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传统的性别观念对性别角色的定义以生理差异为基础,认为典型化的性别角色更加适合个体的发展和心理健康。男性化与女性化位于性别角色的两端,男性特质和女性特质是对立的。性别角色双性的提出,改变了人们对性别角色的定义和认识。近年来对于男女性别角色双性化的研究表明,双性化的个体在心理发展,社会适应方面更具优势。性别角色双性化这个主题值得更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2.
王鹏鹏  冷泽兵 《文教资料》2011,(31):164-166
在儿童性别角色社会化的问题上,双性化人格理论可以更好地迎合时代的需要,它具有自身的优越性.不同于现在出现的中性化人格。儿童性别角色形成与发展可以分为不同的阶段,教育者可以结合儿童性别角色发展所处阶段对儿童进行双性化人格的教育,在实施双性化教育的同时,要警惕由此而造成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3.
浅谈儿童性别角色双性化教育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通过对性别角色双性化的分析,阐述了性别角色双性化的优势和培养儿童性别角色双性化的必要性,分析现实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影响儿童性别角色形成的因素并提出改变传统性别角色观,对儿童进行双性化教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双性化人格已被证实是一种客观存在的最佳性别角色模式.幼儿双性化教育应尊重幼儿的生理性别特征,遵循其心理发展的规律.同时,幼儿教师应该具有双性化的人格特征和教育期望,教育部门和幼儿园也要重视双性化教材的编写和幼儿游戏活动的开展.另外,它也需要社会和家庭的重视和配合.  相似文献   

5.
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和教育改革进程不断深化的时代背景之下,幼儿双性化教育已经逐渐成为当前学前教育的主要趋势,并且在幼儿的身心发展、性别角色定位教育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对此,相关教育工作者及家长要以双性化教育理念为基础,承担幼儿性别角色教育的主要责任,以便引导幼儿的健康成长。基于此,本文以双性化教育的概述为主要出发点,分析农村幼儿性别角色双性化教育现状,并着重探讨双性化视角的幼儿性别角色教育的方法策略。  相似文献   

6.
在当前我们对儿童的性别角色教育中,常常出现性别角色概念过度延伸的状况,即性别刻板化。但是,研究表明,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都不会从性别刻板化中获益。有鉴于此,我们提出了双性化人格教育,并建议从家庭、学校等方面来促使儿童形成双性化的人格。  相似文献   

7.
双性化是一种全新的性别角色模式,它具备男性与女性的长处和优点,能更好地调节个体,更好地适应环境,是未来性别角色教育的必然趋势。初中阶段是身体和心理急速发展的时期,也是性别角色决策的关键期。本文随机抽样四川省两所初中学校,调查初中生性别角色现状及其特点,并提出在双性化人格视角下初中生性别角色教育的对策,以期促进初中生人格的完善。  相似文献   

8.
论儿童性别角色教育中的双性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前我们对儿童的性别角色教育中,常常出现性别角色概念过度延伸的状况,即性别刻板化。但是,研究表明,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都不会从性别刻板化中获益,有鉴于此,我们提出了双性化人格教育,并建议从家庭、学校等方面来促使儿童形成双性化的人格。  相似文献   

9.
性别角色是后天形成的社会性别,不仅影响到个体的成长,也关系到民族人格特征和素质的发展。近十年来我国青少年性别角色发生了严重偏移,与性别一致的传统类型男性化和女性化大量减少,而男性正性特质和女性正性特质都弱的未分化类型则急剧增加。男性正性特质和女性正性特质都高的双性化是我国性别角色的理想类型,男性化特质则在双性化特质中起主导作用。在针对偏移现状及原因分析基础上,提出了针对性的引领对策:(1)在性别角色的认识和宣传上需大力纠偏;(2)大力进行未分化的预防教育和干预教育;(3)全面开展理想化类别的双性化特质塑造教育;(4)加强体育活动,增强男性特质。  相似文献   

10.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开始发生了一些变化,所需要的人才更多的融合了男性与女性原来所专属的优秀性别角色特征。双性化人格作为一种理想的性别角色模式,它的提出正是顺应了这一趋势。在对双性化人格的概念和性别角色理论阐释的基础上,主要从家庭方面提出对儿童双性化人格的培养建议。  相似文献   

11.
女大学生性别角色双性化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本 研 究 旨 在 了 解 我 国 女 大 学 生 双 性 化 人 格 比 例 数 、生 源 差 异 及 有 关 影 响因 素 , 采 用 改 进 的 贝 姆 性 别 角 色 量 表( B S R I) 以 及 自 编 的 影 响 因 素 问 卷( A A I) 对 大连 6 所 大 学 1 1 4 1 例 女 大 学 生 进 行 了 问 卷 调 查 及 分 析 研 究 。 结 果 显 示 : 目 前 我 国女 大 学 生 双 性 化 人 格 约 占 1 4 % , 不 同 地 区 的 生 源 性 别 角 色 类 型 差 异 较 大 ; 双 性 化人格 的 形 成 受 多 方 面 因 素 影 响 , 其 中 母 亲 及 其 民 主 化 的 教 育 方 式 , 教 师 的 鼓 励 ,同 伴 、集 体 的 交 往 等 社 会 因 素 起 主 要 作 用  相似文献   

12.
大量的研究证明双性化是最有利于心理适应的性别角色类型,而我国传统的"男外女内"的性别角色意识严重影响双性化性别角色的形成。双性化性别角色教育,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观念教育,是一种有关性别角色价值观的教育。隐性教育作用的无意识性、隐蔽性,教育影响的间接性、教育方式的内隐性、教育范围和内容上的广泛性等特点以及高校性别教育现状等决定了隐性教育在高校双性化性别角色教育过程中的重要地位,教育者在教育实践中可以通过学校环境建设、教师示范作用、学生活动参与及教材建设等四个维度发挥隐性教育的功能。  相似文献   

13.
性别角色类型研究经历了男性化--女性化模式,双性化模式两种范式.研究认为双性化性别角色类型者具有最理想的人格特征和最好的心理健康水平,在此研究基础上提出了对儿童青少年进行性别角色双性化教育是理想的性别角色教育.  相似文献   

14.
性别角色类型研究及其对性别角色教育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性别角色类型研究经历了男性化——女性化模式,双性化模式两种范式。研究认为双性化性别角色类型者具有最理想的人格特征和最好的心理健康水平,在此研究基础上提出了对儿童青少年进行性别角色双性化教育是理想的性别角色教育。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思明区中学生性别角色类型分布情况。方法:采用性别角色量表对思明区1191名中学生开展了问卷调查。结果:思明区中学生性别角色分布以双性化、未分化为主,双性化成为性别角色发展的主流倾向;性别角色发展出现特殊期,双性化或早在中学阶段出现。初二、高二因为特殊的过渡转折期而为青少年的性别角色化带了更多的机遇和挑战,思明区中学生性别角色发展不再受限性别,女生在未分化上表现出不利一面。  相似文献   

16.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双性化教育已经成为一种性别角色教育的新趋势。儿童时期是进行双性化人格培养的关键时期,教师的双性化人格特质对儿童性别角色的认同具有最直接的影响。本研究采用贝姆(Bem)的性别角色量表对小学教师的人格特质进行调查研究,研究发现:在小学教师中具有双性化人格的人数较多,男教师中具有男性化人格和女性化人格所占比例差异较小,女教师中具有女性化人格特质的人数明显多于男性化人格的人数,23-30岁之间具有双性化人格特质的教师人数最多。  相似文献   

17.
性别角色冲突是指个体社会化的性别角色行为模式对自己或其他人产生消极影响的心理状况,性别角色冲突会对男性青少年压力的感知、负面情绪的积累和危险行为的选择甚至心理发展水平与功能产生明显的消极影响,家庭教养环境和同辈群体环境是影响男性青少年性别角色冲突形成的重要因素。未来须编制适合我国文化背景的研究工具,考察中介变量、调节变量的影响,引入纵向研究,探讨性别角色冲突的形成和发展机制。  相似文献   

18.
幼儿双性化人格的研究及其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性别理论认为,一个人要么是男性化的,要么是女性化的,不可能二者兼有。更多的男性化即意味着较少的女性化,反之,更多的女性化也就意味着较少的男性化,二者是不可结合的。 在近20年的妇女心理学发展中,这种传统的两性人格理论受到了质疑。1975年,美国心理学家贝姆(Bem)提出了心理两性化的新看法。她认为,男子气和女子气属于两个分离的独立维度,人可以具有两性化的物质,糅合男女两性人格特质优点,而不必只接受某一性别的特质而拒绝另一性别的特质。通过测试她发  相似文献   

19.
性别角色是被社会认可的男性和士性在社会上的一种地位,也是社会对男性和士性在行为方式和态度上期望的总称。单性化教育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双性化教育模式认为男性和女性不是相对的两极,而是可以分割的相对的两个维度;在教育孩子上,过于严格、绝对的性别定型,只会限制孩子智力、个性的全面、健康的发展。双性化教育模式的开展途径:一、改变家庭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二、改变学校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三、社会大环境的有力支持。  相似文献   

20.
由于男性和女性通常会根据社会针对不同性别建立的价值观和行为标准来塑造自己的人格特质,所以性别角色对人格特征的分化起到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对性别角色起源与发展的介绍以及近年来性别角色与人格维度方面相关研究的简要述评,以期望深入的了解性别角色与人格发展的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