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新闻职业精神,简单地说,就是新闻工作为了履行自己的职业使命和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所拥有并展示的一种敬业精神,一种勤业态度。它是由社会存在决定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规范新闻传播行为的价值形态:它包括对新闻传媒业职业责任和职业使命的认识与理解,也包括对新闻工作职业观念、职业态度、职业情感、职业作风的认识和理解。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旨在分析图书馆不同教育程度的勤工俭学大学生对于自己职业取向的主观认识,并利用统计学相关技术手段对其进行相关性分析。  相似文献   

3.
王海涛 《新闻窗》2009,(5):103-103
随着交通的日益便捷,交通广播迎来了春天。做一名交通节目主持人成了不少朋友的职业目标。交通节目主持人应该具备什么样的职业素养呢?笔者以自己从事交通节目主持工作的经历,谈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4.
做个好记者是从事新闻工作的人们的理想。但有的人吃了一辈子新闻饭,却碌碌无为,有的人则把自己的作品和名字留在了新闻史上。那么怎样才能具备一个好记者的基本素质?笔者认为,最根本的是要坚守职业道德.秉持职业精神,以高洁的人品去锤炼高尚的文品.以坚实的职业精神去塑造让人敬服的职业形象。  相似文献   

5.
编辑职业观是编辑对其所从事职业的认识、观点和态度。编辑职业生存状态是编辑职业观的最直接表现。当前生存型、享受型和发展型三种编辑职业生存状态,总体上看体现了"谋生手段"和"生活方式"的编辑职业观。秉持"谋生手段"的编辑职业观存在着弱化编辑职业中所蕴含的价值性内涵、导致"编辑匠"形象固化和专业发展停滞不前等弊端,而以"生活方式"作为编辑职业观,编辑会主动适应职业生活、职业成长需要,并努力从中获取职业幸福感。  相似文献   

6.
《大学图书馆学报》2018,(4):104-111
通过职业发展理论,探讨民国初期及中期图书馆职业化的发展进程。认为图书馆职业从没有职业特点的简单工作,逐步上升到具有职业标识、职业学术、职业理论的成熟阶段,图书馆学术理论建构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批具有共同职业认识的图书馆人借助职业刊物,将职业团体发展成职业共同体,发展出统一的职业诉求,努力使政府及文化界确认其社会地位和独立性。  相似文献   

7.
档案工作者的职业道德,是从事档案工作的人员所必须具备的品德。它包括对档案职业认识的提高、档案职业理想的树立以及良好的职业行为与习惯的形成等内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论档案职业伦理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职业是一个包含规范和神圣的字眼,处在同一个职业里的人,有自己交流的规矩,知道怎样共同确立自己的职业在社会上的信誉,并自觉维护它,职业不仅仅是从业者谋生所依赖的东西,也是从业者的荣誉。这里所说的规矩就是职业伦理,职业伦理的形成是所有社会职业面临的一项共同任务,也是任何职业存在并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相似文献   

9.
徐冬仙 《新闻传播》2009,(11):82-82
近几年来,记者这一职业的广泛性和复杂性,加上部分记者在职业理念、职业态度、职业纪律、职业责任等诸多方面出现一些偏差和缺失,在关于利益冲突、新闻真实性等问题上,记者的行为常会引起公众的议论。在这里,我就年轻记者的职业道德建设,谈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10.
职场七步曲     
世界是个大舞台.工作场所尤其如此。我们有自己的服装、发型和妆容.有自己所扮演——以及最终会名副其实——的人物。每种职业都有入口也有出口.有巅峰也有低谷.有阴影也有阳光。当今时代.我们每个人扮演许多角色.以惊人的速度从一个角色转换到下一个角色.  相似文献   

11.
钟德强  刘民 《图书馆建设》2012,(10):73-75,78
图书馆人作为图书馆的塑造者,其对职业的认识、理解决定着图书馆行业的发展方向。然而,自中国有图书馆职业至今,图书馆人尚未认清自身的价值与职业立场。职业立场是对职业使命、职业利益、职业精神和价值的综合认知和认同,是认知的参照,是行为的内在准则,是维护职业利益、凝聚图书馆人的旗帜。反省认知立场、多角度审视自身、摆正定位、尽职服务等方式有助于图书馆人认清职业立场,重树图书馆人的社会形象。  相似文献   

12.
和其它运动项目不同,职业高尔夫球比赛的所有参赛费用都需要球手自己支付。而只有打到一定的名次才有奖金。中国职业高尔夫发展10年,迄今50多名职业高球手中.赔钱打球的仍占绝大多数。  相似文献   

13.
谈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闻职业道德是新闻工作者在自己的职业活动中应当遵循的道德准则和规范。它是新闻职业出现之后.新闻从业人员在长期的新闻劳动实践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由于新闻工作的特殊性,新闻职业道德除了一般职业道德的共性外.还具有不同于其他职业道德的个性特点。可以说,新闻职业道德是新闻工作者所应当具备的一种不可或缺的职业素养。  相似文献   

14.
聂艾歆 《新闻知识》2012,(4):100-101
职业性格是指人们一旦从事某种职业后,便因为职业需求或者该职业对从业者的普遍要求所形成的较为固定的性格要素集合。记者这份职业对从业的职业性格要求亦如此,从理解人的动力学结构方面,认识职业性格特点,才能从中获取能量,对职业性格进行良性管理,就能一定程度上掌握这种职业所需要的性格修炼,在职业生涯中游刃有余。  相似文献   

15.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2022年版)》新增“档案数字化管理师”数字职业类别,其形成是国家文化数字化发展战略需求、档案事业转型发展需要、档案职业功能拓展等多因素综合驱动的结果。目前,档案数字职业面临职业内涵认识模糊、角色定位尚不清晰、评价机制亟待完善等现实问题。今后应着力从加强档案数字职业研究、新职业纳入档案职称评审、探索人才协同培养等路径入手,推进档案数字职业建设,凸显档案数字职业“档案+数字技术”的职业表征。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自媒体时代下高校图书馆员的职业定位研究及不同时代下馆员职业竞争力变迁的研究,推导出高校图书馆员阅读力与其职业竞争力的关系:促进馆员职业化进程、提高馆员职业素养、强化馆员职业意识。并期望图书馆人通过阅读不断提升自己的职业竞争力,在未来知识服务体系中赢得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17.
朱玉军 《编辑学报》2012,24(6):585-587
科技期刊青年编辑职业认同感的建立是做好编辑工作的心理基础,对其事业心的建立具有重要意义。科技期刊青年编辑应该在审理稿件、与作者沟通、参与学术交流和研究编辑学4个方面着力,逐步提升自己的编辑业务能力和学术水平,逐步认识编辑工作的性质、意义和社会价值等,从而逐步建立职业认同感。  相似文献   

18.
任何一种职业的存在发展都是由该职业承担的社会功能所决定的.并通过从业人员在职业岗位上的劳动加以表现。档案职业的存在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档案职业影响力的大小.除了受客观条件的限制外,也与档案职业人员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有关系。分析档案职业存在的条件、特点和发展趋势不仅是从档案工作视角探寻档案职业角色定位的重要内容,也是从社会学视角明晰档案职业地位的重要途径。笔者认为,必须以务实的心态,积极对档案职业管理问题进行审视和研究,以寻求有效的对策方案,保持我国档案职业的发展活力和升腾空间。  相似文献   

19.
兴趣与品位     
记者,是一个很特殊的职业,这里说的不是它的社会行业性的特殊,而是说它是一个可以把社会需要、职业要求和自己个人爱好、兴趣最大程度地结合起来的职业。记者的采访得围绕党委和政府工作的中心,得受编辑部的指派,但是从采访方式的确定、主题的酝酿、体裁的选择、表达技巧的运用等一系列环节中,记者是自主的,是自己的主观认识、主观兴趣在起作用。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分析了档案工作者在"职业高原"期产生职业认同危机的现象和形成的原因,提出了提高学习认识和能力,增强职业危机感、职业认同感、职业效能感等改善措施和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