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暗物质与暗能量的出现,又为浩瀚又美丽的的宇宙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当科学家观测星系团中星系的运动的时候发现星系运动的速度要比预测的快得多。兹维在观测后发座星系团中星系运行的速度每小时超过了320万公里,这意味着这个星系团的质量要比我们预计的质量总和要高出的50之多,这真是个不可思议的现象,后来对上百个星系团进行观测也发现类似的结果,于是兹维在文章中明确地提出了暗物质存在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
星暴过程     
刘松林 《知识窗》2005,(5):53-55
旋涡星系(C153)正在被撕裂,由此拖出了一条长达20万光年的高温气体尾巴,此时这个旋涡星系正以每小时720万千米的速度穿过一个星系团的核心.在这场与星系团中气体的猛烈碰撞中,为了给新诞生的恒星提供氢,旋涡星系的旋臂被剥离了.  相似文献   

3.
太阳系物质分布情况,使得牛顿的万有引力公式在计算几大行星所受太阳的万有引力和绕太阳公转的运行轨道几近完美。但大的星系和星系团,它们的物质结构和分布情况与太阳系千差万别,把大星系和星系团所有的物质集中到中心范围,用万有引力公式来计算对其中的恒星和星系所受的万有引力当然相差甚远。比如,银河系  相似文献   

4.
美国天学家们在测量天空中最亮的类星体3C 273星系的光谱时,发现这个遥远的星系中间有一团奇怪的致密气体云。在随后的测量中,再次发现了这团气体云中有些化学元素,竟然是超新星爆炸时才能产生的重元素。可匪夷所思的是那附近根本没有能提供这些气体与重元素的其它天体。  相似文献   

5.
资讯     
<正>"贪吃"星系"弱肉强食"不只发生在生物界,宇宙星系也同样如此。一项研究发现,有的星系本已十分巨大,但仍在吞噬其他星系,让自己"越吃越胖"。天文学家利用欧洲南方天文台的甚大望远镜观测了位于室女座星系团中心代号为M87的星系,它距离地球大约5000万光年,  相似文献   

6.
《今日科苑》2014,(3):27
<正>2月7日,由西班牙加纳利天文研究所(IAC)和拉古纳大学(ULL)领导的国际天文学团队刚刚报道了他们在(科学)前沿场项目中,对Abell 2744星系团观测数据的首个分析结果:他们发现了一个迄今最遥远的星系,此发现清晰展示了将持续多年的前沿场项目的前景。该项目借助宇宙中天然的放大镜——前景星系团的引力透镜效应,大大增强极遥远背景星系的光度。通  相似文献   

7.
欧洲南方天文台智利观测分站的科学家们,成功利用腊希拉天文望远镜拍摄下外观像银河系的”千红宝石星系”动态图像。该星系自身犹如镶嵌着美丽红宝石,此外又由于外观极像~部风车.又被科学家们昵称为“南部风车”。该星系由数十亿颗恒星构成,不断进发出明亮的光线,由巨大发光赤红的氢气体云团构成。在该星系的中央位置,由氢气构成的红色炽热发光云团就如同许多红宝石一般,镶嵌在星系恒星群周围。  相似文献   

8.
在以往的大多数分类中星系团的红移Z≤0.3。利用斯隆数字巡天第六次发布的数据(SloanDigital Sky Survey Data Release 6,SDSSDR6)中的红移图像.我们在红移005〈z〈0.6范围内辨认了39,716个含有8个以上超亮区域成员星系(M-r≤-21)星系团。星系团红移以测不准小于0.022的精确度估算。  相似文献   

9.
人们早就知道,天空中那点点繁星实际上是大大小小如太阳那样的发光天体。后来人们又发现,这众多的恒星并非均匀地散布在宇宙空间中。它们构成了各式各样由大量恒星形成的一个个星系。我们所在的太阳系就处在一个大约包含有1000亿颗恒星所组成的银河系内。宇宙中还存在相当数量的由几百个到上千个星系形成的星系团。星系和星系团中除恒星外还有各种状态下的气体物质存在。这类气体也会发射出各种不同波长的电磁波。天文学家通过对这  相似文献   

10.
从地面向上看,天空中布满了星星。稍有天文常识的人都知道、实际上这些恒星并非遍布整个宇宙,而是都集中在星系中。星系可以说是我们可以看到的最大天体了,而宇宙中类似银河系的星系不计其数,这些星系仿佛黑暗的宇宙大海中的岛屿。我们的银河系体型在星系中只算普通,直径也有几万光年。虽然宇宙中还有更大的结构,例如星系团等,但这些也不过是星系们通过引力相互凑在一起罢了。  相似文献   

11.
科学家用腊希拉天文望远镜拍摄下"千红宝石星系"图像欧洲南方天文台智利观测分站的科学家们,成功利用腊希拉天文望远镜拍摄下外观像银河系的"千红宝石星系"动态图像。该星系自身犹如镶嵌着美丽红宝石,此外又由于外观极像一部风车,又被科学家们昵称为"南部风车"。该星系由数十亿颗恒星构成,不断迸发出明亮的光线,由巨大发光赤红的氢气体云团构成。  相似文献   

12.
据报道,美国宇航局戈达德空间飞行中心科学家通过对大量观测数据的分析和研究近日正式得出结论,大约有1400多个星系正在以极高的速度向宇宙的边缘流动。这种由众多星系所组成的庞大星系团就是所谓的“暗流”。科学家们宣称,暗流的奇特运动表明另一个宇宙的存在。  相似文献   

13.
《科学中国人》2009,(5):112-112
人们乐于接受的星系形成模型是认为宇宙由冷暗物质所支配的模型,在该模型中,所有星系都在宇宙时间尺度上通过分层合并来生长。现在,对宇宙中一些最大星系中的恒星物质所作的一项研究表明,90亿年前,大星团中心的最亮星系几乎跟它们今天的同类一样大。这意味着,这些“最亮星系团”在“大爆炸”之后约50亿年时间已经生长到超过其最终恒星质量的90%,这与流行的星系分层合并形成模型是矛盾的。  相似文献   

14.
地球绕着太阳转,太阳绕着银河系中心转,这是我们早就知道的常识。那么更大的尺度上,宇宙是什么样的结构呢? 研究宇宙大尺度结构的科学家发现,银河系属于本星系群,本星系群绕着室女座星系团的中心转动,而室女座星系刚则包含了1000多个星系。不过,宇宙的星系并不是均匀分布的,它们往往会聚集在一处,分布成条带状或片状,在这些“集团”之间,则是巨大的、星系稀少的宇宙空间。  相似文献   

15.
关于宇宙加速膨胀和星系自转曲线异常问题,相应领域每年都有大量论文发表。然而,或许只有学习AlphaGo的"思维方式",像AlphaGo那样思考,我们才能找到问题的答案。重新研究了束缚态和非束缚态,以及超星系团因光辐射而产生的质量损失与空间膨胀的关系。我们推测:光子和任何物体之间的引力势能为零;光子和任何粒子之间的引力势能为零;因光辐射不断产生质量损失的两个相邻的互为非束缚态的天体系统,它们之间的引力势能并不会因为光辐射损失质量而减小,也就是说,它们之间的引力势能是守恒的。循着这一思路,得到了两个相邻的(互为非束缚态的)超星系团之间的空间膨胀速度和空间膨胀加速度的方程。对于星系自转曲线异常,我们推测:在旋涡星系中,存在空间膨胀;旋涡星系中的空间膨胀沿着始自于星系中心的螺旋方向;相对于同一观察者,上述螺旋方向与旋涡星系自转方向同为顺时针方向,或同为逆时针方向;旋涡星系中的一个天体所在区域的空间膨胀速度与这个天体到旋涡星系中心的距离(中心距)成正比。目前测得的旋涡星系自转速度,应该是旋涡星系的本动自转速度与旋涡星系内的空间膨胀速度的叠加。两个速度叠加后,就会出现我们现在看到的星系自转曲线呈平坦状的结果。从旋涡星系自转速度中剔除旋涡星系沿螺旋方向的空间膨胀速度,我们得到旋涡星系的本动自转速度-这一运动速度仍然符合牛顿经典理论。因此,旋涡星系中的恒星不会从旋涡星系中逃逸。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由于旋涡星系旋臂的指向一般和星系旋转的方向相反,因此旋涡星系中的空间膨胀沿着的螺旋方向与旋涡星系旋臂的螺旋方向一般是不同的(目前仅发现NGC 4622的旋臂指向就是自己旋转的方向)。  相似文献   

16.
欧文 《科技新时代》2009,(11):76-77
就像觉得宇宙还不够神秘一样,科学家最近又发现,所有的星系团——宇宙中已知最大的结构,由成千上万的星系组成——都在向同一个区域移动。科学家对于是什么神秘力量造成了这种现象一无所知,但无论是什么,它都是异常巨大的。  相似文献   

17.
幽灵般的粒子  宇宙中的发光星体不计其数。太阳是一个巨大的发光体,但它也仅仅是我们所在的星系——银河系中一个极其普通的成员,在银河系里,像太阳这样的恒星大约有一千亿个。和恒星一样,多数星系也不是孤立存在的。数十至数百、有时甚至是成千个银河系组成了一个个庞大的星系团、还有超星系团……但是,所有这些发光物质只占宇宙总质量的10%以下,其它都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暗物质。 中微子就是最重要的暗物质。根据现代科学的认识,我们生活在其中的这一个宇宙是在大约150亿年前的一次宇宙大爆炸中诞生的,大爆炸瞬间以后,出…  相似文献   

18.
因为距离我们最近的星系团的中心就在室女座中,所以这个星座中的星系是最多的,其中有16个用肉眼观察就可以看到。黄道12星座中的室女座幅员辽阔,是天空中面积第二大的星座。在北半球,每年5月下旬的晚上9点左右,室女座升上中天。  相似文献   

19.
宇宙均匀吗     
<正>天文学家原本以为,宇宙从大尺度上看是均匀的。但是随着巨大空洞和邪恶轴心的发现,他们开始怀疑,宇宙也许并不均匀,而暗能量也许并不存在。宇宙中物质的分布是否是均匀的?乍一听这个问题,你肯定会说"当然不均匀"!恒星和气体都聚集在一个一个星系中,而且在更大的尺度上,也存在着聚集了众多星系的星系团和几乎空无一物的宇宙空洞。  相似文献   

20.
自20世纪30年代起.科学家们就发现了这样一个问题:能够观察到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根本不足以产生足够的引力把恒星束缚在星系内部.也无法将星系束缚在星系团中。因此,70多年以来,天文学家、宇宙学家和物理学家一直确信普通物质被大量的不可见物质所包围.这种不可见物质被称为暗物质(darkmatter)。据估计,暗物质占据了整个宇宙物质含量的90%,总质量是普通物质的6倍,在宇宙能量密度中占1/4.而更重要的是,暗物质主导了宇宙结构的形成。暗物质刚被提出来时仅仅是理论的产物,但是,前不久通过观察两个星系团的碰撞,美国科学家首先发现了暗物质存在的证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