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育扶贫是国家精准扶贫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教育与精准扶贫之间有着利益共生关系:高职教育的发展可以推动精准扶贫的实施,精准扶贫的开展可以提升高职教育的发展内涵。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办学目标与精准扶贫目标具有吻合性,高职院校招生政策可以提升贫困地区的技术技能人才比例,高职院校的学生资助政策可以有效减轻贫困家庭的教育支出。正是因为高职教育在服务精准扶贫中具有优势,因此可以从供给侧的角度,从观念革新、招生改革、培养机制优化、资助政策完善和扶贫机制完善等方面来扩大高职教育对贫困人口的教育产品和服务的供给力度,进而提升贫困人口的内生发展力。  相似文献   

2.
精准扶贫是新时代扶贫工作中的精髓和亮点。高校资助育人是精准扶贫工作的重要一环。但是,目前却存在认定体系尚未完善、资助层次单一、帮扶不到位等问题。学校应依托精准扶贫理念,采取联动社区并以以大数据管理为手段实现精准识别、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精准帮扶、以反馈评价机制延伸精准管理等措施,全面提升学校资助育人实效性和针对性。  相似文献   

3.
贫困和发展是中国社会面临的重大难题,精准扶贫是国家解决这一重大难题的政治任务。扶贫先扶志,扶志靠教育,充分发挥农村职业教育在精准扶贫中的重要作用。目前,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在精准扶贫中存在投入不足、教学资源匮乏、缺少发展环境、扶贫机制不健全等诸多问题。为此,从精准招生宣传入手,加强对贫困人口的精准识别,在此基础上优化农村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机制,精准培养、培训,从而实现精准就业。最后,可通过农村职业教育为精准扶贫提供保障条件。  相似文献   

4.
旅游扶贫是充分运用市场机制的扶贫。在乡村振兴大背景下,旅游精准扶贫必须明确机制建构对具体路径的引领性作用,在结合旅游产业发展规律和脱贫攻坚的目标要求下对贫困人口资源、意愿和能力进行精准识别,进而因地制宜、精准施策,以扶贫方式方法的创新来实现脱贫致富。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色社会,要求贫困人口全部实现脱贫,并将"发展教育脱贫一批"作为脱贫攻坚的"五大工程"之一。本文结合达州市在"四个精准"等方面工作实际,对推进教育精准扶贫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进行分析,对进一步提升达州市教育精准扶贫工作效能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
中国的扶贫开发已进入了一个关键的攻坚阶段。为了在2020年实现农村贫困人口脱贫的战略目标,研究如何利用教育信息化实现民族地区教育精准扶贫,具有较为重大的现实意义。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是教育扶贫的重要理论来源。本文探讨了教育精准扶贫的理论基础,即习近平新时代扶精准扶贫思想,并着重探索利用教育信息化进行民族地区教育精准扶贫的特点与优势,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教育云平台的建设、教育精准扶贫的困境与出路等问题,为学界下一步的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基于2018年"百村观察"全国31省240个村庄的教育扶贫调查数据,运用最优尺度回归模型实证分析贫困人口对教育扶贫政策满意度,重点考察家庭资本、政治信任对教育扶贫政策满意度的影响机制。研究结论表明:贫困人口对教育扶贫政策满意度处于中等水平,教育扶贫政策还有待进一步提升;家庭资本、政治信任对教育扶贫满意度具有重要预测作用,其中政治信任的作用尤为显著。科学分析教育扶贫政策满意度的影响因素,有助于精准认识教育贫困问题特征,准确把握教育扶贫形势变化,持续推进教育扶贫工作。  相似文献   

8.
大数据技术为医学生精准就业带来了新机遇,它的发展有利于促进大学生就业。通过对大数据技术的应用,构建医学类高校大学生精准就业匹配机制,对大学生就业进行精准、匹配、对接、帮扶、跟踪等,从而帮助医学类高校大学生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通过分析高校就业形势和毕业生就业网络平台的现状,研究大数据技术如何实现就业供需精准智能匹配的机制、大数据分析技术及智能推荐算法如何帮助高校提升就业信息化平台,探索大数据时代高校精准就业服务工作的新模式,为大数据技术推进就业供需精准智能匹配提出改善意见,助力大学生更充分和高质量就业。  相似文献   

9.
在信息时代背景下,运用大数据、云计算、5G等新兴技术与教育领域深度融合,构建教育数字化平台,既与国家教育精准扶贫扶智的理念相融合,又能够促进教育资源的均衡发展.文章以西藏林芝巴河中心小学为例,以中山市实验小学数学科组"1+1"校际结对帮扶为契机,探索教育数字化助力教育精准扶贫扶智的路径,进而打造"相互合作、互促成长、低能高效、实现共赢"的新时期精准帮扶发展模式,加强区域合作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化发展.文章从教育数字化的概念着手,分析运用教育数字化助力巴河中心小学扶贫扶智的必要性,探索适合藏区远程教学资源建设的框架体系,旨在为促进教育数字化项目的推广与应用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0.
高校学生精准资助是我国精准扶贫政策在高校领域的有效延伸,它能够提升高校扶贫工作的针对性、目的性和精准化。当前,在“互联网+”背景下,借助大数据技术推进贫困生精准资助工作成为高校学生精准资助的崭新模式。通过对大数据的科学内涵、基本价值、大数据助推高校精准资助工作的必要性以及当前大数据视域下高校学生精准资助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客观准确分析,提出了大数据视域下高校学生精准资助模式建构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1.
品读     
<正>亟须转变教育扶贫思维,以新发展理念引领教育精准扶贫实践;加强顶层设计,构建和完善教育精准扶贫法律制度体系,提升关键环节成效,建构精准化的教育精准扶贫治理机制;发挥政府"元治理"的核心主体作用,构筑多元协同参与的教育精准扶贫格局,从而突破教育精准扶贫中的困境。  相似文献   

12.
广西北部湾海洋文化旅游开发,不仅可以为精准扶贫提供政策与资金帮扶,还可以为贫困人口提供就业岗位,解决精准扶贫过程中的难题。广西北部湾海洋文化旅游开发与精准扶贫有天然的耦合性,但二者的耦合还存在缺乏耦合制度保障、缺乏耦合途径创新、缺乏复合型人才、缺乏大数据平台等困境。因此,需要深化两者的耦合空间,优化耦合途径选择,以此进一步提升精准扶贫与海洋文化旅游开发的整体素质和能力。  相似文献   

13.
职业教育作为扶贫开发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育扶贫的重要内容,也是精准扶贫的重要途径。人力资本理论认为提高贫困人口的知识、技能等要素形成人力资本,以及可行能力理论认为通过教育、职业培训等途径来提升人的可行能力,为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的实施提供重要的理论指导。全面把握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的外延关系,准确理解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的涵义,助推职业教育精准扶贫功能的发挥,在制度安排上以"扶职业教育之贫"来服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部署,在政策实践中"依靠职业教育扶贫"来提升人的可行能力。  相似文献   

14.
与目前主流以数量资料作为主要来源的精准扶贫第三方评估体系不同,根据大数据"第四范式"发现理论,提出了一个全新的基于互联网文本信息挖掘的第三方评估方法,给出了9步骤分析架构:建立基于文本的三级评估指标体系,利用爬虫技术从网上收集有关文本资料,结合分词技术和tf-idf统计方法,通过对评估指标所对应特征词的频度统计分析,得到评价得分,实现对精准扶贫工作评估;再结合社会网络分析原理,利用共现频率权重统计方法和可视化技术,对评估结果进行深入分析。以武汉市为例,实证发现武汉精准扶贫工作,无论是设计方面、实施方面、还是效果方面,都被高度重视,并取得了良好成效。下一步围绕激发贫困人口内生动力、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需要在提升精准扶贫工作质量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15.
高校学生资助是国家扶贫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保证国家教育公平的重要举措。大数据技术为高校学生资助工作提供了新途径,为建立精准学生资助工作机制提供可能。本文从现存学生资助工作机制的问题,大数据在精准学生资助工作机制中建立的价值、内容、问题和策略方面,分析大数据在建立精准学生资助工作机制中的可能性,真正实现教育公平。  相似文献   

16.
在"以人为本"和"精准扶贫"的时代背景下,贫困人口的受益与发展应是旅游扶贫研究的重要落脚点。本文在梳理国内旅游扶贫实践与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实地调查,以扎尕那藏寨贫困人口感知视角展开研究。通过构建评价体系和模糊评价模型分析得出:扎尕那藏寨贫困人口对旅游扶贫绩效感知一般。未来应在宣传营销的基础上,重视参与,加大扶贫力度,提高扶贫精准化程度,注重脱贫与经济、社会、生态发展相协调。  相似文献   

17.
精准扶贫是习近平总书记扶贫思想的核心内容,是贫困治理的重大理论创新。就业帮扶是就业扶贫的重要方面,就业帮扶更要贯彻精准化的理念。本文以精准扶贫思想为核心,利用互联网信息交流技术和大数据平台数据分析的优势,构建高职院校"互联网+就业精准帮扶"体系,实现对不同类型就业困难学生进行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和精准考核。  相似文献   

18.
精准扶贫是相对于粗放式扶贫而言,是"大水漫灌"扶贫方式转向"精准滴管"模式,其核心是"精准"二字。四川藏羌地区由于受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等方面的影响发展不足,精准扶贫工作存在扶贫难度大、短期难见效、资金压力大、扶贫工作排斥等现实困境。最后以茂县为例,提出了掌握大数据精准识别、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实施教育扶贫提升致富本领的扶贫路径。  相似文献   

19.
在互联网技术与教育领域深度融合实现教育传统行业快速发展的社会新形态背景下,利用"互联网+"思维和技术,开展精准扶贫,提升薄弱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成为我国教育均衡发展的新方向和新思路。文章从分析薄弱学校的需求入手,分析"互联网+"的教育功能,厘清"互联网+""教育精准扶贫"与"薄弱学校发展"三者之间的关系,并介绍了典型的"互联网+教育精准扶贫"应用案例,在此基础上探索"互联网+教育精准扶贫"促进薄弱学校发展的路径,为政府制定推动教育精准扶贫中的薄弱学校建设,促进教育公平、优质、均衡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精准扶贫的核心在于扶贫对象和贫困类别认定的精准性,构建以经济帮扶为主要手段,融合诚信教育、心理教育、职业生涯教育和生命教育为一体的长效帮扶机制,实现贫困生认定程序、帮扶理念、返贫预警机制三个优化,建立精准扶贫数据库、提升贫困生内生动力和长期跟踪反馈机制以预防返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