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今传媒》2002,(5)
(一) 化名,这里特指近年我国新闻传播中出现的一种特异现象——记者遇有不宜披露当事人姓名的情况,即可拟一假名取代。并在假名后面加注“化名”二字,以示李代桃僵。 化名一出现,就像稗子潜入稻田,蔓延疯长,大有喧宾夺主之势。化名,报道社会犯罪为保护受害人用化名;报道尖端科技要保密用化名;报道女大学生求职遇性骚扰涉及隐私用化名;报道新生儿被偷,也为失主化名。似平只有用化名才能处理不宜披露。 这些化了名的真真假假的报道,立即引起读者和业内人士的关注。 ——引起读者质疑。新闻能掺假吗?既然姓名可以以假代真,那么报道中的其他事实(信息)、情节、细节、原委、时间地点,以假代真了没  相似文献   

2.
3.
新闻作品必须具备真实的人物、事件、地点、时间等要素。但因种种原因,作品中有时不便或者不能交代明确的人名,此时化名的运用就是必然的了。目前,无论是传统的报纸杂志、后起的电视、还是新锐的网络,在新闻作品中使用化名已是司空见惯。不过由于无章可循,化名的使用比较混乱。  相似文献   

4.
动乱过后,不少新闻界同仁都在反思,深为我们一些报刊在舆论上的一度错误与失误感到惭愧。然而,却也有的仍在寻找遁词,以自己报道的某一场面、某一事件是符合事实为据,认为自己当时应该写那样的报道,以求开脱责任。这倒使我感到费解。是的,新闻应该是现实生活的真实反映与写照。一般来说,大凡事实真实,具有新闻价值的  相似文献   

5.
6.
动乱过后,不少新闻界同仁都在反思,深为我们一些报刊在舆论上的一度错误与失误感到惭愧。然而,却也有的仍在寻找遁词,以自己报道的某一场面、某一事件是符合事实为据,认为自己当时应该写那样的报道,以求开脱责任。这倒使我感到费解。是的,新闻应该是现实生活的真实反映与写照。一般来说,大凡事实真实,具有新闻价值的人物、事件、活动、会议等,谁都有权利去写。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手中那“胜过三千毛瑟枪”的笔,写什么,怎样写,都有一个政治方向和立场问题。办报时间稍久的老同志们,或许不会忘记当年那条以反映我军北平入城式为题材的美联社消息。为温故知新,不妨顺手抄写看一看:  相似文献   

7.
新闻真实与法律真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每个新闻工作者都知道,所报道的新闻必须真实.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在正常情况下,没有一个记者愿意拿自己的新闻生命来开玩笑。但是,新闻真实却未必是法律真实。新闻事实作为证据出现法庭上时,你很可能面临着极其尴尬的场面。  相似文献   

8.
关于新闻,中西方有许多不同的定义,但无论何种定义,新闻最核心的内涵和最基本的要求是真实.新闻是对客观事物的真实反映,离开了真实性,新闻报道便会显得苍白无力,甚至产生误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从“新闻真实”这个角度,我们可以设问,新闻与原先的事实,以及新闻媒介对世界的描述与我们身处的这个客观世界本身是否一致。  相似文献   

10.
新闻真实与新闻本性新闻真实性包含三层含义:一是报道的具体事实必须真实;二是对事实的概括必须真实;三是报道的事实与这类事实的整体要一致。从哲学的高度看,新闻和真实并不是一回事,它们分属于主观与客观,新闻的真实性标志着主客观的统一性,必须从社会实践出发来确定新闻真实性的标准。新闻本性的含义就是真实。它有独特的特性,即真实  相似文献   

11.
客观事实,是新闻报道的第一要素,可以说,坚持新闻的真实性,是对新闻工作者和新闻媒体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要求。简而言之,凡报道的内容都必须是真实的。那么,是不是说,凡是真实的都可以报道呢?这里就涉及到一个非常复杂的新闻伦理问题。  相似文献   

12.
赵太常 《传媒》2002,(11):28-29
关于“基本真实” 在新闻报道中,人们或有关部门评价一件新闻作品时,常常使用“基本真实”或“基本属实”这两个用语。“基本真实”与“基本属实”其实是一个意思。 那么什么是新闻的“基本真实”呢? 首先,要弄清“基本”一词的概念。《现代汉语词典》对基本一词的解释有4条,即;①根本;②根本  相似文献   

13.
党君 《新闻世界》2010,(4):32-33
真实是新闻的基本要求。但是新闻在追求真实性的同时,却与法律真实进行着不断的碰撞。新闻真实与法律真实都来源于客观真实,两者既有着矛盾的一面,又有着统一的一面。作为目前审理新闻侵权案件重要法律依据的《关于审理名誉权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中却有不完善之处——对新闻真实的"基本真实"没有界定。所以,在现阶段最有效的防止新闻侵权的方法就是,将新闻的"基本真实"向"法律真实"靠近,新闻报道应以法律真实为"底线",不应超越法律真实。  相似文献   

14.
真实是新闻的基本要求。但是新闻在追求真实性的同时,却与法律真实进行着不断的碰撞。新闻真实与法律真实都来源于客观真实,两者既有着矛盾的一面,又有着统一的一面。作为目前审理新闻侵权案件重要法律依据的《关于审理名誉权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中却有不完善之处——对新闻真实的“基本真实“没有界定。所以,在现阶段最有效的防止新闻侵权的方法就是,将新闻的“基本真实“向“法律真实“靠近,新闻报道应以法律真实为“底线“,不应超越法律真实。  相似文献   

15.
真实是新闻的基本要求。但是新闻在追求真实性的同时,却与法律真实进行着不断的碰撞。新闻真实与法律真实都来源于客观真实,两者既有着矛盾的一面,又有着统一的一面。作为目前审理新闻侵权案件重要法律依据的《关于审理名誉权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中却有不完善之处——对新闻真实的“基本真实“没有界定。所以,在现阶段最有效的防止新闻侵权的方法就是,将新闻的“基本真实“向“法律真实“靠近,新闻报道应以法律真实为“底线“,不应超越法律真实。  相似文献   

16.
“模糊新闻”的提法源于模糊数学,其思维方式、实际应用也取之于模糊数学。1965年,美国著名控制论专家 L·A·查德创建了模糊数学,并断言这门科学“必将在人类知识和科学方法的宝库  相似文献   

17.
一、“黑子运动”与信息损耗 对于新闻的定义,最为我们熟悉的是陆定一所给出的,即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而从信息学角度给出的新闻定义则与此不同,例如宁树藩指出的,所谓“新闻”,乃是“经报道或传播的新近事实信息”。由这些定义我们可以推知,所谓“新闻真实”,可以认为是受众通过新闻报道所了解到的关于事实的信息与事件本身的信息是一致的,相符合的。使新闻报道全面、真实地再现新闻事件本身所释放出来的信息,是每个新闻工作努力追求的目标。  相似文献   

18.
叶铁桥 《新闻界》2013,(18):28-29
<正>"一天一只鸡,三天一只羊,天天当新郎,夜夜入洞房"、"站在山上往下望,村村都有丈母娘"、"村里一半是我娃",把这样人们耳熟能详的段子写进新闻报道,后果会怎么样?《南方窗》获得的教训是:公开道歉。8月28日,在《南风窗》刊发的报道《村官腐败透视》中,开头是这么写的:"这个村,有一半都是我的娃。"在三门峡市西南方,距离市区90公里左右的一个小村里,村支书张大万(化名)笑嘻嘻地对市里来的驻村工作队员说。本村的青壮劳力都外出打工去了,他们的留守妻子竟然成为张支书的猎艳对象。  相似文献   

19.
20.
张国军 《新闻界》2007,(1):43-44,24
纵观时下的新闻传播,世俗化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价值取向。新闻世俗化,即热衷于展示平凡生活的“原生态”,努力在普通人悲欢离合、酸甜苦辣的经历和境遇中挖掘戏剧性、趣味性和娱乐性,努力在“名人显要”的传奇人生里,搜寻有关“柴米油盐”的感性生存体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