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祆神楼位于山西省介休城市,属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其地面积不大的古建筑,异常巍峨庞大,这是一组庞大的建筑群,整个古建筑的气势和威严体现在庞大的体积和粗壮的支柱上,在古代建筑中是不可多得的遗物而且该建筑具有浓厚的古波斯文明内涵实属难得。  相似文献   

2.
敦煌粟特研究历史回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是对近一个世纪以来,国内外诸多学者所关注的关于涉及敦煌的粟特问题研究状况的简要概述。对这些成果,本文分为四个方面来分别论述:一、对敦煌所发现的粟特文文献的研究;二、对敦煌粟特人宗教信仰的研究;三、对敦煌粟特人聚落的研究;四、对敦煌粟特人社会活动的研究。通过这一概述,以期对敦煌粟特问题的研究状况有一全面的了解。  相似文献   

3.
敦煌有着丰富的汉语方言宝藏。学界一般以党河为界,将敦煌方言大致分为"河西话"与"河东话"两种,目前"河东话"研究成果较多。文章以敦煌党河以西肃州庙为方言调查点,拟对学界关注不多的"河西话"声韵调进行描写,并进一步比较其与沙州镇"河东话"声韵调的异同。通过比较发现,沙洲镇方言具有中原官话陇中片的语音特点,肃州庙方言则具有较为明显的兰银官话河西片语音特点。文章认为,敦煌三百年来移民百姓"分坊按隅"的居住特点是造成党河东西汉语方言差异明显的主要原因,这也是敦煌地区至今多种汉语方言并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武陵山区的宗教碑刻是研究地域宗教文化及社会历史的重要史料。在湖南芷江罗山庙新发现的六通碑刻,上起乾隆,下至光绪,从微观视角反映了武陵山区的宗教文化和社会生活,可供宗教史学、宗教社会学、宗教经济学等研究之用。  相似文献   

5.
杨玉环的父亲杨玄琰世代信佛,开元十二年蜀州青城山佛道争观,唐玄宗亲自干预,支持道观,玄琰成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玉环成为孤儿后,被接到洛阳,随叔父杨玄璬生活。玄璬蓄有粟特裔妻妾,她们经常携带玉环到祆祠进行聚会,参加粟特祭天仪式,玉环在那里学会了酣歌醉舞。这种祭祀活动包含着昭武九姓胡的生活习俗,边嗜饮葡萄酒,边载歌载舞。杨玉环因生活环境的缘故,得以受粟特文化的熏陶,而精通了外来的乐舞艺术。  相似文献   

6.
西汉立国多继承秦朝的制度,园陵寝庙礼制,如徙守陵园、追封与改葬、庙制改革、谒祠宗庙、冲消庙灾、雀集庙寝、赐臣冢茔、违制处罚等方面都有一些特殊的规定.这些规定,形成了西汉丧葬礼俗的规范,也成为了解认识西汉社会制度、礼俗民情的一面窗口.  相似文献   

7.
高启安  赵红 《家教指南》2005,2(2):68-73
敦煌文献中出现的"玉女泉"和"都河玉女娘子"之"玉女",实则为一女神形象."玉女"最早为传说中的"青女",亦即"天神青腰玉女",司霜雪.敦煌玉女神之形象不仅与此传说有关,而且融合了华山玉女的事迹,还与早期昆仑神话有一定的联系,与敦煌文献中另一女神"张女郎神"是不同的两个形象.  相似文献   

8.
后土庙是明代兴建的规模宏大的道观,并有精美的彩塑与壁画。后土庙三清殿彩塑群布局是一个严谨的整体。东西配殿的彩塑近千尊。彩塑虽然是道教题材,但中国的明代之后的佛、道、儒三教融合,所以后土庙表现出来的彩塑人物并不是单纯道教人物,而是佛、道、儒三教融合的表现。  相似文献   

9.
散见敦煌历朔闰辑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运用散见于敦煌文书和莫高窟题记中有关敦煌历日的材料 ,汇集并考证了吐蕃占领敦煌时期和归义军时期的敦煌历朔闰 64条 ,所涉年份 44个 ,并对敦煌历产生的时间进行了推考  相似文献   

10.
杨森 《家教指南》2016,(4):63-69
敦煌壁画五代交椅家具的图像,可上溯至古埃及交椅家具,由此可探讨与胡床相关的交椅家具在中国从五代发展到清代的历程及其演变,从而得出华夏区域出现的交椅家具与古埃及御用交椅的异同。中国的交椅有可能是对古埃及等地交椅结构的删繁就简,实际上也属于另外一种创新。  相似文献   

11.
敦煌写卷安雅《王昭君》是历代昭君诗中独具特色的一篇诗作。关于安雅,之前仅发现一条墓志资料。通过中古时期安姓来源的梳理以及临淄安氏与粟特胡人流寓关系的考察,确知安雅为昭武九姓粟特人。结合安雅所撰《罗炅墓志》和《王昭君》,可以挖掘出更多的安雅生平事迹,尤其是他与开元、天宝之际诗人可能有交往。安雅《王昭君》的直接艺术渊源为杜甫《咏怀古迹》等前人的昭君诗,诗中昭君形象的原型为乾元元年出嫁回纥的宁国公主,汉元帝的原型则可能为唐玄宗。与此前昭君诗相比,安雅诗在思想主题上表现出了独特的一面,这可能与其粟特族裔的身份有关。安雅的诗作是唐代粟特文学的典范,显示了敦煌文学的多民族性。  相似文献   

12.
《大唐西域记》与《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前者为玄奘所写,后者与玄奘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但二者都未记载高昌国的祆教信仰情况,因而有学者认为高昌国的"天神"信仰并非是指祆教信仰,但重新考察高昌国宗教信仰的民族差别以及对高昌祆教徒聚落的地理位置,可以断定玄奘未记高昌的祆教信仰正是一个历史的巧合,高昌"俗事天神"仍应是指高昌国存在小群体的祆教信仰。  相似文献   

13.
莫高窟第445窟中的曲辕犁在中国农业科技发展史中有着里程碑式的意义,但是对其真实性和昙花一现的原因一直存在着争议,这使得敦煌曲辕犁的学术价值受到影响。本文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结合考古、文献资料,论证了敦煌曲辕犁的真实性,并探讨了它昙花一现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唐宋时期将一类书牍内容较简略随意、尺幅短小者称简札、小帖。本文对传世文献及敦煌文献中记载的谘文进行了比较研究,并略作考证,认为谘文以短小、简略、随意为特征,适用于身份、地位平等的官署与私人之间,传递信息颇为便捷,生活信息浓厚,具有反映唐宋时期社会生活现实细节的历史文献价值。  相似文献   

15.
李并成  解梅 《家教指南》2006,(6):109-115
荣新江、冯培红先生于《历史研究》2001年1期同时刊出大作,均认为归义军曹氏统治者为粟特后裔.这一结论有商榷的必要.考之史籍早在秦汉之际中原曹姓就已入居敦煌,其子孙又在河西一带枝叶分布.据《曹通神道碑》等,唐初谯郡曹通家族又因官居于瓜州,且屡立军功,荫及子孙,遂成为瓜沙颇为显赫的大族.归义军节度使曹议金很可能为其族属.此外从归义军曹氏之婚姻关系、曹氏统治时期粟特后裔的地位及其影响等分析,都无法证明曹氏为粟特后裔.莫高窟一些洞窟中绘有曹议金的大幅供养画像和题记,画面上曹议金丝毫没有胡人相貌特征,完全为汉族面貌.  相似文献   

16.
羊群庙元代石雕人像装饰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元代蒙古人的装饰,以往仅局限于传世的画迹及少数的墓葬壁画。本文借助正蓝旗羊群庙元代祭祀遗址出土的3座汉白玉石雕人像的实物资料,对于元代风靡一时的“垂练”“婆焦”类发式、“比肩”“云肩”类服装、“独科花”“升龙”类纹饰、仪态与杯具的时代特征等诸方面进行了详细论证,从而勾勒出了元代蒙古贵族装饰的基本面目  相似文献   

17.
陈浩 《家教指南》2021,(3):79-85
敦煌岷州庙塔是14座北凉石塔中唯一一座有婆罗迷文字的石塔,显得很特别.岷州庙塔发愿文是用汉文书写,却不符合汉语的书写习惯,采用从左向右横写的方式.长期以来,学者们始终没能完全读通岷州庙塔上汉文发愿文的内容.笔者通过仔细辨认石塔拓片上的文字,并参阅正史中的天文历法记录,补释了其中"日在角中,月在角七度"一段文字."中"字,前辈学者皆录作"七".仔细辨认拓片可以发现,"中"字左边的一竖是可以识别出来的."日在角中,月在角七度"说明日月同廛角宿,是新月的天象,前此一两天,日月合朔.《晋书·律历志》载秋分时节太阳在角宿"五弱","弱"是十二分之一度,而角宿共十二度,那么可以认为太阳的位置在"角中".《晋书》虽为唐代所修,但其记载的天象是晋代的,与石塔的年代相去不远,即使考虑到岁差的存在,秋分点也不会有太大的变化,所以"日在角中"应该是在秋分时节左右观测的天象.  相似文献   

18.
粟特人素以经商而闻名天下,他们不仅热衷于游牧生活,同时也能够过定居生活,且入乡随俗,改本国祆教传统的“火葬”为北周时期的长斜坡墓道、多天井、多过洞、砖封门、石门、单甬道以及单砖室墓等“土葬”制度,这完全模仿和继承了北周时代土生土长的“土葬”制度;在埋葬习俗方面,虽然还保留了部分本民族传统的“火葬”孑遗形态,但所使用的石椁和围屏石榻等葬具完全不可以与本国的泥质“藏骨盒”同言而语;双语墓志的出现以及口含金币和手握“布泉”将两者的文化交流与相互融合达到了极致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9.
敦煌文献佛经变文中斗法场景所敷演的充满魔幻色彩的能力源于佛教"神通"。"变文"之"变"字即"神通现变"之意。变文作者对"神通"大肆敷演,使变文生动精彩,增强了变文的故事性,客观上提高了变文作者群体的整体文学创作水平,吸引了变文读者或听众对佛法的信奉,促使信众布施,增加了寺院的收入。  相似文献   

20.
汪泛舟 《家教指南》2006,(1):102-108
敦煌文献与石窟题记中,存有丰富的俗别字,亦见有学者校正.本文从僧诗、蒙书、愿文、题记等中又辑录一些,如"群、郡"、"接、妾"、"狩、嘼(手)"、"翻、幡"、"受、寿"、"沙、涉"、"西、恶"、"享、烹"、"圣、政"、"唐、堂"等40余例,以做为对前文<敦煌俗别字补正>的姐妹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