.
《福建教育》2005,(6A):37-37
名师是大山,是大树;名师能带动一方,能影响一代。我们仰慕名师,我们渴望成为名师,我们期盼与名师交流,然而我们中的多数人和名师交流的机会实在是太少了。我们能够阅读名师的作品,能够倾听名师的讲座,却很少有机会和名师直接交流,对多数人而言,想要让名师单独回答自己的某一个问题几乎不可能。  相似文献   

13.
在数学解题中,我们会遇到这样的情景,一个问题经过我们艰辛的运算后得到了一个非常简洁的结果,此时,笔者常与同学们一起拿波利亚解题表中的提示语“你能一眼就看出它来吗?”问自己,也即提醒自己换一个角度,解释、理解这个结果,为此,我们收获不少.  相似文献   

14.
卢辉顺 《广西教育》2007,(5B):24-24,28
各种数学公式、方程式、定理、理论体系等等,都是一些具体的数学模型。举个简单的例子,二次函数就是一个数学模型,很多数学问题甚至实际问题都可以转化为二次函数来解决。通过将问题数学化,模型构建,求解检验使问题获得解决的方法称之为数学模型方法。我们的数学教学实际上就是教给学生前人给我们构建的一个个数学模型和怎样构建模型的思想方法,以使学生能运用数学模型解决数学问题和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15.
几何证明题是培养数学思维能力的重要渠道,在一个问题中,数学思维的起点(即我们平常所说的解题的“突破口”),往往不止一个,如果能抓住这些“突破口”,寻找“一题多解和一题多变”,就能变一道题为一组题,使我们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快速提高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16.
鲁迅先生曾说,人类“一要生存,二要温饱,三要发展”。人类经数万年奋斗挣扎,至今大多数已走出生存、温饱的困境,面临的主要是发展问题。中国也正处于一个近百多年来最为有利的发展环境中。向什么方向发展?“现代化”,人们都能脱口而答。但如再继续深究什么是现代化?能确切回答的并不多。笔者认为,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它不仅规定着我们的将来,而且制约着我们的今天c准确理解现代化,会使我们少走弯路,尽快走向我们应该达到的目标。因而,本文对这一问题作点探讨。一、“现代化”观念的变迁“现代化”是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的概…  相似文献   

17.
学校文化是一个学校的品牌,一个学校的发展力。优秀的学校文化能给师生营造一个心理磁场,能在无形中塑造出全体师生的灵魂,引领师生的生命成长。那么,我们港区一小如何打造学校文化,如何发挥学校文化的作用,促进师生生命的成长,促进学校办学品位的提升呢?近几年来我们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经过几年的摸索,我们提出了以“港口文化”为引领,为师生生命成长奠基,为学校内涵发展铸魂的学校文化建设构想。  相似文献   

18.
创设问题情境是《数学课程标准》倡导的一个重要理念。好的情境创设能拨动学生思维之弦,激活求知欲、唤起好奇心,能使看似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充满亲和力和吸引力,能让数学课堂变得富有诗意。然而,在细细品味教学实践中的某些问题情境时,却发现其中也潜藏着不少值得我们反思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康智元 《湖北教育》2006,(12):58-58
近日,笔到某中学参加教学活动,遇到了这样一件事:初二某班六十二名学生没有一个愿意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并向老师提出问题的情况。主讲教师急得满头大汗,我们听课一个个也如坐针毡。课后,主讲老师连声抱怨,这个班学生基础太差了,居然没有一个能回答问题的,真让他出洋相!  相似文献   

20.
一、建设过程要参与 我们虽然不是幼儿园房舍的建设,但我们是长期的使用,所以我们必须参与新幼儿园建设的全过程。参与的目的是为了把握每一个细节,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的意见,使幼儿园的建设能符合我们使用的要求。[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