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学期初,我先给学生们展示了记录袋,介绍由其可以记录成长的历程,为自己积累丰厚的、生动的经历和成果。当时吸引了大部分的学生,很多学生在课后就为自己的成长记录袋设计了一个封面,有的还自己另取了一些别致的名称,比如:“成长快乐”“七彩童年”“闪光的脚印”……很快也有同学送来了各种证书,如书法考级证书、美术获奖证书等。  相似文献   

2.
新课改使很多教师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笔者在语文教学中采用成长记录袋的评价方式,发现这种评价方式对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具有强大的促进作用,同时还能使师生关系良性发展。成长记录袋作为一种优秀的、实用的评价方式值得我们更为深入地研究。  相似文献   

3.
木艳敏 《学周刊C版》2020,(1):106-106
新课改使很多教师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笔者在语文教学中采用成长记录袋的评价方式,发现这种评价方式对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具有强大的促进作用,同时还能使师生关系良性发展.成长记录袋作为一种优秀的、实用的评价方式值得我们更为深入地研究.  相似文献   

4.
自2001年新课程启动以来,成长记录袋在基础教育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中小学教师在实践中进行了很多积极的探索,积累了不少有益的经验,同时也面临一些亟待关注的问题。在未来,为了充分发挥成长记录袋的发展性功能,我们建议:加强相关研究与培训;强化成长记录袋的评价功能;拓展学生参与的深度和广度;在高利害评价中谨慎使用成长记录袋。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从培养学生自我评价与反思能力的必要性出发,分析电子成长记录袋的特征,在教学中使用电子成长记录袋中应注意的问题等方面阐述了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如何通过使用电子成长记录袋来培养学生自我评价与反思能力。  相似文献   

6.
本文主要阐述了学生成长记录袋的操作定义、操作过程与运用策略,使用成长记录袋存在的问题,并为下一步更好地实施成长记录袋评价提出建议与意见。  相似文献   

7.
成长记录袋是一种关注学生成长过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新的评价方式。教师在使用时要充分认识和明了成长记录袋的意义和特点,要依据学生的实际特点来收集、整理、分析成长记录袋中的内容,要立足于学生成长的今天,帮助学生走好成长中的每一天,保障每一位学生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8.
成长记录袋是辅导员开展生涯规划教育的有效工具,它通过对生涯规划分析表、生涯规划记录卡、综合素质发展荣誉成果的收集,有效发挥激励、反思、交流和收集心理健康问题信息等功能.  相似文献   

9.
新课程标准的颁布与实施使得“成长记录袋”这一新型评价方式得到了教育界的普遍关注。本文围绕“成长记录袋”的基本定义,从形成及内容、使用范围、结果呈现、意义、问题与对策等五个方面对其进行了相关探讨。  相似文献   

10.
评价问题是新课改的焦点、瓶颈。如何重新认识评价的功能,改变以往单一、集权式的评价现状,让教师学生都能成为评价活动的获益者,使新的评价体系体现新的课程标准,规范新的教育教学,是所有课改人员共同努力探讨的问题。一年来的课改实验,我们在注重学生终结性评价的同时,更加注重了学生学习中的形成性评价,为突出学生全面发展而设立了成长记录袋,特别是在学科发展性评价方面做了有益的尝试。一、成长记录袋的设计成长记录的内容首先具体体现在记录袋的封面上,封面上的栏目由师生协商确定,具体设计如下:二、成长记录袋的使用成长记录袋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在学科中的具体化,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专业课教学在职高课程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但是在现实中走向了迷途:学科本质观偏差造成的利益追逐,严重弱化学科育人价值。职高专业课的教学背离了学科核心素养,基于这一反思,提出职高专业课教学的新思路:把"为了知识的教育"转化为"通过知识获得教育",明确各学科的学科核心素养名称、内涵与表现水平,并以关键词或核心概念来刻画学科核心素养。真正将学科核心素养变成我们育人的导向和指标,让专业课教学为培养出具有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的可持续发展的人服务。  相似文献   

12.
任何决策模式总是明示或者隐含着决策主体的某种价值取向,一定的价值取向支配着决策主体的某种决策模式偏好。由于受到集权本位、工具本位、激进本位等三大偏颇的价值取向影响,我国高等教育决策模式长期不尽合理,甚至有过严重失当的教训,这影响了高等教育的科学发展。因此,要提高决策质量,有必要对决策模式进行价值反思,调整偏颇的价值取向,形成合理的价值取向,即重构和坚持集权与分权相结合以分权共治为主、内在和外在价值相协调以内在价值为本、激进和渐进相统一以渐进稳健为重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3.
高校“学生评教”的困境反思与价值重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学生评教”有其合理性,但现实中存在着评教结论的虚假困境、结果应用的惩治困境、最终效果的漠然困境,违背了“以评促教"的初衷.高校“学生评教”中三重困境的出现,既有管理者的认识误区,也有大学生的能力原因,更是教育者的态度所致.走出现实困境,高校“学生评教”必须以优化课堂教育教学、正视学生地位能力、提升教师育人水平为价值取向,重新调整实践策略.  相似文献   

14.
“李约瑟难题“的思考促使人们对中国传统科学文化进行梳理、解读和反思,并在中西方文化比较的框架内,探索近代科学技术没有诞生在中国的原因.这些研究思路和成果启示我们,高等理科教育改革应该重视对中西方文化特质的分析和把握,处理好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文化继承与文化引进等关系,进而推进高等理科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新课程背景下,传统的高考制度设计与新课程的理念要求存在诸多矛盾,高考公平再次受到考问。重新审视新课程背景下高考制度的现实困境和发展趋势,坚持评价与新课程理念的有效结合,在公平公正原则的主导下,实现引进与吸收,重塑符合新课程理念的高考价值选择,对于维护考试公平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双重的价值取向,即知识教育与信仰教育并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现从知识教育向信仰教育的转变,不仅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更是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确立马克思主义信仰主导地位的需要。从不同视野下探寻多方价值取向的诉求,能够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层次化、教育对象的阶段化、教育内容的时代化进行反思,进而完成对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师、教学及教育者价值取向的重构。  相似文献   

17.
基础教育的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也对培养、培训师资的成人高等师范教育提出了新挑战。应对新挑战,成人高等师范教育必须首先对人才培养载体和核心的课程进行改革,以纠正当前成人高等师范教育课程在目标、内容、结构、实施、评价等方面的诸多偏误,重构一种与新课程理念相应的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18.
在教育系统中基础教育作为重要组成部分,其价值取向的科学定位对于提高国民素质、指导基础教育具有重要的作用。学生的发展是基础教育存在的基础与意义,基础教育迫切需要将学生的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实现基础教育价值取向的本位转变。"以人为本"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教育价值在教育中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发展,对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20.
司法实践中,民事检察诉权局限于抗诉方式,致使民事检察工作难以拓展,也与检察权的实质不相符合.如何突破困境是民事检察工作者必须考虑的问题.在对我国检察机关民事起诉权反思的基础上,我国应当继续积极推动<民事诉讼法>等相关法律的修订,合理设置民事检察权,从法律上明确检察机关的民事起诉权,并对其受案范围、起诉条件、诉讼中的调查取证权等做出具体的规定,以确保其能有效地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