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从卓越的个性政治远见、在朝野中的重大政治影响力、敏锐的政治洞察力三方面论述了中国古代最早的一位爱国女诗人--许穆夫人的爱国情怀与卓越的政治意念,集中表现了在春秋战国时期作为一名贵族女子的许穆夫人突破重重阻隔,力争卫国的坚定胆识.并展现了许穆夫人独特的政治个性,进而呈现出她识大体、不拘小节、忧国忧民的伟大人格魅力.从而将以许穆夫人为代表的中国古代贵族女子的政治社会作用力发挥得淋漓尽致,为中国古代文学史添上了浓重的一笔.  相似文献   

2.
许穆夫人是有史以来最早而杰出的爱国女诗人。她在婚姻问题上 ,即表现出维护国家利益的远见卓识。《诗经》辑录她的三首诗篇 ,是作者在不幸言中的国难发生之后抒发的忧国之情 ,既有豪健的巾帼之气 ,又有哀婉动人的眷恋之情 ,诗歌的思想性和艺术性达到了较完美的统一。从其所处时代看 ,许穆夫人较之古希腊女诗人萨福还早 80来年  相似文献   

3.
许穆夫人是史料记载的我国第一位爱国女诗人,现在我们能读到的诗歌是《竹竿》、《泉水》、《载驰》等三篇十二章,被收集在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在这些诗的字里行间,充满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相似文献   

4.
《鄘风.载驰》是中国最早的爱国诗作之一,也是最早的女性文学作品。但几千年来对其内容及结构的评价,有许多争议的地方,影响了对此诗主旨及价值的认识。所以本文试图从梳理诗中歧义入手,理清诗人的情感脉络及爱国思想特质,展示此诗独特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许穆夫人是有史以来最早而杰出的爱国女诗人。她在婚姻问题上,即表现出国家利益的远见卓识。《诗经》辑录她的在首诗篇,是作者在不幸言中的国难发生之后抒发的忧国之情,既有豪健的巾帼之气,又有哀婉动人的眷恋之情,诗歌的思想性和艺术性达到了较完美的统一。从其所处时代看,许穆夫人较之古希腊女诗人萨福还早80来年。  相似文献   

6.
许穆夫人的奔赴前线的愿望和言行,昭然显露其勇敢的沙场英雄情结和自专意识,展示出女性刚勇的一面,客观上体现女性对自主权利的追求和社会价值的呼唤。用今天的眼光看,是一场不朽的女性解放斗争。本文试图从女性思想的视角对许穆夫人的英雄情结做一些探索,彰显阴柔女性的刚勇气质,为描绘中国古代女性的完整人格提供一个有力的证据。  相似文献   

7.
盖斯凯尔夫人是英国维多利亚时期一位十分著名的女性作家,她的作品深刻地揭露了英国工业社会所存在的尖锐矛盾,表现了这一时期的女性寻求独立,但是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限制,而始终处于一种介于女性主义与男性主义之间矛盾状态。  相似文献   

8.
结合盖斯凯尔夫人的生活经历和当时的社会环境对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包括独身女性形象、劳动女性形象和堕落女性形象进行了分析,告诉人们女性也有能力去服务社会,创造属于自己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包法利夫人》中的爱玛·包法利、夏尔之母和艾洛伊丝三位女性的爱情悲剧、事业悲剧和人生悲剧预示着一个时代的悲剧。这种悲剧不是特例,而具有普遍意义,在中外诸多优秀作品中,都有这三位女性代表的三种典型化悲剧女性形象。除了被压抑的欲望、身体商品化和生与死的选择等悲剧色彩,也存在着女性解放、渴望自由的的呼喊。  相似文献   

10.
宗国倾覆,女子思归,《载驰》一诗的解说历来众说纷纭。《毛序》认为:夫人并未归卫,诗为设想之辞。然从东汉经学家服虔开始,诗坛有了别样的声音,他认为夫人"竟往卫也"。此后,朱熹、王先谦等学者都遵循服说而驳斥《毛序》。我们通过对字词新解——奠定感情基调;史料分析——驳"我所之";社会背景——礼制与情感的冲突这三个方面的分析,重申《毛序》说法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1.
冼夫人作为俚人首领,接受汉族先进的政治文化和进步的国家观念,在政治实践中积极推行郡县制,严格遵守和大力推进封建法制,主动参与岭南外部的国家事务,极力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在岭南政治文明进程中,冼夫人做出了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12.
《红楼梦》中贾母、王夫人、邢夫人、王熙凤等,大致可以归入"女性统治者"一类。她们享有一些特权,可作为女性,她们又是封建男权制度的受害者,失去了女性的价值、经验和意识,同时又对下层女性转嫁自己所受的压迫,造成更多的人生悲剧。  相似文献   

13.
对穆旦1975-1976年的诗歌创作进行了回顾,考察了其诗歌主题在自我意识,社会批判,生存疑问等方面的新探索,着重揭示了诗人对动乱岁月里个人悲剧与国家命运的理性思考,从中可以看出诗人一贯的现代主义创作特色。即:关爱国家民族命运,注重理性超越,勇于借鉴西方现代艺术三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4.
中国妇女解放运动的先驱,女革命家、女诗人秋瑾英勇就义已近百年。在如此漫长的时间里,秋瑾始终为人们所怀念、学习、研究。有关秋瑾的研究会、研究丛书、纪念诗文、史籍传记、年表资料等,蔚为壮观,从而为我们全面了解深入研究秋瑾的革命生涯、伟大的人品、爱国主义情感以及出众的才华,提供了有力的见证。今日探析秋瑾热的深层原因,在于传统文化对秋瑾思想、行径的认同、时代的需要及主流意识形态和社会舆论的影响等因素。  相似文献   

15.
徐志摩诗文中出现了许多"飞"的意象。这一意象折射出徐氏追求浪漫灵动的个性、气质。从徐志摩的创造表现与个性气质,以及文化心理关系的角度来进行剖析,方可探讨徐志摩诗文中不断出现的"飞"意象的创作奥秘。  相似文献   

16.
徐国原是商代的一个小诸侯国,西周中期才渐渐强大,在洪泽湖边上建立了大徐城,到徐偃王时开始称王,曾联合淮夷三十六国反周。春秋中期,公元前512元被吴国所灭。灭国后,徐国后裔打着“徐偃王”的旗号,流亡到浙江各地,在台州黄岩建立了“徐偃王”城,把中原文化输入浙东南沿海。  相似文献   

17.
许雪萍是当下广西诗坛实力派青年女诗人。作为很有个性的"草木诗人",对大自然的诗意捕捉——在大自然的诗意抒情中,建构诗人的生命意识、追寻和探索生命的价值、探寻生命的家园,这是许雪萍诗歌的主要内容特点。  相似文献   

18.
论穆旦诗歌中的宗教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穆旦诗歌中的宗教意识,应该放在20世纪40年代中国的本土语境中来看待,它是一个中国诗人在战争带来的残酷生存困境中生成的反应。来自《圣经》和T·S·艾略特等西方现代诗人的影响,对这种反应的具体样式的形成,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但穆旦诗歌中的宗教意识也不能与西方的基督教精神直接等同起来看待,更不是一种内在的生存信仰。  相似文献   

19.
穆旦20世纪40年代诗歌中“上帝”字眼以及“神”、“主”等类上帝字眼的大量频繁出现,构成诗歌文本的特色,使他的诗歌文本呈现出浓郁的基督教色彩。本文以“上帝”这一意象入手,通过对他诗歌中上帝内涵的深入分析,探讨他将上帝意象引进诗歌文本的原因,进而诠释上帝意象在穆旦诗歌中的特殊意义。  相似文献   

20.
徐志摩笔下的英国形象只有康桥,康桥是他永远的精神依恋之乡。诗人不仅给我们展现了康桥美丽的自然风光,而且给我们描绘了一副各色英国名人的图画。本文从形象学的角度人手分析徐志摩笔下的异国形象,试图达到一种文化对他者文化的整体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