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高校思政教育作为大学生德育工作的关键,因为思想性、实践性、开放性等特点,其教学方式与其他课程教育相比较,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近年来,高校思政教学途径逐渐多样化,尤其是情境教育法的融入,为思政教育带来了新思路。本研究认为,高校思政课教师要适时采用“情境+思政”教育模式,引导学生将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真正发挥思政教育的育人功能。  相似文献   

2.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互联网信息技术与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融合应用,成为新时期对教学活动进行改革创新的重要选择。新时代在对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进行创新的过程中,可以尝试引入"互联网+课程思政"的模式,对思政教育课程教学系统进行革新,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思政教育平台。本文选取"互联网+课程思政"模式作为切入点,对思政教育工作路径的创新进行了解读,力求能促进高校思政教育目标逐步实现。  相似文献   

3.
在互联网信息技术的推动下,“互联网+”的概念深入各行各业,“万物互联”的时代即将到来,高校教育也在“互联网+”影响下迎来了新的教育局面。思政教育是高校教育的关键环节,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思想观念的必要步骤,辅导员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互联网+”背景下,高校辅导员应把握时代发展特征,立足常规的思政教育内容,融合互联网信息资源,为学生提供正确的、适宜的思政教育,实现与时俱进的目标。基于此,介绍了“互联网+”背景下,高校辅导员思政教育的重点方向,阐述了高校辅导员思政教育的困境,提出了相应的策略,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互联网+"概念的提出,对各行业发展均起到一定积极影响,高校教育应紧抓"互联网+"教育发展新趋势,加强高校综合教育能力。尤其在思政教育方面,应基于"互联网+课程思政"教育模式,加强高校思政教育创新,拓展高校思政教育新思维,为高校思政教育充分融入新时代教育发展环境创造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5.
当前,高校本科生实习存在方案不合理、管理不到位、企业不愿参与等问题。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构建"3+3+1"实习模式,解决传统实习模式存在的问题。建立政府、高校、企业、学生联动机制,推动本科生实习工作的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6.
互联网是新时代高校思政教育改革的重要抓手。“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思政教育具有开放性、创新性、多样化、革新化的新特点,O2O模式整合了线上教育资源,实现了线上理论学习与线下实践教育的深度融合。文章基于该模式,构建了“2+3+N”的思政教育体系,从三个方面提出了相关建议,希望能够为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7.
思政课实践教学是高校思政工作的重要环节,合理有效的实践教学可以帮助大学生实现思想政治理论知识"内化"。在"互联网+"背景下,通过网络信息技术在思政课实践教学中的运用,可以有效解决目前思政课实践教学中的问题,助力思政课教学更加富有成效,最终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培养大学生的教育目标。  相似文献   

8.
“:互联网+”为思政课提升教学效果提供了一系列发展机遇。但当前环境下,高校思政课落实“互联网+”时代发展机遇、提升教学效果受到部分阻碍因素的影响,如教师教学理念尚未更新、学生主体地位无法体现、思政教学话语权受冲击及教学考评机制不健全等。故高校及思政课教师应共同努力,从更新教学理念,重视学生主体地位,重构思政教学话语权及完善教学考评机制等角度着力,为思政课教学适应“互联网+”时代发展机遇提供支撑,确保思政课教学效果提升。  相似文献   

9.
李智宁 《广西教育》2023,(20):27-29+34
本文以南宁第六职业技术学校为例,阐述“一品三抓四结合”的“党建+思政”工作模式的框架、内容及其建构过程,提出党建工作要打造特色党建品牌,要抓好领导班子队伍、教师队伍、党员队伍的建设工作,要与教育教学结合、与乡村振兴相结合、与企业共建结合、线上线下学习相结合,进而发挥党建和思政教育协同育人的互补作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0.
"3+2"高职教育是一种独具特色的高职教育培养模式,具有分段、分校办学的特点。其办学机制,外部应选择优质教育资源合作办学,内部应健全组织机构、完善运行机制;其培养目标,应突出高等性、技术应用性和职业性;其课程体系构建要把握统筹性原则,体现技能主线和职业教育特色;其师资队伍,应建立专兼结合的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加强中、高职两校师资的交流互通;其实训基地,要建设适应培养目标的校内外实训基地,建立中、高职实训基地共享机制;其教学管理,应提前介入中职教学运行管理,规范学籍管理,严格教学质量监控,建立升学选拔机制。  相似文献   

11.
魏玲  何毅  胡洋 《甘肃教育》2023,(2):21-25
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及思政教育指导思想和具体的教育目标具有一致性,目的都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三观”,提升学生的思想境界和道德情操,使他们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研究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和思政课的融合策略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分析当前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和思政课融合的现状,梳理了“大思政”趋势下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和思政课内在的辩证统一关系,提出“1+2+3+N”模式下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和思政课深度融合的新路径,破解“两张皮”和“互不相干”的现实窘迫与实践困境。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就业+思政”建设的必要性、高校就业工作的现状以及“就业+思政”融入高校工作的路径进行阐述,强化顶层设计、落实工作举措、创建精品项目,加快构建高校“就业+思政”工作体系,促进“就业+思政”与学生发展、学生需求、就业工作和学校特色相融合,建立完善“就业+思政”的育人新机制。  相似文献   

13.
胡明阳 《科教导刊》2023,(7):105-107
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迭代发展,近年来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开展也逐渐产生一些新的特点,“互联网+”党建的工作模式越发受到关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经历多年的探索和完善,在长期发展过程中积蓄了革新动力,新时代大学生对于各类新兴互联网技术的热衷更为互联网视域下党建工作和思政工作的融合发展提供了有利环境。文章通过探索二者的深度融合,形成育人合力,能够有效推动新时代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和思政工作的传承与创新。  相似文献   

14.
劳动教育对于大学生实现全面发展有重要意义,新时代的劳动教育也具有新的时代内涵和时代使命。当前大学生群体普遍存在劳动价值观功利化物质化倾向、对于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认知存在偏差、对于高校劳动教育的关心和了解程度不高等问题。高校应在进一步把握劳动教育内涵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构建“劳动+”价值观塑造、“劳动+”课程建设、“劳动+”实践育人的特色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15.
建立大学与中小学共同合作的教师教育"双导师制"已成为推动教师教育改革向纵深发展的重要突破点。在分析当前"双导师制"在教师教育实践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结合建构主义的相关理论,探索"3+4+3双导师制"培养模式理论体系及该模式的运行过程及保障措施,以期加快教师教育改革步伐,进而为实现教师教育一体化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综合性大学办高等师范教育是高师改革的大势所趋 ,“3 + 1”模式就是在综合性大学中把四年制本科师范教育按三一分段教育的一种新的培养模式。现代教育技术与高师教育“3 + 1”模式中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等都具有密切的关系。现代教育技术在这种高师模式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研究基于"互联网+"的高校课程思政改革模式建设,有利于高校教育实现变革与发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满足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本文简要概述课程思政内涵意义,强调基于"互联网+"的高校课程思政改革模式建设可行性,提出打好工作基础、优化课程设计、建设师资力量等策略,促进高校有效建设基于"互联网+"的高校课程思政改革模式。  相似文献   

18.
《柳州师专学报》2019,(2):146-148
艺术教育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而且能够提高思政教育的德育功能。针对目前我国高校思政教育的现实困境,借鉴艺术的思路和形式,创新思政课程教学模式,融合艺术教育内容,充分发挥艺术教育"以美移情"的功能,有助于提升思政教育的感染力与实效性。  相似文献   

19.
对当前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是高校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形势下,根据当今大学生的特点,对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进行一些改革和创新是必要的。我们要精心建设校园化,通过教书与育人的有机结合,最终形成自己的“大学精神”。  相似文献   

20.
“大思政课”理念的提出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提供了新的视野和方向。突出实践育人导向,在探明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现状之困”的基础上创构“做中学+学中研+研中创”模式,并从厘清概念、特征、运行模式出发,呈现“做中学+学中研+研中创”模式的“能为之思”。最后,立足高校实际,关注学生“获得感”,从教与学主体、实施过程、资源支撑、保障体系四方面,澄明“做中学+学中研+研中创”模式实施的“有为之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