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体育课短跑教学实践中,发现大多数学生在测验或考试时不愿意采用蹲踞式起跑方法,或采用时因技术运用不当而效果不好.本文通过对本校九四级部分教学班进行实验研究,采用实验班和对照班实验前后5O米跑的平均成绩比较对照和分析的方法,得出结论:起跑技术对提高短跑成绩的作用十分重要.在学生掌握蹲踞式起跑技术的基础上,规定学生在测验和考试时必须采用蹲踞式起跑方法,能有效地提高短跑成绩.  相似文献   

2.
运用Simi Motion生物力学分析系统对吉林体育学院男子短跑一、二级运动员起跑动作前三步进行解析,运用运动生物力学理论对参数进行分析,用以了解吉林体育学院男子短跑运动员起跑技术动作技术特点及动作规律。  相似文献   

3.
短跑主要依赖于最大速度水平,没有最大速度谈不上速度耐力和高速跑中的放松.最大速度是加速阶段工作的结果.因此起跑后的加速跑就一直被认为是短跑运动训练体系和科学选材的主要内容之一.长期以来短跑教练员大多采用的30m起跑作为加速能力训练手段的合理性正遭受越来越多的质疑,为此依据相关研究的最新成果,结合学校高水平短跑运动员训练实践,对学校高水平短跑运动员专项速度的距离进行分析研究,以期为短跑训练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徐方 《成才之路》2013,(8):52-53
蹲踞式起跑中,关于上体的竖起时机是短跑技术应该掌握的重要技术,它关系着短跑成绩的优劣。上体过早抬起这个错误动作,使短跑技术变得支离破碎,限制了跑的速度。本实验找出了起跑过早竖起的原因,并进行了改进实验研究,找出对策。  相似文献   

5.
蹲踞式起跑是短跑中常用的起跑方式。教学中,教师应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帮助学生提高蹲踞式起跑技术。  相似文献   

6.
赵君 《成才之路》2012,(18):95-95
根据人体生理学原理,人体同一块肌肉收缩在不同的关节活动角度,其产生的力量不同,则人体每一块肌肉都有其产生最大收缩力量的最适宜角度。那么当人体腿部弯曲到其最适宜角度时,则会产生最大蹬伸力量。站立式起跑中的身体重心高低最主要是通过两腿弯曲动作完成的(同时包括双脚跟提起的重心高低),它决定起跑时两腿蹬地的力量。所以笔者认为通过两腿弯曲调节身体重心高低,使两腿的蹬伸力量达到最大时,应该是站立式起跑中身体重心高低的适宜程度。  相似文献   

7.
反应速度的快慢直接影响到短跑的成绩,反应速度是指人体对刺激发生反应的快慢,提高起跑速度对提高短跑运动员的成绩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本文就如何提高运动员的反应速度,加快起跑速度所用的方法、效果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根据国际田联颁布的<田径竞赛规则>的规定,短跑的起跑方法必须采用蹲踞式起跑和使用起跑器.通过广大教练员、运动员和科研人员的努力探讨和研究,根据运动员的身体形态、技术和身体素质状况的差异,设计出了"普通式"、"拉长式"和"接近式"等起跑器的安装方式.  相似文献   

9.
通过三维高速摄像和图像解析法,分析排球后排单、双脚起跳扣半快球起跳阶段人体重心速度、位移和时间特征。结果表明,单脚起跳运用到后排快攻可有效提高人体重心垂直速度,增加垂直位移,明显地缩短缓冲时间,有利于快速蹬伸。  相似文献   

10.
试论短跑中的摆臂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方法将短跑技术研究的重点放在起跑、途中跑等技术上,但对摆臂技术在短跑中的作用没有引起足够重视。本文对摆臂技术在短跑中的作用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1.
韩克 《教育探索》2001,(5):50-50
体育达标工作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在达标工作中,必须坚持运用和执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体育运动技术、技能,提高学生的灵敏度、速度和耐久力,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本文根据笔者多年的体育教学实践,仅就在体育达标中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问题作一肤浅的探讨。一、速度速度指人体以最快的时间完成某种动作的能力。50米跑是《国家体育锻炼标准》5项达标之一的短距离跑(短跑),想提高速度必须进行这项艰苦的训练。短跑分4个阶段:起跑、疾跑、途中跑、终点冲刺。1.起跑(站立式)有力脚在前,身体前倾…  相似文献   

12.
古今中外,多少体育科学研究工作者致力于短跑起跑的研究,随着科研工作的不断深入,起跑的姿势也由最早的古希腊的"站立式"逐渐演化至"半蹲踞式"直至现代短跑使用的"蹲踞式"。通过研究,专家们达到了理论与实践的共识,这些理论与实践的结晶,也被我们的教练员以不同形式运用到少儿的短跑训练中去。  相似文献   

13.
采用技术图片解析法、应用所学有关运动的基础理论知识、结合专业理论和实践,对掷标枪最后用力阶段的人体重心变化进行运动学分析,经过专项运动训练实践、观察分析并与国内外优秀标枪运动员相关运动学参数进行比较,促进标枪运动成绩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从落后的踏步式短跑技术阶段到迈步式短跑技术阶段,再到现代的摆动式短跑技术阶段,人们开始关注短跑运动的动力来源,并且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动力来源学说也在不断更新换代,相应的短跑技术水平也在迅速提高。本文通过探讨短跑技术各个阶段的动力来源及其相关技术发展,来改善我国的短跑技术,提高我国短跑运动员的水平。  相似文献   

15.
基于初中学生的生理特点要求,从50m短跑项目的生理及技术特点分析入手,以采用弹力带抗阻练习、功能性体能训练及快速伸缩复合训练提升学生专项力量能力,并以起跑反应时练习、下压式高抬腿跑练习、扒地式后踢腿练习、弹力带抗阻性前摆腿练习和组织竞赛与游戏,重视快速伸缩复合训练等新模式与传统的训练相结合,规范学生技术动作,切实提高体育体质水平,谋求体育教学中短跑训练方法的突破。  相似文献   

16.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对比分析法通过对短跑运动成绩和途中跑技术的发展演变过程以及对现代短跑途中跑技术的运动学、动力学进行研究分析发现:支撑腿与摆动腿的协调配合,膝关节放松,使小腿处于自然摆动状态,用前脚掌着地,脚着地点距人体重心投影点距离适中是现代短跑途中跑技术的显著特点。  相似文献   

17.
短跑全程技术可分为起跑、起跑后的加速跑、途中跑和终点跑四个部分。全程跑的成绩取决于起跑的反应速度,起跑后的加速跑能力,保持最高跑速的距离及各部分技术完成质量,途中跑是短跑全程中距离最长、速度最快的一段,任务是继续发挥和保持高速度跑。  相似文献   

18.
短跑是发展速度素质(包括各动作速度)的重要手段,它有助于掌握田径各个项目技术和提高体育运动成绩。短跑要求用最快的速度跑完规定的较短的距离,是属于极限强度的运动。短跑的全程技术由起跑、起跑后的加速跑、途中跑、终点冲刺和撞线四个部分组成,他们是有机联系的统一体,是不可分割的。本文阐述了短跑各部分的技术;介绍了短跑技术的常用的教学手段,以促进中小学教师短跑教学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9.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对江苏省南通中学校田径队15人进行跟踪研究发现:对少年运动员进行起跑技术的辅助练习,可以使少年短跑运动员的专项起跑技术得到显著的提高,对起跑后的加速疾跑和途中跑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100米跑是田径运动中观赏性极高的项目之一,它对运动员身体素质中的速度素质和灵敏素质要求非常高,同时对运动员的瞬间爆发的能力也非常高。100米跑的技术包括起跑技术、起跑后加速技术、途中跑技术和终点跑技术,在运动训练过程中,要发展短跑技术,必须对短跑的每个技术进行准确地分析和理解,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本文针对100米跑的终点跑技术进行分析研究,做实验对比,试图找出最好的终点跑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