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王稳建  陈理  陈愉炯 《广西教育》2009,(12):64-65,71
本文旨在研究团体心理辅导对班级凝聚力和大学新生适应环境的促进作用。结果表明:团体心理辅导对促进大学新生班级凝聚力和环境适应效果显著,新生归属感和集体观念增强;对班级进行心理辅导对加强班级组织建设和学生人格塑造具有重要作用;高校应开展多种形式的团体心理辅导工作,将其纳入大学入学教育体系中。  相似文献   

2.
团体心理辅导是在一定情景下,通过开展团体活动而进行的心理训练形式.班级作为一个特殊的团体,可以应用团体心理辅导开展班级建设,这对增强班级凝聚力,形成良好的班风以及学生个体的心理健康成长等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论团体心理辅导与班级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团体心理辅导是在一定情景下,通过开展团体活动而进行的心理训练形式。班级作为一个特殊的团体,可以应用团体心理辅导开展班级建设,这对增强班级凝聚力,形成良好的班风以及学生个体的心理健康成长等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大学班主任如何成为有效的心理辅导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学生班级心理辅导是大学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模式.大学学生班主任要想成为有效的班级心理辅导者,需具备良好的人格特征、做好向心理辅导者角色的转变、掌握心理辅导的知识.大学学生班主任通过组织学生朋辈心理辅导、构建班级社会支持系统、开展班级团体心理辅导活动,促使班级成员心理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目前,中职院校班级管理中存在着凝聚力、归属感缺乏,学生主动交往意识不强,自我管理意识差等问题,本文对团体心理辅导引入班级管理的可行性进行了实践探索,并通过实际案例介绍了团体心理辅导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班级团体心理辅导是以班级为单位的集体心理辅导活动。它借鉴团体心理辅导的理论与技术,以班级团体的力量与资源影响学生的心理与行为,解决学生成长中的问题,预防心理问题的发生,促进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增强学生对社会的适应性。班级团体心理辅导是一种具有中国本土化特色的团体辅导方式,其理念与操作方法有别于团体辅导,在实施的过程中,既要借鉴西方的团体辅导理论,也要结合中国班级授课制的特点。如何有效实施班级团体心理辅导?本文就班级团体辅导实施过程中的一些问题,谈谈体会与思考。  相似文献   

7.
禚敏 《考试周刊》2014,(68):190-191
在班级教育管理中,如果能有针对性地应用团体心理辅导理念和技术,不仅有利于建设和谐的班集体,促进学生个体与班级团体共同成长,还将对促进和加强班级德育工作起到积极作用。初二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他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惑和问题。将团体心理辅导运用在初二年级班级管理中,对解决学生心理问题、营造民主团结和谐的班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班级团体心理辅导是以班级为单位的集体心理辅导活动,借鉴团体心理辅导的理论与技术,以班级团体的力量与资源影响学生的心理与行为,解决学生成长中的问题,预防心理问题的发生,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增强对社会的适应性。班级团体心理辅导是着眼于全体学生成长的心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以广西某民族高中二年级两个平行班级作为实验班和对照班,对实验班开展6次团体心理辅导,对对照班不采取干预,采用王国强的中学生班级凝聚力调查量表、改编赵传锡的团体心理辅导效果反馈表、对师生进行访谈等,探讨团体心理辅导对民族高中班级凝聚力建设的干预效果。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班团体心理辅导后在总分、生生关系因子的提高上极其显著(p<0.001),证明团体心理辅导对班级凝聚力建设具有促进作用,生生关系方面得到明显改善。从团体心理辅导的设计和实施两方面出发,对团体心理辅导在民族高中班级凝聚力建设中的应用提出相应对策,希望能为教育工作者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班级团体心理辅导活动是面向班级全体学生的有目的、有计划组织实施的一种心理辅导形式。通过让学生在主题活动中积极主动地参与、体验、内化.帮助和引导学生了解心理常识,悦纳自己、完善自己.培养良好的社会适应性。促进人格的健全发展。班级团体心理辅导活动设计的指导思想、过程与方法合理与否.则关系到能否顺利开展班级团体心理辅导活动。  相似文献   

11.
贫困大学生是高校中一个相对特殊的群体,他们比普通大学生承受着更大的心理及经济压力。以粤西高校为例,研究高校贫困生帮扶工作的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改进和完善贫困大学生帮扶机制的对策,为完善我国高校贫困生帮扶体系建设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12.
贫困大学生是大学生中的特殊群体,他们在学习、生活、工作中所涉及的不仅仅有经济问题,还有包括思想、心理、道德等多方面的综合性问题。加强贫困大学生励志教育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引导学生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促进贫困大学生立志成才;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培养贫困大学生健全人格;树立典型榜样,激励贫困大学生自强自立;建立社团组织,提高贫困大学生实践能力;营造和谐的校园环境,帮助贫困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贫富观。  相似文献   

13.
做好高校贫困学生资助工作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要求,是人才强国的战略需要。切实解决高校贫困生问题,要科学认识和正确处理好"真困"与"假困"的关系、"经济贫困"与"心理贫困"的关系、"财力支持"与"素质支持"的关系。做好贫困生资助工作,帮困是基础,助学是关键,扶志是保证,服务和谐社会是总目标。  相似文献   

14.
关于高校贫困生感恩意识培养的思考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作为大学校园里的弱势群体,高校贫困生非常需要社会各界给予其经济资助,以解其学业的后顾之忧。但在帮助贫困生解决经济困难的同时,应该重视培养他们的感恩意识,这对于完善他们的自身素质和增强他们回报社会的责任感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浅谈支架式教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支架式教学是通过一套恰当的概念框架来帮助学生理解特定知识、建构知识意义的教学模式 ,借助该框架 ,学生能够独立探索并解决问题 ,独立建构意义。支架式教学改变传统的教师主宰课堂的局面 ,而构建教师和学生互动 ,共同参与课堂活动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6.
五年制专科生既是独生子女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也是大学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正因为如此,自尊与自卑兼有、耱知与混世同在、竞争与依赖并存、顺从与逆反交错是这一群体的突出特色。对他们的教育,必须依据新课程倡导的理念,坚持以人为本,增强人关怀,以多元的人才观、质量关、以展观和新的学生观、教学观等来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教学,以便增强其自信心,陶冶其品性,培养其学习兴趣,最终获得学会学习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17.
农村特困大学生不良心理矫正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来自农村的特因大学生是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后新产生的特殊群体,由于不能适应新的文化氛围、生活环境、学习方式、“助因”行为,他们中的部分学生产生了的自卑、焦虑、交际封闭、怨恨等消极心理反应,这些状况严重地影响了他们的健康成长。为了帮助这部分学生摆脱困扰,文章提出了加强高校心理咨询体系建设、加强自我教育、丰富课外文化生活、优化高校和社会“助因”渠道、提高校园组织文化建设等对策。  相似文献   

18.
大一是大学生保持个性、品质形成和塑造人格极为重要的时期,大一新生作为大学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其人际交往具有自身的特点。本文从大学生人际交往中的挫折入手,对其进行分类并提出相应的对应策略,皆在帮助大学生克服挫折、学会交往,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从而提高人际交往质量。  相似文献   

19.
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和高等教育的深入改革,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强调高校学生要树立正确的伦理观。高校学生社团作为"大学教育第二课堂",是高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和有效载体,因此,在高校学生社团的建设中,如何有效引导并发挥其在思想政治伦理教育中的作用,将显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20.
关于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问题在目前高校工作中日益突显,迫切需要得到关注和解决。出现的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是主观认知态度方式、社会大环境、学校与家庭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解决问题的对策主要是:将经济助困与心理助困有机结合;切实做好贫困生心理咨询与指导工作,从而促进贫困生人格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