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关心学校、本地区和国内外大事,就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搜集资料,调查访问,相互讨论,能用文字、图表、图画、照片等展示学习成果。”中考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关注国内外大事,符合时代的发展,体现命题者敏锐的眼光和创新意识。面对今年评选的2005年度“感动中国”人物,再一次进入中考视域,同一个热点新闻,各地中考考查题型却迥然不同。  相似文献   

2.
2005年中考语文试题的一个鲜明特色,就是引导学生关注国内外大事。这既符合“新课标”的要求,又体现了命题者敏锐的眼光和创新意识。中考试题涉及到的国内外事件有“: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评选活动;日本新历史教科书编委会改写教科书,严重歪曲历史;5月份台湾亲民党主席宋楚瑜率团访问大陆等。下面就“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评选方面的试题作一些解析。  相似文献   

3.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关心学校、本地区和国内外大事,就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搜集资料,调查访问,相互讨论,能用文字、图表、图画、照片等展示学习成果。”中考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关注国内外大事,符合时代的发展,体现命题者敏锐的眼光和创新意识。面对今年评选的2005年度“感动中国”人物,再一次进入中考视域,同一个热点新闻,各地中考考查题型却迥然不同。一.修改句子例1下面语段中画线的句子有三处表达错误,请把它们找出来,并加以改正。2006年5月28日,2005“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带妹求学12年的大学生洪战辉来到南京,①参加新书《当苦…  相似文献   

4.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电视、广播、网络……国内外和地方的重要事件,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也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中央电视台2004年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于2005年2月17日揭晓,"2004感动中国年度人物"立刻成为重要的语文学习资源,中考命题人员敏锐地捕捉到这一资源并将之引入到2005年中考试卷中,关注"感动中国"年度人物成为2005年中考的又一亮点。一、回顾2005[例1](2005年宿迁市)"□□□□□□,□□□□  相似文献   

5.
每年的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是我国人民精神生活中的大事,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以人物事迹典型、教育意义明显、辐射效应面广成为历年中考思想品德学科考查重点。本文作为我刊特别策划“2014年中考思想品德热点专题”的重要组成部分,正是以感动中国2013年度人物评选为话题展开,既与以往专题一脉相承而又特色突出,核心事件背后分类解读人物事件的社会意义和教育价值,直击考点,习题经典,层次清晰。感动中国人物,立天地之间,浩然正气长存;年度人物事迹,存你我之心,真情感动常在;事迹书写奖词,树心中丰碑,传递中国力量。  相似文献   

6.
时事人题,这已是一条规律。这些时代大事,必然会反映到中考当中。现就2005年中考语文中有关“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试题作一简析,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感动中国2005年度人物的评选,在全国产生了强烈的反响。邰丽华、洪战辉、杨业功……一个个鲜活的形象至今还留在我们的脑海中,让我们的心始终被一种高尚、崇高、坚毅感动着。这极有可能引起各地中考命题人的高度关注,成为2006年中考命题的材料。那么“感动中国”将怎样“感动”  相似文献   

8.
每年的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是我国人民精神生活中的大事,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以人物事迹典型、教育意义明显、辐射效应面广成为历年中考思想品德学科考查重点。本文作为我刊特别策划"2014年中考思想品德热点专题"的重要组成部分,正是以感动中国2013年度人物评选为话题展开,既与以往专题一脉相承而又特色突出,核心事件背后分类解读人物事件的社会意义和教育价值,直击考点,习题经典,层次清晰。感动中国人物,立天地之间,浩然正气长存;年度人物事迹,存你我之心,真情感动常在;事迹书写奖词,树心中丰碑,传递中国力量。  相似文献   

9.
《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关心学校、本地区和国内外大事”,2005年各地中考部不同程度地将时事材料引入了考题,且考查形式灵活多变。2006年时事热点仍然是中考关注的对象,我们千万不可掉以轻心。本文就“‘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船”这一热点时事有可能出现的题型作些预测。  相似文献   

10.
2005年中考语文命题特点主要表现在:首先,突出人文性和教育性。如广东课改区中考试卷富有创意的考题:从读过的文学名著中推荐一位令自己感动的英雄人物,并模仿“感动中国2004年”颁奖词的形式,向同学们介绍这位令你感动的英雄人物。这一命题把现实社会和虚拟世界中的英雄完美地组合在一起,潜移默化地对考生进行了一次人生观、世界观的熏陶和教育。其次,注重语文学习与生活的联系,突出语文学科的实践性。如山东青岛市中考试卷有一道运用题:2008年奥运会的帆船比赛将在青岛举行。为展示青岛的美好形象,请你就市民素质、文化建设、环境保护等方…  相似文献   

11.
2005年广东省中考语文试题基础知识第四题——“话说英雄”,出得十分新颖巧妙,富有创意,是今年语文中考试题中的一大亮点,值得语文教师认真思考。原题如下:班上准备开展题为“话说英雄”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阅读参考资料《感动中国2004年颁奖词(节选)》,按后面要求做好准备。(6分)感动中国2004年颁奖词(节选)任长霞——她是中原大地上的又一个女英雄。扫恶打黑,除暴安良,她铁面无私;嘘寒问暖,扶危济困,她柔肠百转。十里长街,白花胜雪,挽幛如云,那是流动在百姓心中的丰碑!一个弱女子能赢得百姓的爱戴,是因为,在她的心里有对百姓最虔诚的尊…  相似文献   

12.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电视、广播、网络……国内外和地方的重要事件,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也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近年来,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活动成为重要的语文学习资源,成为中考的又一热点。一、回顾2005[例1](2005年宿迁市)“□□□□□,□□□□□?”  相似文献   

13.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的重要事件,学生的家庭生活,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也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关心学校、本地区和国内外大事,就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搜集资料,调查访问,相互讨论,能用文字、图表、图画、照片等展示学习成果。”2005年中考试题很好地体现了上述精神,命题者迅速捕捉国内外大事,不约而同地把焦点聚在“连战、宋楚瑜访问大陆”这一重大事件上。新闻链接:1.应中共中央和胡锦涛总书记的邀请,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率国民党大陆访问团,于2005年4月26日至5月3日访问了南京、北京、西安、…  相似文献   

14.
蒲碧秀 《现代语文》2006,(6):126-126
课标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指出:“语文课程应根植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又在7-9年级阶段目标的“综合性学习”中指出:要“关心学校、本地区和国内外大事。”这就决定了语文关注生活、关注时事的特点。2005年,全国各地中考语文试题中,时事新闻题目的覆盖面很大,2006年还有加大这类试题的趋势,因此,语文教学和语文学习都必须加强新闻题目的训练。关于新闻的知识很多,笔者在本文中主要是举例介绍中考试题中拟写标题、补写导语、提取信息的几种方法。  相似文献   

15.
2008年是中国历史上不平凡的一年,灾难与盛会相继,悲伤与希望同在,正因为如此,才牵动着我们的心,才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同样也成为了08年中考的热点。“历史不能忘记”,相信2009年的中考也将会对汶川大地震、北京奥运会、神七升空、全球经济危机等热点问题有所涉及。在评选出的“2008年感动中国人物”中,与地震有关的占四个,与“奥运”有关的占三个,与“神七”有关的占一个,接下来我们就选取其中两个例子,预测一下2009年中考的作支趋势。  相似文献   

16.
综合性学习是近年来语文中考的一个热点,也是一大亮点。《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关心学校、本地区和国内外大事,就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搜集资料,调查访问,相  相似文献   

17.
作文题下面是2003年河北省中考作文题:在生活中,有许多的人和事物使我们感动。同时,我们的一些行为也可能感动别人。请以“感动”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相似文献   

18.
体味感动     
转眼间,2006年已经过去四分之三了。在感叹时光飞逝的同时,菲菲也对生命和生命的价值进行了思考。回想发生过的大事小事,给菲菲启发最大的,莫过于“感动中国·2005年度人物评选”活动。“感动你我,感动中国,这世界有爱才转动;感动你我,感动中国,这世界有爱才永恒。祝福这蓝色的星球,永远有绿色的和平;祝福这斑斓的世界,拥有最美的和声,这世界有爱才永恒……”在韩红《感动》的歌声里,让我们一起感受平凡人的心跳,细细品味普通人的动人故事吧!毛盈盈:最让我感动的是中国的两位“太空使者”,他们凭借自身超人的勇气,成为浩瀚太空中的第二批中…  相似文献   

19.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根植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又在7-9年级的阶段目标中指出要“关心学校、本地区和同内外大事”。这就决定了同学们在学习语文时要注意关注生活、关注时事。2011年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在北京召开,这是我国今年的一件大事,很可能会受到中考命题者的青睐。  相似文献   

20.
黄怡 《中文自修》2005,(4):17-20
当2004年中考尘埃落定之后.人们收集起五湖四海的作文命题.关注着东西南北中的中考作文命题走向。在近60个省市级的中考作文题中,多的是“以读引写”的材料型命题作文;多的是“话题作文”;多的是“二进一”的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