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从7岁起到现在,方舟写了21个本子,最厚的一本,写了5万字,最小的一本,就是那本薄纸簿。全部是手写。因为书桌太乱,这些文字,是在床上,地上,茶几上,膝盖上写的。她戏称:“我妈用电脑写作,我用‘身体’写作。”这些本子整理成了两本书。有人问方舟:“你是不是早熟?早熟到底好不好啊?”她说:“我百分之一百二十地早熟。早熟的苹果好卖。”有人问方舟:“你这么早熟,会不会早恋啊?”她说:“会啊会啊!我都早恋好几回了。”她这样回答,我有点意外。因为我一直避讳承认和试图否认她是早熟的。孩子发育早,不管是指生理上还是心理上,对大人来说,好像都…  相似文献   

2.
每天放学后,教室的地面上就会出现一团团的废纸。与其说是“废纸”,不如说是“费纸”更恰当,因为这些纸并不是用完后扔掉的,而是学生们浪费掉的,有的仅仅写了几个字,有的干脆就是一张白纸。学生们的浪费真让人痛心。讲桌上,一大把铅笔无人认领;垃圾桶里,经常可以看到整本的本子……每每看到这些,我就心生感慨。想想自己小时候,因为经济拮据,大家用的本子都是泛黄粗糙的草纸,这样的纸也是正面用完了用反面,铅笔写一遍再用钢笔写一遍。那时候,拥有一本精美厚实的本子是我近乎奢侈的梦想。再看看现在的孩子,要风得风,要雨得雨,物质生活的优越,…  相似文献   

3.
梁英 《红领巾》2010,(1):2-5
熊姐姐正对着一本本子在写着什么,写完之后就把本子放进了抽屉,还上了锁。 熊弟弟很好奇,就问:“姐姐,你在本子上都写了些什么呀?” 熊姐姐神秘兮兮地说:“这是一个‘秘密’。”  相似文献   

4.
王小语 《作文》2023,(15):30-31
<正>一方书案,一盏灯,一本稿纸,一支笔,无数幻想与回忆从笔尖涌出,流淌在纸上。谈到写作,我的脑海中出现了这些印象。时光流逝,不变的,是我伏案写作的身影。最早接触写作,是小学时的看图写话。一张图片,用文字叙写出其背后的故事。从开始的信息罗列,到后来发挥想象,编写故事,这大概就是我写作的兴趣启蒙点。  相似文献   

5.
在批阅学生的生字抄写本时,每看到字写得好的,我就在其本子上画上鲜红的五角星。突然,我的目光被一本作业本吸引住了:本子上的字有一点儿书法的味道,那起笔,那顿笔……写得太好了。在她的本子上,我连画上三颗星后,又在旁边画上了一张“笑脸”。  相似文献   

6.
一天我在批改写字本,突然有一本本子的等第栏内用铅笔写了个淡淡的“良”。我心中犯疑:每个小朋友都希望自己的作业得“优”,为什么他给自己打个“良”呢?于是我找来本子的主人张运鑫,问他为什么要打个  相似文献   

7.
日记变变变     
五年级开始。我们班先进行了“日记我来写”的活动,每天由一位同学来写,自愿报名,当天写好,次日语文课朗读并点评,通过一段时间的练兵。发现热爱写作的同学几乎都很乐意来这本日记本上留下自己的笔墨。我决定进行男女生日记PK赛,同学们一致推荐领衔人:男生曹杨。女生张嘉晔。这两位领衔人做事就是比老师有心,回家就精心准备了本子,居然还巧妙地写上了激励各自方队的序言,此时这两本笔记本不是本子.是男女生心路历  相似文献   

8.
案例一:今天早上起床,嗬!好大的雾呀!我"腾云驾雾"来到学校,忽然有一个想法,学生都亲身体验了这场雾,何不上一节即兴写作课呢?于是一上课就让学生用五分钟时间写作,描写晨雾景象和自己的感觉。学生们迅速地在本子上写了起来。时间到了,我发现他们写得仍很起劲,就没打扰他们,  相似文献   

9.
我有一个私密的小本子,软皮的,封面是手绘的花枝、藤蔓与蝴蝶。在一本本书籍的阅读与电影的浏览中,我发现那个小本子早已布满了我的字迹。这是我唯一坚持下采的摘抄本。我把心之所感的段落或台词写在上面,然后在深夜寂静无人时,小心翼翼地拿出采阅读。  相似文献   

10.
朱夏妮 《师道》2014,(5):4-5
一童年草原小诗 我的第一个本子是褐色的,封面像信封。还有邮编,很小。我买它的时候是2010年的夏天.在学校附近的一家很贵的坑人文具店。本来打算用它来写语文的暑假作业。那个夏天5月的最后一天我写了我的第一首诗.不是在本子上.  相似文献   

11.
又发新本子了。 陈乖乖拿到新本子时没什么高兴的,但她的蓝色新本子自己 却高兴得很。等陈乖乖在封面写上了自己的名字,蓝本子更加高兴 了,“瞧,我也有名字了!我叫陈乖乖!”她对同桌的红色新本子说。 红本子也高兴得不得了:“我也有名字的!你看你看,我叫张用 用!”  相似文献   

12.
那一天,我抱着一摞作业本走进办公室,看见胡老师的办公桌上有一摞厚厚的折角的写字本。我知道这些折角的本子一定是写得很好的,肯定会受到表扬。我很想看看这其中有没有我的本子。可是,我一直翻到最后也没有看见我的写字本。我想,我这次的字写得很认真,怎么会没有我的呢?突然,我灵  相似文献   

13.
杨艳辉 《辅导员》2014,(8):67-67
女儿从去年开始上学前班了,老师开始天天留作业,说是锻炼孩子,为孩子上一年级作准备。于是,女儿每天规规矩矩地写作业,渐渐的,我发现女儿每次做作业之前都会翻一遍本子。我仔细一看,发现原来她是要把每次作业后老师给贴的贴画数一遍,数完后再开始眉飞色舞地写作业。看着孩子高兴的样子,我想这些贴画有没有别的用途呢?可不可以用在我的学生身上呢?  相似文献   

14.
<正>星期一的第一节课上,我习惯地翻开一沓学生的小作文,开始批改起来。一本、两本,咦,这是谁的本子?竟然写了不到四行。合上本子,下意识地看了一下本子的主人——邓×。怎么会是他的本子?他向来是个不错的学生呀!字写得端正,上课很认真,其他老师也都说他是个挺不错的学生,可今天,小作文居然写了几句话。心中不禁疑惑起来,重新打开本子,想从中去解开心中的疑惑,只见上面写着:今天老师布置了小作文,让我们自己写自己感  相似文献   

15.
上小学的时候家里很穷,铅笔要用到很短很短,本子要反正面写满了才能换新的。那时候,我最期待的事情就是参加考试和各种学习竞赛。因为只有在参加了考试和竞赛之后,我才能有机会得到奖品(铅笔若干,本子若干)。而且,也只有在那时,我才是最快乐的。因为这意味若我短时间内不必再为学习一用品发愁了,  相似文献   

16.
小时候,喜欢读闲书。不管什么书,拿到就读。书读得多,见识自然就广,写起作文来也就得心应手。那还是在读小学的时候,语文老师见我爱读书,便在班上表扬我。我至今还记得他的话:“要想写好作文,就要像赵丽宏那样,多读课外书。”在作文课上,老师常常将我的作文念出来。私下里,老师还对我提出一个要求,他要我准备几个小本子,在读书的时候,要注意书中精彩的描写,不管是写景的,写物的,还是写人物神态和心理的,都要留意,见到好的词句或者段落,就把它们抄到小本子上。老师的话,我当然老老实实地照办。于是读书时,就把小本子放在旁边,经常往上面抄一些词句。很快,小本子上就抄得密密麻麻,而且抄满了好几本。  相似文献   

17.
有一次课间,我在班级批改作业,有个男生跑到我面前,问:"老师,我们都把你上课讲的古文翻译写在书上了,为什么还要在本子上翻译一遍."我说:"为了让你们加深印象呀."但学生还是不依不饶的说:"写在本子上的,我们一般都参考一些翻译书,所以写出来的都是对的,没有什么用."  相似文献   

18.
“谈心本”     
放学回家,我特别高兴。因为爸爸说要带我和妈妈一起去吃美味大餐。今晚的作业很少,一会儿就能完成。我来到书桌前,呵,真新鲜!书上竟放着一张写满字的纸条和一本本子。我看了看纸条,那是妈妈的字迹。我仔细看看本子,原来是“谈心本”。我了解了妈妈的想法,如果有什么不方便当面说的话,可以写在“谈心本”上。翻开本子,几行娟秀的字印入眼帘:“陈琦,你今天课堂上的发言真让妈妈高兴……”原来,在学校的一日开放活动中,妈妈坐在教室后面听课,她一直在关注我的表现。看完这几行字,我心里很高兴。我做了作业,爸爸妈妈回家了。我再次捧起“谈心本…  相似文献   

19.
标签     
每到开学,我总要记得从校门口的小商店里买来几板标签纸。这些标签纸,不大,周围有一圈红色的边框线,红得很漂亮的那种。因为现在的本子封面多是油光,低年级小朋友用铅笔直接写不上去。贴上标签纸就不同了,在本子统一的位置贴上标签纸,写上班级姓名,白底黑字又醒目又整齐,就连写上去的字好像都添了几分潇洒。  相似文献   

20.
无脚鸟     
正妈妈是一名语文老师,从小就要我写日记,将每天发生过的事情记录在一个小本子上,本子越写越多,最后竟然在我的小书桌上占领了一席之地。我的作文水平就在那几年突飞猛进。其实每个人都可以用写作表露心迹。不要忘记你脑海中一闪而过的文字。它可以是日积月累心中积淀酝酿而成的一段话,也可以是有感生情而引发的一个字,甚至是一个标点符号,这些都是你心中通过见闻所浓缩起来的作文灵感。我喜欢积累身边的素材,因为那些才是最真实最贴切的故事浓缩起来的现实。千万别对作文有畏难情绪。当你不知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