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在基础教育改革实践中,中学教师肩负着来自社会诸方面的厚望,同时与学生们一起承受着中、高考的压力。然而,当前的中学教师群体普遍处于亚健康状态、存在着职业倦怠。教师的生存状况需要改善,这是保障基础教育质量的必要条件;而且,在“解放理性”被普遍认可的当代,教师作为与学生具有同样意义的“人”的存在,他们的生命幸福理应受到同样的关照。教师对生命幸福的追求,需要教师主体对教育事业的热忱信念、精湛的专业素养:也需要社会、学校为教师提供必要的环境、资源,这是当代教育发展的需要,也是教育为使人、人类社会变得更加美好的理性表征.  相似文献   

2.
由于现代社会理性和科技文化的过度张扬,现代学校教育也随之全方位受到科学化和技术理性化的影响,教师职业被简化为知识、技能的简单传递,教师的教育教学生活背离了教师对惬意与幸福的应然追求,无法让教师真正体验到所本应体验到的个体尊严和幸福。教师如何过上一种有尊严的幸福教育生活?需要具备哪些必要的条件,存在哪些可能的路径,有尊严的幸福教育生活才能成为现实?显然,这需要重构教师的教育生活,让"人真正成为教育的目的",给教师创造"自由和正义"的学校制度环境,还教师以全面丰富的生命存在方式。  相似文献   

3.
幸福,可以说是人类必然选择的终极的价值目的,也是人这为人的最根本的确证,对幸福的解理和对人生命的理解实际上是同一问题.教育作为一种"成人"的活动,同样也关注对生命的理解,因而幸福教育是教育的应用之义.本文从人文主义视角,在对幸福做出生命诠释的基础上,探讨了教育如何引导学生走向幸福.  相似文献   

4.
教师是一种社会角色,肩负着一定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而教师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最朴素的概括就是教书育人,因此,尽管教师的幸福与其他因素有关,但教师的幸福主要体现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具体来说,教师的幸福来自教育教学的工作。教育是教师的生命,课堂教学是教师基本的生活方式,是教师生命价值的体现。把学生从"生物人"提升为"社会人"、从较低的水平提升至较高的水平,这是社会赋予  相似文献   

5.
曹慧 《江苏教育》2015,(11):21-22
现代社会,需要生命自觉;教育现状,缺失生命自觉;教育本质,呼唤生命自觉。现代学校的核心价值与追求在于唤醒个体的生命自觉,促进人的和谐发展。而学生的生命自觉来自于教师的生命自觉。所以教育首先要唤醒和培育教师的生命自觉,将"唤醒生命自觉,促进和谐发展"作为学校文化的核心精神,用"生命自觉"来引领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生的幸福成长。  相似文献   

6.
幸福教育是中国教育的改革方向,追求幸福是全人类的共同渴望和永恒主题,做一个幸福的教师是每一个教师的向往和追求。要做一个幸福的教师,需要力争做好以下三点。一、学会感受教育生命,这是幸福教师的起点如果教师只是以完成教学工作为追求的目标,终老也只是一个教书匠,难以完成"传道、授业、解惑"的使命,更难体会到工作和生活的乐趣。教育是一门职业,也是一项事业,更是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的幸福指数是整个社会幸福程度的重要表征之一。培养大学生的"幸福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也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在生命教育过程中培养思辨能力、强化责任担当、孕育生命情感、开展实践活动是提升大学生"幸福感"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教师何以幸福?幸福既关涉物质,也关涉精神。对教师而言,更关涉精神,因为这是一种以使人幸福为己任的职业。教师的职业幸福既需要外在的基本物质条件的支持,更需要教师对职业的理性认识、心怀职业理想、发挥自我潜能、信仰教育;而且还要学会幸福。  相似文献   

9.
何海江 《学子》2014,(2):40-41
<正>幸福是人生的主题,人的生活以幸福为目的。幸福是一种追求,幸福是一种意识,幸福是一种存在,幸福是一种渴望,幸福更是一种信念。幸福教育就是以人的情感培养为目的的教育,通过这种教育培养能够创造幸福、拥有幸福的人。我们不仅要给予孩子一个幸福童年,还要给予孩子一个幸福人生。"教育是一项职业,也是一项事业,更是一种生命历程;我要感受到教育的幸福和快乐,并把它传递给我的每一名学生。"这是我的座右铭,"让每一位师生都享受教育的幸福"是  相似文献   

10.
刘建军 《湖南教育》2010,(12):37-40
德国哲学家费尔巴哈说过,“一切的追求,至少一切健全的追求都是对幸福的追求”。教育是师生共同创造幸福的一种智力劳动。学生到学校来接受教育同样如此。幸福是人的一种积极追求,追求幸福是一个人主体性不断增强,人的本质和生命境界不断拓展的过程。学生幸福生活的创造,需要我们教师为其导航。  相似文献   

11.
河北省中学教师职业倦怠现状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河北省中学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和特点。方法:采用修订的MBI教师职业倦怠量表对河北省513名中学教师进行调查。结果:(1)河北省中学教师职业倦怠的总体程度不高,但情感耗竭程度相对比较严重;(2)河北省中学教师职业倦怠中三个维度随教龄增长呈现出“两头低,中间高”的趋势;(3)高中教师的职业倦怠水平显著高于初中教师;(4)5~14年教龄和15年以上教龄初中教师职业倦怠水平都显著高于0~4年教龄段的初中教师。结论:河北省中学教师职业倦怠总体不太严重,但在情感耗竭维度方面较为突出;高中教师以及教龄在5~14年的教师职业倦怠总体程度更高,因此更需要社会的关注。  相似文献   

12.
目前的初中学生最难教,初中教师最难当,初中校长最难做。缘何?因为教育观念莫衷一是、误区太多,初中学生又处于人生中的“多事之秋”,初中教师恰好处在教育系统链条中的“咽喉要塞”,初中校长更是置身于社会批评教育的“风口浪尖”当中。初中学生的鲜明特点在于强化“人生支点”的自我意识,初中教师的根本职责在于培植“人生支点”的坚实根基。初中校长的特殊使命在于扬起“人生支点”的前进风帆。夫如斯,不可不重视初中教育,不可不善待初中学生.不可不珍视初中校长和教师。  相似文献   

13.
高等学校青年教师是学校未来的顶梁柱,他们是一批学历高、专业性强、思维活跃、敢于尝试、有上进心的有为青年,这支年轻的教师队伍对高校学科的发展、教学科研的不断向前推进具有潜在的、不可代替的作用,是学校的未来和希望。青年教师来校工作基本上都到了婚育年龄,在高房价时代,解决好他们的住房问题非常重要。解决好教师住房问题,是引进人才、留住人才,建设高水平、稳定的师资队伍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文浅述了后房改时代(住房货币化时代),高等学校青年教师住房的困境,提出了解决高校青年教师住房的几种途径,希望其能对稳定高校教师队伍,增强学校的凝聚力,促进学校事业的不断发展起到了启示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基于上海地区17所中学245名英语教师的问卷调查,本文研究了中学英语教师写作教学循证实践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中学英语教师整体上运用循证实践的频率偏低,突出表现在较少运用科技手段辅助写作教学、让学生参与合作学习和提供反馈以及将写作作为学习和理解新内容的手段等。写作教学循证实践的使用存在学段差异,初中教师比高中教师运用的更加频繁。教师性别、教龄和自身教育层次对循证实践的运用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5.
The study compares the satisfaction ratings of future and current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with respect to the main aspects of school organization and administration. Data were collected from 66 in-service teachers and 79 preservice teachers in Cyprus. The application of factor analysis on the data resulted in the identification of the following main dimensions of school organization: headmaster's role, school organization, school climate, teacher incentives/work conditions, inspector's role and teachers' role. The comparison of the satisfaction ratings of future and current teachers on the above factors produced the following findings: first, the ratings of the two groups differed significantly for the first four factors. Secondly, future teachers reported lower satisfaction ratings than their in-service counterparts in the headmaster's role, school organization and school climate factors and higher ratings on the teacher incentives/work conditions factor.These discrepancies are considered to constitute causes of concern for educational policy-makers. The high expectations of future teachers on the teacher incentives/work conditions factor are viewed as a probable subsequent cause of cognitive dissonance and job dissatisfaction. On the other hand, the low expectations of future teachers with respect to three factors (headmaster's role, school organization, school climate) are likely to reduce their initial enthusiasm for their job. The implications of the findings for teacher training programmes are discussed, and suggestions are made on ways of reducing discrepancies between the expectations of future teachers and the realities of the workplace.  相似文献   

16.
高中教师心理健康、应付方式及其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高中教师的心理健康现状、应付方式特点及二者的关系,提高高中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笔者使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应付方式问卷,对洛阳市、南阳市五所高中的200名教师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高中教师的整体心理健康状况较好,他们使用最多的是解决问题的方式;高中女教师更多地使用求助和幻想的方式,老教师更多地使用合理化的方式;相关结果和回归分析显示,心理健康与应付方式存在着高度相关,彼此都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7.
教师职业活动的独特性决定了教师专业的内生性.中职教师与普通高中教师因职业活动的差异,决定了他们专业性的差异.根据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教育对象与教师的职业活动,中职教师的专业性是实践型的,实践性是中职教师的专业特质.  相似文献   

18.
孙传远 《中学教育》2010,(12):27-32
本研究采取整体分层抽样的办法,对上海中小学教师的专业性学习现状进行调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上海中小学教师的专业性学习状态较好,即教师比较认同学习应与外部关联、建立了教师学习共同体、开展了专业性学习以及积极寻求自我改变等。但教师学习的专业性还不强、教师自主学习的状态不佳。差异性检验结果显示,除自主学习外,女教师明显好于男教师;在教师学习的外部关联、教师学习共同体、教师专业性学习和自主学习等方面,小学教师的专业性学习明显好于初中教师和高中教师,初中教师也好于高中教师。  相似文献   

19.
英国公学之所以能够长期保持“精英摇篮”之美称,是与其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和教师的辛勤劳动分不开的。文章从公学教师的学历、公学对教师的吸引力以及公学教师的职责范围三个方面对英国公学的师资队伍建设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Abstract

Stereotypes are a particularly insidious factor in the formation of pre‐and in‐service teachers’ images of students. Teachers who rely on stereotypes rather than try to see the students behind them run the risk of letting cultural and individual biases work to their own disadvantage and to the disadvantage of the next generation of high school students. This article describes a project called Teaching and Learning Together that brings preservice teachers into direct dialogue with high school students with the goal of helping preservice teachers learn to attend to high school students and analyze the pedagogical implications of that attention prior to undertaking teaching responsibiliti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