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青海省地域文化旅游资源及其开发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君  赵霞 《青海科技》2005,12(4):12-15
青海省是我国少数民族聚居省份之一,自然地理条件特殊,人类活动历史悠久,多民族长期杂居,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资源。在当今人们普遍追求文化品位和文化底蕴的旅游时代,研究和开发地域文化旅游资源,对于合理保护和开发利用青海省文化旅游资源,增加旅游业产值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从旅游资源角度谈内蒙古旅游文献资源的开发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文献对旅游业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从旅游资源角度来看,旅游文献在深化旅游资源文化内涵,为旅游资源开发提供依据的同时,其本身对特定旅游者也具有吸引力,属于一种旅游资源。本文在分析此间关系的基础上,就内蒙古旅游文献资源的开发利用提出几点建议,和大家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3.
哀牢山地理位置特殊,风景旅游资源非常丰富,然而却鲜为人知。本文根据笔者实地调查资料和阅读有关文献资料,首先对哀牢山风景旅游资源特色进行了概述,然后分析了开发前景,最后提出了全面调查、统一规划等开发保护意见。  相似文献   

4.
阐述了旅游资源的基本概念,并对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必要性及应坚持的原则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对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的几点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5.
西藏桃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藏光核桃是重要的桃种质资源,在总结前人的相关研究上,本文综述了光核桃的生物学、资源概况,讨论了西藏光核桃作为旅游资源进行开发利用的构想,提出了具体的对策、措施以及旅游产品和商品,旨在探讨如何发挥光核桃的旅游价值。  相似文献   

6.
浙江省海岛海滨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平斌 《科技通报》2000,16(6):473-478
综合阐述了浙江省海岛海滨旅游资源的自然环境特征和类型,在研究旅游开发现状和进行资源类型评价的基础上,对目前开发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今后海岛海滨旅游资源开发的基本理念和策略。  相似文献   

7.
发展旅游气象服务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时代,旅游业已经跃升为世界第一大产业,旅游业在社会发展中的产业地位、经济作用逐步增强,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随着我国旅游业的迅速发展,游客更加注重旅游的安全、品质以及舒适度,由气象灾害引发的安全问题成为了游客关注的焦点,游客对旅游目的地气象信息的需求更加旺盛。本文探讨了发展旅游气象服务的必要性,对旅游气象服务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阐述和分析,对如何改善旅游气象服务提出了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8.
中国品牌旅游资源空间布局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李经龙  郑淑婧 《资源科学》2006,28(1):174-179
品牌旅游资源是些知名度高、信誉好,在旅游者与潜在旅游者的心目中已成为一种旅游品牌,能直接影响旅游者的旅游决策,使旅游者向往已久并以拥有该种造访经历为荣的旅游资源,而且这些旅游资源的影响范围非常广泛,通常是大尺度旅游者的唯一选择,中小尺度旅游者的首要选择。人们常说的世界级旅游资源和国家级旅游资源就是典型的品牌旅游资源。文章在对中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不包括香港、澳门与台湾)的品牌旅游资源进行具体评价的基础上,对比分析了它们与传统旅游资源评价结果的差异,划分了中国品牌旅游资源的等级,具体研究了它们的空间分布,重申了从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必要性,并对旅游业的深化发展进行了理性思考,认为努力培植、挖掘品牌旅游资源、积极地营造自己的旅游品牌才是旅游景区发展的唯一出路。  相似文献   

9.
中国苦丁茶资源及其开发利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邱以祥 《资源科学》1997,19(4):63-68
本文介绍了中国亚热带冷凉山区苦丁茶(大叶冬青Ilex Latifolia Thumb)资源的种类和分布。同时,对苦丁茶生态环境和实用价值也作了详细的研究,并提出了开发利用苦丁茶资源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刘梅  于波  姚克敏 《资源科学》2009,31(3):456-461
本文说明了以热量平衡为基础,适合中国不同年龄阶段不同环境下体感温度模型的建立原理,确定了不同环境下体感温度计算公式,并以此为基础,利用1979年~1996年(缺1993和1994年)16年全国198站旬平均气象要素资料,研究了体感温度模型在城市环境气象开发研究中的基础地位,讨论了应用体感温度进行旅游气象研究的可行性,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各代表旬最佳旅游地点的确定,主要针对元旦、春节、春季、五一、夏季和国庆几个时间段进行了讨论。研究结果表明,元旦、春节期间最佳旅游区为南国风光旅游、高原景观旅游和台湾港澳旅游区;春季最佳旅游区为南国风光旅游区、云贵高原旅游区和万里长江旅游区;夏季最佳旅游区为东北旅游区和青藏旅游区;国庆期间大部分地区均比较舒适,最佳旅游区域有黄河中下游旅游区、万里长江旅游区和云贵旅游区。同时根据各旅游区代表站日平均体感温度的计算结果,确定了各旅游区最佳旅游时间。这些研究结论为全国城市环境气象领域的开发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青岛市海洋旅游资源及其功能区划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张广海  刘佳 《资源科学》2006,28(3):137-142
青岛市海洋旅游资源类型、地域特征及其开发基础条件等方面决定了其功能定位与开发方式的不同。旅游功能区划是对旅游资源特征及其功能定位的综合研究,作为一种管理手段,其编制、执行可以解决旅游资源的过度开发及其空间布局的无序性等问题,指导旅游业的健康发展,获得旅游开发的最佳综合效益。本文比较分析了青岛海洋观光类、度假类、海岛旅游和水上休闲运动四大旅游资源类型的原生性、组合性、独特性和潜在性等特征;接着在论述青岛海洋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基础上,分析了青岛海洋旅游开发的区位条件、发展机遇和政策优势,确定东部、南部、胶州湾和西海岸四大海洋旅游功能区,并对其开发重点和地域格局进行了深入探讨,制定了青岛海洋旅游功能区划方案,明确不同等级旅游区的主辅功能,综合协调多种行业用海矛盾,强调海洋旅游资源的复式开发以及空间整合,从而为青岛海洋旅游经济的合理规划和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地质旅游资源的科学意义和社会效益 旅游地质资源是指某些地质作用过程及其所保存下来的遗迹,诸如火山、地震、熔岩、沉积、断裂和大气降水等所形成的地质地貌景观,供人们参观鉴赏、学习研究,甚至疗养治病等等。旅游地质资源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它与人类的活动和社会的发展密切相关。 旅游地质资源是进行科普教育的绝好场所。  相似文献   

13.
陈友飞 《资源科学》1995,17(3):75-80
福建地处祖国东南沿海,自然条件优越,旅游业发展前景广阔。本文从地貌学的角度论述了福建具有开发价值的旅游地貌资源的主要类型及各种风景地貌的成因,并对旅游地貌开发和保护问题提出意见。  相似文献   

14.
依据青海省格尔木、五道梁、沱沱河3气象站30年的气象资料,利用统计学原理,结合天气预报的时间和空间尺度理论,探讨了格尔木昆仑文化旅游区各旅游景点的旅游气象指数预报方法:用最靠近景区的气象站所提供的天气预报资料和逐时观测资料作为景区气象指数预报的基础,再根据各景区的经纬度、海拔高度进行订正,最终获得旅游景区的旅游气象指数预报。  相似文献   

15.
周海燕 《科技广场》2009,(8):105-107
旅游文化内涵是旅游开发的灵魂,客家文化旅游发展迎合了当前世界文化旅游发展趋势和潮流。作为赣粤闽边地区客家人居住地之一,龙南是客家文化的集中地。本文分析了龙南客家文化旅游资源的特点和旅游开发现状,提出了客家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构想。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分析了我国北方尤其西北地区主要的农业气象灾害及气候资源。针对我国西北气候特征提出了合理利用气候资源的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地貌的旅游资源意义及地貌旅游资源分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张序强 《资源科学》1999,21(6):18-21
阐述了地貌旅游资源在旅游景观形成中的独立构景作用和构成风景区的主体作用,探讨了地貌旅游资源的分类问题,分析了地貌旅游资源研究在旅游资源调查、评价及开发建设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鄂尔多斯市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业是21世纪的朝阳产业,是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针对鄂尔多斯市旅游资源的特点,对其利用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蔡爱民 《资源科学》1996,18(4):73-80
本文在广东省惠州自然及人文背景基础上,运用资源潜力面分析技术,研究了该地区旅游资源分类及其最大旅游容量,并预测了今后旅游资源开发速率。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D.麦格奈尔(D. MacCannell)的符号吸引理论为基础,将雍和宫景区的发展历程系统解构为命名阶段、取景和提升阶段、神圣化阶段、机械复制阶段、社会复制阶段5个阶段。研究结果认为:旅游资源的成功开发涉及到其形成过程中的各个环节,是各阶段综合作用的结果;注重对旅游资源地脉和文脉的挖掘,促进旅游资源神圣化是旅游资源顺利形成的重要因素;在旅游资源开发中,加大机械复制力度,使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感知不断形象化、真实化,是提高旅游资源知名度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