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父母教会你什么?"请跟我走进2014年《开学第一课——父母教会我》这个主题班会。本次的主题班会一共有四个主题:孝,礼,爱,强。首先,父母教会我们"孝"。听着童话大王郑渊洁讲有关父母对自己的爱及孝敬父母的故事,让我懂得了身教比言传更重要。"孝"不一定要给父母最富有的生活,现在我们能做的,就是保护好自己的身体,好好成长,不让父母担心。在家里帮忙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从生活中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如睡前帮父母准备好睡衣、  相似文献   

2.
爱孩子是父母的天性。父母对孩子的爱是一种情感,一种需要,更是一种教育。父母的爱同食品一样,是孩子成长的“食粮”。父母的爱尤其母爱是孩子成长的必要社会条件。有研究表明,得不到父母之爱的孩子一般发育缓慢、感情冷漠、心智落后,还易早年夭折。父母的爱也是家庭教育的前提和基础。孩子信其所亲,孩子体会到父母的挚爱,才会接受父母的教导。这正如马克思所言:“还有什么比父母心中蕴藏着的情感更为神圣的呢?父母的心是最仁慈的法官,是贴心的朋友,是爱的太阳,它的光焰照耀我们心灵深处的意向。”父母应如何爱孩子呢?一、爱而…  相似文献   

3.
平时家长们多半很忙碌,没有时间陪孩子出游, 10·1国庆长假很快来临,忙碌的父母们也将迎来几天清闲,终于有机会好好陪陪孩子。可父母们又要为走出家门,该带宝宝去哪儿玩伤神。别急,我们想父母之所想,急父母之所急,准备提前策划并运作了一次小型活动,以期为你们过一个快乐而有意义的假期出谋划策、积累经验。 在秋高气爽的假期里,约上两三家有宝宝的小家庭去动物园happy一番是个不错的建议。为此,在10·1这个甜蜜的“绝对亲子时间”里,我们向你特别推荐动物园亲子聚会。  相似文献   

4.
研究任何事物一般从定性入手,通过定性我们便能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本质.但为了更深入地认识事物,还需要定量.比如,通过定性,我们认识了事物的好坏,但这里面可能有不同的程度:有较好、很好、最好,较坏、很坏、最坏等等.从精确的表达程度上看,定量显得很重要. 在作文写作中,特别是面对具体的命题,我们有必要把定性和定量结合起来分析运用.比如以"爱"为话题写一篇作文.在定性思维上,我们可以确定爱是一种美好的情感,能给人温暖、呵护和鼓励等等.就此,我们可以写父母对子女的爱,老师对学生的爱,好友对自己的爱,或者是动物妈妈对幼仔的爱.但要真正地认识事物,还要在定量思维上下工夫.就父母之爱来说,父母都是爱着自己子女的,这是一种普遍的人性,但父母对子女的爱会因为文化历史、地域国情的不同而各不相同,就是同一个时代、地域、文化背景下的父母对子女的爱也有差异,会受到家庭环境、工作条件、性格类型的影响.比如有钱的父母喜欢给孩子以金钱上的满足,工作压力大的父母较少陪伴孩子,性格粗暴的父母更多以打骂的方式来教育孩子等等.  相似文献   

5.
他们有家,却没有享受到家的温暖;他们有父母,却没能像其他孩子一样得到父母正常的爱。他们渴望得到温暖、得到爱。面对特殊家庭的孩子,如果我们付出真心、诚心、爱心、信心和责任心,他们也会在关爱中茁壮成长!小强是我们班一个比较特殊的孩子。他个矮瘦弱、少言寡语,经常穿着脏  相似文献   

6.
父母的爱     
一个人生下来后,就有父母去爱他。那爱是纯洁的,像雪花一样美丽。慢慢地,我们在长大,那样的爱对于我们幼小的心灵是多么重要啊。当我们受到打击、受到委屈时,父母用他们那如雪花般纯洁而美丽的爱来修复我们心灵的伤口。慢慢地,我们厌倦了这如雪花般的爱,只顾自己,却忘了给予我们爱的父母。吃惯了糖蜜的我们,想给自己寻找挑战。可每当挑战失败后,给我们鼓励的还是父母。慢慢地,我们有了自己的主见,不再听父母对我们的劝告,以自己的见解去做事。可是一旦犯了错误,给我们宽容和理解的还是父母。我们不懂得爱,有时不接受爱,甚至讨厌爱。但如果没…  相似文献   

7.
感恩的心,感谢有你,伴我一生,让我有勇气做我自己……每当唱起这首歌,我便想起我的父母。父母爱我,我能从生活中的细节里感受到父母对我那份无以言喻的爱。我也爱父母,我愿意用我的一生来报答他们的养育之恩。可在作文课上,当老师让我们回家向父母表达爱意时,我却感到一丝害  相似文献   

8.
父母对孩子的爱是最无私的,我们通常感动于父爱和母爱的伟大,可是,我却亲眼看到,有一种爱可以毁了孩子.  相似文献   

9.
爱的负担     
看到这个题目你也许觉得有些不解,爱怎么会成为负担呢?爱让家庭充满了温馨,爱让家人倍感温暖,因为有爱,家才成为令人向往的避风港湾。人世间,父母的爱是最无私的,但作为家长,我们一旦把希望冠以爱的名义,那么我们浓浓的爱意只会化作孩子沉甸甸的负担,这就是爱的负担。  相似文献   

10.
《今日中学生》2010,(7):10-12
都说家是爱的港湾,身为孩子的我们,大多数时候,都充当着爱的被动式的主语,被关心、被照顾着,心安理得地享受父母无微不至的爱。  相似文献   

11.
父母的爱     
我生活在一个幸福的家庭,我很爱我的家,因为那里充满了父母的爱。父母的爱是宽容——记得有一次,我考试考砸了,害怕爸爸妈妈的严厉惩罚。可爸爸妈妈知道  相似文献   

12.
本文素材适用教材单元训练1.父母对我们的爱运用提示:在家里,家人们往往有不同的分工,对我们的关爱也各不相同,例如爸爸可能负责接送,而妈妈负责做饭洗衣。写出这种差别会让人物的形象更真实。2.我们对父母的爱运用提示:对小学生来说,写一封感恩的信可能是对父母最好的报答。把你不好意思说的话  相似文献   

13.
从小到大,我们沐浴过多少爱啊!你对一直疼爱、呵护你的爸爸妈妈表达过爱吗?在生活中,可能有你不理解父母或者父母不理解你的时候吧,你对父母掏过心里话吗?今天,我们就来聊聊怎样和父母说说心里话。心里的话儿有哪些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已经不再懵懂,已经不再是那个无忧无虑的幼稚孩童了。我们开始有了自己独立的意识,  相似文献   

14.
在即将完成单元主题“有家真好”的语文教学时,我们备课组的三位老师在集体的创智下,有了一个大胆、新颖的教学构想:在课上教学生唱一首名为《让爱住我家》的歌曲,然后布置一份特别的回家作业:1.回家教自己的父母唱这首歌,然后把全家一起合唱的这首歌录制下来;2.以《我教父母学唱歌》为题,把这一亲身体验的过程写成一篇随笔;  相似文献   

15.
晓敏 《师道》2003,(12):40
他们是自由恋爱结婚的。女人的父母是县城某行政部门的两个不大不小的领导。而男人的家却在乡下,祖上世世代代都是靠土地过活的农民,距离就是这么远,但是他们依然相爱了。是很深爱的那种。开始时,女人的父母就坚决反对自己的独生女儿和一个农民恋爱并嫁给他。他们对她说:“如果你真的要跟他走,就永远别再踏进这个家门一步。”女人什么也没有说,只是静静地收拾好自己的东西去了他家。女人态度坚决。临出门的那一刻,她看见了父母眼中的泪水,她的心里也在疼。但是女人知道,无论是什么人,她的最爱只有一个。她爱自己的父母,但她更爱他。这样的爱…  相似文献   

16.
设计理念家是我们每一个人温馨的港湾,如果孩子是这一港湾中的一叶小舟,父母则是那个永远风雨无阻的舵手,他们的爱是无私的,是不求回报的,因此孩子们往往认为这种爱是理所当然的。希望通过这次活动,让孩子有一个心灵的触动,父母原来是这么不易,他们是这样爱我,那我该怎么做呢?活动目标1.认识目标:通过活动体会父母养育自己的辛苦。2.情感目标:感受家庭的幸福,感受父母的爱。培养孩子爱父母、爱家庭的情感,培养他们的家庭责任心。3.行为目标:通过活动,把认识落实在今后的生活中。活动准备课件、写字板、几位家长的录音带,每位学生选好一张全…  相似文献   

17.
    
家,是爱的雀巢, 家,是温暖的落脚处, 家,是我们成长的避风港, 家,也是我的归宿…… 家,是一个充满爱、洋溢爱的集合, 家,也是我们大家生长的地方, 在这里,我们可以尽量地玩,尽量地疯, 在这里,我们可以在知识的海洋里嬉闹。 在这里,我们师生之间有着温暖的爱。 帮助我们的学习和生活! 家,有时也会抛弃人, 因为,有些人违背了家, 他们在这里无视家的纪律, 无视他们的父母, 难道,家是冷酷无情的吗Q 不但如此,我们还有一个共同的家—地球! 有些人,不但不爱护这个充满海·绿洲的霎 但这些,都不足以代表— 我们的家! 而且还无辜地去伤害它,破坏它,…  相似文献   

18.
豆瓣有一个名为"父母皆祸害"的小组,现在这个小组有69000多名组员,而且这一数字还在不断的刷新中,每天都会有新的成员加入。代沟是一种会传染给每一代人的病毒,仿佛一道围墙平地而起,挡在父母与子女这种最亲密的关系中间。没有足够的体谅、宽客、理解,家便成为了世界上最没法谅解的地方。父母经常教育我们的话叫"你看别人家的孩子……",而我们的内心也有一个"别人家的父母",他们开明、轻松,符合我们心中对于父母的一切想象。事实却是,父母们总认为自己是对的,他们或多或少都会把自己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强硬地嫁接在我们身上。你倾倒了城池来博我这平顺一生的喜,你拱手了河山来讨我这琐碎岁月的欢,而我们压力倍增,不敢叫你失望。  相似文献   

19.
爱在每一天     
爱自己、爱父母、爱伙伴、爱学习、爱生活,是孩子做人的根本,也是其他素质的基础。让孩子——要在孩子心中播入爱的种子,这是每位父母都希望的。那么,如何有效地呵护、支持、培养孩子的“爱心”呢?最重要的是将爱的音符融入每一天的生活细节之中,让孩子从本身做起,爱自己、爱父母……1.爱自己。孩子怎样“爱自己”,需要父母关心吗?如果父母过早地、苛刻地要求孩子“让梨”,却没有细心指导“把关心留给自己”,孩子甚至会误认为“爱自己”是不光彩的、自私的。其实,爱自己是人的天性与真本,也是爱他人、爱人民所不可或缺的基础条件之一。父母…  相似文献   

20.
当孩子来到世上,他们首先感受到的就是父母之爱、家庭之爱,是成年人对他无数的奉献。正是在享受爱与奉献之中,孩子渐渐长大。与此同时,孩子也需要在对他人的关爱中,更深刻地了解爱的真谛、学会关爱,在帮助和服务他人的行动中凸显个体价值、完善自我。可是,社会现实告诉我们,许多父母给孩子的爱是不完整的,孩子只知道接受爱,却不懂得回报父母和他人之爱。不久前,多家媒体报道了这样一个典型事例:青海农民陈邦顺有3个儿子,只有大儿子小良考上了大学。为了供小良完成学业,年近50岁的陈邦顺和病弱的老伴不得不卖血换钱,连续6年,卖出的血量能装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