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构建高职院校“大思政”运行机制,要遵循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原则,通过将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相结合、思政活动与活动思政相结合、思政生活与生活思政相结合、思政社会与社会思政相结合,实现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学生教学、活动、生活、发展方面的全覆盖。  相似文献   

2.
卢洪浩 《大学教育》2023,(23):117-121
高校共青团是高校“大思政”工作体系和“三全育人”工作格局中的重要主体,肩负为党育人、服务高校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重要使命。近几年,高校切实推进共青团育人工作改革创新,取得了重大成效,但在育人工作中仍存在诸多困境。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究,在调研当前高校共青团育人工作的主要问题及成因的基础上,文章提出以问题为导向、以育人为本,从“四部曲”的思想育人体系、“三方位”的实践育人平台、“两机制”的管理育人机制和“一典范”的榜样育人举措等四个维度,以系统观念构建具有全局性、整体性和针对性的高校共青团“4321”育人模式。  相似文献   

3.
本文基于“大思政”工作理念和中职思想政治课程标准,以柳州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为例,具体论述“大思政”育人体系的构成要素及各要素同向、同行、同频的问题,针对中职学校构建“大思政”育人体系存在的认识误区和现实难点,提出纵向深挖通过“四个课堂”增强思政课教学实效性、横向拓展充分发挥其他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和统筹设计开发思政元素鲜明的主题式校本课程等“大思政”育人体系的构建与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4.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立德树人的关键,需要将历史主动精神融入高校立德树人全过程,以高度的历史自觉构建“大课堂”育人体系、以勇毅的历史担当完善“大师资”育人格局、以科学的历史思维构建“大平台”保障体系,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更好地完成高校立德树人的光荣使命。  相似文献   

5.
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最重要的是必须强化问题意识、突出问题导向,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敢于直面现实、认真解决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尽快采取科学、有力的措施推动高校对原有的工作格局、运行机制、工作载体进行创新,构建多方共同参与、共同推动的“大思政”工作格局。  相似文献   

6.
新时代,加强对课程思政工作的建设,是进一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全国高校思政工作会议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的重要内容。课程思政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立足于学科的基础上挖掘专业课程中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充分体现了"三全育人"的重要方法与重要思路,是进一步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有效抓手和重要载体。本文从课程思政的角度出发,就如何践行"三全育人"进行思考,对进一步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效果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7.
大数据具有体量大、多样化、预测强的特征。其对增强高校"三全育人"工作的精确性、时效性、预测性有着积极的作用,但也给高校"三全育人"工作带来了挑战,主要体现在大数据带来的伦理风险、大数据技术的复杂性、数据共享的不通畅与数据庞杂上。在使用大数据加强"三全育人"理念在高校育人工作的贯彻与落实中,有关部门和教师应树立大数据思维、高校要构建大数据平台、完善相关机制建设,从而更好发挥大数据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构建“大思政”工作格局,是高校实现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和全面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质量的必要环节。现阶段,高校在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上存在“四个不够”现象:思政工作与学校发展结合不够,学校各部门、各支队伍配合不够,课程育人与其他育人联系不够,传统教育与网络教育契合不够。本文参考经济学研究方法,构建了“大思政”育人格局概念模型,分析了“大思政”育人格局系统要素及机理,提出了“大思政”育人格局的分析框架,并以贵州大学“六个一”推动“六融合”模式为例,从“六个融合”的全局上架构调动一切育人资源和育人力量形成育人路径,在管理层面、实践育人层面和育人效果层面形成协同机制,构建推动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最大化的“大思政”育人格局,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大思政”视阈下高校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都应该通过重塑工作理念、拓展工作内涵、丰富工作形式、创新工作方法等积极发挥育人功效。就业工作因其涉及面广、学生关注度高,一直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强化育人工作的重要阵地。“大思政”视阈下高校的就业育人工作途径主要有开展就业指导课程思政、改进就业指导讲座、融入人才培养的其他环节、校企合作加强协同育人等。  相似文献   

10.
"三全育人"是实现高等教育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学生全面发展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一体化推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现实需要。以"三全育人"理念为指导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一要建立"大协同"的有机联动体系,推进全员育人;二要实施"全贯通"的一体化育人体系,推进全过程育人;三要打造"强融合"的育人要素集聚体系,推进全方位育人。  相似文献   

11.
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为了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系统打造深化思政课改革创新的生态体系,高校应积极构建大思政育人新格局,打造沉浸式、大数据、故事化、协同式思政课堂,围绕“一课一品”、打造“三大课堂”、构建“五位一体”,不断探索高校思政课“135”育人新模式,实现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方式、教学机制等方面的创新,凸显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12.
张晶  王金行 《教育评论》2020,(10):16-22
在民族复兴的时代背景下,全员育人筑牢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之基,全过程育人搭建思想政治实践教育之梁,全方位育人拓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之渠,这三方面体系的构建有助于高校在思想政治工作体系中融入民族复兴的使命感,培养高校学生为民族复兴而不懈奋斗的责任感,加强在为民族复兴奋斗过程中的个人与国家融为一体的归属感,培养一批批能够为实现民族复兴做贡献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相似文献   

13.
红色文艺与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征程密切互动,其以独特的叙事方式和审美表达深度参与中华民族精神品格和文化底蕴的形塑。将红色文艺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遵循了“以人为本”的育人理念,顺应了“以美化人”的育人规律,创新了“艺教相融”的育人形式。通过整合红色文艺育人资源、深挖红色文艺育人内涵、拓展红色文艺育人场域等方式,力求探索出一条“艺术特色鲜明、融入路径顺畅、示范引领显著”的文艺育人道路,进而实现红色文艺融入思政课堂、融入第二课堂、融入校园文化,切实增强高校文艺育人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4.
构建“三全育人”工作体系,就是要建立健全立德树人体制机制,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文化知识、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通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全面统筹各领域、各环节、各方面的育人资源和育人力量,在育人的高度、力度、效度上下功夫,把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5.
构建新时代“大思政课”内外循环系统,有着拓宽育人平台、优化育人格局、提升育人实效的独特功能。应坚持整体性、协同性、保障性原则,统筹推进学校、家庭、社会各子系统以及教育主体、教育介体、教育客体诸要素间的有序循环,建立健全促进系统整体高效运行的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6.
曾铄 《辽宁高职学报》2022,(7):13-17+22
新时代,按照“三全育人”的要求,高校要以立德树人为使命,积极探索构建全员协同、全程贯通、全方位渗透的一体化思想政治教育育人格局。辽宁城市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构建的“四导五维”育人体系源于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践,其以增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为出发点,聚焦高职学生“第二课堂”育人成效,助力学生全面发展,为“三全育人”提供了实践方案。  相似文献   

17.
文章首先分析了高校艺术类专业“课程思政”的现状,然后阐述了“三全育人”视角下高校艺术类专业“课程思政”改革的基本思路,最后提出了“三全育人”视角下高校艺术类专业“课程思政”改革的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18.
如何适应大学生个体的特点,创造积极向上的育人氛围,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以期达到党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是我国高校素质教育一直关注的焦点问题。本文以"大思政"教育观为指导,结合高职院校的具体情况,对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如何改革与创新进行粗浅的思考。  相似文献   

19.
新时代建构“大思政”育人体系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迫切需要,建构“大思政”育人体系必须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目的,坚定理想信念作为中心环节,坚定政治立场作为内在要求。建构“大思政”育人体系主要受到来自社会、网络及实践方面的挑战,必须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以浸润学生心灵、创新高校思政课堂教学模式以拓展路径,借助新媒体构建“大思政”育人体系新阵地,充分发挥思政课教师的引领作用,从而筑牢“大思政”育人体系工作防护网。  相似文献   

20.
本文首先简要阐述了“三全育人”理念下课程思政的意义,进而分别从提高思政教师队伍水平、挖掘课程中思政元素、调动全员展开思政设计三个方面分析课程思政的发展路径,旨在更好地带动中职院校课程思政活动的展开,促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实现思想认识,充分发挥育人功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