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随着网络普及率的提高,网络语言中的流行语极为活跃,折射着当下受众的思想动态及社会政治舆情等,据此将其分为娱乐和民生两类。网络流行语传播也如双刃剑给社会带来正负效应,既有为受众拓展交流方式,助媒介赢得眼球经济,促进民主监督等有利一面,又有在一定程度上冲击语言规范造成沟通障碍,使用不当易引发网络暴力,消解传统媒体的权威性等不利的一面。倡导受众要辩证地看待与使用网络流行语。  相似文献   

2.
新媒体时代下的碎片化现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碎片化"是目前我国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其在传播领域体现为信息、媒体和受众三者的碎片化。"碎片化"传播伴随着数字与网络技术的发展而出现,在突显传播"微"力,促进受众与传播者、媒体互动的同时,亦产生信息失真、网络谣言剧增、浅阅读的负面影响。既然"碎片化"不可逆转,只能通过营造健康的传播环境,汇聚新旧媒体的力量、构建科学的传播机制以融合碎片化。  相似文献   

3.
张香萍 《宜宾学院学报》2012,12(10):116-121
"网络水军"从事的仍然是以互联网为平台的信息传播活动,但这种传播活动自始就与社会道德甚至法律相违背,实质是失范的信息传播活动。互联网对民意的操控和制造是"网络水军"兴起的根本原因,互联网的繁荣与管理的滞后为"网络水军"提供了现实条件,社会转型期复杂的受众心理为"网络水军"准备了受众因素。相关部门对"网络水军"的治理,需注意协调处理好网络自由与网络管理之间的关系,坚持惩防并举、以防为主的治理方针,综合运用各种有效的治理手段。  相似文献   

4.
"正能量"一词,随着时代的发展被赋予力争向上、不懈努力和不断追求圆满的积极情感。在快速发展的信息社会,充分发挥网络正能量及其传播的积极作用,消除网络受众的不良心理状态是一项重要的任务。基于此,亟待加强网络社会正能量,认清在网络正能量传播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增强网络正能量传播的创新路径。  相似文献   

5.
大数据对于高校网络意识形态风险防范具有独特价值,能够实现意识形态风险识别的可视化、风险评估的科学化、风险预测的精准化、风险预警的智能化。从意识形态风险分析框架来看,网络空间危害信息的数据化传播易造成危害信息隐蔽化,新媒体的去中心化和关联化传播易造成风险的病毒式传播,部分大学生的“群体极化”观念和消极社会心态易造成受众的易感性增强,高校大数据应用的滞后易造成网络意识形态传播管理能力不足。高校应利用大数据,加强网络意识形态风险源的智能化识别和可视化呈现,增强网络意识形态传播路径管控,及时掌握和引导大学生社会心态,提升网络意识形态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6.
《宜宾学院学报》2017,(1):31-36
综艺节目的播放载体从电视到网络的变迁,不仅仅只是"变媒介不变内容"的简单替换。互联网作为新媒介的典型代表,其自身携带的形式特征制约着受众对文本的接收方式,指引着受众使用与其对应的、特定的"注意类型"或"阅读态度",与作者一同完成从表意到解释的传播过程。网络综艺节目与电视综艺节目的根本区别在媒介本身,因此,从媒介的角度讨论网络综艺节目的定义才能更好地把握网络综艺的本质。  相似文献   

7.
受众是解读传播内容的主体,而传播内容又反过来影响着受众的解读反应。对于大众传播中的性别歧视内容,女性受众作何反应?经调查发现,我国的女性受众在新闻传播中处于缺席状态,关注的是虚构性节目。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笔者主要从外部社会与女性自身两方面探寻了其原因。就外部社会原因来看,主要是由我国固有的男权社会文化以及大众传播界的男性霸权造成的;就女性自身来看,存在着文化程度不高与女性自我意识不强等问题。  相似文献   

8.
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统计法等方法对新冠肺炎疫情下的健身气功传播路径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进而给出了深化传播的策略.研究认为:当下健身气功传播的推动力单薄、内引力不足、"接收力"狭窄、"辅助力"不够多元、传播效果有待提升.建议从主体为"力"、内容为"王",丰富传播主体和传播内容、媒介为"手",积极改进传播媒介、受众为"核"、效果为"的",注重受众感受和传播效果等方面变革健身气功的传播策略,以期全面健康地推进健身气功发展传播.  相似文献   

9.
高校思政网站的传播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思政网站具有信息传播属性、大众传播的社会属性以及网络传播属性.对思政网站的受众、内容以及传播者与受众的关系开展深入研究,有利于提高思政网络的传播效果.确保信息的权威性、掌握和运用传播效果理论、建立科学的教育体系是提高思政网络传播效果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0.
方偲 《巢湖学院学报》2005,7(2):160-164
20世纪最后20年是中国新闻传媒发生重大变革的时期,尤其是新闻传播过程中,受众的本位论在我国的确立.以受众为中心的观念代替传者、信息为中心的观念,是社会市场经济发展的结果,是特定历史时期的必然产物.我将从受众观念逐变的嬗变、"市场"层面上的"受众本位论"以及我新闻媒体树立理性的"受众本位"理念三个方面阐述科学的"受众本位论",以期迎来新闻媒体和受众双赢的局面.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大众文化的普及促使我国社会文化日益向一种"全新的文化共生状态"迈进,而与此同时,迅猛发展的传播技术也改变了传统受众的行为模式,继而推动我国传统社会加速向媒介化社会嬗变。在媒介化社会语境中",媒介"犹如一道通关密语,深刻影响到每一个人的生活与发展,尤其是伴随着新媒介的发展而成长起来的青少年粉丝群体。作为坐拥"青少年"和"粉丝"两种身份的社会个体,青少年粉丝是粉丝群体的"中坚力量",他们富有主动创造的激情,却又打上了叛逆浮躁的标识;他们既是媒介化社会中积极主动的弄潮儿,却又经常在媒介技  相似文献   

12.
<正>随着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的不断进步,互联网、数字电视、手机电视、博客、播客、手机报等各种媒体涌向受众。每个人在便捷地使用这些媒体的同时,面对这些和传统的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等媒体有本质区别的传播形态,人们将以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为基础的媒体统称为"新媒体"。何谓"新",何谓"旧",新的总有变旧的一日,而旧的也  相似文献   

13.
中国古典文学中的"言外之意"同样存在于当今的新闻传播活动中。从传播活动受众的角度去关照文学中的"言外之意",可以考察"言外之意"的独特魅力,同时又为新闻传播活动中的"言外之意"提供可贵的对比参照系。在中国古典文学创造中大行其道的"言外之意"在新闻传播活动中应谨慎使用,要在规避消极影响的同时将其置于适当的语境之中。  相似文献   

14.
新媒体正以其快速、便捷和海量信息等传统媒体无可比拟的优势飞速发展,受众群日益扩大。它犹如一把"双刃剑",在为受众造福的同时,也暴露了很多问题。在以网络为主要传播渠道的新媒体时代,要通过提高公民个人隐私的保护意识、运用技术手段加强新媒体管理和完善相关政策法规等措施来保护个人隐私。  相似文献   

15.
随着传媒技术与信息技术的发展,人类进入了后现代的网络传播时代。后现代主义为网络文化传播提供了理论支持,同时也使网络人际传播打上了后现代化的印迹。后现代主义在网络社会中处处能够找到鲜活的生存场景。网络人际传播的后现代化具有:网络在不断消解权威话语,人们开始追求网上"不受限制的自我",人们"宁信机,不信人",人际关系冷漠以及人们逐渐成为了"数字化的人"等特征。  相似文献   

16.
网络传播与受众人格心理的重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网络传播作为一种全新的现代化传播方式,有着与传统媒体截然不同的新特征。网络传播对整个社会生活产生巨大影响。它作为数字化时代的主体应用工具,已成为人们心理上的依赖品。网络传播使受众传统人格心理构成逐渐肢解,而与网络传播特征相匹配的受众人格心理开始重构。  相似文献   

17.
受众,是传播研究中最基础的概念之一。首先对受众的历史渊源、现代受众的产生进行了追溯,进而分析了受众学说建立的社会背景和理论前提,认为在促进传播研究的"受众"研究诞生的诸因素中,有两个因素是重要的:一是统计学方法的应用;另一是"大众社会"理论的兴起。在受众学说的产生过程中,拉扎斯菲尔德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8.
随着互联网在全球的普及,网络社会已经来临,马克思主义舆论传播如何在网络社会中占领互联网的传播阵地,聚合马克思主义新旧受众群体,以达到深入人心的舆论传播效果,是一个值得探索的问题.文章在分析网络社会马克思主义舆论传播特点的基础上,深入探讨网络社会马克思主义舆论传播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提出加强网络社会马克思主义舆论传播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传播网络谣言被认为是网络"毒瘤",不但使社会诚信体系被破坏,公共秩序被损害,并且正常的网络传播秩序也被扰乱,对于互联网健康发展损害极大。本文分析了传播网络谣言的特点,阐述了国内外规制网络谣言的现状,认为我国法律对制造网络谣言者和传谣者的惩罚力度与之所造成的损害程度没有做到罪刑相适应。提出了刑事立法的必要性,在定罪量刑上应区别对待网络谣言的制造者和传播者等建议。  相似文献   

20.
互联网和信息技术所塑造的网络虚拟空间,开拓了一个深不可测的观念和意识的世界,事实上已经成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传播的"主战场"、"主阵地"和"最前沿"。在网络虚拟空间中,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传播面临的困境之根本和实质在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的流失。网络虚拟空间通过再塑意识形态的传播范式,使得意识形态话语权的表达、分布和实现随着传播机制、传播形式和传播路径的不同而改变,从而造成网络虚拟空间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在与非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斗争中流失,在公众的认同障碍中流失,在网络虚拟空间功能性建设的弱势下流失。有鉴于此,必须努力探索和进行互联网逻辑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传播的生态重构:传播系统的"共生性"重构、媒介系统的"诗意化"重构、受众系统的"生命力"重构。通过坚守根本话语方式、锻造建设理念张力、增强传播认同效应、保障意识形态安全等建设路径,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虚拟空间的吸引力和话语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