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王权思想观念,在几千年的剥削制度中对维护剥削阶级的统治,化解民众的反抗,保持剥削制度的稳定,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汉字作为思想观念的载体,对保存、传播王权思想观念起的作用非常重要,挖掘这些王权思想观念的根源,对于破除迷信,明辨是非,建设社会主义的精神明,是有好处的。  相似文献   

2.
商代虽已进入文明时代,但商代社会仍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氏族组织为基础的。族权在商代政治中占有突出地位,是王权的基础,又在一定程度上对王权起制约作用。到商代晚期,王权得到进一步加强,才逐渐摆脱族权的束缚。  相似文献   

3.
在古代,缅甸上座部佛教一直同王权保持着紧密的联系,政教关系作为一种重要的政治关系,很大程度上反映着缅甸封建国家的政治发展状况。蒲甘王朝后期,寺院经济膨胀,教权力量占上风;通过达摩悉提的宗教改革,教权开始屈从王权,但宗教仍对封建统治起重要的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4.
清前期归化城土默特地区官田租赋征收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封建王朝从乾隆年间起,对地处塞外的归化城土默特地区加重官田租赋的征收,既补充了当地驻军及行政官员的军需与粮饷,又保证了封建国家在边疆地区权力的渗透。当然,其在归化城土默特地区确立起来的封建土地剥削制度,是内地封建土地剥削制度的延伸。  相似文献   

5.
王权主义是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一个核心。在中国几千年的专制历史中,王权主义作为统治阶级的政治价值体系,不断地禁锢着中国人民追求自由与个性解放的思想观念。随着鸦片战争一声炮响,处在旧秩序中的人们,不得不为改变自身的处境,在王权主义观念的阴霾下艰难地走上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的道路。同时也艰难地走上追求自由的道路。为摆脱王权主义的阴影,中国人民在反复地实践中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制度,在追寻自由的道路上,中国人民正一步步实现百余年来全民族的中国梦。  相似文献   

6.
近代西欧的社会转型先后经历了三个阶段:14—15世纪出现的民族国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人文主义对中世纪政治体制、经济体制和意识形态的否定;16世纪出现的反暴君派对专制王权的再否定和宗教改革思想家对人文主义的再否定;17—18世纪西方各国在思想观念和政治制度方面的整合。在这一过程中,当时的各个社会阶层都发挥了程度不同的作用和影响,共同促进了近代西方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体制的形成和确立。  相似文献   

7.
<正>1689年颁布的《权利法案》从文本上对国王权力做了明确限制,被认为是英国确立君主立宪制的开端。自此,英国人民奋斗了半个世纪"限制王权"的目的终于实现,议会代替国王在英国政治生活起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8.
16世纪英国国王亨利八世的宗教改革掀开了英国要求民族独立、建立专制王权运动的序幕。在这场运动中,亨利八世本人的个人经历、性格和意志对左右局势起了一定的作用。他与凯瑟琳王后的解除婚姻案引发了与罗马教廷的决裂,而他的天主教信仰又使英国的宗教改革运动仅仅处于使王权与教会分立而不是改革天主教教义的程度。他死后,改革派发动的“秘不发丧”,是对他的“意志”的一种反动,其结果却是对英国民族发展的一种推动,因而具有进步意义  相似文献   

9.
亲族血缘关系在商代政治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在被商王利用来维护和巩固王权的同时,也对王权起到一定的制约作用。商王室对祖先神祭祀的极度重视、血缘贵族在贡纳、戍守等方面的强势表现以及《尚书.牧誓》中列数的纣王的罪恶都是上述作用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0.
中世纪国王权威不能仅凭武力获得,还必须具有“合法性”权威。国王统治权威来源于日耳曼血统权利、选举原则和加冕典礼三个方面。三者同时并存,共同起作用,一方面加强了国王统治权威,另一方面也体现着王权有限的观念。  相似文献   

11.
中国和平外交的两个30年有效地维护了国家主权和国家利益。正确认识和把握时代基本特征是制定国家外交政策的重要依据,维护国家主权和利益是国家发展对外关系的基本动力,妥善处理边界问题是建立周边睦邻友好关系的基础,积极参与国际机制是维护国家利益、扩大国际影响力的制度保障。上述处理对外关系的基本经验弥足珍贵。  相似文献   

12.
西部开发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来自西部脆弱的生态环境。坚持西部开发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是走向国家生态安全的基本保障。  相似文献   

13.
主权和人权是当今国际关系中的两个重要概念。二者的关系是,没有主权就没有人权,主权是保护人权的,人权的国内管辖、国际保护和国际合作是三位一体的,都必须以“主权”和“主权平等”为基础,都是为了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全人类的人权的基本自由。中国在人权与主权关系上的立场是,维护人权,尊重主权,反对霸权。  相似文献   

14.
传统的国家主权面临着经济全球化和相互依存带来的多方面的挑战和侵蚀。国际社会中国家主权的矛盾和冲突来源于主权的结构性紧张。西方大国采取扩张性主权政策而广大发展中国家苦苦维护主权是这种紧张的具体表现。发展中国家要更新观念,在主权问题上既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又要做出理性的选择,在维护主权的同时体现主权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马西略是西方中世纪晚期的最重要的思想家之一,其思想对近代主权国家的产生和宪政主义的发展都有着直接而积极的影响。他站在世俗国家的立场上,为世俗君主的权威进行了有力的辩护,认为人民是一切权力的直接源泉,宗教大会应该是基督教生活领域中的最高权力机构,法律应该体现人民大众的意志。  相似文献   

16.
戴高乐主义主张维护民族独立,反对美国霸权;在法属殖民地推行“从非殖民化到合作的政策”,维护法国的海外利益;积极发展与东方国家的关系,推动东西方关系的缓和;努力促进西欧联合,以实现法国领导欧洲和维护法国大国地位之目的。戴高乐主义对法国、整个西欧乃至世界格局都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它提高了法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增强了西欧的独立倾向,对打破美苏两极格局,推动世界的多极化发展发挥了特别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国家主权最基本的内涵在于它是国内的最高政治权力。一般的传统观点认为,基于自然法和社会契约论,洛克最早系统地论证了议会主权说,是议会主权论者。洛克虽然没有明确地提出“人民主权”的概念,但他在另一种意义上表达了人民主权的思想。  相似文献   

18.
在冷战格局形成和变化的历史背景下,为维护国家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走出一条独立自主的社会主义道路,毛泽东提出了一系列反对霸权主义的思想。毛泽东在新中国的经济战略中提出的"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赶超战略"和"备战型"战略,对我国的经济建设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9.
旅游法立法的几个基本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法的名称、与旅游管理体制改革的关系、立法宗旨、调整范围是旅游法立法必须思考的几个基本问题.由旅游活动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所决定,旅游者主权理念应成为未来旅游法的立法宗旨,旅游法应合理确定其调整范围,以突破产业立法的狭隘思路,并积极推动旅游管理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20.
现代法律体制下,人权既是国内法调整的对象也是国际法的一个重要调整领域。基于国际 社会的主权性和人权问题的敏感性,在现代国际法上,人权与主权冲突不断,主要体现在国际法若干基本原则 与国家主权之间的冲突。解决这些矛盾和冲突是改善国际关系推动国际人权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