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历史与社会》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出现的一门崭新的课程,《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也更强调学生的“学”,而教师的“教”只是为学生的“学”服务。在《历史与社会》课堂上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对学生未来的学习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正>新课程改革最本质的改变是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明确提到,"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在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培养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可见,历史教学必须逐步由教师"教学"向"教学生学"转变,让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彰显。  相似文献   

3.
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历史课程改革要以唯物史观和科学的教育理论为指导,通过精选历史课程内容,设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转变学  相似文献   

4.
方爱娟 《教学月刊》2007,(12):28-29
《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引导学生综合地、整体地认识社会,逐步形成真实而全面的社会生活观念,倡导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学生终身学习、持续发展奠定必要的知识和能力基础"。很明显,新课标强调的是学生的"学",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为此,教师只有改变传统的单纯知识传授为引导学生探求  相似文献   

5.
小学《品德与社会》历史题材的教学内容呈现的都是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场景,与孩子眼中的现实生活有一定的距离,如果教师处理不当,难免使得课堂出现抽象、乏味的历史说教,影响课堂教学效果.同时,《品德与社会》课程中的历史板块教学不同于中学历史学科的教学,它应立足于品德教育,教材中关于历史的学习只是作为一个桥梁,其最终目的是发挥历史特有的道德教育价值,让儿童通过对历史的感悟、体验、实践等活动,形成基本的道德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我们知道,兴趣和爱好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原动力,是求知的前提.现代教育教学理论认为,学习过程是学习者自我教育、自我实现的过程.学习不仅仅是一种认知活动,它还要求学生主体积极的情感参与.因此,在教学历史题材的教学内容时,教师应努力创设活动情境,让教学内容"活"起来,借助于同样有着生命和心灵的历史人物,去找寻走进学生心灵的通道,引导孩子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学习中来.  相似文献   

6.
在疫情的影响下,为确保学生“停课不停学”,各学 校纷纷开展线上教学。本文将结合《历史与社会》学科课程的 特点,以《向西开放的重要门户——乌鲁木齐》为例,积极探索 网课模式下的“区域”学习的方式方法。  相似文献   

7.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一门综合课程,在融合原有的《社会》课程中自然包含着历史与文化的内容。特别是在当代社会信息多元,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成长方式呈现多样化的背景下,笔者越来越深地感受到,学生在《品德与社会》的学习中必须防止成为容器和成为传声筒、扩音器  相似文献   

8.
在《离散数学》课程教学中,应让学生充分了解《离散数学》课程的内容,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解决好"多"与"少"的关系;处理好"深"与"浅"的关系;注重"学"与"用"的关系。解决好教学中的这些问题,有利于提高《离散数学》课程的教学质量,有利于培养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9.
陈峰 《辽宁教育》2011,(1):76-78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一门综合课程,在融合原有的《社会》课程中自然包含着历史与文化的内容。特别是在当代社会信息多元,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成长方式呈现多样化的背景下,笔者越来越深地感受到,学生在《品德与社会》的学习中必须防止成为"容器"和成为"传声筒"、"扩音器"的误区,  相似文献   

10.
张伟 《教师》2011,(18):90-90
一、阅读自学,引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素质教育倡导学生从学会到会学。因此,培养学生如何学习、怎样学习成为教师教学的首要任务。我认为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基本前提是让学生学会自学,而阅读是自学的必要前提。初中学生对《历史与社会》的兴趣是源于历史故事和历史人物。《历史与社会》教材图文并茂,生动活泼,比较容易吸引学生,所以适合学生自学。  相似文献   

11.
<正>《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重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课标》还建议语文教学应"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学习的机会。"这与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  相似文献   

12.
在《制冷设备维修》课程中应用项目教学法,让学生在"做"中"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工作能力、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13.
《历史与社会》作业是提高《历史与社会》素质的一个重要渠道,是学生《历史与社会》能力、《历史与社会》素养培养与发展的重要途径。优秀的《历史与社会》作业是《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精神的体现,对《历史与社会》学习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课改前,学生的作业多机械重复,少创造活动;多抄抄写写,少思维训练;应试训练色彩浓厚,学生厌烦,教师头痛,失去了作业发挥创造性、探究性的作用。新课程标准出台后,如何在学生作业设计上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下面笔者谈谈几种尝试。一、实践性《历史与社会》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相似文献   

14.
《中国历史文献学》课程教学可以通过课题研究带动课程教学改革,以恰当的选题带动学生开展小组探究性学习,并通过开展社会调查让学生把文献记载与社会调查所获得的非文本资料相互印证,从中体会并掌握"二重证据法"的文献学研究方法与理论,促进学生把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有机结合起来,推动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在新世纪的初中课程改革中,我国一些地区改变以往历史、地理等学科传统分科课程结构,开始推行综合性的《历史与社会》课程。十年的课程改革实践表明,设置《历史与社会》课程有利于优化学校人文社会学科领域的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有利于培育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有利于增强公民教育和历史教育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长征路"研学课程贯彻"研学合一,知行并重,深度体验,坚定信念"的设计理念,将研学旅行与历史学科教学相结合,依托课程学习、走访参观、研究学习三大路径开展历史研学活动,实现了从间接认识走向直接体验、从书面知识走向实践提升、从历史感知走向现实关照的创新。开展历史学科研学活动,需要符合普通高中课程方案的相关要求,突显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育人指向,结合学生历史学习的实际情况,借鉴同类学科研学活动的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17.
在新世纪的初中课程改革中,我国一些地区改变以往历史、地理等学科传统分科课程结构,开始推行综合性的《历史与社会》课程。十年的课程改革实践表明,设置《历史与社会》课程有利于优化学校人文社会学科领域的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有利于培育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有利于增强公民教育和历史教育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美国著名历史学家杰克逊·斯皮尔福格尔曾经说过:"世界历史包括像经济、政治和社会变迁这样重大的课题,同时也是一部有关人类梦想、人类创造力以及哲学、宗教的灵感、激情的故事集。"因此,我们学习的历史虽然是过去发生的事情,但它却是具体生动的。同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指出:"历史课程是人文社会科学中的一门基础课程,要让学生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学会从历史角度观察与思考社会与人生,从历史中汲取智  相似文献   

19.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规定:"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核心,注重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和方法,使学生学会学习。"历史教师在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发展的大趋势下,必须迎接挑战,优化课程,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20.
主要通过实施对学生进行科学知识与科学技术和社会联系的教育,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产生“愿学”情感;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创设新奇、成功和竞争的教学情境,使学生“乐学”;用教师平等和真诚的心,让学生感受到温暖,进一步培养和巩固学生对《科学》课程学习的浓厚兴趣,达到“会学”的目标,最终使学生对初中《科学》课程的学习能真正地“乐”起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