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交往不仅是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也是人类社会特有的存在方式和活动方式。它包含政治交往、经济交往、文化交往等形式。网络交往是人类社会交往发展的新形式,是互联网时代社会发展和文化交流的必然结果。我们应以马克思主义交往理论指导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建设,促进网络安全交往、网络治理交往和网络合作交往,建构互商互谅、共建共享、包容互惠、和而不同的全球网络治理新秩序。  相似文献   

2.
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总书记在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时代语境下对全球网络空间治理的擘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习近平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理念具有深刻的理论渊源、现实基础和实践指向;其内涵包括互联互通的发展共同体、开放共享的利益共同体、互信共治的责任共同体;习近平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理念对助推我国网络强国目标的实现、全球网络空间治理、促进世界和平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3.
网络欺凌作为网络信息时代的全球性难题,具有诱因的多元性、危害人群的脆弱性、出现的普遍性、表现形式的多样性、结果的严重性等特点。网络欺凌难题的解决符合全球共同利益。习近平提出的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具有互利共赢性、均衡普惠性,为解决网络欺凌问题提供了一种思路,使人们具有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所倡导的先进理念、价值追求和行为方式。网络欺凌问题解决需要以网络空间发展新理念为思想指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价值引导,以共同协作和交流借鉴为行动方略。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为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提供了基本遵循与科学指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重要论述从内容上看,包括建立相互协商,相互理解,平等相待的“伙伴关系”;营造相互信任、共建和共享的“安全格局”;谋求互帮互助、互惠互利的“发展前景”;促进和谐包容,开放创新的“文明交流”;共建顺应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体系”等五个方面。从理论特性上看,表现为平等性、共赢性、包容性的思维方式。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重要论述,为进一步推动全球治理贡献了“中国智慧”,有助于推动新型国际关系的构建,共建持久和平、开放包容和清洁美丽的世界。  相似文献   

5.
6.
7.
8.
9.
十九大宣布我国进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这是一个需要理论而且一定能够产生理论的时代,是一个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够产生思想的时代。新时代面对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需要我们不断更新和完善发展模式以及党和国家的治理体系。"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就是在顺应新时代发展潮流的情形下,以满足全人类共同发展为己任而提出的新的治国理念,是新时代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对人类社会发展历史规律的深刻认识和人类文明走向的正确判断,为全世界人民发展进步、和谐共处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新时代增进国际交流,促进国家间友好合作的纽带,是国际社会进一步开展交流合作的基础,丰富和完善了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为我国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提供了保障,也为中国与世界各国友好交流开创了新天地。  相似文献   

10.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习近平总书记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深刻分析国内外形势所提出的全球治理新理念新思想。作为一种关乎全球人类命运的新理念,这一思想具有丰富的意蕴,既坚持以唯物史观为根本出发点,又在唯物史观基础上展开。主要表现在:全球化深入推进的实践是客观基础;世界人民对美好未来的追求和实现全面发展是目标导向;追求共同利益最大化是内在动力;基于共同问题和共同责任的协作制度和机制是可靠保障。  相似文献   

11.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人类拥有共同的价值认同。如何通过价值教育促进价值认同,是一个必须认真研究的课题。人类共同价值不是普世价值,也不同于狭隘的国家价值,它以尊重国家、民族价值为基础,是建立在价值多样性基础上的共同性、统一性。人类共同价值教育必须把教育视为全球的共同利益,既要进行人类基本价值教育,又要进行国家、民族价值的多元理解教育,既要进行国与国之间、人与人之间的全球责任意识教育,也要进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价值教育。  相似文献   

12.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提出,是理论性与现实性的统一。一方面,它从理论上延承了马克思主义有关“真正的共同体”哲学思想,充满“全人类的共同价值何以可能”的哲学之思;另一方面,全人类共同价值作为一种价值取向,不停留于意识形态层面,还在实践层面引领着人类命运共同体建构活动,回答了“人类社会走向何处”的世界之问。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更具现实的合理性与紧迫性。  相似文献   

13.
14.
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为国际互联网治理与发展勾勒出新的理论图景和实践维度。对于全球网络治理与发展,当代主流国际关系理论作出了不同解释,推演出情形各异的全球网络治理无政府状态。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突破了传统互联网治理思维窠臼。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实现的关键,在于以共商共建共享全球治理观为基础的合作共赢国际互联网治理体系建构。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人类社会发展至今,人类共同的平等价值受到严峻的挑战。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化解人类发展难题的中国方案,它以全人类的永续发展为关怀和指向,张扬真正平等这一全人类的共同价值。同时,在应对全球发展中的重大风险挑战、化解困扰人类发展难题的生动实践中,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被认同、接受、践行,国际社会正在以真正的平等为价值遵循和实践原则去化解在地球各个角落所充斥的迫在眉睫的发展难题。  相似文献   

19.
虚拟共同体是伴随着互联网技术兴起而形成的一种新型组织形式.一方面,虚拟共同体的出场与在场彰显了人对共同体生活方式的追求以及现实社会无法满足此种需求的悖论,因此有着历史发展必然性与价值诉求必要性;另一方面,虚拟共同体在具有虚拟性、开放性、符号化的网络空间特殊场域中活动,脱离了现实身份束缚很容易发生价值错位,不仅会破坏网络...  相似文献   

20.
《柳州师专学报》2019,(2):83-86
马克思社会共同体理论是运用唯物史观分析揭示社会共同体及其与个体发展演变的历史事实与基本规律的理论体系,为人们正确认识与把握共同体与人的发展提供宽广的理论视角,也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演进提供科学指导。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重要组成部分,人类命运共同体与马克思社会共同体在逻辑前提、实现条件、价值旨归等方面具有一脉相承性,同时又是对马克思社会共同体理论的发展超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