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咨询台     
问:怎样辅导幼儿画出多姿多彩、生动活泼的人呢? 答:要画出动态的人,简便的方法就是把人的身体分为两部分理解来画,人就会动起来。除了观察身边的人物活动外,还应到一些公共场所观看。如:运动场上的奔跑、跳跃,赶火车的人,大街上张罗生意的摊贩,更是生动有趣。只要认真去琢磨,便会发现“人”不仅有高矮胖瘦的区别,还有年龄、性别、服饰上的不同。  相似文献   

2.
绘画是一种艺术,绘画研究自然哲学。某种意义上说,“绘画是一门科学”。任何一门科学都有其独立的内容及其要点、要求、要诀。绘画也是这样。要学好绘画,就有必要了解绘画科学的一些基本内容。我在这里只提出绘画里面的五个要点,即初学者必须经过的五个阶段。观、临、养、悟、创。 观 “观”就是“看”,历来学绘画的人都讲究这首要的“观”字。“师化自然”,“效化自然”。这就是说“观”字。其次是看别人绘的图画。有人把观看别人的绘画作品比做读书,形象地称呼“读画”。读画比观看自然要难。读画是要从上看到下,从左看到右,一个…  相似文献   

3.
天野喜孝,《阴阳师》电影人设对我来说,插画是相当神圣的工作。在画之前,都会考虑原著中的形象,我画出来会是什么样子的呢。因为人物设定还有背景之类的都要一个人完成,所以我也有犹豫不定的时候。其实到如今为止的动画角色设定中,很多都让我为难,因为思考不出具体的形象。但是这次看《阴阳师》的小说就不同了,看文章的时候脑海中自然而然就有了场景画像。感觉就是“啊、就是这个样子”。  相似文献   

4.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约定俗成的玩笑话。比如一个朋友去报考了服装设计学院,闺蜜们就会围成一圈叽叽喳喳地说:“给我好好学,将来你是要给我设计婚纱的!”——好像读7N装专业的人,不设计婚纱就错过了最璀璨的颜色。  相似文献   

5.
[写作技法指津]根据图画描写人物语言,一般按以下步骤进行。第一,读画。读画包括观察和分析两项内容。观察要有序,要先看标题,然后再接由上至下或从左到右,从人到物或从最到人的顺序观察。观察要细致,要看准图画中每个细节,观察要分清主次,要找准图画中的关键部分。分析主要是根据画面的设计和布局推测作者的目的,思考画面反映的中心思想。思考中心思想要从三方面入手:一是从图画的标题去分析,有的标题就是主题;二是从图画中文字说明去分析;三是从画面所描绘的人和事及其关系中去分析。只有把握了中心,才有可能写出符合要求的…  相似文献   

6.
没错,我就是M-ZONE人,我读漫画,看卡通片,玩cosplay,现在我还要亲自上阵画动漫!参加12月开始的”“寻找动漫M-ZONE人”活动,把心目中的M-ZONE人形象画出来,不管是专  相似文献   

7.
文老.我们常说诗和画是相通的,就是所说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那么诗和画怎能体现相通呢?我想,画的形象和色彩,我们可以直接看到,我们可以通过读画,体会到诗的意境;诗呢,我们只能通过诗的语言来想象画的形象和色彩。这即是诗画相通又是诗画的不同。比如说唐代诗人王维的名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我们虽然没有看到画,但是读了这两句诗,一幅非常壮观的画面就生动地出现在脑海当中。然而,我们看的仅仅是  相似文献   

8.
视觉文化与现代媒体教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媒体的发展普及,使人类社会进入了以形象符号传播信息的时代。电视一经出现,便参与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在学校课堂上,学生同样要去“读”各种形象符号。总之,人们对“阅读”各种形象符号已经习以为常了。但是,这种“读”对大多数人来说,是无意识的、被动的,只不过是凭一点视觉经验,并不具有视觉能力,也就是说没有“读”形象符号的技能。没有文字运用能力的人,是不会看书写文章的;同样,没有视觉文化知识的人,自然难以准确理解形象符号表达的信息。所谓视觉文化,简而言之,是指准确理解和创作形象信息的一种习得技能。这种技能在今天充满形象信息的社会里,显得日益重要。掌握视觉文化,对现代媒体教学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这正如文字读写教学对印刷技术是关键一样。从目前情况和将来的发展看,视觉文化是构成完整的传播通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视觉文化教育直接关系到现代媒体教学的效果和最终发展。  相似文献   

9.
“诗中有画.画中有情”,是古诗词最重要的特征。这“画”,这“情”,就是诗词的意境.催人遐想,让人深思。因此,走进诗境成为解读古诗词意蕴的前提。请看《小池》的执教者如何在课堂上“注重读.发挥想.引导品”.让学生感受美的、  相似文献   

10.
对于《山水画的意境》这篇课文,初中学生理解起来会存在不少的挑战,而如果能在文化视角下进行解读,那学生就更容易探究到文本的意境。在文化视角下解读该课文,要认识到所谓意境,实际上就是客体与主体的结合,是情与景的结合;要认识到探究《山水画的意境》的文化内涵,很关键的一点就是在解读文本的时候,充分调动情感,并秉持理性的态度,即在解读文艺味道十足的课文时,不能将解读的重点放在艺术本身,而应遵循作者的写作思路,让学生在认同“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的同时,去重点解读课文是如何阐述“写景就是写情”的,去深入理解如何做到通过写景来写情,并将这种认知迁移到自己语文学习的每一个角落。  相似文献   

11.
余春玲 《教书育人》2005,(1):124-124
儿子刚到美国的时候,一天放学回家,拿出一张画给我看:“妈妈,你看,这个人像不像我?”天哪!吓我一大跳,这哪是人,分明是鬼,说得确切点,这是一堆白骨。“你为什么画这个?”“老师让画的。”我不信,孩子的坚持诱发我要去学校看个明白。  相似文献   

12.
儿子刚到美国的时候,一天放学回家,拿出一张画给我看:“妈妈,你看,这个人像不像我?”天哪!吓我一大跳,这哪是人,分明是鬼,说得确切点,这是一堆白骨。”你为什么画这个?”“老师让画的。”我不信,孩子的坚持促使我要去学校看个明白。  相似文献   

13.
“学校文化”这个词发源于“企业文化”。近几年来,许多教育专家借鉴“企业文化”,提出“学校文化建设”一说。企业文化强调的不是企业去谋多少利,而是去寻找企业管理层与员工共同的精神家园。学校文化建设就是要强化教职员工构建学校“精神家园”的追求。学校文化不同于过去所理解的校园文化,不是简单的学校文艺活动或课余生活,不是单纯的教育理念和学校形象设计。学校文化内容包括观念文化、物质文  相似文献   

14.
我们学习一项技术或做一件具体的事情时 ,常常有一个“先看看人家怎么做”的过程 ,先看———其实就是研究 ,然后一点一点学着去做———其实就是模仿 ,慢慢就学会了 ,然后多加练习 ,熟能生巧 ,不知不觉就成了行家里手。其实作文也是这样 ,学写文章应该先从看文章———阅读开始做起。有经验的人常说 :“作文没什么难处 ,看多了就会写。”说的就是这个道理。道理虽不难懂 ,做起来却不容易 ,原因是很多人不知道看什么样的文章以及怎样去看文章。下面就谈谈这个问题。首先要解决“看什么”的问题。在解决“看什么”的问题之前 ,还应解决一个问…  相似文献   

15.
中国服饰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如何通过翻译传播中国服饰文化,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我国著名翻译理论家罗选民先生(2012)曾提出“:要提升国家形象需要文化自觉。“”就翻译而言,文化自觉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在不损害中国文化精神的前提下,以最合适的方式来解读和翻译最合适的典籍材料。”这对服饰文化翻译研究有很大启发。该文以文化自觉为指导,对《红楼梦》的两个译本进行对比分析,来探讨通过翻译传播中国服饰文化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莫俊峰 《读写月报》2023,(33):44-48
<正>《桃花源记》是一篇家喻户晓的名篇佳作,“世外桃源”更是为人津津乐道。对于该文的解读,古来不乏真知灼见。不过,如果越过“桃花源”的神奇,知人论世,去探索其背后的历史、文化和思想,就会感觉曲径通幽,别有洞天。一、一片惊奇看桃源:穿越500余载的古代社会“桃源人要自与尘俗相去万里。”(《古文观止》)借助“武陵人”的目光,作者展示了一个穿越500多年(实则600余年)的古代社会。  相似文献   

17.
小时候,记得在地图册上有56个民族的形象展示,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每个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服装,独独汉族,穿着职业化的西式服装。长大了,也看了许多日剧、韩剧,稍远一点,20世纪80年代的“阿信”穿着和服,而“大长今”使韩服在整个亚洲成为时尚。应该说,每个民族都有她独特的历史根基和文化传承。然而,汉族,除了这个符号之外,在现代服饰上几乎没有什么文化载体彰显。我是知道的,其实汉民族也是有“汉服”的,而且,比许多民族的服装都要历史悠久,都要源远流长。《左传》中,有“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章服之美,谓之华”的章句,“华夏”一词…  相似文献   

18.
班主任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要一环。由于班主任工作的对象是身体正在发育,心理和思想正在成长中的青少年,不同于工人之于机器,农民之于土地。这就决定了班主任工作必须以人为本。一、以人为本就要充分尊重学生班主任工作的第一要义就是要用尊重去播种尊重。首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做到了这一点,就不会体罚学生,使其肉体受到摧残,也不会恶语相加,说出“蠢得像猪,笨得像牛”这类侮辱性的话,使他们的心灵受到伤害,而是想方设法让他们体验到被人尊重的幸福和快乐,从而学会尊重别人。很难想象,一个不知尊重为何物的人会去尊重别人。其…  相似文献   

19.
一块正方体,倘若我们平视它,只不过是一个正方形而已,倘若我们改变了观察的角度和思维的方式,用立体的影像去再现它的形状时,就是一个正方体了。很显然,一个人一旦形成了独特的思维方法时,他就能较完整地把握一个知识领域。日本学者比嘉腆说:“我们应当学会从各个角度看问题。一样东西,从坐着、站着、蹲着、躺着,站在凳子上等各个不同角度去看,就会看到不同的样子。”我们要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去看”“看到不同的样子”的思维方法和良好习惯,发挥求异思维能力,由记忆型转变为创造型,就必须进行多角度教学。  相似文献   

20.
<正>人的一生要读两本书,一本是“有字之书”,一本是“无字之书”。而“有字之书”来源于“无字之书”。我们生活的世界,就是一本大大的“无字之书”。很小的时候,爸爸就带着我去很多地方旅行,去图书馆里看书。只要到一个城市,爸爸就会带我去寻找图书馆、图书大厦和书城。让我记忆犹新的有天津图书大厦、石家庄图书大厦和开封书城。我打开一本本的书,就像打开一座座魔幻城堡的大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