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陆娜 《生活教育》2014,(18):111-112
初中是孩子思想成长的关键时期。他们慢慢进入青春期,会出现叛逆行为,再加上个别社会和家庭因素的影响,许多初中生会有一些问题行为。教师应了解问题行为学生出现问题行为的原因,找到问题行为学生的转化点,并具有对问题行为学生的爱心与责任,放大问题行为学生的优点,对他们进行耐心而又有效的转化和帮助。  相似文献   

2.
学校要积极主动关心的心理问题,培养学生心理健康从而减少学生因心理问题而产生道德问题;对学生心理问题,采取心理辅导方式解决,对学生道德问题,采取心理辅导与德育相结合方式,帮助学生认清行为后果与责任,必要时给予相应惩戒。  相似文献   

3.
那些在学习、思想、行为等方面存在一定偏差的学生,我们称之为"问题学生"。他们往往被忽视、被冷落,殊不知,学生看起来最不值得爱的时候,恰恰是学生最需要爱的时候。班主任应当对他们给予更多的教育引导和关爱,最大限度地理解、宽容、善待"问题学生"。  相似文献   

4.
正小学德育的主渠道是课堂,思想品德课更是主渠道的重点。小学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主要落脚点在于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和道德判断能力,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从而指导学生的行为实践,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指导学生的行为实践(即导行),可以帮助学生用对的观点去认识、分析、辨别、判断事物;可以帮助学生用对的观点去指导本人的行为实践,解决怎样行动的问题,以达成教育的目  相似文献   

5.
陆世华 《甘肃教育》2023,(10):70-73
素质教育理念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旨在通过对学生进行贴近生活和实际的道德与法治教育教学,帮助学生形成一定的道德与法治意识,从而形成自身的生活经验,规范自身的行为。而如何在课堂中提升学生对于道德与法治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并且帮助学生学会运用于实践,是素质教育理念下对相关教师的新要求。文章分析了问题导学模式的研究现状,并形成自己的教学实践路径和方法应用。  相似文献   

6.
那些在学习、思想、行为等方面存在一定偏差的学生,我们称之为“问题学生”.他们往往被忽视、被冷落,殊不知,学生看起来最不值得爱的时候,恰恰是学生最需要爱的时候.班主任应当对他们给予更多的教育引导和关爱,最大限度地理解、宽容、善待“问题学生”.  相似文献   

7.
对学生“行为问题“教育对策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生中的"行为问题"普遍存在,帮助他们积极转化,使他们能够健康成长,能够顺利完成学业,能够充满自信地走向社会,这是一个需要研究和值得高度重视的教育问题。  相似文献   

8.
问题学生作为班级存在的顽疾,他们在学习、心理、行为等方面偏离于班集体中的同龄学生,也是我们作为老师需要解决和帮助的学生。他们的存在不仅影响个人的进步,而且也会影响整个班集体的教学质量与效果。因而,转化问题学生是我们十分需要做的方面,但是这一过程更需要我们初中教师掌握正确方法策略。所以本文从初中的道德与法制教学的角度,对于转化初中的问题学生提出几条可行的方法和策略。  相似文献   

9.
在日常经验化意识的裹挟下,教师面对学生“问题行为”时,往往缺乏理解的视域,无法把握学生行为的意向与意义。教师理解意识的缺失有以下三个方面的表现:一是以事实性代替“心理因”;二是对学生“问题行为”进行类型化评判;三是聚焦于事件或行为本身而不是行为人及其意向性。这导致教师在处理学生“问题行为”时学生立场的缺失,消解了教育的意义。教师应成为理解者,有效地指引学生走出成长的困境。具体来说,在面对学生“问题行为”时,教师应做到以下几点:悬置外在规范,进行非判断性理解;对学生“问题行为”进行“本质直观”剖析,抵达学生行为的意向性;在理解学生成长需要和探索学生行为意义链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内在生命的成长。  相似文献   

10.
教师面对的是学生 ,每时每刻都在为学生的行为作出道德的评价 ,帮助他们发扬优点 ,克服缺点 ,以激励他们的进取心和荣誉感。心理学家研究结果表明 :小学生心灵深处最强烈的需求和成人一样 ,就是渴望得到赏识。因此他们真正不是怕苦 ,也不是怕物质生活条件差 ,而是怕丢面子。而教师怎样才能使自己的评价 ,特别是针对后进生的评价 ,让学生不丢面子 ,心悦诚服呢 ?也许学会赏识 ,才真正掌握了打开学生心扉的金钥匙 ,而要学会赏识评价学生 ,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一、充满爱心 ,沟通情感 ,避免成见。现实生活中 ,情感是维系人与人之间…  相似文献   

11.
“感悟”一词的意思是感受和领悟,感受的是过程,领悟的是结果。“数感”主要不是通过传授而使学生得到培养的,重要的是让学生自己去感知、发现和探索,使他们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更多地接触和经历有关情境和实例,在生活中实践、在实践中感悟、在感悟中培养数感。数感是人对数字与运算的一般理解,这种理解可以帮助人们用灵活的方法做出数学判断和为解决复杂的问题提出有用的策略。  相似文献   

12.
善待学生的错误,就是指教师在日常德育工作中,当学生犯有错误时,既不是体罚或变相体罚,也不是讽刺、挖苦或责骂,而是尊重、理解学生,循循善诱地帮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改正缺点。  相似文献   

13.
事实上,自尊对人而言是极其重要的.若运用正确,表扬作为形成自尊的主要手段,能帮助学生们变得更加成熟,使之能乐观地迎接智力的挑战,理解工作的价值并能正确地对待挫折;表扬能帮助学生们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的天赋.但是如果处理不当,表扬也可能成为一种负面的因素,一种麻醉剂,而不是激发学生进步的因素,使他们变得消极并依赖他人的意见.教师和家长们需要的是一个能使他们明智而出色地运用表扬的机制.  相似文献   

14.
在阅读教学中,阅读卡片的制作可以帮助学生梳理文本思路,回味文本内容,概括文本要点,促进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把握学生阅读理解的程度、视角和问题的难度,引导他们制作阅读卡片,了解他们对文本内容理解的程度,并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以提高他们的语文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5.
长期以来,困扰学校德育工作的问题是什么呢?就是没有解决好学生道德内化问题,导致知行脱节。所谓道德内化是指社会道德规范内化为道德观念,形成道德信念的过程。即沿着理解(掌握道德概念)──认同(产生道德需要)──信奉(形成道德信念)发展的。解决道德内化问题,首先要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道德概念,提高道德认识,并内化为学生的道德观念。由于青少年思维发展不平衡,阅历浅,理论水平不高,正义与非正义、美与丑、善与恶等等,因此,在这一阶段要帮助学生实现三个转变:即将外在的道德规范转化为学生的道德知识;将学生原有的错…  相似文献   

16.
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已经为大家所认识,但在目前的教育实践中,究竟什么才是学生道德发展的关键,则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们认为道德技能是制约学生德性成长的关键因素。一个人的德性不只是表现在他的道德认识上,更要靠行为来体现,而道德教育就是要引导学生提升道德认识,同时又要帮助他们把这些认识体现于道德实践,即道德践履。学生在  相似文献   

17.
中学生行为问题成因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初中生正处于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的独立意识、自我意识的增强和生理的日趋成熟与他们的能力、社会经验相对不足之间的矛盾使中学生容易出现行为问题。通过对学生中相对来说更容易产生,对学生影响较大的行为问题的成因及对策研究,希望能够帮助教育者(教师、家长)正确恰当地处理学生的行为问题,防止行为问题的恶性发展,同时,帮助学生预防行为问题的发生,正确认识、处理已发生的行为问题,从而使学生健康全面地成长。  相似文献   

18.
世界著名心理学家罗杰斯说:“心理教育的意义就在于给对方提供一个安全的环境,使他可以从容地开放自己,正视自己过去曾否定过的经验,然后把那些经验融合于已经转换了的自己当中,并作出整合。”事实正是如此,在德育工作中,教师切记绝不应把学生看作单纯的受教育者,应在学生的成长过程和生活环境中去理解其特点、行为和动机,而不是用简单的是非曲直进行道德指教。应该用对“凡人”的眼光看待学生的行为表现,用多种方法和形式去帮助学生积极适应环境变化,克服成长过程中的种种障碍。用激励、民主、互助、尊重、理解和自我实现等心理…  相似文献   

19.
网络能给高职学生提供丰富的知识和获取大量有用信息,面对高速发展的互联网技术,为他们提供一个自由平等的交流平台,让他们接触网络、利用网络,应该是一件好事。但是,高职校学生的网络行为能否得到合理、科学的引导,直接影响他们成长,也关系到班级管理。因此,充分认识学生的网络行为特征,应用恰当的办法,帮助学生理性地认识和利用网络,对于构建网络文明道德,树立科学、文明的上网风气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范蔚清 《广西教育》2007,(5B):36-36
优化课堂提问,即设计的问题富有情趣、意味和吸引力,并且能启发学生思维,促使他们积极参与学习,帮助他们理解和应用知识,使学生在愉快中接受教学。设计的问题难易适度,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学生通过努力都能解答;能充分发挥和调动学生内部动机.引导学生去探索真理。此外,优化课堂提问还必须让学生参与课堂问题设计,鼓励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缺点和问题提出质疑,发表各自的见解,使学生发现新的天地、创造新的情景。真正做到“带着学生走向教材”,而不是“带着教材走向学生”。这不仅是教学方式的转变,而且也是教师教学理念的转变,更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达到激发学生学习英语兴趣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