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针对当前高校大学生党员数量日益增加的现状,提出新时期大学生党员必须牢固树立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现;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导实践;坚持严于律己的组织制度和严格纪律;自觉投身于和谐社会的构建,实践六方面的党性要求,才能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文章针对当前高校大学生党员数量日益增加的现状,提出新时期大学生党员必须牢固树立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导实践;坚持严于律己的组织制度和严格纪律;自觉投身于和谐社会的构建,实践六方面的党性要求,才能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牛莉 《职业圈》2011,(33):21-21
工会组织作为党联系员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国家政权的重要社会支柱,是会员和员工利益的代表。现阶段各级工会组织要紧紧围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牢固树立“六种观点”,建立六项工作机制。发挥四个作用,努力做好工会工作。  相似文献   

4.
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当代大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忘恩"的现象.这种感恩意识淡薄的大学生不符合时代的要求,不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实施好对大学生的感恩教育可从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感恩价值观、从社会健康向上氛围的构建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5.
罗涤  张达荣 《职业圈》2008,(18):162-163
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当代大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忘恩”的现象。这种感恩意识淡薄的大学生不符合时代的要求,不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实施好对大学生的感恩教育可从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感恩价值观、从社会健康向上氛围的构建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6.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高校思想道德教育担负着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之成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的重任.文章浅析了高校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加强大学生党员政治诚信教育是保障并巩固我们党的执政基础的重要内容之一。从政治信仰、政治情感、政治行为三个方面对大学生党员进行政治诚信教育,坚定大学生党员对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信仰,丰富大学生党员的政治情感,培养大学生党员践行正确的政治行为,才能使大学生树立坚定的理想和信念,主动地在道德层面上严格要求自己,主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是青年优秀分子的群体,他们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他们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着大学生、子女、公民角色.多重的角色认同和扮演对大学生的责任意识有不同的要求,大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就是要帮助大学生认清自身多重社会角色定位,树立社会角色是商品经济社会人的社会责任承担的思想.  相似文献   

9.
张玉 《职业圈》2007,(22):142
当代大学生面临的社会环境越来越复杂,如何在严峻的形势下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就要求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认真分析大学生的心理状态,有意识地运用心理学原理去认识和解决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  相似文献   

10.
张玉 《职业圈》2007,(11X):142-142,153
当代大学生面临的社会环境越来越复杂,如何在严峻的形势下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就要求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认真分析大学生的心理状态,有意识地运用心理学原理去认识和解决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  相似文献   

11.
田必琴 《职业圈》2008,(2):94-95
就业是民生之本,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实现大学生的充分就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之一,由此,文章从几个方面阐述了大学生就业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建党90周年大会讲话中指出:“我们必须按照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要求,抓紧学习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科学的新思想新知识。全体党员、干部都要把学习作为一种精神追求,深入学习和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深入学习和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牢固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真正做到学以立德、学以增智、学以创业。”  相似文献   

13.
就业是民生之本,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实现大学生的充分就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之一,由此,文章从几个方面阐述了大学生就业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大学生全面和谐发展,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必然要求.为使我们对构建和谐校园目标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更富有针对性和现实性,需要以构建和谐校园的理念来认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找到其"不和谐"的症结所在,探求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路径,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大学生和谐的人际交往能力,增强大学生心理调适能力和环境适应能力,促进大学生全面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5.
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必须自觉地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16.
陈光军 《职业圈》2007,(8X):82-83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大学生全面和谐发展,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必然要求。为使我们对构建和谐校园目标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更富有针对性和现实性,需要以构建和谐校园的理念来认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找到其“不和谐”的症结所在,探求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路径,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大学生和谐的人际交往能力,增强大学生心理调适能力和环境适应能力,促进大学生全面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7.
桂伟方 《职业圈》2008,(6):10-11
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必须自觉地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18.
刘为 《职业圈》2008,(17):23-24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心在基层。基层党组织建设直接关系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能否落到实处,关系到党的执政基础是否牢固这样的重大问题。文章在分析基层党组织在构建和谐社会中重要作用的基础上,提出了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构建和谐社会中作用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心在基层.基层党组织建设直接关系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能否落到实处,关系到党的执政基础是否牢固这样的重大问题.文章在分析基层党组织在构建和谐社会中重要作用的基础上,提出了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构建和谐社会中作用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20.
党章是规范全党行为的总章程,是党员加强党性修养的根本标准。学习贯彻党章,要求每个共产党员都应充分认识党章的地位和作用,牢固树立党章意识,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永远同人民群众心连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