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曾春晖 《成才之路》2009,(31):I0017-I0017
高考“文言文阅读”中“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是必考内容,而文言语句翻译,文言句式是重要考点,掌握“文言句式”,文言翻译才能“信”“达”“雅”。  相似文献   

2.
文言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构成文言文的主体是文言实词,常见的文言实词数量多.义项多.变化也多。怎样来准确推断文言实词的含义呢?这是每个考生最为关心的问题.教学中.笔者化“虚”为“实”.总结了几种文言翻译有章可循的方法。在准确推断、解释文言实词含义和正确翻译文言句子上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晚清小说期刊译作分为文言和白话两大类并运行着两种不同的译介方式,而这些绝非现今通用的“直译”、“意译”等概念所能概括。本丈首先以《义勇军》等译作为例分析晚清小说期刊文言译作的译者参与方式和译入语的使用情况;接下来从理论上将其译介方式概括为“译述”并详细阐述了“译述”概念的内涵;最后分析了晚清小说期刊译介的“译述”方式在缓和原作同文言译入语之间的矛盾、促进文言译入语的衍变上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一般而言,初中文言文文本细渎比较注重“实化”的内容,例如渎准字音句读、落实文言实词、了解文言句法、读懂文章大意、背默诗义名句等,以应付各种考试——这显然已成为初中师生“教”和“学”文言义的不二金针,  相似文献   

5.
现代社会有效率优先的原则,不可能平行使用两种书面语,白话文运动本质上应当是文言、白话的生死之争,因而文言的废存是这个运动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受时代环境的限制,晚清知识者虽然提出了“废文言崇白话”的口号,但只是扩大了白话文的影响,并未撬动文言的根基。到了“五四”时期,胡适是从晚清改革者止步之处起步,一开始关注的就是诗歌中的语言问题。他对“五四”白话文运动的贡献不仅是他提出了废文言的口号,更重要的是他成功颠倒了人们对文言与白话的认识,认定即便在诗歌中,白话也有优于文言的价值,为废文言提供了坚实的逻辑依据。事实上,“五四”白话文运动的宗旨不是以白话为正宗,而是对文言的整体废弃。“五四”以来,有关白话文运动的研究虽已相当丰厚,但离开对“废文言”这个宗旨的讨论,就很难理清这个运动的内在逻辑。  相似文献   

6.
朱倩 《现代语文》2006,(5):55-55
给古文标点断句,一些文言字词,能够起到一定的标志性作用.最明显的是文言虚词,如见到"夫"、"唯"等,就要考虑它们是不是句首语气词,如果是,就要在它们的前面断句;见到"矣"、"哉"等,就要想到它们是句尾语气词,要考虑在它们的后面断句.其实,许多文言实词也具有这种断句的标志性作用.  相似文献   

7.
初中阶段,文言文的教学承担着传授文言知识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职责。可是目前文言文教学主要局限于文本的简单记诵和字词句的机械记忆。赵谦翔老师由此提出了“绿色文言”,重点在于“语感”教学,通过学生“自诵自悟”、教师激励引导,实现学生语言学习和人生发展的双重价值。《桃花源记》是赵老师执教文言文中的经典篇目,以其作为范例,探析“绿色文言”在初中文言文教学的运用,并给出具体的教学策略,对于改变当前的文言文教学现状有积极的推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积累梳理”和“掌握常见文言虚词的用法”,以培养提高学生“阅读与鉴赏”浅易文言诗文的能力,既是高中语文新课程教学目标之一,也是语文高考大纲的具体要求。作为常见常用文言虚词首席的“而”,自然成为课程和相关资料关注的第一对象。然而其常见用法的“表假设”和“表目的”,  相似文献   

9.
厉萍 《教学月刊》2003,(2):33-35
一、“文言话题作文”的指导1.话题含义所谓话题是指说话的中心 ,也即说话的范围 ,而且这个范围是相当宽泛的。话题作文要求所写的作文与话题的内容必须具有相关性。文言话题作文是把整篇文言文作为一个话题 ,要求学生在浅层次的学习文言内容的基础上 ,进一步从时代背景、人物性格、主题思想以及写作手法和历史的局限性等方面进行深层次的理解和思考。它既立足于文言原文 ,又不仅仅停留在文言原文上 ,它给学生提供了—个非常广阔的想像空间。文言教学一旦与写作教学相结合 ,就为话题作文赋予了新的内涵。2 .话题选择文言话题作文之所以选…  相似文献   

10.
有人将文言文比作半门外语。称之为“外语”的一半。是因为我们对它相对比较陌生,许多文言字词表面看上去似乎很熟悉,而意思却已大相径庭。比如古文中的“走”是“跑”的意思,“穷”则为“不显达、困窘”。不算“外语”的一半则是因为它毕竟是我们一脉相承沿用至今的母语, 既是“半门外语”,其学习的内容与方法就与外语学习有很多共性,最基础的工作必然是积累词汇、熟悉语法,这些就是通常所说的文言知识。  相似文献   

11.
应试教育的背景和教师的陈旧的教育理念合力造了一堵墙,这使课改“春风难度玉门关”,收效甚微。譬如,高中文言文教学,“文言知识”还是处于“老大”的位置,目标的第一条就该是“落实课文的文言知识”,“能力”“思维”“思想”等理念还得退居二线。  相似文献   

12.
朱育红 《学语文》2021,(2):54-56
如何改变传授型文言教学课堂,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的现状,全面激发学生的主动愿望,提升学习兴趣,是摆在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以“体验”活动为抓手,从直觉、知觉到审美思辨角度设计教学环节和活动,使学生浸润于文本之中,文言能力得以充分发展,核心素养得以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13.
众所周知,我国古代的地理方向除了东、西、南、北外,“阴”和“阳”应是使用频率最高的了:阴者,山之北、水之南也,如华山之北叫华阴。汉水之南日汉阴;阳者,山之南、水之北也,如衡山之南称衡阳,汝河之北谓汝阳。但是,人们对“左”“右”“表”“内”这些表地理方位的名词所指示的方向却不甚明了,给阅读文言作品带来很大的不便,更成为中学生解析文言练习的一大障碍。笔者不揣浅陋,试例析如下。  相似文献   

14.
在《史记》中,司马迁创立了“太史公曰”的论断形式,为后世文言小说创作及编选者所继承。清代蒲松龄在小说集《聊斋志异》很多作品后,都以“异史氏曰”发表自己的观点,将这种篇末自评的论赞方式固定下来,成为以后文言小说集创作的典范。  相似文献   

15.
文言虚词“相”在汉语言实际应用中使用频率高、用法复杂,如《孔雀东南飞》中的“相”有作代词和前置宾语的情况,而很多汉语言类工具书忽略了这种现象。因此,有些语文教师提出,文言虚词“相”作代词和前置宾语,是一种特殊用法。也有同行持反对意见,提出了“相”字的非代词论。从大量言语应用实例看,文言虚词“相”作代词及前置宾语并不是特例,而是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相似文献   

16.
康有发 《语文知识》2001,(12):38-41
在《200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说明》中,考试内容有所变动。其中,在“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一项中,所列举的文言虚词由去年的30个缩减为20个。这里有19个文言虚词与去年相同,只有“与”字是新增加的词,在中学课本中又不曾对该词有详细的介绍。现归纳如下,供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古代白话短篇小说对文言短篇小说的改编颇为擅长,“三言”“二拍”对“三灯丛话”的改编就是很好的例子。改编后的小说在形式和内容上都发生了变花,而这种差异与文体的更换、时代文化的差异、作者观念的改变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18.
高考对文言文阅读的考查,首先着眼于“言”,表现在试题中,“言”即考查文言知识,如实词虚词理解、古今词辨析、句式和翻译等;然后是对“文”的考查,即内容的分析综合,通常包括三点:①筛选文中的信息;②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③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既然是阅读题,对文的把握理应是第一位的,对语言的考查理应遵从并服务于对文意理解的考查。综观近四年来江苏省自主命制的四道文言试题,也的确体现了这一考查态势。  相似文献   

19.
文言虚词是学习文言文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学好文言虚词也是读懂文言文的重要桥梁。但时下高中文言虚词教学存在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的问题。为此,本文从文言虚词本身、文言虚词在教材的分布、文言虚词在高考题中的考查情况这三部分入手,探究适合高中文言虚词的教学方法,从“追本溯源,理解词义”“把握特点,循循善诱”“了解分布,合理教学”等方面促使高中文言虚词教学取得成效。  相似文献   

20.
“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是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的重要内容。为此,高中的语文教师都非常重视文言字词的解释,但往往重“义”而轻“意”。有很大一部分教师把文言课文从头到尾翻译一遍,字字落实,句句翻译,才可安心,然而,从考试反馈的效果来看并不理想。2008年上海高考语文试卷的第17题“解释加点字”和第19题“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两题共10分,全市的平均得分仅5分,得分率只有5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