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明代入黔的移民诗人,主要有流寓、贬谪及官宦三种类型.其诗歌创作具有贵州地域特征:一是多以贵州奇山异水、民族风物、烟雨瘴疠等为写作对象;二是诗歌的情感流变,反映出移民诗人从冲突到顺应的自我调适过程;三是诗人多以“变夷”为己任,通过诗歌来宣扬儒家思想和人生哲理.上述特点,是移民诗人作为异质文化介入贵州本土文化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黄丕烈是乾嘉时期的藏书巨擘,他通过地缘、业缘、师友、同年、姻亲结识了90位士人,不仅促进了书籍的交流,使得各个地域、各个藏书中心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而且促进了书籍的利用,发挥了藏书对学术的推动作用,促进了藏书与学术的共同繁荣。  相似文献   

3.
南北宋之交,理学新文化在文人圈子中传播,不少文人在诗词中记录下理学发展过程中的蛛丝马迹,为后世留下了极为丰富的思想史信息.这些生动的历史细节,既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把握理学史的进程,还极大地深化了我们对文学与理学复杂关系的认识.将文学史与思想史进行交叉研究,必能推动各专门之学的沟通、互动.  相似文献   

4.
明清之际,典籍日就澌灭,诚乃“古今书史图籍一大劫也”。清朝定鼎不久,文教大兴,与以黄虞稷为代表之众多江南藏书家彼此频繁往还,艰辛地聚书、刻书以保存图籍、播衍学术、陶铸学风,从而使传统文脉绵延不绝关系甚密。  相似文献   

5.
清初刘正宗、薛所蕴、王铎在入清后交往密切,诗文唱和频繁。他们交往既有同年、乡谊的原因,更有政治与文化的需求。考察三者的交游及诗文唱和,对了解时代变革对士人心态及诗文创作影响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6.
《梁昭明太子文集》乃宋人据它书辑出萧统诗文的重编本,重编在南宋初年,且并未参据《玉台新咏》。刘世珩影刻之宋淳熙本仅载刘孝绰集序,但据所载萧统诗文作于普通三年前后者均有,断定不属于刘孝绰编本系统,也再次佐证出于宋人重编。现存刘世珩影刻及盛宣怀重刻之两部宋淳熙本,存在文字、卷首序篇目等差异,前者属淳熙早期印本,后者则属后印本。明本萧统集均源出周满本,宝训堂本乃据周满本重刻,而《萧梁文苑》本、张燮本又增益其它篇目。其中《萧梁文苑》本存在篇目误收的情况,相较而言不及张燮本严谨。清康熙刻释行景注本《六律六吕文启》颇具文献价值。  相似文献   

7.
赵望来 《档案》2022,(3):43-46
朱克敏是清代中期甘肃著名书法家,其隶书成就最高,时称“朱八分”。他自幼受到良好的书学教育,但在科举中屡试不第。在甘肃等地教书育人的过程中,书法初步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与林则徐、程德润、姚元之等人的交游,使其开阔了书法视野,提升了审美格调,终成陇上一代名家。通过对其生平及交游的考释,有助于我们更进一步了解其书法风格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魏禧是清朝初年著名散文三大家之一,他才华出众,交游活动广泛,散文创作极具特色,对清初的散文创作产生了较大影响。本文介绍了魏禧生平和交游活动,对他的文学创作成就进行了简略探讨,希望能为此人物的历史研究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9.
侯方域在明清之际的文坛上颇具盛名,且爱好交游,而其文学创作的发展变化也与他交游历程有着千丝万缕的紧密联系。本文对侯方域的交游及文学创作历程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0.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考察法、逻辑推理法得出结论:福建少林寺起置年代最早是到唐懿宗咸通年间,至迟毁于明中叶;其传承脉络为:少林寺→仙游"九座寺"→东山"苦菜寺"、"古来寺"、"长林寺",后伴随天地会的发展而传播开来。  相似文献   

11.
王婵  陆阳 《北京档案》2023,(11):8-12
地方特色档案产生于特定空间范围内的社会实践活动,承载有地域记忆基因,其自身对“特色”的要求,为地域认同构建提供代表性资料。论文通过辨析地方特色档案和地域认同的内涵,从地方特色档案区域性和文化性两个特殊属性出发,分析了地方特色档案的地域认同特性,以档案、记忆、情感、身份认同之间的关系为分析框架,阐明地方特色档案构建地域认同的作用过程,并从地方特色档案的视角探讨了促进地域认同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12.
韩涛 《历史档案》2011,(3):79-90
光绪三十二年九月二十日(1906年11月6日),清廷颁布官制改革上谕,其中规定:"大理寺著改为大理院,专掌审判。"这一上谕,拉开了晚清司法改革的序幕,从法律上宣告了晚清全国最高专门审判机关的诞生。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座具有近代意义的最高法院,它的设立,打破了传统行政权力一统天下的局面,为司法权在近代国家机构中谋得了一席之...  相似文献   

13.
丁仪妻《寡妇赋》的作者在流传过程中产生了多种不同的说法,并且关于此赋是作者应曹丕之命所作,还是作者的自悼之作,学界历来也存有不同的看法。本文立足原始文献,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梳理、论证,从而认为此赋应是魏文帝曹丕即位杀掉曹植党羽丁仪兄弟等之后,丁仪妻的自悼之作。本文并根据潘岳《寡妇赋》与此赋在结构与内容上的相似性,把严可均对此赋几句佚文的放置顺序进行了重新排列。  相似文献   

14.
刘杰 《大观周刊》2013,(2):22-22
国内外关于胡适的美学论文至今理论方面不多,而且太多论述也不够深刻,贵州大学黄贵娥的论文《在平民经验中建构审美的屋宇一胡适平民化美学思想研究》是其中优秀的一篇。胡适的哲学思想,尤其是一直被人,忽略的美学思想.所以笔者准备深入研究胡适的美学思想,特别是诗学美学思想。虽然胡适没有在众多著作中直接涉及有关美学的问题.但在笔者看来.正是胡适所着重对于美学原理用于实际生活的分析。才给美学问题的讨论留下了哲学层面的空间和视角。依据笔者对胡适美学的分析.胡适指出有效审美首要的特性即自由。自由意味着重视个体的全面发展。正是这个层面.笔者肯定了胡适在某种程度上探讨了有关美学的问题。美学如果不能很好的与具体的体裁结合起来。那么就会流于空泛。现在我们提到中国的美学.很多人会自然的联想到王国维、粱启超、蔡元培、朱光潜等等。这些人注重引进西方现代美学思想.美学产生有史以来的最炎重视。胡适作为新文化运动的两大旗手之一,振臂一呼“少年成则中国成,少年兴则中国兴”,更是将自身关于审美教育的感受和经验融入到自己的著作和演讲集当中,使其美学思想有深入发掘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陈立 《图书馆界》2014,(3):29-31
测试、公布并比对南京图书馆、重庆图书馆馆藏民国时期图书酸化数值,通过对国内两个较有代表性的民国时期文献收藏机构的民国文献酸化研究,显示地域差异性对民国时期文献酸化及保护的影响,为实现民国时期文献规模化整体脱酸提供数据分析。  相似文献   

16.
晚唐著名诗人韦庄所编《又玄集》,是今存首部“唐人通选唐诗”的诗歌选本,对于“唐诗学”和“唐人选唐诗”历程影响重大。《又玄集》成书于光化三年(900),在五代时期颇受时人追捧;宋代,真本《又玄集》保存完整且流传广泛。元代,《又玄集》仅偶现于类书,元末已极罕见。明清时期,真本《又玄集》已失传,清康熙年间王士禛所编《十种唐诗选》中收录的《又玄集》当为赝造。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经京都大学清水茂教授持赠,日本享和三年(1803)江户昌平坂学问所刊之官板本《又玄集》辗转回归中土,该版本《又玄集》当属宋元刻本系统。  相似文献   

17.
张同利 《兰台世界》2016,(10):107-109
最近获见新出土的北齐李礼之和李倩之兄弟墓志、墓记计三方。三方墓志有力地验证和补充了北齐朝陇西李氏的世系、婚姻、职官等情况,并能验证、补充及订正史书的相关记载。  相似文献   

18.
对俄藏TK102、TK271号文献进行了考证,认为两者原本是一部佛经的不同片段,不应分成两个号登记和叙录;认为该文献名称应为《密咒圆因往生集录》,从而纠正了前人的失误。作者还据现存文献的版面分析,该文献是印刷后尚未及黏装成册的半成品。  相似文献   

19.
20.
牧野文化作为典型的地域文化类型,同时也作为新乡地区的核心地方文化,是中华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由于现实中政治、经济、社会等因素的制约,导致牧野文化在整个中华文化的历史传承与现实脉络的发展中呈现出并不明晰的发展态势.而全媒体的传播路径的探索为地域文化的传播和文明的扩散提供了新的契机,为地域文化的立体式传播体系的建构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