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四川的《精神文明报》1998年元月6日刊发了通讯《部长专“打”送礼的》,读后想到一个拒“礼”应该有礼的问题。反腐倡廉报道,一方面要揭露腐败现象,另方面尤需经常正面报道清正廉洁的好典型,促使全社会逐步树立新风尚。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报纸这样报道值得肯定和称道。时下新闻媒体有关领导干部拒“礼”事迹的报道,有些写得比较实在,看后令人信服。有些就不敢苟同,比如有的报道动辄“某某某在多长时间内,拒‘礼’多少多少次”,好  相似文献   

2.
社会上的吃喝风吹到新闻界之后,昔日的这块净土变得不干净了,滋生出一种“餐桌记者”。这种“餐桌记者”成天算计着吃人家的、喝人家的,还要拿人家的。“餐桌记者”都是有“帮”的,餐桌上总是那一伙子人。企业要宣传产品,除了花钱登广告外,再一个办法就是请记者写稿子宣传。在企业来讲,这是一种无可非议的做法。过去,企业只要开个记者会,一杯清茶也就可以了,现在则必须请吃,还得加上送礼。此风一开,越吃越高级,礼也越送越贵重,少则十几元的东西,多到上百元,有的除了请吃送礼之外,还  相似文献   

3.
看到2007年12月25日新京报B07版半个版的广告标题,我很吃惊,因为大标题竟是"给领导送礼,就送领导专用!"从给领导送礼的角度介绍商品,这不是公然鼓励行贿吗?广告中介绍了三种"豪礼",行文如下:"豪礼一,领导车上装的——全自动智能车载电话车哥大;  相似文献   

4.
礼多人也怪     
中国有句老话叫“礼多人不怪”,但对“礼”字的理解却古今有别。按旧俗,礼仪多.人不怪;按新俗,却是礼物多,人不怪,意为在不尚往来的单方面送礼中,即便你一而再、再而三地送礼物,人家也不会见怪。  相似文献   

5.
国家广电总局日前下发通知。要求各级电台电视台立即删除含有渲染“送礼”内容的广告。通知指出.一些电台电视台播出的个别广告出现了“送礼首选”、“送领导”、“上级有面子”等渲染“送礼”的内容,传递了不正确的价值观,容易助长不良社会风气。  相似文献   

6.
Adobe新年送好礼,PhotoDeluxe助您成为“相片妙手”AdobePhotoDeluxe新年送礼过最新的数码相片处理技术,让您以全新的方式和亲朋好友充分分享其中的乐趣。您可以对相片进行修补、打印,还可以使用电子邮件传递相片。妙趣横生的效果、轻...  相似文献   

7.
蛇年春节期间,一些电视台电台播出的广告出现了“送礼首选”、“送领导有面子”等内容,且礼品中不乏名表、珍邮、金银币等,对此,广电总局在新春期间专门下发通知,要求各级电视台电台立即停播含有渲染“送礼”内容的广告。  相似文献   

8.
“礼出于俗,俗化为礼”。学习涉外礼仪,不仅需要掌握国际文往惯例,而且还必须对各国礼仪与习俗有所了解。否则,就会使“入乡随俗”、“客随主便”、“相互尊重”等国际交往的一系列惯例成为空谈。  相似文献   

9.
王敏 《新闻三昧》2004,(6):10-10
我国是个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向来讲究“礼”。在当今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不断提高全民素质的时候,更要讲究一个“礼”字。待人接物“礼”字当先,人际交往提倡礼貌用语:“您好”、“请”、“谢谢”、“对不起”、“没关系”……特别是文章中对人使用量词时,更要讲究“礼”了。不妨举几个例子来分析:例1 “侬只小鬼头弄不好了!”(父母对子女)例2“迭只老太婆那能介烦。”(小辈对长辈)这两例都把“只”作为人的量词可以吗?“只”是“隻”的简化字。作为量词的义项有:①用于某些成对的东西  相似文献   

10.
赵丕杰 《青年记者》2016,(15):58-58
“繁文缛节”原作“繁文缛礼”。意思是烦琐而不必要的礼仪(繁:烦琐。文:仪式。缛:繁多。礼:礼节)。也比喻烦琐而不必要的办事程序、手续等。语出唐·元稹《王永太常博士制》:“朕明年有事于南郊,谒清宫,朝太庙,繁文缛礼,予心懵然。”后多作“繁文缛节”。例如明·薛应旂《薛子庸语·神农》:“古者制礼足以佐实喻意而已,繁文缛节非所尚也。”梁实秋《雅舍小品·礼貌》:“饮宴之礼,无论中西都有一套繁文缛节。我们现行的礼节之最令人厌烦的莫过于敬酒。”马识途《夜谭十记》第十记:“吃早饭也要经历一套繁文缛节,虽说你不过是去喝两碗稀饭,礼仪却要求和吃干饭的午晚餐一样。”张贤亮《习惯死亡》:“机关里的繁文缛节和对繁文缛节的尊重是在血液里活动的遗传病。”  相似文献   

11.
《仪礼》郑玄注“凡牲体之数及载,备于此”,然牲体之数为二十一体,经文序列十九,其他二体尚无明文。贾公彦合二觳为二十一体;朱熹首倡取二髀去二觳,辩难贾疏。敖继公申述“觳非正体”。清人姜兆锡辨贾疏前后相互抵牾;秦蕙田等论觳亦非正体;三礼馆臣以祝用髀,佐证髀为正体。依据经注,可证髀为正体,而觳非正体,只是全体,因此,牲二十一体当增髀去觳。并且,觳髀之争隐含了祭祀用体与骨体性质、使用者及其与礼结合的规则。  相似文献   

12.
政经资讯     
“一人的不幸是整个世界的伤口。”——母亲每日下跪10小时为子筹钱治病“吹牛也要上税。”——阜阳官员浮夸致每年多交千万税款“送父母3000元,岳父母3000元。”——调查显示春节送礼风越刮越猛“艺术类考试也要实行阳光工程。”  相似文献   

13.
包公终生清正廉洁,从不收受礼物。当已逢60岁生日时,他又晓喻全家不准收贺礼。谁料,送寿礼第一人竟是大宋皇帝派的六宫司礼张太监。这下可难坏了包公的儿子包贵———万岁爷送礼谁敢不收?包贵只好请张太监写明理由。张太监提笔写了一首诗:“德高望重一品卿,日夜操劳似魏征。今日皇上把礼送,拒礼门外理不通。”包公见了,在原诗下面也写了一首诗:“铁面无私丹心忠,为官最怕叨念功。操劳本是分内事,拒礼为倡廉洁风。”张太监无奈,只好带着礼物和包公的“拒礼诗”回宫复命。包公清正廉洁的高风亮节,成为千古佳话流传至今,家喻户…  相似文献   

14.
祝东  张殷婷 《传媒观察》2024,(2):92-100
自发运用符号进行交流建构社会性意义活动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然而自发运用符号并不等同于符号自觉,关注符号与意义的关系才能把人类带入符号学的自觉阶段。就中国符号学思想史的演变而言,礼学的发展对其影响巨大。“礼”可以被视为一套表意符号系统,它制约着人的表意行为。先秦礼学经过礼的起源、兴礼作乐、礼崩乐坏及礼学形成等不同阶段。但只有在秩序失范的春秋时期,人们才开始思考礼乐仪式与文化象征等意义关系,这才意味着中国先民开始进入符号学自觉的时代。“礼制颓而礼学兴”,礼学兴而始有符号传播的自觉。本文从符号学视角进行溯源和分析,揭示了先秦儒家礼学发展的传播符号转向,为华夏礼乐传播及符号传播学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石翼 《军事记者》2001,(11):41-41
在新闻出版界反腐败的辞典里,“以稿谋私”这个词可谓家喻户晓,理当痛斥。可这四个字的矛头所指,似乎只是新闻出版界的从业人员,并不包括报刊的通讯员等,这就难以囊括“以稿谋私” 的各类现象了。譬如,由“以稿谋私” 派生出的“送稿谍私” 就是这样一个怪胎。 顾名思义,“送稿谋私”是专指非新闻出版单位的从业者即通讯员或书作者,借为编辑送稿之机谋求一己私利的行为。据读者反映,一些通讯员打着“请编辑吃饭”、“为编辑送礼” 的旗号,向被报道单位的领导大肆索要“活动经费”,他们或编造事实,谎说“无礼难登稿”,或杜撰或…  相似文献   

16.
编辑华鸣在1988年第2期《新闻与成才》上撰文说,“以往有‘躲债’的,而今我的同仁则有‘躲礼’的”。编辑“躲礼”,不能说不是一件新鲜事儿。诚如华文所言,“礼也是债”,谁收了别人的礼物,谁就成了别人的“债务人”,而欠“债”总  相似文献   

17.
我是新华网网评队伍中的一员新兵,今年2月1日才在网评栏目中发表了处女作《三令五申为何难挡送礼的车流》,到如今已经发表了3篇。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我通过拜读网评栏目中各位评论员和网友的大作,深感“山外有高山,楼外有高楼”,这里着实是我学习提高的一个极好平台,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触涌上了心头。虽然刚刚起步,但我通过阅读新华网编发的稿件有了一个很深的体会:时评要往深处“挖井”,才能发掘新意,先声夺人。春节送礼的车流蜂拥,这本来是很多地方司空见惯的现象,对此很多人都要埋怨廉政制度落实不力。如果从这些方面来论述,就很难写…  相似文献   

18.
李少兵 《历史档案》2003,(2):119-125
中国传统上是一个“礼”、“法”兼治的国家 ,这两种社会规范各司其职又紧密配合 ,有时是“外礼内法”,多数时候则是“礼在法中”或“法在礼中”,因之典籍中常有“礼法”之称谓。但在社会的中下层 ,“礼”的作用一直更突出更明显 ,这成为中国民间礼俗文化源远流长的主因。礼俗较之礼法 ,是一种不太正式的社会规范 ,并没有太长期的太强的约束力 ,随着时代、社会、民族的变迁而改变是其一大特性 ,在某一历史时期在较大的范围内被突破也属司空见惯。 1 91 2 - 1 94 9年的民国时代 ,社会变迁的步伐较快 ,礼俗文化也就处在吐故纳新的阶段 ,新旧交…  相似文献   

19.
临汾市地税局举行培训中心和办税服务厅开业庆典,当地有40多家单位前去庆贺送礼,你5万,他10万,当日收礼数额竟达62万多元。此事全国新闻媒介几乎都作了报道,有关当事人也受到处理。这种顶风违纪变相摊派收礼行为实在令人吃惊,但我看报道后却产生了另一种困惑:那些送礼中的25个“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集体企业负责人”,出手如此大方,钱从何来? 按照一般常识,国家政府机关的经费通常靠吃国家财政,没听说过财政拨款还有送礼一项;事业单位多数又得不到全额拨款,更不会有钱送礼;至于国有集体企业的财富,完全是工人们辛辛苦苦流血流汗创造的,谁也没有权力拿去送礼。如此看来,一些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的送礼之钱,肯定是通过不正当手段捞来的,不是  相似文献   

20.
王元晓 《出版参考》2006,(8X):31-31
产品广告语,在整合营销的传播理论中,就是使企业能将有关的信息进行统一口径传播的主体广告语,即“用同一声音去说”中所说的话语。如:“摩托罗拉”——“飞越无限”;“脑白金”——“送礼就送脑白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