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认为历史学家与历史认识主体是不同学科的不同概念,二者既相联系又相区别。历史学家是历史认识主体构成中的特殊成份。澄清二者之关系,可促进我们的历史研究,可开阔史学理论和史学史研究的视野。  相似文献   

2.
历史的目的在于"求真"但是却在"求真"过程当中会出现与"求用"相冲突的状况.在历史研究过程中,历史学家是起主导作用的.但在选择历史研究客体和当时社会和时代的需要上存在令人争议的地方,从而使历史客体的真实性与客观性即受到质疑.史学是什么、历史的真实性、历史的学科性质、历史的功用,对于此类问题的讨论,无论是中国传统史学还是现代史学皆是经久不息的.本文将在阅读《历史哲学引论》 的基础上,就此类问题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3.
以《史学原论》为代表的19世纪晚期西方历史学家把历史视作一门学科及有组织的信息体,并在对历史科学与自然科学进行比较研究的基础上,把历史视作一门主观的、约定论的科学。"历史是科学还是艺术"的问题受限于历史学科本身,历史科学的根本旨趣存在于对真理的追求中。  相似文献   

4.
古希腊著名的历史学家希罗多德所撰写的《历史》,为后世西方史学奠定了历史叙述体的编纂体 例、道德、政治垂训的历史意义、社会文化史的史学范型、求真的史学批判精神和总体世界史观等诸多史学"范式", 其中,历史叙述与道德、政治垂训的历史意义在《历史》中达到完美统一和高度结合,对今天的历史研究仍具有十分 重要的意义和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5.
人文社会科学的理论研究要求研究者在研究中具有历史意识:既要了解研究对象的发展历史,也要了解研究成果的积累历程。另一方面,历史研究也需要方法论等理论的指导,提升研究的水平与理论的层次。从教育学研究的角度,尤其是从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转变的角度,可以明确:历史意识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具有把握研究对象的历史发展脉络、找到研究的思路和视角、最终确定研究问题的作用。在教育研究中,方法的采用取决于研究对象和依据的材料,但是有些方法也具有普遍意义。教育史学与教育学史是两门新兴的分支学科,教育史学是对教育史研究进行的研究,其建立的缘起是对教育史研究进行理论指导,以提升理论层次与深度,使教育史研究具有"学"的味道;而教育学史是对教育学历史发展的梳理与归纳。这两门学科共同完善着教育学科,为教育学向着理论与事实的结合方向发展,增强了教育学研究的历史意识,提升了研究的理论水平与层次。  相似文献   

6.
<正>《历史知识理论》一书中提出,"历史研究工作的起点是历史问题的提出"。1虽然高中历史教学并不是要使中学生成为历史学家,但探究历史,提出历史问题同样重要。如何能够提出历史问题呢?该书认为"历史研究中前导的问题,出自于吾人对说知事物的融会贯通"。1虽然高中历史教学并不是要使中学生成为历史学家,但探究历史,提出历史问题同样重要。如何能够提出历史问题呢?该书认为"历史研究中前导的问题,出自于吾人对说知事物的融会贯通"。2意思就是说,学生先要对历史有一个总体的了解,才能有提问的可能。这一方面来源于课本的学习和教师的课堂讲解;另一方面,则有赖于课堂内外的阅读与教学实践,其中,对历史名著(文  相似文献   

7.
<正>2018年教育部颁布了《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2017版《高中课标》"),规定此后历史课程的目标为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在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五个方面中,历史解释已经公认成为了其中的核心①和关键。②时至今日,即使在CNKI上200余篇相关论著的支持下,落实历史解释素养的教学实践仍更多处于经验总结阶段,并不时出现一些小误区。其中制约的因素较多,而核心的是对历史解释的三个基本问题的认识:历史解释的重要性何在?历史解释要解释什么?解释历史的方法是什么?作为史学理论和历史哲学领域的重要概  相似文献   

8.
史学价值论是史学理论领域的新成员,是发展史学理论和指导历史研究的新思路。本文对史学价值论的学科源流、性质和地位,以及史学价值论与历史本体论、历史认识论的关系进行浅要的论述,认为该学科的建立既有必要性,又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历史是需要评判还是理解?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理解"是历史研究的指路明灯,这是马克·布洛赫在《历史学家的技艺》一书中给出的答案。从历史研究的角度来分析,"理解"不仅是一种方法和态度,也是一种技巧。虽然历史作为一个客观存在是唯一的,但每位历史学家却都对历史有着自己的不同理解,所以在此基础上的"评判"就会因人、因时而异。史学工作者既要对历史给予充分的"理解",也要发扬"经世致用"的史学传统,进行合理的"评判"。  相似文献   

10.
新文化史是1970年代以来西方史学理论和历史研究中产生的一种新的史学形态,它的兴起拓宽了历史研究和文化史研究的视野。本文从"新文化史的产生""新文化史的三个转向""新文化史的研究取向"和"对新文化史的认识"四个方面,阐述新文化史学的基本范畴及其意义。新文化史的产生,有助于历史学与社会科学各门学科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它推动了跨学科的历史研究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于沛,1944年5月生于天津,1982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期从事史学理论研究与教学工作。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世界历史系教授、系主任、博士生导师,《史学理论研究》主编。主要著作有:《苏联史学理论》(合著)、《现代史学分支学科概论》(主编)、《马克思主义史学新探》(合著)等。1999年4月23日他接受我们的访谈,对目前国内史学理论研究状况、研究国外史学理论与中国史学发展的关系、历史认识论研究的重要性等等问题谈了自己的看法。下文即为这次访谈的纪要。  史克祖:于沛先生,您…  相似文献   

12.
历史科学与历史唯物主义有着特别密切的关系。历史唯物主义揭示了人类历史中最一般的过程和规律,它为历史科学提供了最基本的理论和方法。史学王作者只有运用这些理论和方法,才能在具体研究中,透过复杂的历史现象,科学地阐明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因此,学习和掌握这些理论和方法,就成为准备进行史学研究的基础课和基本功。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的内容是非常丰富的。本文只就其中的基本观点和理论作一些概述。一、生产劳动是人类历史的起点和基础人类历史从何处开始?人类社会大厦以什么为基础?这不仅是一个具体的史实问题,而且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如何回答这一问题,历来是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一个重要分水岭。  相似文献   

13.
历史教育学和公众史学都关注"历史文化"。"历史意识"和"历史文化"共同构成历史教育学的学科基础。而致力于向非专业人士传播历史、但不包括学校课堂历史教学的公众史学,"历史文化"同样是其重要研究内容。公众史学给历史教育学带来挑战。历史教育学可以从公众史学中吸取灵感,反之亦然。  相似文献   

14.
主持人语     
2011年6月在北师大举行的一次学术座谈会上,我曾对推进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加强学科建设提出了如下三点思考:一是,应当倡导提高史学史学科的思想性。外国一位学者说得好:"历史学家都是思想家。"史学史学科,以及整个历史学,都应当不断增强思  相似文献   

15.
人类社会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社会的运动是在一个封闭的圆圈内往复循环还是呈不断发展进步的趋势?这是一个重大的历史哲学命题,是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斗争的一个焦点。事实上,每一位历史学家不论是否情愿都无法迴避这个问题。纵观西方史学思想的变化,对这个问题的不同解答本身就构成了一部丰富的历史。本文试图通过分析西方历代具有代表性的历史学家对这一问题的看法,勾勒出西方历史观发展的大致轮廓。  相似文献   

16.
后现代语境中的历史话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以海登·怀特为代表的后现代主义历史学家的历史话语的分析,旨在说明历史话语只是历史学家虚构的"语言建构物",进而本质上等同于文学话语,从而否定了传统的历史实在论,为当前的史学研究提供了新的视点。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下半叶,历史学研究发生了"语境转向",语境论历史解释的讨论随之兴起。沃尔什、怀特等历史哲学家将语境论视为历史解释的形式范式,初步勾勒出了这种解释模式的方法论本质和哲学意蕴。斯金纳、波考克和贝维尔等历史学家以思想史中语境论解释模式的具体机制为争论焦点,对语境论思想史解释的理论基底和方法路径进行了辩护。基于此,文章从元理论和学科实践的双重维度,重新考察了"历史解释的语境论进路何以可能"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西方史学理论中关于历史学性质、历史学家工作与过往历史实在之间关系的看法,可以区分为重构论、建构论与解构论三种观点。在重构论看来,历史学家的历史是尽可能逼近历史实在;在建构论看来,历史学家的历史是以特定历史学家的特定视角呈现史家对历史某个面相的理解;解构论则认定,人们无从突破史料的限制或者说是文本性的限制而触及到过去本身。由此出发,它们在历史事实与历史解释关系上也持有不同的论点。重构论认为,历史事实自身就会呈现出意义,从而支配着历史解释。在建构论看来,史家对于历史事实的建构当中就包含了解释的因素,事实与解释并非截然分离。后现代主义史学理论在这一问题上所持立场也即解构论的主要特征,是历史的文本化、解释对于事实的支配地位以及历史解释的多元论立场。  相似文献   

19.
伟大的思想家和革命家孙中山(1886—1925)虽然不是历史学家,但其政治思想、社会思想的基础是其历史哲学思想,他的历史哲学思想与其史学宗旨、功能的主张,与20世纪初的新史学观点息息相关,并为近代史学提供了不少可贵的思想,帮助和推进了新史料的挖掘和发现。因而孙中山的历史哲学思想在近代历史哲学中占有一定的地位。孙中山认为历史学与自然科学在逻辑上没有本质区别。自然科学方法也可以应用到历史学中,基于此,孙中山形成了他的进化史观。孙中山的历史观是以社会进化论为基础的。他以科学的发展论证进化的客观现实。孙中山认为进化思想源…  相似文献   

20.
传统历史证据观已不能解释史学史中的变化,亦无助于当代历史研究。其主要错误之一是颠倒了历史证据与史料间的认识关系,从而导致历史证据的认识问题往往被替换为史料的认识问题。造成此错误的根本原因在于它源自"想象"而非实际。文章从历史学家的具体实践出发,勾勒出一种大异其趣的历史证据观。事实上,主体首先认识历史证据,随后才了解史料;史料的认识论基础来源于历史证据,其意义在于成为历史证据的潜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